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在韩国,90%的国民认为,孝是人类一种生生不息的亲情之爱,是家和万事兴的基础。只有在家庭中尽孝,在工作上才能敬业,对国家才能尽忠。“孝道”作为儒学文化的基石,浸透在韩国社会精神文化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韩国《东亚日报》的会长告诉我:“在韩国不尽孝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初听此话,我多少有些半信半疑,但经过一段在韩国的亲身体验后,的确感受到了“孝道”在韩国的历史沉淀。韩国的年俗是韩国人祭祖尽孝的最集中的表现。家家户户都要在正月初一之前赶回供奉祖先的长兄(或长子、长孙)家,参加祭祖的“茶礼仪式”。韩国人拜年非常严格:长者…  相似文献   

2.
孝道在韩国     
吕睿 《华人时刊》2006,(2):74-74
在韩国,90%的国民认为,孝是人类一种生生不息的亲情之爱,是家和万事兴的基础。只有在家庭中尽孝,在工作上才能敬业,对国家才能尽忠。孝道作为儒家文化的基石,在韩国的社会精神文化生活中占有主导地位,浸透在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每年春节,韩国都会出现“千万人以上的大移动”,家家户户都要在正月初一之前赶回供奉祖先的长兄或长子、长孙家,参加祭祖的茶礼仪式。茶礼仪式在正月初一的清晨举行。先由主祭者焚香、下跪、叩头,祈求神降,再焚香行初献,接着是近亲行亚献,远亲行终献。然后再由主祭者劝祖先和诸神进酒进食。待祖先诸神“酒足饭饱”后,祭祀祖先的供品才  相似文献   

3.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投射出社会发展的每一次变革。传统孝道的变异与封建政治的强殖入侵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现代家庭结构和功能的深刻变化、社会文化视角从社会到个人的转变促使传统孝道不断整合,在“以人为本”思想的解构中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现代孝道重构要坚持“以人为本”,才能达成和谐、公正的新孝文化。  相似文献   

4.
诺邓孝道文化是伴随着儒家思想在诺邓地区的传播而发展光大的,经历了唐、宋、元、明、清各朝代的更替,民族的融合以及历代大理政府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使得以孝道思想为主题的儒家文化在诺邓有了长远的发展。诺邓的井盐经济既为业儒提供了经济基础,也使得传统孝道思想深入诺邓民众的生活,尤其是一系列的祭祖活动彰显了诺邓孝道文化的影响;同时,诺邓古村孝道思想的传承与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下“乡风文明”的要求提供了精神助力,对基层社会治理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社会正步人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生存和生活境遇日益成为社会公众所关注的问题。基于改善老年人生存境遇的追求,“孝”文化建设就成为和谐文化建设中的重要议题。“孝”文化建设乃老龄社会中和谐文化建设的题中之意,这是因为中国社会的基本构成仍然需要“孝”文化作为维系情感的精神纽带,“以人为本”的代际和谐也需要“孝”文化的支撑。“孝”文化建设的不要误解或曲解或简单地肯定传统“孝”文化,用科学的态度和思维理解传统“孝”文化。在和谐文化背景下建设“孝”文化,要以“孝道派”与“孝治派”作为解读传统“孝”文化的一个落脚点.摈弃政治价值的专制和愚孝,抛弃迂腐陈旧的理念和繁文缛节,用西方“博爱”思想启发人们,“孝”文化不仅仅存在家庭伦理文化中,还可延伸至社会公德层面,从而在提倡平等、提倡正义的社会中扩展孝的影响范围,并使其得以可持续地传承与发扬。  相似文献   

6.
韩国和中国都是礼仪之邦,韩国作为我国的近邻,受孔孟儒家孝道学说影响深远,在敬老尊老的传统上,有许多与中国相似。韩国对长幼区分特别重视,老年人受到全社会的尊敬。在拥挤的地铁车厢里,年轻乘客会争先让座,如果有年轻人抢占老年人专用座位,将会遭到人们的斥责。在韩国,90%的国民认为,行孝是人类一种生生不息的亲情之爱,是家和万事兴的基础。只有在家庭中尽孝,在工作上才能敬业,对国家才能尽忠。  相似文献   

7.
农村孝道衰落的根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孝道的维系主要靠家庭权力机制、伦理道德机制、官方惩罚机制三个机制,本质上是一种压迫型体制,建立在孝道工具化基础上的家庭文化成了当今孝道衰落的根源。传统孝道成了父母控制家庭和子女的工具,掌握家庭权力者在家庭中任意发号施令,不讲平等与尊重就成了一种布迪厄所说的惯习,成了人们根深蒂固的意识。由于文化系统一般都具有很高程度的连续性,使得长期以来我国家庭中长大的孩子缺少人性教育,其孝道不是建立在发自内心的愿望基础之上。孝道的工具化和家庭的奴化教育,使得孩子缺乏理性精神,结果,子女在掌握家庭权力后又走向不孝。必须将平等意识、协商精神、参与意识和权利意识引入家庭,将父母对子女尊重、民主平等作为亲子关系的基本准则,形成新的家庭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新的孝道,子女(媳)才会真心尊重父母及长辈。  相似文献   

