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琴安 《社会观察(上海)》2007,(5)
去年,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了上海作家舒汉锋的讽喻体长篇小说《快乐诊所》,颇引人关注。在有众多著名学者和作家参加的研讨会上,陈思和认为:“这是一部扫描性的全方位的讽刺小说。它并非针对某个事件,而是把整个时代的混乱和大转型中的奇形怪状 相似文献
2.
3.
那天,几位老友,没话找话,忽然聊起在哪地儿、哪事儿变老的话题。
话题是由我说的一件事引起的。那年,我带女儿去北京,还不到50岁,只是头上有了些白发,在公共汽车上,有时还给别人让座。可是,那天上了车,一个小女孩站了起来说:“请老爷爷坐。”有人叫你爷爷,又给你让座,还不是说:你老了。 相似文献
4.
1.沈从文说:“我一生从不相信权力,只相信智慧。”黄永玉说:“跟智慧越近,离权力越远。”但更多的时候,权力不仅被等同于智慧,更被等同于思想。在这么简单的常识面前,我们已经一错再错。 相似文献
5.
6.
在新党章的“总纲“中,有这样一段话让我感受颇深:“跨入新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7.
8.
某学者经常在电视上亮相,为当下最红的文化名人之一。某日做嘉宾时,有观众质疑其身份,他遂极真诚地表白:“我就是个老百姓!”这句话赢得了热烈的掌声,却引起了我的深思:他这样说无非想表明自己没有精英意识,成了名人还把自己当做普通的中国人,可是,强调自己是普通中国人有多种方式,为什么偏偏要称自己为老百姓呢?难道没有称呼普通中国人更恰当的方法吗?后来翻了翻几种版本的汉语词典,发现他的说法原来是有根据的,绝不仅仅是自谦之词: 相似文献
9.
社会上关于平等和公平的争论似乎和人类历史一样漫长。中国长期的城乡隔离的户口政策导致的城乡不平等,尤其引起了人们对这一不平等导致的高考中的“教育公平”和“机会平等”问题的讨论。前不久,友人田方萌发来他刚刚完成的一篇有关这一问题讨论的大作,《农村考生该受配额制保护吗?》。读后有些想法,写出来供大家参考,并兼与方萌商榷。 相似文献
10.
我出生在河北献县的农村中,地名南宫村,有前、后二村,我家在前村。后村之北,约一里多处,有“北宫村”。年深日久,此二地究是何时、何人之“宫”,已不可考,连传说都没有了。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一个派出所的所长,阅读过许多案卷,但这份案卷让我震惊。一个刚刚20岁的弱冠少年,何以一步步踏上不归路?更让人震惊的是:他的官居高阶的家长何以想尽办法也未能拯救他,反而夫妇双双深陷牢狱! 掩卷长叹:这里面真有许多值得为人父母和整个社会深深思索的问题呵…… 相似文献
12.
“神秘主义(mysticism)”这个词源于希腊一罗马时期的“myein”,意思是指人经由某种入定,隐约感知到一种难以言表的“神约”或“信仰的内在作用”。后来,神秘主义范畴渐渐拓展,被人们用来指一切神秘之事物。中世纪后期,有人将之与思维的神秘性联系起来,“神秘主义”于是成为宗教和哲学的共同话题。现在,“神秘主义”,或译“玄妙论”,大抵足指对人融于“the One”的信仰或追求;“the One”这个概念不好翻译,我暂且译为“元始”。 相似文献
13.
14.
雪茄与人的感觉,是一种说不出 霸气和不羁,在空旷的室内黑色的高背椅后和酒吧间幽幽的光影下,升腾起缭绕的烟雾,而印象中的琵琶,则应沉静典雅,在月上西楼之时,由长袂低垂的女子轻抚琴弦,诉说着曾经的沧海桑田与海枯石烂,那悠悠的古音绕梁三日而不绝。至于肚皮舞,则让人首先想到一位美丽的中东女子,模样隐藏在面纱后,腰肢却展现在众人前,在热情和野性的摇摆中,充满魅惑的眼睛……将这三样物什同时与一个女子联系,是足以令人浮想联翩的事情。她“野蛮“?古典?还是妖冶?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广告宣传效果,在广告中运用了公共关系的原理,这种新的广告形式就是公共关系广告,简称公关广告。公关广告是社会组织开展公关实务活动所做的广告,公关广告通常也被人们称为形象广告。 相似文献
16.
自从电视进入现代家庭以后,汽车司机看完电视立即开车所发生的车祸越来越多,这已经引起有关专家和学者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17.
18.
19.
打从儿子进入幼儿园,我家的“新闻”就接连不断,先是儿子获得全园绕口令比赛第一名,再是夺得故事接力赛第二名,又接着夺取全市幼儿讲故事三等奖;去年进入小学后,又先后获得全校普通话比赛优秀奖和全市小学生“爱我家乡”演讲第二名…… 相似文献
20.
雷炎 《社会观察(上海)》2003,(1):17-17
各人有各人的开场白。比如,政治家习惯以“形势大好”开场,改革家更倾向于以“挑战严峻”开场,中学老师以课堂点名开始(据说有向大学课堂延伸的趋势)。那么,学者是如何开场的呢?一般而言,学者是比较强调创新的,与众不同的。但是听多了,也不难听出些门道儿。比如,国内问题专家喜欢的开场白是:昨天我在XX部委或是某某业界泰斗那里。也不管是呆在门房间还是被奉为座上宾。国际问题学者擅长的一类开场白是:我刚从美国访问回来,这个“刚”字起码可以包括从昨天一直到一年前,而美国可以随意替换为欧洲、日本。再比如,经济学者仍倾向于这样做出他们的预测:英国XX机构的估计是8%,美国XX机构的估计是9%,我的判断是不好不坏8.5%。更有前辈高手,甚至不屑做均值计算,直接以此开场:我是做宏观研究的。这就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