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新时期乡土小说关于国民性批判的新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昭明 《江汉论坛》2005,1(5):121-124
对民族文化心理的改造与重塑,即国民性问题,是中国乡土小说关注的重要主题。本文试从“五四”时期的鲁迅与新时期乡土作家在国民性思考的比较研究中,探讨在新的时代环境下,新时期乡土作家在这一方面所表现的新特点:农民在建国后的干群关系中的弱势地位;揭示国民性中麻木落后的东西;探讨国民性痼疾对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中国现代文学中关于国民性问题的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和林语堂的《中国人》进行简略分析,就他们在国民性批判问题上的立场、价值取向、具体观点等方面的差异作比较,试图以此来了解和把握当时关于国民性的主要思想。  相似文献   

3.
鲁迅的小说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它有一定的社会批判作用,更有深厚的思想价值.长期以来,中国文学评论界总是过高地强调其作品的政治色彩,而忽略了它的思想价值,或者说用过高的政治性遮蔽了思想性、文学性.本文认为改造国民性的"立人"思想是鲁迅思想的核心,通过鲁迅的小说从民众、农民、知识分子、革命者多个层面上分析,以及对《祝福》《孔乙己》和《药》等三篇代表性小说从多层次、多角度、互补性审视,从国民性的表现与思考这一角度对鲁迅小说的思想内涵作了新的审视.  相似文献   

4.
鲁迅的国民性批判不光指向民众和知识分子,更指向他自身。这一切很大程度上源于传统道德政治遭遇危机所带来的价值意义的失落。鲁迅这种彻底的批判并未解决现实政治中存在的价值冲突问题,反而暴露了此问题的复杂性,我们也通过进入鲁迅的思想困境而获得一种反思现代性政治的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5.
鲁迅和许寿裳关于国民性的讨论,以及鲁迅改造国民性的思想,可能是由嘉纳和杨度的讨论所引发的。于清末留日的鲁迅,与杨度等人虽因学科不同而班次相违,但在入学当初,他们在一起生活了六个多月,彼此互有往来,鲁迅对嘉纳与杨度的讨论不会一无所知。在鲁迅托友人带给周作人的衣箱中,还有两本《新民丛报》,亦可作为住证。且鲁迅和许寿裳谈到国民性是在嘉纳和杨度讨论之后。最主要的是,两组讨论在内容上也有明显的相接点。  相似文献   

6.
鲁迅国民性改造思想的发展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国祥 《兰州学刊》2005,(2):265-266
鲁迅国民性改造思想伴随着他思想的进步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早期以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为指导,表现为"立人"的个性解放思想;中期则以批判现实主义为指导,注重对国民劣根性及其产生原因的"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后期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用阶级分析的方法系统地阐述了国民劣根性的深层根源和"民族魂"的铸造.  相似文献   

7.
陈爱强  崔元明 《东岳论丛》2000,21(1):118-122
“中国根柢全在道教”蕴含着鲁迅对道教之传统性、层次性与复杂性 (世俗性 )等文化属性的深刻体悟 ,这种深刻体悟是和他对道教的人生观、伦理观、神学思想 ,以及方术之流毒与国民劣根性之间隐秘的因果关系所进行的具体揭示密切相关的 ,而对这种因果关系的揭示也正是鲁迅进行文化批判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对于封建道德的批判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最重要、同时也是最为外显的特征.由于鲁迅的特殊身份和地位,及其实际上已成为新文化运动主将的角色,道德批判同样是鲁迅思想革命的主要内容.鲁迅道德批判的内容十分广泛,几乎涉及到世俗人生的各个方面,饱含着深湛的历史感和强烈的现实性.其中鲁迅判断事物和道德观念的价值准则也被完整地呈现.这些,对于一种新的道德观念的建立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国民性批判与近代思想史的逻辑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国民劣根性的批判,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人们习惯上认为五四一代脱离前辈思想窠臼,过于重视思想文化问题。实际上,这种认识只顾及了问题的一面,而没有顾及另一面。本文指出,五四时贤讨论文化问题、精神问题、国民性问题等等,其最后的目的和指向都在于社会改造和政治制度变革。所以,五四运动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几代精英人物的探求具有严密的逻辑关联。  相似文献   

10.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旗帜和主将。他在小说创作中 ,对以儒道佛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予以了深刻的剖析和批判。对传统文化的愚民性、“吃人”及腐化力给予了尖锐的抨击。我们应对鲁迅在文化战线上的功绩进行正确的认识与评价 ,充分肯定其促进中国现代文学新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报告文学是共和国文学重要构成部分。观照当代报告文学文体的流变,从叙事模式变化的视角看取,可见报告文学大致经过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激情书写、70年代末至80年代的启蒙解说和90年代以来的中和叙事这三个阶段。这三种叙事的样态,可分别指称为主流意识形态叙事、知识分子启蒙叙事和文体本位的中和叙事。本文以典型作品例说报告文学叙事变化的因由和特征。  相似文献   