8.
在韩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儒教文化一直扮演着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儒教文化是韩国传统文化的内核,儒教的精神和价值观念深深扎根于韩国社会的各个角落。文章简单概括深受儒教文化渗透和影响的韩国现代化模式的特点,再论述了儒教文化在韩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同时,文章从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三个层面剖析儒教文化在韩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负面影响之后,总结了韩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只有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兼收并蓄,韩国的现代化进程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9.
陈嘉庚深受中国传统孝道的影响,青少年时代,他自觉按照儒家孝的规范“修身齐家”,在家庭生活中处处体现了一个孝子的情怀。陈嘉庚的孝道观念是在闽南文化和陈氏家族遗风的熏陶下形成的,也与他幼时所受儒家教育和家庭影响分不开。考察青年陈嘉庚的孝道实践,剖析其孝心、孝行的文化渊源,可以从一个侧面探寻陈嘉庚精神形成的源头。  相似文献   

10.
儒家孝道与当代中国伦理教育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当代中国伦理教育,在汲取传统伦理文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面对如何对待孝这一儒家文化的原发性的首要观念和德行。我们必须厘清传统之孝与现代之孝的区别,在传统社会,孝是首德和泛德;在现代社会,它只能是子德,是基础道德。传统孝道既有亲情的民主性的合理内涵,也有封建性糟粕,新孝道最本质的特点就是亲子平等。掌握孝道的“爱敬忠礼”的伦理精神本质,有助于提高现代孝道和全部伦理教育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韩国文化不仅拉动了韩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同时也在亚洲掀起了一股"韩流",极大地增强了韩国的国际影响力。作为同属儒家文化圈的中国,是受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韩国文化形态在当今中国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趋势。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中华民族内在精神文化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学思想的最高理念是"仁",而最有社会生活实践意义的却是"孝"。当今对儒学孝道思想的考察必须建立在对儒学孝道思想的内涵、发展、历史命运和现实状况的深刻了解基础之上。在当代,要按照平等原则以及和而不同的原则审度儒学孝道思想的当代价值,把其中契合中国现代化特征的积极成果保存和传承下来,在孝道教育和孝道实践的双向互动中激发儒学孝道文化的内在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3.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韩国流行音乐即“韩流”以其鲜明的特色开始席卷中国、东南亚和日本等亚洲国家。正是因为“韩流”能够持续不断地创新并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发挥其另类现代化的优势,才能在亚洲国家获得空前的成功并产生强大的经济波及效果。然而“韩流”过分依靠包装且模仿过度,加之韩国对流行音乐投入减少和黑幕频现,造成了“韩流”的昙花一现。中国音乐尤其是民族音乐应该通过对“韩流”现象的反思,积极探索自身的发展道路并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4.
自公元372年中国佛教传入韩半岛,韩国佛教已有一千五百余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佛教始终与韩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众生活紧密相联,成为韩国文化、甚至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近现代以来又以人类福祉化、佛教生活化、佛国净土化的方针参与国家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古老的佛教不仅没有被现代社会所抛弃,反而成为现代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占有相当地位。  相似文献   

15.
日本的民族宗教神道教作为日本文化的核心,仍然深刻地影响着现代日本的社会生活。而神社和祭祀仪式作为神道的载体,在当今社会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依旧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分析日本地方神社的社会文化功能,研究普通的日本民众是怎样以神社为中心来开展社会文化生活,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真实地理解邻国日本。分别从社会控制、群体整合、文化传承和精神需求四个维度对神社的社会文化功能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在社会组织和社会关系的层面,日本的神社界自上而下形成了一张空间的“有形的网”。在文化认同和个人精神的层面,日本以神社为中心形成了一张精神的“无形的网”。“有形的网”和“无形的网”交互作用,确保了神道思想的文化核心地位。靖国神社是一所供奉着包括14名甲级战犯在内的为天皇战死的军人的特殊神社,日本的右翼势力企图利用其来复活国家神道的政治野心,是我们必须时刻警惕的。但我们不能因为靖国神社的特殊性而忽视其他普通神社在日本人的个人和社会生活中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社会特别推崇孝道,这发端于先秦儒家的多维度阐释。诸子时代,唯有儒家弘扬孝道,并对孝道的根基、原则与实践作出基本规定。先秦以降,传统社会通过礼制与法律的影响,将孝道落实于民众生活,然而由于传统社会的特殊形态,孝道包含了被曲解的内容。在当代社会,对于传统孝文化而言,应借鉴西汉儒者扬雄所说“因”与“革”的统一,即传承与变革的协调,以保持孝道的内在价值并使之顺应时势,对此应注重诚敬情感与仁爱美德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佤族孝道文化的内容主要包括:善事父母、尊敬老人、孝敬是“礼”、尊祖敬宗四个方面,佤族孝道文化在凝聚民族情感、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解决“中国式养老难题”提供了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18.
儒教文化与韩国现代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儒教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长期以来在韩国社会中一直占主导地位 ,并通过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影响着韩国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及整个经济文化生活。随着韩国经济的发展 ,韩国社会已从农业社会发展成工业社会和城市社会。本文对儒教文化在韩国现代社会中处于何种地位、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将如何演变等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调查显示,“孝”仍然是我国社会一项重要的价值观。传统孝道中注重亲情、奉养双亲、敬爱双亲这些具有普世精神的伦理内涵得到了多数人的认同,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是,社会的变迁,人们对孝文化的理解,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首先,在尽孝方式上,人们更强调精神之孝;另外,在赡养父母的问题上,多数的年轻人都希望得到社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读者网站     
“韩国牛肉精神" 韩国牛肉铺有两种肉,一种是韩国产的大韩牛肉,一种是进口其他国家的牛肉。如果你想省钱,就买外国牛肉;如果想上档次,就买大韩牛肉。在韩国,公路上奔驰着的是“现代”、“大宇”等国产车,日本汽车很少见,家用电器也是“三星”“LG”占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