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人生六问     
台湾著名诗人痖弦对青年文友提出的有关人生的问题,作了如下回答:一、你奋斗的经验和秘诀是什么?少年时攻学业,青年时闯事业,老年时修德业。二、你喜欢读什么书?我什么书都读,多读书不求甚解也没什么不好,即  相似文献   

2.
陈徒手新著《人有病,天知否》出版以来,受到评论界的关注和好评,认为是一部材料翔实丰富、开拓了文学史研究空间、颇有新意的著作。我在赞成这些意见的同时,还想补充说点具体看法。我是在此书出版以后才有机会与作者匆匆一晤,但在本书文章单篇陆续发表时就已读过并引起很大兴趣;成书后又读了一遍;然后为了想写点感想,又翻阅了多次。我所以先说到这些读书过程,是想说明好久没有像这本书那样吸引我了。也许这只是我个人读书太少、面又狭窄且兴趣所致之故。但确实也由于此书所展示的世界与我们以往所知道的当代文学史,既似曾相识却又…  相似文献   

3.
沈志远这个名字,我三十年代在北京大学读书时就知道了。初时我不过二十来岁,精力旺盛,兴趣也很广泛;喜欢读书,几乎无书不读。通过多读些书以探求人生的道路,大约是受了胡适“读书救国”论的影响吧?正当“九·一八”事变之后,青年学生思想动荡,走到了一个四面交叉的十字路口,难免徘徊彷徨。面临烽火遍地,日本帝国主义由东北而冀东更进一步侵入华北大地,读书救  相似文献   

4.
《穆天子传》今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穆天子传》这本书,我小时读过、诘屈聱牙,实难卒读,好在小说家言,不求甚解,也就罢了。后来新疆工作,感于新疆从古以来就是我们伟大祖国的神圣领土,想到这本书还是很有意义的。因为它写的正是两千九百年前周穆王西行的故事。因此我想重新阅读它,也深悔过去读书太不用心了。但因为工作多忙,始终没有时间。一直到一九七五年,我才有幸借到一本顾实编的《穆天子传西征讲疏》,一因当时我确有读书的时间,二因我又无甚可读之书,于是就把这本书认真地读了一遍。自然,书还象小时候一样,是十分难读的,但我硬住了头皮,非要把它读下去不可。于是我又想出了一个办法,我读一段就翻译一段,就是说把古文译成今文。但不是逐字逐句,有的字认不得,有的句子读不通,就都马虎过去了,而把上下文尽可能的联起来,写成通顺的文字,是否真的通顺也未可知,只不过自以为吧。至于时间地点都按照顾实讲的,对这我也不太十分相信,比如说,西王母在哪里?我知道一千多年来众说纷纭,顾实说在德黑兰,我就不信。穆天子行迹最后到达的羽琌在哪儿?顾实说在华沙,我更不敢相信。但我没有别的书可以参阅考证,也只好姑妄听之了。这个译文,错误恐怕很多,望专家和读者指正,仅以此抛砖引玉而已。以下便是译文。  相似文献   

5.
书中的自有     
相传是宋朝的人说:“读,读,读!书中自有黄金屋;读,读,读!书中自有千钟粟;读,读,读!书中自有颜如玉。”乍听到这话时,颇有些不懂,长辈们也说那是封建的毒素,所以不懂该说是正好。后来略略知道了些“封建”的东西,再来想这些话,便以为那只是那个时代的道理,虽然是事实,却让我十分的不屑——这当然是“我们的时代”的不屑。读书本是图快乐的事,就像饮食男女,只不过满足的器官不同,是“眼福”而已——当然,也许未必是“而已”,这是题外话。但就像其他很多事情一样,最原本的,有时往往会变得不那么原本,或者根本就不原…  相似文献   

6.
著名古典文学专家杨明照先生的一个研究生制订了一份庞大的读书计划,即:先读完数十卷的《汉魏六朝三百名家集》,再精读其中被列入《四库全书》中的十余家,然后才着手集中研究一家。这个研究生兴致勃勃地拿着计划去征求老师的意见,不料得到的却是老教授皱着眉头的回答:“读了这些书才搞研究,时间允许吗?你都快四十岁了,应该边读书边研究问题。不然,一辈子恐怕都搞不出什么名堂来!……读书要以研究问题为中心,根据要研究的问题去找书读,这样才能既出成果解决问题;又扩大了知识范围。这就叫‘即类求书,因书求学’,好高鹜远是不行的。”这个研究生重新订了读书计划,并认真按照杨教授的指导进行学习,终于取得了显著成果。  相似文献   

