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儒家人格心理构成--耻辱感的现代转换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宗教与现实生活的张力相对狭小的情况下,儒者人格理想的追求与实现,重要的心理结构之一就是耻辱感.耻辱感是以儒家为主流文化形态的传统中国人的内在精神构成和"反躬修已"的"主观中介".儒家的主流文化地位的被消解,使内在心理结构面临解构危机.在当今多元价值共存的时代,儒者的心理构成的转换与重塑,对于未来文化心理结构的建设,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叙事学:逻辑起点和操作程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中国叙事文学传统进行了综合考察,指出:中国叙事文学基于圆形思维的深层文化心理结构,与西方叙事文学在观念、结构、表现方式诸方面有许多不同;这种潜隐的圆形结构对应着中国人的审美理想,具有广泛丰富的适应性和包罗万象的生活涵容力。以这个动态的圆为逻辑起点,中国叙事文学或截取圆形运行的片断,或捕捉众圆的交叉点,为正文叙事提供丰富的参数叙事。阴阳两极是圆形结构运转和破毁的内在驱动力,它们的空间位置有相离相对、相接相间、相含相蕴、相聚相斥四种形式,为叙事操作输入对立、冲突、中和、转化的活力。同时,圆形结构和阴阳互动的方式,决定了中国叙事作品采取流动的视角,并具有流动多端和层面超越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西方审美现代性所彰显的审美独立与救赎,在沈从文的文论中成为一个对西方资源与中国传统资源共同改造和穿越的中国式问题.沈从文主张审美与艺术的相对独立性,反对传统的文以载道思想.但强调人的内在修养和精神境界提升,将审美与启蒙功用联系在一起,从而扩展了审美范畴的社会现实意义.与此同时,沈从文把思想文化的改造和人的启蒙教育联系在一起,使中国现代审美追求具有启蒙和人的心理本体建设的人文精神.其文论充分体现了中国现代审美理想的时代特征、民族精神和现实指向,构成了中国审美思想的一个重要的现代传统.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美学具有生生不息之品格,它缘于中华民族文化一以贯之的民族认同心理与忧患情结,同时,这种文化又具有海纳百川,为我所用的气度,故能历经冲撞而走向未来,为今人承续与超越提供了可能性。由于中国传统美学就其最深层的意蕴来说,是中华民族历史地形成与发展起来的民族文化与民族审美心理的体现,因此,只要中华民族还存在,这种传统美学的经典性与理想性就会在解体中再生,在扬弃中发展,因为它具有内在的永恒性与超越性。中国传统美学的渊远流长,生生不息,决定了它即使经历了外来文化的冲击,也依然能够传承下来,而不会走向衰亡。传统美学作为一种整体的文化概念,固然有许多维护封建宗法统治的因素在内,就此而言,它与现代性和西方启蒙思潮是相冲突的,但是传统文化中的对民族与人类命运的关注,对真善美价值的不懈追求的内在精神,却是与现代启蒙精神有相通之处的,是人类文明的精萃,是可以通过传承改造与现代性互相发明的。  相似文献   

