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至少有一种家谱在遭遇20世纪时改变了它们的传承方式。这就是传承在云南一些少数民族千百年来社会生活中的父子连名制。但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家谱,已经不是简单地指那些吟诵在人们嘴里的父子连名制了,它成为了一种文化寓象:象征那些在20世纪的现代化生存中其存在遭受到质疑与挑战的种种民族文化事象。  相似文献   

2.
中国苗族亲子连名制初探宇晓亲子连名制度,即英语民族学文献中所谓的trkeisonymy,①是一种在我国有着广泛分布的命名制度,究其最集中的核心分布区,应首推我国的南方民族地区。对于我国西南地区藏缅语族和孟高棉语族诸民族以及台湾岛上一些土著族群的亲子连...  相似文献   

3.
哈尼族很重视给婴儿取名。在婴儿刚落生时,要由家里最年长的人抱起婴儿,用食指在婴儿的脑门中心轻轻一点,并给他(她)取一个乳名。三天后,就要给婴儿举行隆重的父子连名的命名仪式。哈尼人保持着父子连名制,就是把父亲名字的最后一个或两个字,作为儿子名字的起头字。例如:祖父叫达都苏,儿子叫苏末着,孙子叫末着期。现在流传的哈尼族父子连名家谱一般在四十代至五十五代左右。 举行仪式的那天,太阳初升,香喷喷的糯米饭就蒸熟了,煮熟的豆子舂好了,新杀的老母鸡也烹好了,用这些做成拳头大的糯米鸡肉豆饭团。仪式开始时,先在家门口放几张竹桌子,把饭团子摆放整齐后,要去请全村寨的人来吃。按规矩,各家各户都要来一个人,带着一个鸡蛋。在竹桌前,用那个鸡蛋换饭团,自己家中有几个人就取回几个饭团。等众乡亲取完饭团,家里人还要进行一项具有象征寓意的举动,如果生的是男孩,就用小锄头在地上刨三下;如果生的是女孩,就用小砍刀在门口砍三下,意思是希望孩子长大后会耕种砍柴,勤劳勇敢,热爱劳动。最后,主人请众乡亲参加酒宴,并宣布给孩子取的父子连名的名字。不过,只给男孩取父子连名的名字,给女孩是不取的。★  相似文献   

4.
哈尼族的父子连名制是父系制度下父名、子名世代相连的命名制度,顺推正连,由父系始祖下推至最末一代男嗣,父名在前,子名在后,父亲名字的最后一个音节用作儿子名字的第一个音节,儿子名字的最后一个音节又用作孙子名字的第一个音节,世代相延,依此类推。  相似文献   

5.
在瑶族的姓氏中,既有远古图腾时代遗留下来的古姓,亦有民族融合中其他民族的姓氏,也有封建王朝和地方官吏的赐姓,还有瑶族在社会发展中更改姓氏出现的子姓。在命名方法上,既有按辈份取名,亦有父子、父女连名,也有一生命名的多次性。  相似文献   

6.
景颇族共分为五个支系,即景颇支系(又名大山支系)、载佤支系(又名小山支系)、勒期支系(又名茶山支系)、浪速支系(又名勒浪支系)、博洛支系(又名博拉支系)。这五个支系中的姓氏和名字基本上分为两种类型。其中景颇支系和载佤支系属于同一类型,即有若干姓氏,有固定排行的名字。浪速、勒期、博洛三个支系属于另一类型,即实行父子连名制。  相似文献   

7.
腊尔山区苗族婚歌有对唱和个人吟唱两种演唱形式。文章对苗族婚歌的曲体结构、旋律形态、节拍节奏、调式调性等音乐本体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苗族婚歌所具有的加强人际交流、增进娱乐性、审美、教化及历史传承等方面的社会功能,指出腊尔山区苗族婚歌的音乐形态及其社会功能是特定自然、历史与文化条件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林春菲  陆群 《民族论坛》2013,(5X):49-54
腊尔山区苗族婚歌有对唱和个人吟唱两种演唱形式。文章对苗族婚歌的曲体结构、旋律形态、节拍节奏、调式调性等音乐本体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苗族婚歌所具有的加强人际交流、增进娱乐性、审美、教化及历史传承等方面的社会功能,指出腊尔山区苗族婚歌的音乐形态及其社会功能是特定自然、历史与文化条件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广西融水苗族所酿制的重阳酒是一种颇具民族特色的黄酒类饮品,具有浓郁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特质,至今仍保留着较为原始的酿制方式。除日常饮用外,重阳酒还渗透到当地苗族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特殊的社会文化功能。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科技史传统的文献考证法和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法,对融水苗族重阳酒的传统酿造工艺进行了考察和记录,并试图揭示苗族重阳酒所扮演的社会文化角色和功能。  相似文献   

