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格是一个人在思想、情感和行为上表现出来的独特模式,包含外在人格和内在人格及其交互作用。由于人格的独特性与复杂性以及研究者观点的不同,在人格心理学中有许多不同的理论取向和研究方法。处理好人格研究方法学中的个案式评鉴与通则式评鉴、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辩证关系,将会科学、有效地促进我国人格心理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再谈人格研究的中国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文化与西方心理学对人格概念理解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西方心理学强调个人的独特性,中国文化强调"天人合一",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国人与美国人在基本人格结构和人格动力上是不同的.要进一步推进人格研究的中国化,就必须突破西化心理学的框架,到生活实践中去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有关人格心理学的问题,采用多取向多方法开展创造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试论人格研究的中国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人格研究的中国化是当前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只有中国特色的人格理论才能较好地解释、预测和干预中国人的心理和行为.人格理论的发展、心理学的发展趋势和社会现实对人格研究的需求决定了人格研究必须中国化;人格研究的中国化可以从人格结构、人格动力、人格发展等方面进行;在研究方法上应坚持辩证唯物论的指导思想,继承与发展、借鉴与创新相结合,多元研究取向和多种研究方法并存.  相似文献   

4.
道德人格是当代西方道德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主题。道德人格研究的兴起是多学科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产物,既是对道德心理学研究困境的超越,又体现了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深化,还顺应了道德哲学研究的要求。今后的道德人格研究应采取普世主义和主位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关注道德人格的评定、道德人格的影响因素、道德人格与幸福生活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5.
黄希庭教授在时间心理学研究中,发现了Kappa效应的年龄特征、心理时间的分阶段性、提出时间认知的分段综合模型和时间管理模型等;在人格研究中,率先进行中国大学生心理研究,将青年价值观分为十大类并进行实证,以培养健全人格为基点开创自立、自信、自尊、自强的心理学研究,对人格心理学理论进行了探索;在研究方法上,建构心理学三级方法学,将模糊数学等多种方法引入时间和人格心理学研究.他以坚实的科研为基础,在心理学课程建设和教材教法上有不少建树;在心理学科学普及与应用转化方面也成绩丰硕.在科研、教学及应用创新之路上,他坚韧地实现着自己"点燃心灵的真善美"的学术理想与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6.
道德人格:道德心理学研究的新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人格研究是西方道德心理学的新主题.研究者深入分析了道德人格的含义、发展和神经生物基础,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今后应加强中国的道德人格研究,厘清道德人格的含义并注重道德人格的发展研究.  相似文献   

7.
关于"人格"的界说及有关概念的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格"是心理学中最难下定义的概念之一,也是歧义最多的术语之一.本文拟从"人格"一词的由来、心理学中的"人格"定义、心理学视野中人格的属性以及"人格"与"性格"和"个性"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几个方面来探讨心理学中"人格"概念的确切含义与使用规范.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自立人格与西方的独立性人格的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自立人格与西方的独立性人格的区别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使用青少年学生自立人格量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中的独立性分量表、镶嵌图形测验以及内控/他控/机控量表的三次调查发现:(1)自立人格与16PF所测量的独立性人格以及场依存-场独立性均没有关系;(2)自立人格与内控呈正相关趋势,与他控、机控呈负相关趋势;自立人格与机控的负相关程度大于他控的。可以认为,自立人格与独立性人格是不同的人格构念,二者差异的关键在于自立人格涉及人际因素,并暗含相互依赖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历史名人人格心理计量研究初探——以鲁迅为个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鲁迅为个案,通过引入人格量表评定,把量化指标与个案材料相结合,以此克服传统个案研究重描述、偏主观、以质性分析为主的不足之处,力求较为科学、客观、量化地勾勒出鲁迅的人格面貌。研究中运用的人格计量工具主要为根据经典人格理论编制的“心志图”、EPQ量表、MBTI量表。评定人员分为心理学专业人士和现当代文学研究者两组。然后把评定结果与搜集的其他LOTS资料相印证,从而全面描绘鲁迅的人格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10.
教师人格研究及其对新课程教师培训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人格作为教师影响力的重要构成因素之一,受到我国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根据近二十年来我国教师人格研究的文献,从优秀教师的典型人格特征、影响教师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教师人格与学生发展的关系以及教师人格与自身心理健康四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聘任和选拔教师应考虑其人格特征;教师培训既要注重专业能力的提高、专业技能的发展,更要重视教师优良人格特征的塑造和培育;注重教师培训的生态效应,强调行动研究,增强培训活动的人格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