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现代文明社会中,图书馆在传承文明、发展文化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显著。特色馆藏在图书馆文献资料的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核心。科尔沁蒙古族在迁、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一代又一代的科尔沁蒙古人,在用双手创造了独特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科尔沁文化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尔沁文化文献是科尔沁地区图书馆的特色馆藏资源。  相似文献   

2.
科尔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草原文明瑰宝中的奇葩和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但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西部大开发进程的加快,科尔沁地区传统文化受到了极大冲击,许多民俗文化资源在流失,大批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科尔沁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由于传承人的逝去而濒于消亡。在内蒙古自治区建设文化大区的时代背号下,通过法律对科尔沁非物质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研究进行切实保护,以维护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尤显必要及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3.
科尔沁文化是蒙古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尔沁文献资源记载着丰富的科尔沁历史文化,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中的重要文献资源。因此,加强保护与传承科尔沁文献资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通过阐述科尔沁草原的辉煌历史、介绍科尔沁文献资源研究和保护现状,来分析科尔沁文献资源的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并提出加强保护与传承科尔沁文献资源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科尔沁草原文化是蒙古族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地区的蒙古族民歌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标志。因此,研究其蒙古族民歌历史背景和色彩区划分及重要价值,是了解科尔沁文化乃至蒙古族草原文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民族大学"科尔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被确定为内蒙古自治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科尔沁文化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及成就。内蒙古民族大学图书馆科尔沁文献信息资源平台的建立,能够为科尔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提供信息资源服务,整理和收集科尔沁文化数据资源,展示科尔沁文化研究成果,加强了图书馆特色馆藏数据的建设,更加有效地体现了图书馆作为学校信息服务中心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蒙古族科尔沁萨满教受地域环境、生产方式和历史演变的影响,带有鲜明的多元文化特征。科尔沁草原是蒙、汉杂居的地区,是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相交融地带。17世纪藏传佛教开始深入草原,佛教文化广泛地影响着科尔沁人民的生活和信仰。游牧、农耕和藏传佛教文化都渗透到科尔沁萨满教的历史演进过程,这使科尔沁萨满神歌带有鲜明多元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7.
科尔沁草原最初产生了对日月星辰和万物有灵崇拜的蒴满教,继而又迎来了空前流行的喇嘛教,随着清末放垦、汉传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天主教相继出现各民族宗教在这里交往、交流融合、发展。喇嘛教在清代科尔沁地区的传播和空前发展,对该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梳理其传播、发展的历史脉络,对于研究科尔沁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科尔沁地区的独特自然环境和历史背景,孕育了别具风格的科尔沁文化。〔1〕本文通过通辽地区各旗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说明科尔沁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随着大量的考古发掘成果的发表,可以看出8000年前该地区就有了人类活动,科尔沁历史源远流长,连绵不断。通辽各族人民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了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累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保护和利用好通辽地区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  相似文献   

9.
科尔沁文学,从其口头文学的盛行到作家文学的创作和发展历程,都汲取了草原文化丰富的养分。科尔沁文学从来没有间断过对传统文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扬。丰富的草原文化造就了科尔沁文学,而科尔沁文学则拓展了草原文化。在丰富的草原非物质文化滋养下,科尔沁作家文学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的乡土风格的蒙古族文学流派,成为蒙古族文学中不容忽视的文学现象。  相似文献   

10.
婚俗是科尔沁蒙古族人生活礼仪中最活跃、最特色的礼仪,它不仅是科尔沁蒙古族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涵盖了科尔沁蒙古族的饮食、服饰、居住、歌舞、祭祀、宗教、礼仪及民族价值观等。经过适当的开发可转化为颇具吸引力且品位极高的旅游产品,不仅有助于科尔沁地区的旅游发展,也有助于这项古老习俗的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