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许新华 《新疆社科论坛》2000,(1):56-57,,27,
战后日本从战败国的废墟上迅速崛起 ,一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中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也是亚洲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日本的高速发展 ,引起世人的震惊与重视 ,今天作为资本主义世界三大力量中心之一的日本 ,正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后盾 ,迅速向世界政治大国的目标迈进。本文试图从战后日本经济、外交的发展探寻其外交的特点。一、从无自主外交到自主外交1 945年 8月 ,日本战败投降 ,丧失了国家的独立。在长达七年的时间里 ,日本处于美国占领军的直接控制之下。按照 1 945年 1 0月 31日美国占领军总部的指令 ,日本停止外交活动 ,日本…  相似文献   

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人民生活极端困苦、自然资源贫乏、产品质量低劣、政治和经济社会严重失控.然而,不到半个世纪,日本便彻底改变了原来的陋貌,跃居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1990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达32000亿美元,为美国GNP的60%,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出美国20%.到本世纪末,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将为美国的70%,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将比美国高40%多.日本还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本输出国,1990年,它拥有的国际银行资本占国际银行资本总额的36%.日本又足取代了美国的最大债权国,1990年的净资产达4000亿美元,到本世纪末,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就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而言,与西方七国相比,中国实现了经济上的崛起。从发展过程来看,中国崛起可分为两个阶段:从改革开放开始到2000年是第一阶段,中国超过意大利,开始跻身世界经济大国之列;2001-2010年是第二阶段,中国陆续超过法、英、德、日,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巩固了世界经济大国地位,并为赶超美国奠定了基础。另外,从2011开始至本世纪中叶,中国的经济崛起进入第三阶段,即赶超美国阶段。  相似文献   

4.
日本在战后不足30年时间内迅速崛起为世界经济大国,是由多方面有利因素所促成,其中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是推动日本经济腾飞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中国如何缩小与美国GDP相对差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鞍钢 《学术界》2007,7(6):7-17
英国的工业革命是人类第一次在两代人的时间内使人均收入翻了一番;后来美国只用了一代人的时间就实现了这个目标.中国在1978-2006年28年时间使人均GDP增长9.7倍,其人口规模远大于英国和美国的工业革命,我们可以称之为"中国经济革命".这场革命的直接结果是使中国从一个世界人口大国迅速成长为世界经济大国,GDP总量已居世界前列.在过去30年(指1975-2005年),中美之间的GDP总量相对差距在不断缩小.这反映了中国是一个典型的"经济追赶型"国家.中国经济增长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追赶美国,既要继续缩小与美国的相对差距,又要准备超过美国经济总量.通过改革开放,释放大国潜力,中国经济总量赶上和超过美国已经是正在发生的重大事件和必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1992年世界银行在其年度发展报告中按汇率变换比例法评估中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以下简称人均GNP)为370美元/人,将中国列入低收入国行列。在同一报告中按购买力平价法披露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以下简称人均GDP)为1950美元/人,由此推得中国占世界总产值已达6%,排在美国、日本之后成为世界第三强国。此消息经过西方报刊宣染,立刻震惊了世界,也震动了中国人对自己国家经济实力的习惯看法。因为从统计学的概念分析,GNP是指拥有产权的一国居民一年内在国内和国外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  相似文献   

7.
日本从80年代以后,经济增长速度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领先地位。1988年国民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5.7%,1989年比1988年增长5%,均高于美国、英国、西德、法国和意大利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增长速度。同时,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还表现在确立四个“头号大国”的地位,即西方七国中头号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大国,世界头号债权大国,世界头号国民资产大国,世界头号资本输出大国。其中,海外直接投资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8.
从21世纪的最初10年来看,美国仍将是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同时将继续拥有世界最强大的军事实力和最雄厚的科技实力,美国的“一超”地位还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但从较长的发展趋势来看,美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是在下降。欧盟国家的经济最近10年来一直以2%左右的年率增长,这一趋势在21世纪的最初10年将继续保持,甚至可能进一步加快增长。日本经济尽管在21世纪最初一、二年可能还会有波动,但在此后就可能恢复较快增长,从而使日本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俄罗斯经济已基本到达谷底,在21世纪最初…  相似文献   

9.
1.资本主义国家的不平衡发展加深,美国相对衰落,日本正在崛起。日本在一九八六年超过西德之后,追赶美国的战略取得重大成功,成为可以同美国抗衡争霸的超级经济大国:(1) 国民生产总产值在世界中的比重从五十年代的2%提高到一九七八年的10%,到一九八六年又提高到15%。而美国的国民生产总  相似文献   

