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陆游的词,据宋人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载,有《放翁词》一卷。明毛晋所刊《放翁全集》载《放翁长短句》二卷。陶湘《影刊宋金元明本词》据嘉定三年陆游子子遹刻《渭南居士文集》(五十卷),辑出《渭南词》二卷(第四十九至第五十卷)。《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载《放翁词》一卷。此本实将毛晋所刊本又并为一卷。唐圭璋  相似文献   

2.
正元人王恽的《秋涧先生大全文集》卷八《虎牢关行》一文,记载王恽与陈祐考试洛阳,路经虎牢关一事。查流传于今诸版本,该文记载此事发生时间分别为至元二年(1265)、至元三年(1266)。究竟孰是,抑或两者皆误?现将流传于今诸版本《虎牢关行》题记摘录如下:《元人文集珍本丛刊》收录台北"中央图书馆"藏元至治刊本之明修补本《秋涧先生大全文集》,此本颇为珍贵,  相似文献   

3.
《文选集注》在校勘《文选》刊本正文及注释方面的价值有目共睹,我们可以从《文选集注》和宋代《文选》刊本的文本关系中找到《文选集注》在我国流传的蛛丝马迹。在以北宋本为首的刊本李善注本系统中,其李善注内容并非一成不变,刊本李善注本中混有《文选集注》中所存《钞》和陆善经注的内容;同时,刊刻于南宋的《文选》尤袤刻本李善注也有与《文选集注》写本相一致的地方。众多迹象表明,北宋本校理者及南宋时期尤袤刊刻李善注时,应该看到过类似于今天所见《文选集注》残卷的集注本子,并参考吸收了《钞》、陆善经注以及类似于集注本的李善注。这反过来说明,《文选集注》是我国唐代人所编撰,在宋代仍有流传,有些部分被吸收编入李善注。  相似文献   

4.
由上海五缘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吴以宁研究员点校的《蔡襄集》,已经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于1996年8月出版。这是蔡襄研究领域新获的硕果,也是研究深入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蔡襄集》煌煌巨制650万字,除点校者自撰的前言和后记之外,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宋端明股学士蔡忠惠公文集》、《蔡忠惠集外集》和《附录》。《宋瑞明殷学士蔡忠惠公文集》系以明万历四十三年刊本为底本,共有40卷,依原编分为:古诗3卷;律诗5卷;箴1卷;制法6卷;奏议6卷;《国论要目》与《论兵十事)1卷;书疏1卷;表1卷;状1卷;刽子1卷;书1卷;记1卷;序1卷;启、笺…  相似文献   

5.
“苏老泉”是苏洵之号,还是苏轼之号?自来就有争议。自宋以来,多有称苏洵号老泉者。甚至有将苏洵文集《嘉祐集》称为“苏老泉”文集的。目前所能见到的较早的苏洵文集(东莱标注老泉先生文集》十二卷,是宋代吕祖谦编,宋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吴炎刻本。由此可知宋代吕祖谦就称苏洵为“苏老泉”了。另,《苏老泉文集》十三卷本,有文十二卷,诗一卷,并有凌蒙初《苏老泉文集序》和凡例、本传,是明代凌蒙初的朱墨套印本。  相似文献   

6.
(一)宋代苏洵文集传刻简述苏洵文集在宋时已有多种传本,见诸记载的有:(1)欧阳修《赠文安县主簿苏君墓志铭》及曾巩《苏明允哀词》皆言有文集二十卷。(2)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及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并著录苏洵《嘉祐集》十五卷。(3)《通志·艺文略》著录《老苏集》五卷又《嘉祐集》三十卷。(4)《宋史·艺文志》著录《苏洵集》十五卷又《别集》五卷。以上各本之书名卷数  相似文献   

7.
2020年是中山大学哲学系复办60周年大庆。系里的纪念活动之一是编辑出版《中大哲学名家文集》,《李锦全文集》是其中的一本。这本系庆版《李锦全文集》的署名编者是业师李宗桂教授与我,但目录实际上是由93岁高龄的李锦全先生亲自选定的。系庆版《李锦全文集》的33篇文章是从10卷本《李锦全文集》析出的。  相似文献   

8.
《李笠翁批阅三国志》(以下简称“李批本”),封面题“笠翁评阅绘像三国志第一才子书”,二十四卷一百二十回,图一百二十叶二百四十幅,清两衡堂刊本,藏首都图书馆、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著录。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年新出版的《李渔全集》第十、十一卷收入。  相似文献   

9.
北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杭州刻本《白氏文集》所附当时杭州详定所颁发的《白氏文集》准印牒文,是《全宋文》未收的佚文.此文有助于我们了解北宋文集出版审查的运作流程和审查内容.其中“敕命指挥毁弃淫侈浮浅俚曲秽辞”一款,对了解北宋词传播的文化生态尤具意义.此文不仅为文学传播研究提供了丰富的传播学信息,也为文体学研究北宋详定所文集出版的牒文,提供了一个现存最早的出版详定牒文的实例.  相似文献   

10.
陆淳以“祛彼有为之词,全其悬解之志”为准则,对王绩诗文进行删略。他将五卷本的《王无功文集》删节成三卷本的《东皋子集略》,是对王绩的有意误读。而这种有意误读,正与王绩的期望暗合,使陆淳成为王绩的“异代知音”。可见,任何一本文集都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杨之炯作《蓝桥玉杵记》辨赵俊庄一拂先生《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出版)卷九“下编传奇一”杨之炯名下,著录《玉杵记》一本。并云:“明万历间浣月轩刊本,《古本戏曲丛刊初集》本据浣月轩刊本影印。”又云:“共二卷三十六出。标曰《蓝桥玉杵记...  相似文献   