12.
《东岳论丛》2016,(11):142-154
如果在当今时代讨论鲁迅与传统文化这个话题,鲁迅一定是处于某种不利地位的,这是因为,全面复兴传统文化、尤其是复兴儒家文化传统,在今天几乎成了一种政治正确,并因而具有一种不容置疑的合理性。但是,就鲁迅与传统文化这个话题来说,弄明白鲁迅对传统的批判究竟触及到它的哪些问题并对这些问题做出有效思考又是非常欠缺的。从鲁迅方面看,他的批判所做的更多的是以一种近乎现象学的方式去揭示中国道德主义思想传统规定下的政治生态和人性状况。由于他所揭示的东西与这个传统本身之间的那种本质性的内在关联,这种揭示所产生的实际批判力量就比那些直接针对传统本身的单纯批判要深刻得多;而着眼于鲁迅所揭示的东西来反思这个传统,则不仅会发现它的许多人们在通常情况下很难看到的深层问题,而且,也会让今天那些意图全面复活儒家传统的所谓新儒家们自身的思想处境变得荒谬与尴尬。  相似文献   

13.
刘兴禄 《天府新论》2004,(Z2):228-229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旗帜和主将.他在小说创作中,对以儒道佛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予以了深刻的剖析和批判.对传统文化的愚民性、"吃人"及腐化力给予了尖锐的抨击.我们应对鲁迅在文化战线上的功绩进行正确的认识与评价,充分肯定其促进中国现代文学新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鲁迅女性身体叙事的文本,撕裂了遮蔽在女性身体之上种种神秘的帷幕,透过对女性驯顺之躯、缄默之躯和死亡之躯的叙述,不仅批判了男权社会对女性身体的管制与形塑,而且极力恢复女性的地位和尊严、肯定女性的生存权利和生命价值,更为重要的是透射出男性角色在对待女性问题上所作的自我反省和自我批判。女性驯顺之躯的叙事,揭示了现实存在于两性之间复杂、隐蔽的权力关系,以及女性"内化他性"自觉接受男权社会和文化的"驯服",使身体呈现出"非我"的异化形态。女性缄默之躯的叙事,透过话语分析揭破男性话语霸权,以及女性在话语上被歧视与挤压而陷入"不能发音"的困境。女性死亡之躯的叙事,揭露了在"并非人间"的"此世""存在"中男权对女性身体的戕害与精神的虐杀,揭示女性在无法救赎的死亡命运中对男权社会与文化执著、坚韧的隐性抗争。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文学理论反本质主义批判的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自雄 《学术探索》2009,(3):116-123
对反本质主义的批判进行必要的再批判,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根本弊端,并不在于反本质主义者所简单归结的同于西方形而上学传统的本质主义思维模式,而在于当代中国语境下的政治意识形态元叙事模式;中国文学理论也应该有所建构,不应走向反本质主义者那样的极端解构,而是应通过个人写作模式进行开放而多元的本质个性化建构,并有利于走出政治意识形态元叙事模式,从而为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的创新发展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16.
王学谦 《齐鲁学刊》2002,2(1):130-134
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形成与其少年时代的经历有密切的关系。少年时代的家庭变故使鲁迅的心灵受到严重的创伤。他过早地承受着疾病、死亡的沉重压力 ,他对于人生的第一感觉就是人性的冷酷与残忍。在当铺与药铺之间 ,鲁迅成为“示众”的材料 ,并形成“示众 /吃人”情结。这一心理情结影响了鲁迅人生道路的选择 ,并促成了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  相似文献   

17.
五四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组成部分,是适应当时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的思想革命发展并成熟起来的现代启蒙文学。其基本主题是揭示封建专制文化对国民精神的毒害和人格的扭曲,提出改造国民性的问题。反映于鲁迅作品中的思想深刻性、反封建的彻底性,以及艺术的表现的准确性、形象性,都与这一文学主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HarkTwaln与鲁迅作品的比较,分析HarkTwaln和鲁迅在批判观上的异同。从他们作品的批判对象的阶级、批判的感情色彩和批判的口吻分析其表现出的相同点;同时,从两位作家作品批判的立足点、表现手法以及批判目的分析其不同之处。他们的作品都在一定程度上有力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本质现实。  相似文献   

19.
以思想启蒙为切入口 ,兼及国民性和文学观 ,进一步揭示梁启超在中国思想史上的独特地位 ,梳理其与鲁迅之间的代际嬗变 ,对其历史意义与局限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20.
在台湾作家中,陈映真是受鲁迅影响较大的一位.不过在陈映真的思想框架中,左倾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具有着更重要的地位,鲁迅思想的接受,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这一框架的制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