5.
宋玮 《中州学刊》2005,(2):200-202
空白意识是文学艺术家特有的诗化感觉方式,也是文学作品追求的极致.它作为文学作品的内在结构,具有一种多层次性、未确定性审美特征.当它作为一种不完全的形态呈现给读者时,必然会与读者的接受活动产生审美张力的对峙,它强烈要求读者调动自己的经验、情绪、思想等积淀而成的文化心理结构,去联想、去填充以最终消解这些张力而走向完形,得出自己对作品的独特见解.小说创作中的空白美学策略主要表现在语言符号层、艺术形象层和内在意蕴层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与以儒学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两种文化精神存在着某些内在的文化精神价值的关联。这种文化精神就体现在对一种更高的公平和更合理的理想社会的追求,一种对平等世界的价值诉求和渴望,其在以儒家为主导的传统文化中被表述为"大同",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中体现为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正是这种文化精神关联的存在,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落地生根,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篇章,推动和建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7.
施蛰存的人文意识与文化心理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蛰存是一位具有浓厚的人文意识和现代文化价值观念的知识分子 ,他的人文意识和人文理想的形成 ,与他成长的环境和所受的教育是密不可分的。最初奠定施蛰存文化心理结构的关键因素主要有 :一是他父亲“士”的教育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二是他所受到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古典文学的教育和熏陶 ,三是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风情和文化韵味的感染和陶冶 ,它们各在不同的层面上加深了中国文化意蕴对施蛰存文化心理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文人传统 ,二是士的精神。文人传统所代表的是一种诗词文赋的人文风情 ,它养成了传统士子浪漫潇洒的心性 ;而士的精神作为一种文化理想和文化品格的体现 ,则更多地表现为对国家民族的道义及文化创造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8.
意象批评作为中国传统文学批评中的一种独特批评方法,与受西方文学精神影响较大的现代文学作品在理论衔接上出现断层,继而出现否定性话语。但意象批评在古代存在较高理论价值,因为中国古代文学建构起一个以感性体验为核心的内在审美规范,并从《诗经》、《楚辞》开始便确立起意象批评存在的价值,成为中国文学批评生命力的激发点。意象批评在现代也具有较大的意义,中国固有民族心理和传统文化精神的稳定性为意象批评的存在提供了丰富的土壤,而意象批评的形象性阐释更容易沟通阅读者与文本的距离,提高阅读理解的效力,同时也维护了中国文化的传统民族性。  相似文献   

9.
进化论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叙事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化论传进中国后 ,对现代作家的宇宙观、历史观和时间观以及文学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种影响以作家的文化心理和审美心理为中介 ,进而影响到他们创作的文本 ,使得中国现代文学尤其是小说创作中 ,出现了光明与黑暗、新与旧、传统与现代的对峙冲突 ,以及在这种冲突中前者必然战胜后者的“光明的尾巴”式的叙事与结构 ,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一种独特的景观  相似文献   

10.
<正> 具有两千年文明史的中国为什么生产力发展速度这么缓慢?从经济基础领域寻找答案无疑是正确的,但是还有一个不应被忽略的问题,那就是传统文化心理结构对生产力的影响. 上层建筑对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具有重大的反作用。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态的构成因素具有政治的、法律的等多个方面,以其整体的规定性对生产关系发生着作用。但是,每个民族不同的文化心理结构,都不可避免地要对上层建筑的诸因素都有着自觉的和潜在的巨大影响,甚至于表现为一种更为内在的、无所不至的心理机制作用。所谓文化心理结构,是指传统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剖析了 2 0世纪 4 0 - 70年代中国作家的革命英雄情结的心理生成机制 :由于外在的文化压抑 ,导致了创作主体内在的文化心理焦虑 ,由此产生了文化认同和人格认同的心理需求 ,从而在创作主体的文化人格心理结构中形成了一种集体化的理想自我———革命英雄人格。其次 ,进一步分析了这种革命英雄情结在具体的文学创作中得以外化的主要文本策略———理想化运作 :在叙事文学中表现为创作主体在共时和历时两个层面上对人物形象展开理想化塑造 ,在抒情文学中表现为创作主体的个体身份感的丧失和群体身份感的膨胀。  相似文献   

12.
世界各个民族,均有着自己独特的认识、解释自然、社会现象的“意义——符号”体系,由此而形成各民族自己独特的生活、思维、文化模式。这种模式,以一种无形的力量渗透于生活在具体民族文化环境下的人们的认识与行为方式之中,作为一种善遍性心态指导、规范、制约着该民族每一成员的物质括动与精神活动,成为一种受全民族成员所认同的思想、行为方式的内在原则。这种内在原则,是人类在一定社会物质基础条件和文化传统条件影响下,在不同的民族气质、禀赋基础上所形成的共同观念与心理动机的体系化、模式化表现。所谓民族文化心理结构,正是这种表现了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体系化、模式化。  相似文献   