12.
北宋江西籍作家孔文仲、武仲、平仲三兄弟曾与苏轼、苏辙兄弟齐名,南宋庆元年间王癷在临江刊刻的三人合集《三孔先生清江文集》四十卷系后世传本之祖,惜今已佚;宋以后通行之本多所残缺,目前仅存一部全本抄本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却鲜为人知;现今之点校本也不尽完善,实有重新整理之必要。  相似文献   

13.
《安阳集》又名《韩魏公集》,是北宋名相韩琦的诗文集,它在宋代曾多次刊行,但今皆不存。目前能见到最早的本子为明正德九年张士隆刻本《安阳集》五十卷,后附《家传》十卷、《别录》三卷、《遗事》一卷。张刻本影响很大,万历张应登书锦堂刻本、康熙徐树敏晚香书屋刻本、乾隆黄邦宁刻本、文津阁《四库全书》本均属于张刻本系列。明代安氏校正本是与张刻本同时代的刻本,在时间上可能要早于张刻本,后来为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作为底本收入。在《安阳集》的版刻流传史上,曾先后出现过《安阳集》五十卷附《家传》十卷《别录》三卷《遗事》一卷本、《安阳集》五十卷本、《韩魏公集》三十八卷本、《韩魏公集》二十卷本四个系统刻本,其中以安氏校正本《安阳集》五十卷本质量为最善。  相似文献   

14.
傅玄(公元217——278),字休奕,北地泥阳(今甘肃宁县东南)人,是魏晋之际一位重要的作家。据《晋书》本传记载,傅玄一生“著述不废”,除撰有《傅子》一书外,“并文集百余卷行于世”。但是,由于频仍的战乱及其他种种原因,傅玄的作品保留下来的,却为数寥寥。在梁代,他的作品剩有五十卷,散失了一半;到隋代,《隋书·经籍志》载为十五卷,又散失了大半;再往后,《宋史·艺文志》记着一卷之数,尚不知为文为诗。只是由于唐宋人的书注类书的征引,明人张溥编《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相似文献   

15.
近读台湾《大陆杂志》第七十一卷第二期上刊出的刘子健先生的文章《略论南宋的重要性》。刘先生的文章乃是为黄宽重博士《南宋史研究集》一书所作的《序》。黄博士的著作惜未见之,现仅就刘先生的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南宋一代,给人的印象,正如刘先生在文章开头所说,是失地乞和,君主庸弱,官僚腐败,终于亡国。这与建立了赫赫武功的汉唐盛世固不能相比,即使比之北宋,也是暗淡得多。总之,南宋在国人心目中是一个  相似文献   

16.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是研究北宋历史最基本的史料之一,但湮没多年。清康熙时徐乾学购得太祖至英宗五朝本《长编》的宋刻本,乾隆时《四库全书》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太祖至哲宗七朝本《长编》,以后爱日精庐活字本、浙江书局刊本相继问世,流传渐广,治宋史者莫不引以为据。但四库本《长编》曾经窜改的事实,却未见有人提出过。本文之作,即为发四库本《长编》之覆,以便读者使用,兼及辽宋关系的一些史实。  相似文献   

17.
新发现的五卷本《王无功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韩理洲校点),比明代以来通行的诸种三卷本,多收诗60余首(三卷本共收诗50多首),加上卷五“杂著”部分所收19首赞语性质的四言咏史诗,再加上“补遗”部分所录的7首诗,共收各体诗143  相似文献   

18.
张承吉即张祜(亦作祐),字承吉。唐清河(今属河北省)人,中唐著名诗人。初寓姑苏,后至长安,以宫词得名。因性怪寡合,为元稹所排挤,遂客居淮南,于丹阳曲阿筑室隐居,故又号张处士。张承吉一生究竟留下多少作品很难详考。从历代著录和传世的通行本看,张氏文集大概有一卷本、二卷本、五卷本和六卷本几种。《唐书·艺文志》著录有《张祜诗》一卷。明朝朱警收  相似文献   

19.
略论陈师道的诗歌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对陈师道诗歌的艺术成就,历来褒贬纷纭,揄扬者推他为宋诗之冠。“予问山谷:‘今之诗人谁为冠?’曰:‘无出陈师道无己’。” (《冷斋夜话》卷二)陆游说:“陈无己诗妙天下。” (《渭南文集》卷二八)清代有人说他是“北宋巨擘”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排击者则痛下贬辞。王夫之说他“刻意冥搜,止堕(?)盐窠臼”(《夕堂永日绪论》),  相似文献   

20.
<正> (一) 《老子》流传至今,古本甚多,除了人所熟知的六朝唐人写卷本、唐宋石刻本、宋刊本、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乙本以外,还有一本值得注意,那就是敦煌莫高窟曾经发现的秘籍,而今流传到英国去的六朝写卷本《老子想尔注》。此书从第三章“则民不争”句开始,至道经上终,共三十四章有余,是较为完全的《老子》道经本。据近人考证,定为六朝人抄本无疑。此书原件存于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院中,是伯希和当年盗去的。香港学者饶宗颐著有《老子想尔注校笺》附影印原文,本文即据此引文申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