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飞天是云冈石窟造像中数量颇多的形象之一,本文根据云冈石窟雕凿的分期分别论述了早期、中期和晚期飞天的基本造型、装饰部位和服饰种类与特点,通过头饰、上衣、下裳、装饰品及飘带的样式演变,论述了云冈石窟飞天的特点、演变脉络,认为云冈飞天是印度歌舞形象与中国道教天仙及儒家礼教影响下的妇女形象相结合的中国式飞天,完成了由印度飞天向中国飞天的演变,佛教飞天的中国化、本土化、世俗化是在云冈完成的。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北魏晚期的飞天雕刻是这种风格的延续。  相似文献   

2.
敦煌飞天是中国飞天艺术的代表,其中唐代飞天所披帔帛造型婉转流畅,是其最突出的特色。飞天及其帔帛的艺术造型渗透了中国传统艺术审美的精神内涵,彰显了华夏民族造型艺术的精髓,也为现代艺术造型和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飞天是佛教美术中以绘画、雕塑等形式呈现的装饰性艺术形象。当代中国,飞天已经成功地实现了由宗教艺术向世俗艺术的转化,生成为世俗的新经典。影响飞天再生的因素来自内外两个方面。"飞动"之美是飞天再生的前提,批评家生产着世俗经典的消费主体,艺术家从事作为消费对象的新经典的生产,主流意识形态利用经典来建构民族文化认同,并以其话语权威来推进经典的传播。飞天再生实质上是以敦煌宗教艺术为基础的世俗经典的生产,在艺术批评、创作与接受层面分别实现了审美意蕴的经典化、宗教空间的世俗化、艺术形式的大众化。飞天是敦煌艺术再生的典范,对于敦煌艺术再生研究具有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4.
《阅读与作文》2008,(11):26-26
从明朝人万户乘火箭“飞天”的大胆尝试,到现在“神州7号”搭载三名宇航员遨游太空,中国人终于真正实现了几千年来的飞天梦想。万户虽然失败了,但他的创举使他成了全世界人心目中最早的“飞天英雄”。为了纪念万户,月球上的一个环行山以万户的名字命名。  相似文献   

5.
作品以浪漫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吸收传统壁画的艺术形式来处理构思、构图和色彩的设计;以敦煌神话中的飞天仙女和嫦娥迎接女航天员到月宫作客的浪漫情节作为画面主体;背景用祥云、云海、航天发射、长城、敦煌石窟艺术、月宫等来表现古老、文明、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崛起复兴和祥瑞蓬勃的国运盛世气象,共同托现"中华民族实现千年飞天伟大梦想"的这一重大主题思想。作品在山西第十六届美展展出,获得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6.
羽人与飞天分属于两个宗教系统,伴随着佛教下移进入墓葬,跣足、裸身、头戴宝冠的西域飞天被去裸露化、秀骨清相的“中国化”飞天替代,儒家礼仪制约下的飞天中国化最终在南朝墓葬中完成,并对此后的佛教艺术产生深远影响。由图像系统发生路径看,印度飞天与汉墓羽人共同成为南朝时期中国化飞天图像系统发生树的“根”,而羽人图像显然对于中国化飞天影响更加深远。从图像形制看,南朝时期中国化飞天形象已经与印度佛教飞天艺术母体大相径庭,儒家审美偏好与礼仪规则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由图像系统的发生关系看,南朝时期“中国化”飞天在形制上以汉墓羽人常见范式为粉本;在符号功能上,南朝“中国化”飞天除了继承汉墓羽人界定墓室时空超凡特性,指向“不死之境”以外,佛教信仰的介入与净土信仰的流行,又使他们兼具往生净土的宗教功能。此时“羽人”作为墓葬仪式话语系统的重要一环,显然无法适应东晋南朝时期佛教进入墓葬系统的新变化。由汉代的“羽人”过渡到魏晋南北朝时的“中国化飞天”,实则是墓葬信仰发展的内在要求之必然。  相似文献   

7.
在印度和中国的石窟艺术中,飞天是常见的形象,中国古代对于飞天,还有仙人、天人、羽人、乾闼婆(香音神)、紧那罗(天乐神)等名称之所指和理解的并不一样,这有可能与飞天从印度传人中国发生了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8.
文章就泉州开元寺、潮州开元寺以及广州光孝寺中所见的木雕飞天建筑装饰 ,做了描述和研究。通过对飞天这种形象在佛教文化中的来由、意义的解析与索源 ,明确飞天艺术形象的特点。通过与国内其他地方的飞天比较 ,分析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南传的特点 ,尝试解读其形式背后的历史原因 ,并作出建筑艺术评价  相似文献   