7.
我们应该怎样读书?说真的,一个人所能给予另一个人有关读书的唯一劝告,就是根本别听什么劝告,而要跟着自己的直觉走,要用你自己的理性,要得出你自己的结论。如果我们对这一点取得了一致意见,那我就感到可以随意地提出几点看法和建议了,因为你不会让它们束缚一个读书人所能具有的最重要的素质,即你的独立性。归根到底,能给书规定什么法则呢?滑铁卢之役肯定是在某一天打的;可是,(哈姆雷特)是比(李尔王)更好的一部剧吗?谁也说不清楚。每一个人都必须自己来决定这个问题。让权威们——无论有多么高的学术身份和头衔——进入我…  相似文献   

8.
凿壁借光     
汉朝时,有位叫匡衡的少年,非常好学。由于家里很穷,他买不起蜡烛,夜里无法读书。匡衡无法读书,心里很难受,他来到富有的邻居家,说要夜间借用一块地方读书。邻居很瞧不起穷人,对他说:“你既然买不起蜡烛,那还读什么书啊!”他听了十分气愤。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书读好。  相似文献   

9.
关于主客体关系的对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光远 《学术界》2001,(6):22-33
有一个年轻朋友 ,给我打电话 ,说他在学习辩证唯物主义时有一些问题想同我讨论。我知道他很爱动脑筋 ,也很会动脑筋。他的脾气我也知道一些 ,说话直来直去 ,不讲客套。我很喜欢这样的青年 ,就约定一个时间让他来了。下面是他和我的对话 :他 :这些日子我在想一个问题 :认识是一种现象 ,也是一个过程 ,这样说当然不会有什么问题。这样的话 ,虽然很抽象 ,然而可以从这儿出发去想问题。我想提的问题是认识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现象 ?是一个怎么的过程 ?同认识现象可以比较的 ,还有什么现象 ,还有怎样的过程 ?我听你说过教育是认识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统…  相似文献   

10.
一九六三年六月九日今天,船到了上海。我回到家中,大女儿翠云带着自豪的口气,很高兴地告诉我说:“爸爸,我又得到一份奖状!”我问她:“你得到这个奖状,心里有什么感想,今后有什么打算?”她很坦然地说:“我感到很光荣,而且很幸福。我今后一定不骄不傲,继续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我说:“这光荣和幸福从何而来,怎么得到的,你知道吗?”她说:“这还不是听老师话,上课很好地听老师讲,下  相似文献   

11.
真正的读书人应该具有四个特点:真正喜欢读书,以读书为快乐;自觉阅读专业以外的书籍;喜欢藏书;能够写作.大学生做人,最重要的要做一个读书人;大学生读书要多读纸质书;要选择好书读. 一、大学生做人,最重要的是要做一个读书人 "大学生做人,最重要的是要做一个读书人"提出这一命题,有人听了可能会说:"我们大学生就是专门在读书啊,怎么还不是一个读书人呢?做一个读书人还用得着你说吗?!"我认为,"大学生"(包括已经毕业了的大学生)不见得就是"读书人","非大学生"(包括没有上过大学的成年人)不见得就不是"读书人","读书人"和"大学生"之间不一定能划等号.  相似文献   

12.
偶翻今年四月号《长安》文学月刊,在一篇文章中引有这样一首诗:《爱我吧,海》 爱我吧,海, 我默默说着, 走向高山…… 弧形的浪谷中, 只有疑问, 水滴一刹那 放大了夕阳 据说这就是近年来在青年中风靡一时的所谓朦胧体诗。读后确实使人感到“朦胧”;恍兮惚兮,不知所云!是“海”爱“我”?还是“我”爱“海”?“我”、“海”、“山”,是怎样联系到一起的?“浪”和“谷”又是怎样捏拢到一块的?为什么还是“弧形”?诗,无非是状物抒情。那么这首诗,究竟想表达什么意境?说明什么问题?这使我联想到最近在北京看过的一个外国美术作品展览,其中有些作品我不懂得叫什么艺术流派,但我想是与朦胧体诗有点亲缘关系吧。比如有一幅画,画面上直直地画了几条黑杠子、红杠子、兰杠子,此外,什么也没有了!这是要  相似文献   