10.
世界经济的发展充满了变化与机会。今天的世界经济格局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相比,甚至与十年前相比,已有很大变化。变化之一是一些国家的经济地位与实力有了明显的升降,变化之二是世界经济的重心开始东移。一些大国经济地位与实力的明显升降主要表现为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逐步下降,以及日本与德国的经济地位逐步上升。其中,日本与美国的经济差距已愈来愈小,日本在许多经济领域已走在美国的前头。现在,日本是美国的(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美国是日本的(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国际上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日本有可能于下一世纪二三十年代在经济上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相似文献   

11.
美国学派:推进美国经济崛起的国民经济学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护主义和内向型工业化道路是美国经济崛起的秘诀,美国学派为之提供了由生产率立国、保护性关税、国内市场、利益和谐与国民银行构成的一整套国民经济学说和政策方针。这是一种有关落后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大国如何实行经济赶超的经济学说,对德国和日本的崛起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在遭遇国际金融危机、美国保护主义抬头和全球化有可能发生重大变化的今天,重新发掘美国学派关于美国经济崛起的经济学逻辑,对于我国启动内需、重新审视外向型发展战略的得失和研究大国崛起的历史经验,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日本经济经过50年代的恢复和60年代的高速增长,70年代的稳定发展,实现了自明治维新以来追赶欧美发达国家的夙愿。60年代末,就已一跃成为世界第三经济大国(西方第三经济大国)。日本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1950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仅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1%,是美国的1/26。但到1980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国民生产值中占10%,相当于亚、非两大洲其它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总和,亦相当于美国和欧共体40%。30年来,日本经济增长了34倍,平均年增长率高达8.4%,比欧美快一倍左右。日本不仅在钢铁、汔车等主要行业中居世…  相似文献   

13.
美国在世界经济中是举足轻重的国家。它不仅是当今世界的第一经济大国,而且战后曾拥有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地位。战后建立的国际经济秩序在很大程度就是美国这种特殊地位的结果。但是,美国经济走向顶峰之日,也是其相对地位开始下降之时。正是在美国经济霸权最为显赫的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地位的下降就已露出了端倪。美国、日本和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开始出现和发展,这已成为当前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主要特点和内容。  相似文献   

14.
一、日本科技、经济耦合模式经验战后日本经济濒于破产。但是,五十年代以后,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现已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E·沃格尔在论及日本成功之道时,第一条就是:日本政府对经济的指导和干预,是领航员式的而非驾驶员式的。的确,日本在市场活力与组织指导或自由竞争与国家干预之间的组合,比任何西方国家都做得恰当和有力。这在科技、经济耦合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日本经济的崛起,科技发展与经济发展的高度耦合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战后,日本一方面依靠市场机制来刺激技术发展并确定其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又注意以政府指导…  相似文献   

15.
<正> 战后的日本经济经过十年恢复,很快进入了经济的高速发展时期,到1973年已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战后日本经济之所以能获得“奇迹般”的发展,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们积极地广泛地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博采世界各国的技术之长,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技术革命和技术革新,从而建立和发展成为日本化的技术体系。一、日本技术引进的经济效益日本积极并有步骤地大规模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对日本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起了重要作用,并收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第一,对于赶超世界先进技术水平赢得了时间,  相似文献   

16.
论日本在东亚的作用与责任俞新天从50年代中期直至1973年石油危机,日本的经济以非凡的速度增长,1981年后日本的工业产量超过了苏联,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成为第二经济大国。由于经济的强劲动力和优异成果,日本不可避免地影响着东亚,发挥和担负它在...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和金砖四国的共同崛起,引起了经济学界对大国的特别关注。理论界在寻觅中国经济增长和金砖四国崛起原因的过程中,提出了大国优势、大国战略、大国模式的概念,大国经济已经成为了当前经济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继2008年、2009年湖南商学院  相似文献   

18.
1992年10月7日,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贸易部长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圣安东尼奥草签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该协定尚待三国议会批准,预定1994年1月起生效实施。北美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经济集团,它势必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重大影响,是国际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因而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一二战后,以雅尔塔体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美、苏两霸的世界经济格局,随着苏联解体、华约组织解散、东欧剧变、西欧尤其是德国经济的复兴、日本经济的崛起,已完全崩溃。现在,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经济的绝对优势地位基本丧失,美国、日本、西欧  相似文献   

19.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总量实现了翻两番的目标。在数量增长和规模扩大的同时,中国的制造业有100多种产品产量已达世界第一,制造业整体排名已进入世界第四,制造业大国已初露端倪。但必须看到的是,成为经济大国,并不代表着同时成为经济强国。事实上,中国距离经济强国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基于此,要真正实现中国经济的强势崛起,就必须寻求新的发展路径,通过发展品牌经济全面提升中国经济内涵,实现中国经济由“大”到“强”的迅速转换。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末期美国迅速崛起,它先后跃居世界第一的各项硬实力是最主要的表现。崛起原因在于美国选择了适合本国国情和当时世界现实的经济、军事和外交政策,把握住了美西战争、一战等重大事件,逐渐转变其外交战略,为美国霸权最终"和平"取代欧洲霸权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