9.
在释道两家的经典中,都有关于飞天的记载,而且其形象、作用皆有不少相同之处,故而以往的学术界把飞天主要视作印度佛教东传之后的艺术产物的说法显然是不够全面的。  相似文献   

10.
飞天图像是丝路沿线人民在文化互通或交流过程中熔铸共生的审美符号,其图像文本的具体生成过程和类型特征在不同历史阶段有其差异性。传播媒介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图像、影像、声像等诸种类型的飞天形象及其审美变形机制。文化创意时代,审美消费成为文化经济社会的重要驱动力,审美消费不同于物质消费的地方在于其主要指向情感和意义系统,"飞天"图像也逐渐成为构建审美共通感的典型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11.
倘若你从没有驻足敦煌,敦煌就永远是梦中的一个殿堂,在那神圣的金碧辉煌之中,飞天的琴音与天边的祥云紫雾相缭绕,袅袅娜娜,不绝于尘,不绝于耳。  相似文献   

12.
马青山 六十年代出生于甘肃陇西。曾为中学教师,现任《飞天》杂志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甘肃省书协会员。  相似文献   

13.
《金陵瞭望》2006,(20):61-61
全美50个城市共祭3000亡灵;《国家“十一五”期间文化发展规划纲要》颁布;第61届联大拒绝将“台湾在联合国代表权”提案列入议程;吴官正强调:反腐要让贪官倾家荡产身败名裂;世界首位女太空游客成功飞天;  相似文献   

14.
世纪末的这一年,对飞天人来说,可以用“喜讯频传”几个字来概括。西安的房地产项目匕告落成,领先世界先进水平的“彩色四合一办公设备”研制成功并将要投人市场,飞天海澳生物制药快步发展,飞羽商品混凝土供不应求。中国飞天实业有限公司、上海公司及海外公司,也都是频传佳音。17年前,邱忠保18岁。当时,他以月租金250元,租下了红庙坡的一间门面房,正式挂上了“西安飞天五金机电经营部”的牌子,依托上海名优产品的生产厂家,穿梭于西安上海之间,迈出了他经商生涯的第一步。当有人问他何以以“飞天”来命名这个公司时,邱忠保幽默…  相似文献   

15.
提起“经典”,大多数的人会想起一些很难忘的画面,比如说《泰坦尼克号》中男主人公为了女主人公抛弃浮板的那一刻,也有人会想起社会中某某英雄牺牲的那一幕,或许有人会想起“神七”飞天的那一瞬……而盘踞在我心中的那份经典,却是.,J、A、小B和,J、C。  相似文献   

16.
“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开创了中国探索外层空间的新纪元,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掌握卫星发射技术的国家。神舟五号杨利伟、神舟六号费俊龙和聂海胜成功飞天,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嫦娥”飞天,将是中国航天发展史的第三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17.
大梦敦煌     
多少远去的马匹,落在尘封的路途。 多少醒着的灵魂,在敦煌的苍穹,任由我的想象,在圣地的石窟,紧紧攥住飞天的梦想。  相似文献   

18.
西域式造型特征始终贯穿于莫高窟各期壁画佛教造像艺术中,本文以莫高窟早期三窟壁画中飞天造型为切入点,对其具体特征予以分析研究,推导出西域式造型特征在莫高窟早期三窟佛教造像艺术之一飞天造型中的复杂演变过程,归纳出隶属早期飞天艺术独特的西域式造型特征。  相似文献   

19.
“再来一次!”神舟十五号航天员张陆日前在接受采访时提到,每次与邓清明一起训练,听到他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四个字。在跟随神舟十五号飞天前,邓清明是我国唯一没有执行过飞天任务却仍在现役的首批航天员。  相似文献   

20.
人物丽鸟——男,戴花羽毛头饰。喜鹊——女,戴花喜鹊头饰。黄莺——女,戴黄莺头饰。老鹰——男,戴老鹰头饰。大雁——男,戴大雁头饰。[丽鸟蹦蹦跳跳上。丽鸟大森林,真美好,我是一只小丽鸟。[喜鹊蹦蹦跳跳上。喜鹊大森林,故事多,我是一只花喜鹊。[黄莺蹦蹦跳跳上。黄莺大森林,好风景,我是一只小黄莺。[老鹰蹦蹦跳跳上。老鹰大森林,树儿高,我是老鹰上九霄。[大雁蹦蹦跳跳上。大雁大森林,可真大,我是大雁飞天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