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题”被当作一个认识论范畴加以运用和探讨,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和中国先秦哲学。但在现代哲学,对这个范畴的认识论意义的认识无论在丰富性和自觉性上,都大大提高了。①本文的目的,在于从主体、主客体关系和客体这三个层次,对“问题”这个范畴作比较系统的考察。 相似文献
2.
科学思维的理性工具──评彭漪涟的《逻辑规律论》段丽萍近年来,国内哲学界讨论的热点大都集中在哲学的变革及体系之争上,而对于逻辑学则缺乏足够的关注和热情,逻辑学被冷落了。然而,没有发达的逻辑学,要想建立与这一伟大时代相呼应的哲学新理念,是难以想象的。逻辑... 相似文献
3.
对于理性的最一般说明,当推亚里士多德的符合论,即主客观的一致和符合。二千多年来,绝大部分严肃的科学家、思想家都以这样的观点看待理性。符合论虽然确立了走向理性本质的方向,却未能堵塞走向歧途的各种小道。因为,符合论本身仍然是十分抽象的。在这种抽象中,不难引伸出许多违背符合论“本意”的结论。但是,要正确、深刻地认识理性的本质,仅仅符合论是不够的。 相似文献
4.
进年来,学术界有同志提出“真理多元论”的主张。笔者对此持以异议,我认为,这一观点实际上是以意见的多元性来否定或代替真理的一元性。混淆了真理与意见的区别,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哲学界对意见这一认识论的独立范畴缺乏研究有关。因此,为了正确认识和坚持“真理一元论”,就必须把意见作为认识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为认识论中的一个独立范畴加以必要的论证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认识论研究的深化表现为从客体转向主体,从宏观过程转向微观机制,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认知结构和图式概念的引入。最近,思维科学界又提出了一个“相似”概念,认为人的已有知识和经验按其意义构成相似模块,认知过程离不开对相似信息的检索,一切识别和推理过程都是以相似性为基础的。很显然,相似信息在认识中起着与认知图式相类似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何关银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8(5):668-671
资本是现代市场经济与简单商品经济的根本区别之一,资本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可是,对资本范畴的理解我们过去由于深受“左”的观点影响,至今仍主要局限于西方经济学的水平。因此,从经济哲学视域来探讨资本范畴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是很重要的。资本范畴是解读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的核心范畴之一,马克思主义的资本范畴兼具哲学与经济学的双重品格,马克思主义的资本理论在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的运用就是资本理论的现代性,具体说来是人的理性与能动性也即是人性的弘扬。 相似文献
7.
《资本论》的认识论不是“辩证唯物主义”式的直观,相反,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扬弃产物,它是建筑在“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基础上的反思.《资本论》反思方法的全新性质奠基于历史实践原则,反思方法的最高成果则是对资产阶级经济学范畴的前提批判. 相似文献
8.
意在开拓,独运匠心——评李衍柱教授主编的《文艺学范畴论》赵元龄李衍柱教授主编的《文艺学范畴论》,是山东省“八五”规划重点研究项目,山东文艺出版社已于1996年9月正式出版发行,全书共分十四章,约40万字。《文艺学范畴论》重点研究的是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 相似文献
9.
在从古代至近代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人们未能觉察到在对象世界与人之间还存在一个价值问题.价值王国的发现,只是上个世纪中叶的事.价值作为一个普遍概念,则是通过康德的“人是目的”、“人为自然立法”的著名命题,到马克思的“实践哲学观”,进入哲学领域,成为现代哲学研究内容的.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哲学界开始兴起价值论思潮.新康德主义的费赖堡学派文德尔班、李凯尔特等人最早把价值引向哲学本体论,实在论的代表哈特曼则成为创立价值本体论的第一人.后来,实用主义、人格主义、现象学、历史主义、日常语言哲学、存在主义、分析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新托马斯主义等学派,都注意对价值问题的研究,表现出浓厚的价值论倾向. 相似文献
10.
本文出发于现时改革中的“观念更新”,对在现行认识论的逻辑体系中能否引入“观念”范畴作些初步思索,以此说明“观念”的认识论意义。一对于观念更新及其与社会改革相互关系的研究和认识,不同的学科,限于自己不同的使命和职能,应当给出不同的结果。哲学生命的基点和哲学思维的特征,要求哲学既必须密切关注现实中的观念更新,又应该离开对某个或某些具体观念的更新及其同改革实践的关系的考察,而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姿态,立足观念更新与社会改革的纷彩现象,奠基于其他学科的既得认识,在问题范域的最高层次上,在认识的基本矛盾运动中,对“观念”进行“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随着 80年代新启蒙思潮的衰微和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涌入 ,关于启蒙的话语和理论研究也日渐式微 ,甚至启蒙、理性等术语都遭到学人们的鄙弃。这一方面反映了中国的人文学术界的犬懦主义特点 ,也可见出中国启蒙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就在学人远离的这一学术领域 ,张光芒先生多年来却孜孜以求 ,没有被学术界的“趋利避害”等不良学风所左右 ,而是执着地扎根于中国启蒙问题 ,对此进行艰苦的梳理、甄别、分析与研究。在一片“后现代”的喧嚣声中 ,光芒与其研究的对象之间几乎可以说构成了一种“如影随形”的关系。因为他自始…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第一次提出的具体——抽象——具体的思想,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这是人们所公认的。但这一思想,同时又具有重大的认识论意义,对逻辑科学的探讨起着重要的作用,却往往为人们所忽略。本文特就这一方面,对马克思这一重大贡献试作扼要的论述。一马克思在《导言》中,关于具体——抽象——具体的思想,集中表现在如下的一段话中:“在第一条道路上,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在第二条道路上,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这一段话不但具有方法论的内容,而更重要的是,同时又具有认识论的丰富内 相似文献
13.
