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方铭  牟颖  余霞 《云梦学刊》2011,32(3):49-62
一、2008年屈原及楚辞研究综述2008年,发表有与屈原及楚辞的相关论文250余篇,出版各类与屈原及楚辞学相关的著作20余部,现将此年度的楚辞学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方铭  胡静 《云梦学刊》2013,(3):46-51
2011年,屈原与楚辞研究依然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他们从不同的视角和层面发掘楚辞研究的价值及对现实的借鉴意义。现将2011年度楚辞研究概况总结如下:一、屈原的思想新探及屈原评价问题  相似文献   

3.
刘石林  鲁涛 《云梦学刊》2012,33(5):37-40
台湾成功大学陈怡良教授从事教学与研究四十余年,在楚辞研究和楚辞学人才培养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他撰写出版了《楚辞天问研究》、《屈原文学论集》、《屈骚审关与修辞》三部楚辞研究专著,发表了数十篇楚辞研究论文。他的楚辞研究既注重楚辞文本的研究,也注重楚辞背景的探讨,视野宏阔,引证丰富,善于在融会古今学人成果的基础上守正出新,是台湾楚辞学研究的杰出代表之一。陈怡良教授不仅在楚辞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而且几十年来一直坚持给大学生、研究生开设楚辞专题研究课程,积极鼓励学生研读《楚辞》,指导楚辞学硕士论文七篇,博士论文两篇,是目前台湾地区培养楚辞学硕士和博士最多的学者..  相似文献   

4.
方铭  胡静 《云梦学刊》2012,33(2):36-40
2010年的屈原及楚辞研究,一如既往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海内外的众多学者依然将关注的重点放在楚辞及相关问题上,研究成果涉及各个方面,另外,相当数量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也选择以屈原及楚辞作为研究对象,显示出屈原及楚辞研究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毛庆是中国屈原学会发起人之一,现兼任该学会名誉会长。他研究屈原与楚辞三十余年,撰写出版了《屈骚艺术新研》、《诗祖涅槃——屈原和他的诗》、《屈骚艺术研究》、《屈原与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等专著,发表楚辞研究论文数十篇,思维独到,观点新颖。他将多学科知识融入楚辞研究之中,成果丰硕,自成体系,是当代卓有成就的代表性楚辞学者之一。  相似文献   

6.
2013年8月16日至20日,由中国屈原学会、中共西峡县委、西峡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13年西峡屈原及楚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屈原学会第十五届年会"在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颧河宾馆举行。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与日本等国家与地区的16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会议收到学术论文140余篇。与会专家围绕屈原的生平与创作、人格  相似文献   

7.
屈原《离骚》为代表的楚辞文学,崛起于战国中期的中国文坛,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2千多年来,众多的研究者从事辑集、注释、考订、评议、辨论、图绘、绍述或再创造,累积起专著4百余部,专论2千5百余篇,图谱80余种,札记千余题,世称楚辞学。近两个世纪以来,楚辞作品陆续译成德、匈、日、意、法、英、俄等多种文字,研读者日增,屈原被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  相似文献   

8.
早在1960年,中华书局出版的郭维森先生的楚辞研究力著《屈原》便在海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在新时期,郭先生的楚辞研究更是呈现出立体的多维观照、纵向的由表及里、横向的渗透扩展等时代特点。他的工作几乎涉及到了楚辞研究的各主要方面,为维护楚辞学研究严肃性和科学性做出了贡献。郭先生的研究工作还涉及了美学、民俗学、比较文学、文化学等等,往往通过多学科的交叉研究,拓宽了原有研究领域和视野,弘扬了民族文化精华,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9.
罗建新 《云梦学刊》2008,29(1):54-56
由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楚辞学研究中心及中国屈原学会主办的"2007年楚辞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屈原学会第十二届年会"于2007年9月22日至25日在杭州举行.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日本、韩国的15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对已故楚辞名家姜亮夫、汤炳正、林庚、褚斌杰、郭在贻诸先生的卓著贡献进行了探讨,表达了后学的追愐与景仰之情.代表们还就屈宋及其作品、楚辞与文化文学等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深入研讨.以下问题成为与会学者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0.
方铭  张鹤 《云梦学刊》2020,(1):20-32
2017年屈原及楚辞研究创获颇丰,成果显著。统计本年度出版和发表的论著、论文可知,研究范围大致包括:屈原研究、楚辞作品研究、楚辞学史研究、宋玉研究四个部分。研究成果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方法新与角度新;二是重视出土文献。  相似文献   