13.
审美文化生态研究提供了不同于文本化的审美文化研究的另一种学术视野和研究思路.这种研究从地域差异、传承演变、群落认同和文化空间的联系中考察审美文化发展演变过程的现实活态特征与当代中国的特殊性问题,为审美文化研究打开新的视域和研究空间.比如,作为大众重构的想象性体验,乡土文化正在成为当代审美文化生态的一部分,因此民俗美学不仅要关注作为乡土文化传统的审美体验,而且要研究乡土文化传统如何进入日渐都市化的当代文化空间并且在生成着新的审美文化特征.审美活动的群落化为美学和文艺学研究提示了一种非经典的社会学视野,在此视野下研究审美活动的目的不是要寻找普适性的规律或普遍的美学理想,而是要理解不同文化群体的审美活动差异,在不同群体的冲突与对话交流中导向对当代审美文化生态的全面认识.同样,空间转换成为当代审美活动的重要特征,都市美学如果不是制作都市乌托邦的理论蓝图,而是关注当代空间的审美文化生态研究的话,就必须正视和研究都市文化空间的内在矛盾和非整合性.  相似文献   

14.
在古代中国人看来,最使他们迷恋的性爱模式决不是象西方人所注重的那种具有现实逻辑意义的爱情关系与婚姻结构,而往往是专注于具有理想色彩的婚姻模式。这种理想色彩的典型表现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较具世俗意味的“才子佳人”模式;一个是具有幻美色彩的“仙女尘夫”结构。前者显然带有过多的道德理想倾向,是中国人现实性爱结构的最高形式;后者则作为中国人性爱方面的欠缺——伦理主义对人性的严重桎梏——的补偿形式,亦具有独特的反现实意义与特定的审美价值。这两种典型模式是构成中国情爱文学不同于西方情爱文学的主要特征。尤其是后者,由于它带有较浓的神话色调与魔幻意味,必须从民族深层文化心理与审  相似文献   

15.
中国智慧在回答人与世界的相互联系中,具有哲学的一般性特征。"这种智慧是审美型的"。这主要表现在:中国智慧的思维方式是一种整体直观的审美思维方式,这契合于审美理性的想象性和审美直觉;中国智慧极重视修身,注重道德本体的现实性超越,这契合于审美过程中人性持续优化和人格形成、完善及升华;作为中国智慧核心范畴之一的"和合"文化-心理结构,奠定、发展了审美的内涵和审美境界,影响了审美活动中对立双方的相融相合。  相似文献   

16.
引言 审美活动及其历程表现为以文化——审美心理结构为主体的实践。文化——审美心理作为完整的概念被提出,是强调审美心理的文化色彩。不管人们如何进行审美,最终的归结点则是文化审美心理结构;它是审美的辐射光点。结构组合成机制,需要在长期的审  相似文献   

17.
构筑在中国社会历史、传统文化、艺术创作和审美经验基础上的审美心理结构,具有自已的范畴、特征、表现形式和民族风格。  相似文献   

18.
石秋仙 《东岳论丛》2005,26(2):109-112
现代言情小说作为通俗小说的一个重要类型 ,获得了相当大的成功 ,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这类小说中所包含的文化因素 ,它使得作品投合了广大市民的审美心理。对情的描写与表现投合了中国这个重情国度人民重感情、重家庭、重人伦道德的欣赏心理 ;将“情”表现为“怨”、“哀”、“悲”是和中国人“中和之美”的审美理想及中华民族属含蓄内倾情感型的女性化偏向性格有关 ;这类小说的结构方式———按照故事发展的脉络来结构小说 ,是和中国人的线性思维方式分不开的 ;小说所塑造的主人公“才子佳人”的人物形象 ,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善合一 ;从审美旨趣来看 ,言情小说几乎是按照广大中下层市民的欣赏口味进行创作的。  相似文献   

19.
当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已成为理论工作者研究的热点。庞朴同志指出:“文化有三个层次,物质的——制度的——心理的”,其中,“文化的物质层面,是最表层的;而审美趣味、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宗教信念、思维方式等,属于最深层;介乎二者之间的,是种种制度和理论体系”(《光明日报》1986年1月17日3版)。本文基本同意这种观点,并将依据这种观点,通过对传统中国的理想人格和价值取向的分析,来探讨中国传统心理,由此透视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相似文献   

20.
文人是社会意识的代表,是传统文化的承传者。唐代文人受两性审美史的影响,文学创作体现了一种以美善相乐为特征的道德审美形态。在盛唐文人身上,魏晋文人普遍具有的内在紧张和焦虑已消除,仕与隐、玄与儒均得到了较为完美的统一,审美心理更加恬静平和。随着城市佛教文化的兴起,一种新的审美存在方式——唐代释僧小说出现在世人面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