“理解曾国藩”———评池子华新著《曾国藩传》汪远忠曾国藩,作为晚清政坛上举足轻重的风云人物,近年一直是史学界研究的焦点之一,有关论著不胜枚举,有关他的传记也已出版多部。然近读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池子华先生新著《曾国藩传》,仍觉该著颇多创见,很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4.
"和谐"表现出对立统一关系体系之间的相互协调,"和谐文化"也因而成为一个关系范畴。"以人为本"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核心要求,要实现包括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人的身心四个层面的和谐;建设和谐文化的基本途径是促进多元文化的相互协调,在多元文化体系中处理好古今、中外、雅俗文化各个环节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5.
浙江古籍出版社新近推出“中国小说史丛书”中 ,第二批是分体的四部 :苗壮先生《笔记小说史》、薛洪先生《传奇小说史》、萧欣桥先生等《话本小说史》和陈美林先生等《章回小说史》。其中 ,仅以最先捧读的薛先生的一本 ,略谈自己当下的一些体会。事实上薛先生的大著 ,总体上贯彻了主题学的研究方法和相关思路 ,在注重作品本体研究的方面 ,具有明显的方法论特色。书中创立的“作品流”这一概念 ,不仅是在大量占有第一手材料原始基础上发出的 ,而且是在多年沉潜 ,洞悉课题有关的内在千丝万缕联系 ,尤其是卓异史识见地的基础上得出的。一曰题… 相似文献
16.
研 究各国汇率机制的生 成、发展及其与社会经济中其他相关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的程度,是国际金融研究的一项现实性课题。天津财院王爱俭教授的新著《汇率导论》(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汇》),即是在纷繁复杂的国际金融领域的大背景下,循着汇率变动这一主线,深入研究汇率变动及其规律的理论成果。 《汇》书共设十五章,分别从汇率的理论、政策、体系、机制、市场、品种以及国际金融发展趋势和我国人民币汇率改革等多个侧面,对汇率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该书布局合理、结构严密,逻辑性较强。作者在广泛吸收国内外国际金融领域最新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坚持理论与实务并重的原则,既对汇率的基础理论进行了准确、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17.
林乃焱木先生是我国较早涉足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的学者之一,早在1957年,他就在北京大学学报发表了《中国古代的烹调和饮食》,从烹调和饮食的角度,去透视中国古代的食料、食器生产、文化风尚和社会生活,引起了国内外文化学者的关注。1989年他出版了《中国饮食文化》,在学术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此后台湾再版了他的著作。接着内地又出版了《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简本(商务印书馆出版),台湾又出版了该简本的繁体字版,日本也即将印行日文版。在中国饮食文化的园地中辛勤耕耘了40多年的林先生已是硕果累累,但他并没有止步,最近… 相似文献
18.
“事实”范畴与党的思想路线彭漪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重新确立起来的思想路线。早在1978年,邓小平就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并明确指出:“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列主义的思... 相似文献
19.
对于生活在大陆的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没有不知道和未使用过“封建”一词的,如称秦汉至明清的两千多年社会为“封建社会”,称各种落后、腐朽、反动的制度、思想、习惯乃至人物为“封建专制”“封建阶级”“封建帝王”“封建官僚”“封建军阀”“封建文人”“封建思想”“封建意识”“封建迷信”“封建愚昧”“封建糟粕”“封建头脑”“封建礼教”“封建婚姻”“封建习俗”……然而武汉大学冯天瑜教授在其新著《“封建”考论》一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出版)中对此提出了质疑,他指出:“封建”本义为“封土建国”“封爵建藩”,古来汉字文化圈诸国如中国、朝鲜、日本、越南等都在此义上使用“封建”一词,并展开“封建论”。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纯民族意义上的社会主义,而是具有特定"世界历史"规定性的社会主义,即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来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际上是关于在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世界的主题,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占支配地位的世界历史时代中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问题。本文以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为指导,着重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世界历史"范畴所具有的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