11.
楚辞与楚辞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楚辞》一书,既非出自一人之手,也不出于一个时代,它是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人们逐渐纂辑增补而成的。《楚辞》的上源是复杂、多元的。《楚辞》与《诗经》在艺术形式上的差别主要体现在意境、情调、抒情技巧、比兴象征上。楚辞学的研究规律是:每一种学术派别、研究方法的出现,总是与当时的文化学术思潮相联系。任何摆脱时代制约的努力,往往正是时代思潮的反映。由于20世纪70年代以后楚简、秦简、汉简、楚帛书帛画、楚国青铜器及铭文的大量发现,这种地上之文献与地下之文物相互印证的方法很快被楚辞学界所接受和运用,沿袭多年的文献考据之法、义理评论之学,升华为地上文献与地下文物相印证,传统考据与西方理论相结合,形成了文字、文献、礼制、民俗、民族、考古、历史、哲学、宗教等多学科的融合。  相似文献   

12.
杨修死于帝位之争,而非曹操的屈才.《三国演义》发挥了《世浯》中杨修恃才逞能的一面,而略去帝位之争不提,是为了塑造奸雄曹操的性格特征,与史实并不符合.  相似文献   

13.
二十世纪中国楚辞研究著作总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建忠 《云梦学刊》2001,22(6):13-18
周建忠辑录二十世纪中国楚辞研究著作总目。  相似文献   

14.
龙清香 《云梦学刊》2012,33(4):60-63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在政治上相互支持,在经济、文化上相互交流与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必须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必须坚持“求同存异”原则,必须始终坚持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原则,必须坚持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相结合原则.  相似文献   

15.
姚曙光 《云梦学刊》2002,23(3):15-18
近年来一些学者就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问题进行了极有意义的探索 ;党代会年会制和代表常任制对于坚持和落实民主集中制 ,对于“怎样建设党”这一核心问题 ,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中国共产党在组织建设方面要与时俱进 ,逐步完善这一重大政治设计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6.
余敏芳  赵晓岚 《云梦学刊》2012,33(5):101-106
词选是一种特殊的文学、文化现象。宋人词选虽然数量不多,但明显勾勒出由选歌到选派的发展轨迹,在词体文学发展史、词学理论批评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价值。宋人词选价值主要有三:文献价值、理论价值和文学史价值。  相似文献   

17.
刑事诉讼价值与刑事集团诉讼制度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内在联系。建立刑事集团诉讼制度根源于刑事诉讼价值的内在需要,也是保障被害人诉讼权利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胡和平 《云梦学刊》2001,22(1):66-69
西方哲学家和我国当代学者关于美感与美的本质的论述,都从不同角度和侧面揭示了美的本质的二律背反的特征,如美的难与易、形而上与形而下,功利性与非功利性、主观性与客观性等等.美的本质的二律背反带来了美的表象的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9.
王珂 《云梦学刊》2011,32(3):88-90
事故犯罪具有法益侵害的严重性,学界对事故犯罪的研究有所缺失。笔者认为,事故犯罪是指负有特定义务的主体违反注意义务,产生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财产权利的严重结果,应受刑罚惩罚的行为。以事故犯罪的概念为逻辑起点,事故犯罪的主体则是指实施事故犯罪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  相似文献   

20.
初唐四杰在接受楚辞时 ,是以反对者的姿态出现的 ,但骨子里正得楚辞之精神。尚为的生命价值追求 ,悲剧性的生命历程 ,决不委心从俗的高尚人格 ,这都是他们在创作中自然接受楚辞的主要原因。但他们缺少必要的生活阅历与生活基础 ,思想不够深沉 ,重个人价值而轻社会生活关怀 ,才华横溢而又急于求成 ,在接受楚辞的同时 ,在创作上出现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