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客观性是批判性思维最重要的科学特征。邓小平实事求是思想中具有客观性的丰富内涵。邓小平历来对客观性问题十分重视,体现在他客观地评价毛泽东、"一国两制"构想的客观性问题等方面。邓小平运用批判性思维的客观性方法具有下述特征:一是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统一;二是批判性思维的客观性与实践观点的统一;三是求实性与创新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历史客观性问题是史学理论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这个问题的提出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个进步.庞卓恒教授主编的<史学概论>在批判"资产阶级学者"否认历史客观性的观点时,缺乏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在坚持"历史客观性"的观点时,缺乏科学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1、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否重视主体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題。马克思在充分总结的基础上吸取了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经验教训,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认为主体与客体应该具有同一性,只有这样,认识论上的主要困难才可能克服。不过,马克思认为,认识的主体应该是现实的人,而不应是“绝对精神”或者其它的什么东西。因为,只有对现实的人来说,认识才有意义。至于这样的主体与客体是如何达到同一性的问题,马克思的回答就是实践。只不过马克思所讲的实践不是指的黑格尔意义下的精神性活动,而是指的人的现实的感性的物质活动。在马克思看来、人正是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才成其为人,成其为认识的主体的。同时,外部世界也正是在  相似文献   

4.
社会规律是在人的对象性活动中形成的,是“人们自己社会行动的规律”。人的活动是有目的的,受自己意志支配的.社会规律离不开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那么,由于主观因素的介入,如何说明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呢?关于社会规律是否具有客观性的问题,有两种值得商榷的观点:(1)由人的需人、目的和意志及活动构成的社会发展规律,是内在的包含着主体的目的意志和自觉意图等因素的,是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辩证统一的规律。因此,社会规律既有一定的客观性,又有一定的主观性。(2)认为由于社会条件的变化,决定了社会规律的历史变化,因…  相似文献   

5.
与考据学的实事求是不同,在湘学传统中,由于其强烈的经世务实精神,实事求是成为一种注重现实实际的学风;这种学风对青年毛泽东的文化性格产生了深远影响;正是这种文化性格使得毛泽东在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之后,注重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并独具卓识地提出和阐释了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为重要的命题.  相似文献   

6.
论事实的客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事实”是表征物质世界客观存在和运动的具体状态、现实环节的概念,那种认为“事实是认识的主体──人所获得的一种认识,也就是人所把握的一种知识形式”的观点,实际上否定了事实的客观性,可能会导致主观唯心主义。  相似文献   

7.
1949年以前的台湾海峡两岸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一万多年前的“东山陆桥”说起,对1949年以前众说纷纭的台湾海峡两岸关系的历史进行了梳理。文章运用考古学、地质学和历史学等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雄辩地证明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此同时,文章也对台湾历史的特殊性进行了一些探讨。正是由于这种特殊性的存在,才使得中国的和平统一变得格外艰难和曲折。作者认为,只有全面地、实事求是地认识台湾历史,才能深刻理解和真正把握台湾同胞的深层心理,从而更加切实有力地推动中国的和平统一。  相似文献   

8.
社会历史观中的偶然性既是与必然性相对应的范畴,也是与主体性相对应的范畴,后一种含义很少被人们注意。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认为偶然性揭示了主体的受动性。这一思想阐释了偶然性范畴的价值观内容,是唯物史观人学思想关于个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偶然性的价值观内涵的人学意义在于,唯物史观正是以个人社会实践观为基础,结合了必然性与偶然性、偶然性与主体性两个认识个人的视角,才把个人存在及历史作用的客体向度与主体向度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介绍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的各种表现形式,说明了翻译的创造性与叛逆性是密不可分的。从解释学的观点来看.翻译的创造性叛逆难以避免,而译者对读者的关怀又促成了创造性的叛逆。笔者从积极的方面审视翻译中客观存在的这一现象.并认为正是由于它,才使得一部又一部的文学杰作得到跨越地域、跨越时空的传播和接受。  相似文献   

10.
<正> 目前,哲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由于电子计算机或智能机器人的发明和应用,人类的认识便有了两个主体——自然主体和人工主体。自然主体当然是指的现实的社会的人,所谓人工认识主体是指以电脑为中心的人工器官系统,其集中表现是机器人。我认为机器人只可算作人类认识的工具,不能称之为认识的主体。首先,所谓认识的主体,应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的反映客体的人,他是以自觉地反映和改造客观世界为基本特征的。各种人工感觉器官,包括电子计算机、智能机器人等自动控制系统,无非是人的智能在机器中的再现,是人的智力的物化。它没有意识也没  相似文献   

