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唐戈 《黑龙江社会科学》2023,(5):102-108+162
民族国家的建构是东北亚地区近代历史的重要主题之一,而这一主题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又具有不同的内容和特点。在东北亚地区近代历史进程中,不断有来自包括相邻国家在内的各个国家的各种人员在这一地区旅行、考察,留下了大量的旅行记,其中人类学家的旅行记体民族志最贴近民族国家建构的主题,包含有丰富的构建民族国家的内容,而该地区民族国家的建构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内容和特点在这一类旅行记中也有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3.
吴晓 《兰州学刊》2007,(10):152-154
艺术民族志的建构,体现出强烈的过程性特征,不仅是艺术人类学的学科实践和最终表达结果的书写过程,而且更是作为学科观照对象即人类艺术审美文化活动被得到全面把握的过程.为有效把握这种过程的全面性,文本化策略对于艺术民族志的建构具有积极的作用."文本化"意味着关注与艺术活动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强调艺术活动的过程性、语境性和可读性.基于这种"文本化"策略建构而成的艺术民族志,就能够更加灵活的整合美学的思辩演绎性和人类学的经验描述性特征,使得艺术审美文化活动真正置于具体生活文化语境中,从而促使艺术人类学独特的学科理念得到有效实践,也使得当代美学难题和艺术审美事实之间的关系得到新的书写.  相似文献   

4.
由Dorothy Smith创建的建制民族志(Institutional Ethnography)最初是为建构女性主义知识而提出的,它坚持社会本体论、知识论和方法论的实践取向.建制民族志作为一种新的方法视角,有三个与其他民族志不同的显著特点:一是在日常生活经验中探索问题,不预先设定研究结果;二是不把田野中的任何经验现象看作是静态的、在地的,而是探讨建构经验的社会关系,揭示在地实践与越地支配之间的隐形建构关系,为理解田野经验提供更为深广的社会背景,从而为在地人的境遇改善提供知识支持;三是在一般民族志的基础上吸收了质性研究的新成果,如重视组织分析、文本分析及权力与话语分析等.  相似文献   

5.
数字时代的媒体生态重塑了新闻生产的时间结构,新闻生产节奏的加速引发了新闻人速度膜拜等异化问题。21世纪初诞生的民族志新闻突破传统新闻模式,在故事理想与时间哲学间进行协商实践。其采用沉浸式故事策略,在时间盈亏中评估行动线,在主客位转换中寻找故事饱和的时间引爆点。民族志新闻把故事深描和文化阐释结合起来,拓展边缘故事世界,在心灵警觉中拓展时间道德意义,不但对传统新闻生产有所启示,在数字时代更有价值建构意义,并带来新闻时新性的哲学思考。结合中国语境,减速记者可以在灵活时空模型中寻找附加价值,媒体组织用时间结构化策略再筑专业之壁,而民族志新闻的应用有利于探索应对数字时代叙述危机的特色路径。  相似文献   

6.
张玉能 《云梦学刊》2011,32(2):88-91
从功能的角度来看,实践,主要有肯定性的建构功能,转换性的转化功能,否定性的解构功能,它们对应着实践的自由,准自由和不自由,反自由,也就在审美的领域相应地产生柔美(优美),刚美(崇高)和幽默、滑稽,丑。实践的这些功能通过审美形态制约和影响文学艺术的形态和发展。因此,实践的建构功能通过柔美(优美)的审美形态而产生自由的,和谐、阴柔的文学艺术形态;实践的转化功能通过刚美(崇高)和幽默、滑稽的审美形态而产生准自由的、激荡、阳刚的文学艺术形态和不自由的,矛盾、倒错的文学艺术形态,并实现文学艺术由古典型艺术转化为近代型艺术;实践的解构功能通过丑的审美形态而产生异化、变形的文学艺术形态,并实现文学艺术由现代型艺术转化为后现代型艺术。  相似文献   

7.
现代国家形态的建构是一个具有某种普遍性的问题.作为一个在满清帝国基础上重建的现代国家,中国的国家建构更是具有相当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应该承认,我们仍然处在这一艰难的建构过程中.站在儒家的立场上,对中国这一概念和实体的文化政治内涵及其历史演进作一宏观观照,可以唤起和促进人们对这一问题之重要性体认和把握.以此为宗旨,文章对当代思想界在这一问题上的思维特征和价值诉求进行了简单分析,对儒家思想本身及其与现代社会的连接方式文章也有所论及并提出了自己公民宗教论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文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传统。从毛泽东到习近平,几代领导人都非常重视文风建设,身体力行。文风体现学风,学风彰显作风,作风凸显党风。文风,小处而言,是个人思想、为人处事的表现;大处而言,是一个单位、集团甚至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的本真映现。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国家的指导思想,既承担着国家意识形态的引领和主导功能,同时也面临着学术思想大众化的时代任务。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学界日益被边缘化,不可否认,文风的自我迷失不能不说是一个原因。文风作为话语言说方式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承载着马克思主义哲学渗透力、影响力和凝聚力的实施。重塑马克思主义哲学文风,重振其批判精神,维护思想制高点,改变话语权"西强东弱"的局面,是当下之急。  相似文献   

9.
化用西方学者的“民族志”的概念,以“民族志书写”来描述章太炎的语言实践,有助于探讨章氏的民族志书写与主体想象之间的紧张关系.文章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描述章太炎“文”之雅驯,包括文辞的古雅与文类的纯正.第二部分探讨章太炎民族志书写的特征:通过小学考训以求问题本源;以“学”为质,史理汇通;发现魏晋文,张扬个性.第三部分探讨章太炎的民族志书写以确立国性为鹄的,但因其不断内缩,反而限制主体的开放性生长.  相似文献   

