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平儿——集色、才、德于一身的“全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儿是《红楼梦》中集色、才、德于一身的“全人”。她容貌出众,出身卑贱,一直在夹缝中求生存,且安运知足;在处理与贾琏、阿凤的关系方面,她知进退,守本分,能够“周全妥贴”;她名为“平儿”,其实不平凡,有过人的才华,但命运却不平顺,其命薄“比黛玉尤甚”。《红楼梦》深刻细腻地写出了平儿难逃厄运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最了不起的地方,就是把女人真正当作了人,《红楼梦》中的凤姐是一个立体的、多面的、有血有肉的人,她是一个受压迫的女人,一个受到了压迫敢于反抗的女人。作品中虽然存在着“揭其恶“的事实,但也存在赞其美、颂其能、哀其不幸的事实。本文主要从女性的角度,分析她在“毒设相思局““机关算尽“、“调包计“扮演的角色,解读她作为一个女人的性格特色。  相似文献   

3.
细节最能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凤姐在“探春理家”事件上之所以表现出大度,既是她主观判断的结果,也是客观形势使然。显示出她的心机、谋算和眼光,以及据此作出的选择。“晴雯撕扇”情节中,宝玉的言论值得玩味。他认为,在“人”面前,“物为人役”、“物尽其用”则是最根本的“爱物”。袭人因“内定”为姨娘的名分与其待遇的错位而难免尴尬,但她的付出与得到的月例是相称的,与付出极少而所得甚多者相较,她不应该受到指责。  相似文献   

4.
刘召明 《南都学坛》2005,25(2):37-40
紫鹃的性格中散发着不同于袭人、平儿等人的人性魅力;而其悲剧命运则与林黛玉具有巧妙自然的同一性。从作品的整体构思来看,曹雪芹在对这一人物形象的设计与塑造中寄寓了深刻的思想用意。  相似文献   

5.
中文系七九级二班张贤同学在她的《浅谈宝钗性格的外冷内热》一文中,针对那种认为宝钗是“冷酷”、“无情”之人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看法。她认为:“由于宝钗所处的环境决定了她性格的凝重、沉着,但不能把她的凝重看成是无情,把她的沉着看成是冷酷。如果她真的是天真活泼,多愁善感了,那么这个人物就不可能成为作者笔下成功的这一艺术典型了。”她从宝钗为人的这个侧面分析了她对不同人物都倾注了热情。在谈到宝钗对宝玉的热的时候,她说:“外表冷静的薛宝钗敢于突破封建男女之大防,对宝玉一往情深。她到底是一个少女,在她的眼中,宝玉不象她的哥哥薛蟠那样横行霸  相似文献   

6.
老丁: 您好! 我母亲是纺织印染厂的退休女工,今年51岁。本来她是个性格十分开朗的人,可是自打退休后,她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况一直不好,整日腰酸背困,心慌起来坐卧不宁,头痛起来直发脾气,性格也不像以前好了,人也老了许多。我们做儿女的怀疑母亲得了什么病,便陪她去医院做了全面检查。结果除了血脂高,血压有点不正常外,什么病也没查出来。可母亲就是自我感觉不好,我们只好再度陪她去医院求治。医生查了半天,还是什么病也没查出来,说她是更年期综合症,让她服用“更年康”。  相似文献   

7.
漫说小红     
怡红院的三等丫环林红玉 ,不仅其名字与林黛玉仅一字之差 ,其口才、处境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更可谓是林黛玉的影子。小红是个伶俐世故、自尊自立又极具叛逆性的丫环 ;其对贾宝玉和王熙凤的救助又显出她的不凡人格。丰富的人格内涵使她成为《红楼梦》众多丫环中重要的“这一个”。  相似文献   