10.
芦笙是苗族传统的簧管乐器,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苗族人民会在他们劳动之余,吹起芦笙,以歌会友,以舞传情,悠扬的芦笙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热情。本文主要分析了苗族芦笙艺术的发展演变,总结了苗族芦笙艺术的表现形态及社会功能,指出了苗族芦笙艺术的发展和保护中的不足,并在最后提出了保护和发展苗族芦笙艺术的方法策略。  相似文献   

11.
芦笙是苗族传统的簧管乐器,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苗族人民会在他们劳动之余,吹起芦笙,以歌会友,以舞传情,悠扬的芦笙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热情。本文主要分析了苗族芦笙艺术的发展演变,总结了苗族芦笙艺术的表现形态及社会功能,指出了苗族芦笙艺术的发展和保护中的不足,并在最后提出了保护和发展苗族芦笙艺术的方法策略。  相似文献   

12.
孙立生 《民族论坛》2012,(10):103-105
苗族的丧葬仪式是其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研究苗族的丧葬仪式,从中发现苗族丧葬仪式的教育功能和文化传承功能是显著的,人们可以从中学习本民族历史、宗教、习俗、神话、生产等知识,使民族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延续;其情感抚慰功能减少了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缓解了人们悲伤、焦虑的心情;其社会整合功能加强了家族、宗族的凝聚力量,增强了以村落为地缘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建了新的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13.
桥梁具有将不同的两岸、两极或两端联系起来的功能。以此种实际功能为依据,人们对桥赋予了许多重要的象征意义。占我国苗族人口四分之一以上的苗族生活在黔东南,在黔东南苗族地区,桥梁往往被认为具有某种特异的生殖能力,当地有许多桥俗活动。每年农历的二月初二是苗族敬桥节,由于伴随种种祭祀行为,故亦叫做“祭桥节”。敬桥节在苗族人民的社会生活中,既普及又重要。苗族村赛的祭桥习俗与原始宗教遗风紧密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可被视为理解苗族社会的一个关键环节。一、二月初二家桥的过程及其来历祭桥的前提是架桥。苗家架桥前,主人先…  相似文献   

14.
<正> 本文所谈论的苗族文化传承机制,是局限于民间文化方面,且侧重阐述其传承机制的构架与运作。当然,对其内涵与载体,也相应作简要的阐明。苗族民间文化传承机制,从一定的意义上讲,就是苗巫文化的传承机制,即指负载着苗族民间文化传承、扬播与发挥其苗巫文化功能及社会效应的运作体。研究苗族民间文化传承运作体及其运作,有利于人们对苗族传统文化的研究以及由表层结构到深层结构的开掘,这对于继承与发展民族文化和达到推陈出新的目的,是非常重要的。拟就作如下探讨。一、苗族传统文化中种职司的译解及其社会功能著名学者盛襄子在《湖南苗史述略》中说:“余征之古史,苗瑶盖为中国巫教之首创者。”笔者亦认为,苗族传统文化,无论从历史文献或在民间社会加以考察,都是地道的巫文化,苗族的巫文化,历史上对中国南方产生过广泛的影响。正如史学家王桐龄所说:“苗  相似文献   

15.
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本文对贵州省雷山县上郎德村以"工分制"为基础的民族村寨旅游开发模式作了简要的介绍,并从苗族与社区历史、"安全第一"的农民道义生存伦理、苗族文化、"路径依赖"原则等社会文化生态因素对这一特殊旅游模式作了成因分析.  相似文献   

16.
<正> 苗族是一个散布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少数民族,各个地区的苗族因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形成各自独特的风俗习惯。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苗族有“坐茶棚”的风俗习惯,本文拟就其渊源、功能及对它应有的取舍态度等问题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苗族传统服饰传承与发展的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苗族传统服饰在现代社会中生存空间的日益狭窄,很大程度上是历史演变的结果。由于历史演变是不可逆的,因此,苗族传统服饰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与发展,必须寻求新的措施和路径。这些措施和路径包括:经济功能的转换、价值观的传承和制作的进一步分工等。  相似文献   

18.
以湘西为重点,追溯了苗族鼓舞的起源,阐述了鼓舞的几种基本属性和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9.
个人命名制是各民族共有的文化现象。由于各民族文化的差异,其个人命名制的形 式、功能、结构都呈现系列差异,苗汉的命名系统也不例外。本文通过苗汉文化的差异对苗族个人 命名制的诠释所导致的偏差,客观地评述了族际差异对文化诠释的干扰,并力求探寻排除其干扰的 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埋岩”新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苗族“埋岩”的内涵是什么?本文从“埋岩”的形式、演变和社会功能等方面作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