10.
尊崇必然性是西方哲学的主流传统之一,舍斯托夫却认为必然性既缺乏经验基础,又扼杀人的自由意志,最终使人远离上帝走向堕落,因此对它发起了激烈批判。舍斯托夫的批判具有反思唯理性主义的倾向,指出了理性哲学中价值追求与事实规律内在分裂的真实困境。提出了思维的第二维度,对我们深具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往,哲学把规范性奠基于必然性之上.必然性分为先天必然性和后天必然性,后天必然性又分为自然的或因果的必然性与社会文化的必然性.把规范性奠基于必然性难以说明规范的效力,因此有必要回到实践生活本身.  相似文献   

12.
尊崇必然性是西方哲学的主流传统之一,舍斯托夫却认为必然性既缺乏经验基础,又扼杀人的自由意志,最终使人远离上帝走向堕落,因此对它发起了激烈批判.舍斯托夫的批判具有反思唯理性主义的倾向,指出了理性哲学中价值追求与事实规律内在分裂的真实困境,提出了思维的第二维度,对我们深具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个体记忆何以可能:建构论之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里峰 《江海学刊》2012,(4):171-176
由于集体记忆/社会记忆研究的兴起和建构论话语霸权的形成,个体记忆的自主性乃至可能性成了一个需要论辩的问题。记忆的真正主体只能是个人,集体记忆则是一个隐喻的概念,须以个体记忆为载体方能存在和传承。集体记忆抹杀了记忆鲜活、质感、多元的本真特质,需要个体记忆来进行平衡。借助个体记忆及其负载的情感和意义,普通人可以对集体记忆、公共记忆进行微抵制,获得微自由。记忆研究应该超越建构论的束缚,致力于寻绎、理解、阐释记忆之于不同群体和个人的多元意义及其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4.
人的能动性与历史的必然性之间的内在冲突构成了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对立,并且导致了葛兰西时代革命实践中宿命论与机会主义的对立。本文通过讨论葛兰西实践哲学的内涵,立足于葛兰西对必然性的独特理解,试图以葛兰西的视角来审视"改变世界如何可能"的问题。葛兰西通过对李嘉图的经济学理论中所谓的"假定……"逻辑的重新解读阐发出一种保持了偶然性维度的必然性,从而给予改变世界以现实的可能性。葛兰西的必然性符合人构造历史的行为的特殊性,即历史的必然性由人的行动所诠释,而人的行动仅仅是一种趋向,其中充满了可变因素。但在行动过程中,这些可变因素"被假定"为必然性的构成。葛兰西的实践哲学正是在强调历史必然性的基础之上,通过恢复这种必然性的"假定"的前提而同时保持了人的能动性。  相似文献   

15.
德尔·海默思开创的民族志传播学之于传播学的学术价值在于:让传播学研究超越媒介,回归场境;将叙事(民族志)引入研究,成为传播学新的研究方法。如此,传播学不仅有了"故事的研究"——叙事学,也有了"研究的故事"——民族志。民族志传播学传入中国,形成了自洽的学术进路。先有乡民生活中的媒介到场——媒介对乡民生活影响的研究,继有国家到场——国家假借媒介对乡民认同的研究,后有不同范式的到场——基于网络、文本、范畴的研究。斐然的成果之后,可以看出民族志传播学的中国实践似乎与田野调查渐行渐远,并失却了对研究对象的主体性关注。如此,民族志传播学的学理性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16.
史修永 《齐鲁学刊》2012,(4):157-160
在20世纪人文科学思想的不断震荡转型中,图像理论研究突破了语言和话语的研究模式,成为当代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和知识图景。语言与图像的关系问题给现存的文艺理论注入了新的结构成分,它不仅引发我们对现存文艺理论研究范式的反思,同时警惕自己应保持一种建立在学术立场上的理论自反性。文学理论不是思辨、玄想的知识生产场,也不是停留在责难层面上的集体"围观"场景,而是踏踏实实地解决问题的文学现实。  相似文献   

17.
实践观念的建构是通过直觉思维进行的,直觉思维是一个由显意识和潜意识构成的整体结构,直觉思维在实践观念的建构中发挥着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18.
杨奎 《学术论坛》2005,3(4):124-127
和谐社会的建构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前提和归宿的,而获得人的彻底解放和自由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和最高价值追求。马克思和谐社会观作为全面的社会发展学说,关注的是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诸种因素的综合而协调的发展,是人与自然的和睦相处,人与社会的全面进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桑业明 《河北学刊》2004,24(5):50-53
虚拟是数字化的表达方式和构成方式的总称。其本质特点是通过数字化的合成 ,达到“思维如何思维”的直观 ,创造出“真”与“假”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虚拟在否定现实经验“真实”观念的同时 ,也促进了现实之“真”的重建。虚拟与现实既有相对立的一面 ,也有相互融通之处  相似文献   

20.
实践范畴是马克思哲学中具有本体地位的概念,马克思将实践确立为活生生的感性活动,赋予实践活动以中介性和建构性特征。实践的建构性表现为实践对自然界的改造,以及对人本身和人类社会的逻辑创造。实践建构维度的廓清有助于区分广义劳动范畴和狭义劳动范畴,为实践的产品概念的提出和刻画不同形式实践的作用机理提供理论视角。物质生产实践决定包括社会实践在内的其他形式的实践,社会实践又深刻影响着物质生产实践和人,实践产品之间的多重结构以及实践形式的交互作用揭示了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复杂结构及其方法论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