8.
台湾电视连续剧《星星知我心》赢得了观众的喜爱,许多人一集不漏地观看到底,许多人牵挂剧中人物命运而投书询问,许多人见面即谈孤儿寡母之命运以至声泪俱下。人们欣赏该剧的音乐美、风光美、人情美,已有不少文章论及,本文仅拟对人们审美心态的伦理层面略作探析。中国人是重伦理的,常将道德评价作为价值评价的主要内容。这与中国人生存的环境,生活的内容密切相关。相对稳定、闭锁的社会存在产生了血缘、家族本位的社会意识。他们不像希腊人那样离乡背井。“少小离家老大回”是极不正常的现象;他们不像犹太人那样漂洋过海,“商人重利…  相似文献   

9.
《满城尽带黄金甲》以一段“长安仗剑又庭内花开”的故事,伴随周杰伦的《菊花台》,说由道尽了一段宫廷中人的人生命运。母后:很多事情是可以改变的。大王子:其实什么也改变不了。两种不同性格、不同人生观的人,对同一问题的阐述角度也不同。母后的叛逆与大王子的软弱均由此彰显。现今社会里,人们似乎更愿意采取一种折衷的态度,比如“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显然,影片中的母后和大王子在人生态度上各自走了两个极端,只是有一点值得深思,都说“性格决定命运”,但影片中这两个性格迥异的人最终的命运却是殊途同归。  相似文献   

10.
游苔沙是哈代的“性格与环境小说”《还乡》中的主人公。本文拟从小说中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游苔沙的性格以及她的爱情观三个方面来分析她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11.
秦可卿,《红楼梦》中一位绝代少妇,贾府重孙辈贾蓉之妻。她在书中第五回出现,将宝玉规引入梦,并在梦中与宝玉成姻。后来,这位少妇莫名其妙地得病,凤姐、宝玉探视,露出凄楚,悲凉。终至夭进。生魂向风姐托付后事,并声言“回去”了。回哪里去了呢?回“故乡”“太虚幻境”却了。从第五回出场,到十三回亡故,素可卿算是书中少有的几个“全始全终”的人物,却最为扑朔迷离,令人难解。她“形容袅娜,性格风流”,孝顺和睦,慈老爱幼,是贾府“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但是,传统的评论却认为她是“道德伦丧的罪人,淫乱无耻的魁首,…  相似文献   

12.
黛玉与妙玉     
怡红院里有个“容长脸面,细挑身材,却十分俏丽甜净”的机伶丫环,她是管家林之孝的女儿,本名“红玉”,因“玉”字犯了宝玉、黛玉的名,便改唤她做“小红”,可见这个“玉”字非同一般,并非人人都可以用它来作名字的。可是在大观园里除了小红的名字本有一个“玉”字外,却还有一个人的名字中有“玉”字,成为全园中与宝、黛鼎足而三的以“玉”字命名的人,她就是妙玉。大家知道,曹雪芹给许多人物起的名字往往是含有用意的,特别是金陵十二钗可以说是个个不例外。本来通过小红的名字作者是有意告诉大家此“玉”字是不可随意使用的,在此情况下,作者偏偏还要让一个人也名叫“玉”,不仅“玉”之,还冠之以“妙”,它究竟“妙”在何处呢?这就值得点作一  相似文献   

13.
36岁的吕仟瑛是太原市尖草坪区城建局退休干部任之清再婚老伴刘乐滋的女儿。原本在北京打工的她,当听说母亲因上街买菜不慎滑倒造成骨折,不仅不能照料病瘫在床的继父、而且连生活也不能自理时,便毅然放弃了北京丰厚的待遇,立即赶回太原,挑起待奉两位老人的重担。开始人们还担心,她能不能像她母亲那样悉心照料仅仅相处两年而又性格孤僻的继父?有人曾预言:“这一下老任完了!”但事实证明这是杞人忧天。如今,老任除会哭会笑会用点头摇头表示可否外,什么都不会,每天吃喝拉撒睡哪一样都离不开人。喂饭时要头顶着头,不然脑袋就会耷拉下来,一天三顿…  相似文献   