11.
波普尔看到了历史描述的选择性和历史解释的多样性,提出"历史无意义"的观点,有其合理之处.但是,由于片面强调历史认识的能动性,他否定了历史认识的客观性;由于片面强调历史解释的相对性,他否定了历史认识的普遍性,进而否定历史意义的存在.波普尔在这个问题上的偏颇之处在于,他忽略了"没有主体的能动性就没有历史认识"和"能动的认识始终是对客体的反映"之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谈施光南歌曲创作中的模式化倾向》一文中认为施光南歌曲创作存在“模式化”、“雷同化”等观点进行辩驳,以还历史之原貌。认为学术上出现争鸣是好事,但前提应当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一种责任,“乐评须有责任感”。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谈施光南歌曲创作中的模式化倾向》一文中认为施光南歌曲创作存在“模式化”、“雷同化”等观点进行辩驳,以还历史之原貌。认为学术上出现争鸣是好事,但前提应当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一种责任,“乐评须有责任感”。  相似文献   

14.
认识客观性问题是一个不断引起人们理论冲动的古老而又常新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哲学界集中从认识主体性角度对认识客观性问题进行新的反思,研究已转向探讨认识客观性实现的主体根源和机制,而不再将目光凝滞于认识客体与认识结果之间的静态对应了。这些大大改变了过去对认识主体性方面的忽视,深化了对认识客观性问题的研究。可我们还不能说在理论上认识客观性的内容规定已获得了相应的丰富,人们对认识客观性能否实现的疑虑已经消除。因为我们还没有从社会历史这一更宽广的角度看待实践活动与认识客观性实现过程的现实关系;没有从认识的总体过程澄清认识主体性、主观性、客观性这些概念的含义和层次并予以理论上的界定;也没有从多方位考察分析这  相似文献   

15.
与认识和道德不同,康德认为美具有一种双重的逻辑特性:"好像主观性"和"好像客观性"。一方面美以个人的情感而非概念为基础,不能通过经验归纳或理性演绎而得到证明,因而好像是主观的;另一方面,美同经验判断一样要求人们的普遍同意,好像又是客观的。美的本质体现在主客体之间的这种关系,既不是纯然主观的,也不是客观的,任何将美还原为单纯主观性或客观性的观点都是对康德美学的误读。康德美学的独特性就在于这两种看似矛盾的特性在审美判断中可以共存。  相似文献   

16.
福柯是后现代主义的重要代表.《知识考古学》比较集中的阐述了他的后现代历史观.他拒绝传统实在论的历史客观性,认为历史客观性只是话语建构而成的,不存在跨知识型的客观性,只能在特定的知识型或认识阈中谈论它才有意义;历史主体只是一个变项,或者说是一个陈述变项的整体派生出来的功能和可能的位置的游戏而已.传统线性连续的和进步的历史观是在现代知识型这种特定的框架中,将充满断裂、歧义、分岔的历史重新装配成的神话.  相似文献   

17.
对于文学批评标准的认识,目前文艺理论界还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即使对普遍引起重视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的理解也很不一致:有的认为应侧重社会批评;有的强调艺术批评;有的提倡既要社会批评,也要艺术批评;有的主张二者的统一。(见吴元迈《关于文艺批评的随想》载《光明日报》《文学与艺术》306期) 我认为只有从文学批评标准的客观性意义上去探讨,马克思主义的文学批评观点才能得到较为圆满的解释。本文将就什么是文学批评标准的客观性,客观性与阶级性、时代性的关系试作论述。  相似文献   

18.
实事求是,关键在一个“求”字。求者是认识的主体。主体的精神状况如何,对实现实事求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主体只有打破习惯势力,从主观偏见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才能做到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辩证关系问题,实际上提出了人类认识世界只有关注人本身的主体条件问题,并把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上升到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理论问题,成为一个哲学认识路线的问题,才能自觉地坚持实事求是,有效地实现实事求是。如果说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思想前提,摸索和实验是实事求是的具体途径,那么,主体的科学思想方法则是实现实事求是的方法论保障  相似文献   

19.
历史认识与历史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近年来我国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有必要结合我们面临的历史情境和历史任务、需要澄清和批判的错误观点进行具体分析,从而在“重在建设”的意义上坚持科学历史观,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本文重点就历史认识与历史评价的内在关系进行探讨,认为对历史的认识和价值评估是完整历史研究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方面。评价的主体性和认识的客观性可以统一。认识历史不仅为了尊重事实,也为探究过去对现在社会进程的影响。只有把对价值的评估和对过去事实的认识结合起来,才构成完整的研究过程。只要不停止对历史事实的认识和理解,我们也就不会停止评价。为获得对历史客观性的认识,需要树立正确合理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要站在促进社会进步的价值观的高度,站在人民主体的高度进行探索。正确合理的价值观会有助于史学家获得历史认识的客观性,即使如此,客观性还是第一位的,它是历史研究成为科学的标志。一个曾经存在的过去,毕竟制约和规定着历史评价的边界。  相似文献   

20.
在将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原理具体化的过程中,由于主体的原因,存在各种不同的虚幻形式,一是主体激情的过分张扬,二是对客观对象的过分顺应,三是理论与实际的相互分离。在这三种情况下,主体自以为是实事求是,但实质上却背离了实事求是的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