13.
爱虫病毒     
《家庭科技》2002,(1):39
邮件名称:I love you(一) 这只是一封普通的电子邮件,并不是什么“我爱你”电脑病毒,你大可放心打开来读。 不过,我知道你是不会打开的,现在全世界所有人一见到有I love you三个字的电子邮件,都会二话不说马上将之删除,恐怕你也不会例外。 所以,我很放心。我是故意的,传一封I love you电子邮件给你,目的就是不让你看内容,因  相似文献   

14.
活着干啥     
在一次颇为丰美的晚宴上,友人笑问我:“你吃肉吗?喝酒吗?喝咖啡吗?跳舞吗?旅游吗?打麻将吗?唱卡拉OK吗?”待我一一回答都不会享受都不曾爱好时,即见他十分惊讶感慨遗憾地又问:“那你活着干啥?”我一时语塞,竟不知如何作答。 回家的路上,行人往来,万家灯火,我突然思如泉涌。撇开活着为革命、为四化、为人民、为祖国的豪言壮语,单就下班后、双休日的业余时间而言,生活的天地该是多么广阔!生活的乐趣该是多么丰富啊! 我可以读书。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科学文明的海洋,书是遨游天下的神奇之舟,书是陶冶性情的太极之炉。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惟书有色,艳于  相似文献   

15.
向卫国 《南方论刊》2006,(9):56-57,59
《少年史》的出版,一定对中国散文意味着点什么。大约是在一年多以前,当我第一次看到这部书的初稿时,几乎就肯定地知道这一点。但那个“什么”?我至今无法准确地说出,只知道一定有点什么。我从未见过这样的散文,它把自然、历史、人物、心灵、教育、哲学和诗融合在一起,显得那么  相似文献   

16.
面对历史     
高默波先生的《书写历史:〈高家村〉》(《读书》2001年第1期),是谈自己写《高家村》的一些体会和见解。此书是哪家出版社出的,高先生没说,读了他的文章,我倒想找来读读,但走了几家大书店而未得见。书里到底写了些什么,读了高文,也可略知一二。高先生在文章中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在当地农村物质生活水平比毛泽东时代提高很多的情况下,不论是基层官员还是普通老百姓都很怀念毛泽东。”他发现并思考这一问题,引起了我的兴趣。农民为什么怀念毛泽东呢?高先生认为:并不是“农村人封建愚昧,农民不识好歹”。过去“他们的思想感情是根基于…  相似文献   

17.
这句诗是说士人读书最好能有女人在一旁伴读。最近有人在报纸上著文,以为这是词人茫然的想象,如实有其事恐怕心要旁骛,书读不成了。这话我甚同意,我认为读书贵在专一,不一定如古人所说“头悬梁”、“锥刺股”,但如有娇姿在旁,岂能不为之分心乎?正如《孟子》所说“奕秋诲奕”之比。  相似文献   

18.
正我在城里读高中,父亲从乡下来看我,这个时候是我最幸福的时刻。父亲会送些生活费,再给我买件新衣服,或者带我去馆子里改善一顿。每当此时,我就会问父亲,家里养的猪又卖啦?父亲总是头一扬,爽快地回答:卖啦,卖了好几头呢,你就安心读书吧!此刻,会有一股暖流涌上我的心头,我深深体会到,父亲就是一堵挡风的墙。尽管有时候我明明知道父亲说的不是真话。  相似文献   

19.
李平 《理论界》2003,(6):53-53
经常有人对问:“音乐听起来很美,可就是不太好理解,既看不到图象,又读不到文字,只听到一些抽象的声音,那么如何知道这段音乐描写的是什么?那段音乐描写的又是什么呢?换句话说,如何欣赏音乐呢?”下面我从两方面做以简要阐述。 一、欣赏音乐应具备的条件 关于这个问题,马克思曾说过:“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么你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那么欣赏音乐的修养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培养呢?笔者认为欣赏音乐只需具备三个条件。  相似文献   

20.
学术与思想:是否对立以及如何对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关于学术与思想之关系的讨论已有时日。常常可以听到有“思想淡出,学术凸现”这一类说法。它们大多不言自明地把“学术”与“思想”作为对立的概念来使用,但这总会使我感到有些茫然。首先是不明白“学术”在这里究竟是指什么?然后是不明白“思想”又是指什么?因此自然也就不清楚,为什么在学术与思想之间会有对立?以及为什么要对学术与思想之间的张力做如此强调?我从一开始便把学术与思想的关系问题看作是一个汉语语境中的特有议题。或许是孤陋寡闻,但我确实不知道在其他文化中是否有过相关问题的讨论。当然上述困惑的原因主要是在于这两个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