14.
孙雪娥原是西门庆前妻陈氏的陪床丫头,后来西门庆收用了她,“与他带了鬏髻,排行第四”。按说孙雪娥由奴仆妾,成为二等主子,运气相当不错了。但是,由于潘金莲的到来,她的厄运便接踵而至,一再受到潘金莲的打击。西门庆死后,她虽然借吴月娘之手报了仇,“唆打陈经济”,卖了潘金莲及其心腹庞春梅,但她后来又落入做了守备夫人的仇人春梅手中为奴,受尽凌辱后又被卖为娼妓,终因春梅之故,被迫自缢身亡,结束了她痛苦而短暂的人生历程。从她走过的奴隶——主子——奴隶——娼妓的曲折道路,可以看出,她是一个与命运抗争的失败者。她那种历遭打击而不向潘金莲、春  相似文献   

15.
年轻人语录     
自信能给自己力量。一个自信的人做任何事都比平常的人多一分勇气和果敢。自信能通往成功。一个“三好生”脑海中总有一种“我能行”的信念。自信能掩埋失意,欧阳修用“草木无情,有时飘零”来感伤于人生亦老;李煜面对亡国之痛,借“落花流水春也去,天上人间”来悲叹自己无法挽回的命运。所以,人是因为自信而美丽的,生命总是因为自信而精彩。诚信,她像一股活力,逐渐浸润,深入人心;诚信,她又像一缕清风,吹过田野,吹开人们心扉。让我们共同行动——自信与诚信!  相似文献   

16.
澳大利亚女作家考琳·麦卡洛以“荆棘鸟”为她的长篇小说命名,这其中蕴含了作者对于爱情的理解:“最美好的东西只能用深痛巨创来换取。”“荆棘鸟”作为一个文学意象在整部小说的开篇、高潮、结尾三个位置的出现,将这个隐喻贯穿始终,揭示了这部富有魅力的长篇小说的主题:爱和命运。克利里家族三代人中的三个女性,就像那用一生苦苦追求的荆棘鸟一样,用毕生苦苦追求心中的爱情,尽管爱得那样艰难、那样痛苦,但仍爱得忘情、忘我,无怨无悔,终生不渝。  相似文献   

17.
检索出土辽代石刻文字发现,辽人墓志铭作者在书写志主“性格”及与其相关的“姿容”“行为”及“命运”等内容时,大多从“模式化”和“写真”双重视角切入,交替映现“性格”关联“姿容”,“性格”支配“行为”,“性格”影响“命运”等文本景观。但其中也有些书写内容属于溢出常态之外者,需要稍作辨析或说明。  相似文献   

18.
《红楼梦》写死,写得最好的是第七十七回“俏丫环抱屈夭风流”写晴雯之死。雪芹写晴雯之死,大有深意。晴雯之死死于王夫人之手,理由是狐媚子,太妖调风流不可靠,怕把宝玉勾引坏了,故下决心趋逐之。王夫人撵睛雯,晴雯正在病中,叫人从炕上拖下来送走。晴雯四五日水米没曾沾牙,恹恹弱息。如今现从炕上拉了下来,蓬头垢面,两个女人搀架起来去了。王夫人吩咐道:“只许把他贴身的衣服撂出去,余者好衣服留下给好丫头仍穿”。王夫人这个慈悲为怀之人,不过如此,一当触犯了她的根本利益,影响了她的宝贝儿子贾宝玉,她可置人死活于不顾。  相似文献   

19.
赵燕 《社区》2008,(6):63-63
她走了,女儿许金凤继续像母亲生前那样,每天投1元钱到“慈善袋”,外孙女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20.
薛宝钗是《红楼梦》中争议最多的复杂形象。她的复杂不在于是不是一个封建型的女性,而在于人品如何。关于她的人品,从清代的“旧红学”开始,就一直争论不休。“旧红学”的“尊林抑薛”派,说它具有“凤姐之黠”、“袭人之柔奸”是个“热面冷心”的“奸人”(涂瀛《红楼梦论赞》、《红楼梦问答》)。“尊薛抑林”派,则称赞薛宝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