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阐述了高校学报编辑在编辑工作中应具有的时代意识、危机意识、信息反馈意识、经济意识、服务意识 ,论证了这些意识与信息社会交流的重要意义 ,高校学报要扩大影响和承载更多信息 ,能更广泛地被了解和利用 ,发挥自己原有的功能 ,强化编辑意识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回归杂家--就"学报编辑学者化"与杨焕章先生商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永华 《学术界》2004,(5):146-155
"学报编辑学者化"在存在着价值合理性的同时,也存在着固有的表述缺陷和思想局限,甚至含有轻蔑编辑之嫌.它不利于引导社会准确地、客观地评定编辑工作的业绩.为了学术事业的发展,有必要倡导"学者编辑化"的理念,高校学者编辑化正日益成为高校选择学报编辑特别是主编的重要标尺.许多著名学刊的主编及编辑往往是学科发展的旗帜性人物.学报编辑同时具有学术管理的职能、学术研究的职能以及学术服务的职能,要胜任学报编辑工作,除了要强化刊物的质量意识、管理意识、团队意识之外,一定要强化刊物的市场营销意识.编辑成长的根本出路和职业境界在于让编辑回归"杂家",确立以"编绩"为核心理念的学报编辑工作评价体系并出台相关政策从制度上保障和确认编辑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学术期刊网络化中期刊著作权侵权纠纷与期刊编辑人员著作权意识有一定关联。根据广东省学术期刊编辑以及部分编务人员的网络著作权意识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提高学术期刊编辑人员著作权意识、完善出版行业相关法律制度、完善学术期刊行业规范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社会 ,学报编辑工作的运作应努力摆脱传统编辑意识和编辑手段的束缚 ,顺应信息时代技术发展的要求 ,与网络全方位接轨。学报要积极参与学术数据库建设 ,适时出版学报网络版 ,尽快实现编辑工作由传统的在纸编辑模式向现代的在机编辑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5.
梁丽岚 《理论界》2004,(6):212-213
学报编辑主体意识是指学报编辑人员对其在学报的编辑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主导作用的认识。学报编辑主体要充分认识其自身在编辑劳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实现编辑的自身价值。创办精品学报需要学报编辑主体意识现代化,编辑主体意识现代化体现为开放意识、信息意识、超前意识、创新意识、精品意识、奉献意识等。  相似文献   

6.
学报文化是知识缔构、知识积存、知识传播的文化。学报编辑活动的目的是建构学报文化,是人类重要的文化活动之一。在这个活动中,必须强化学报编辑的文化意识,这对提高学报的学术质量、增强学报的活力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学报编辑的文化意识主要包括学术意识、前沿意识、信息意识、创新意识、学者意识和规范意识。  相似文献   

7.
学报作为以反映高校教学科研成果为主要内容的载体,它所刊登的大多为学术论文,理论性、严密性极强,因此,学报编辑审读加工稿件始终离不开逻辑意识。这种逻辑意识就是指概念、判断和推理及其相互联系的规律、规则在编辑头脑中的反映。笔者认为,学报编辑在编审稿件时,逻辑意识起着十分关键性的作用,这种逻辑意识可称得上学报编辑处理稿件的鉴别器,是编辑工作用以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重要工具。加强逻辑修养,增强逻辑意识,  相似文献   

8.
论编辑工作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编辑工作的现代化已成必然。编辑工作现代化就是编辑主体现代化 ,编辑技术手段现代化。在现实社会中 ,编辑要具有现代意识、质量意识、读者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要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知识结构等方面进行全面调整 ,从传统的编辑模式中解放出来 ,使编辑在思想观念和编辑的技术手段上全面实现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采用调查研究方法,对地方高校学报编辑队伍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发现我国地方高校学报存在机构建制设置不合理、专职编辑缺编、专业编辑人才奇缺、办刊经费投入少,刊号资源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地方高校学报如何生存和发展,编辑队伍的建设是关键。因此,地方高校必须建设一支编辑业务精、开拓创新意识强、定位明确、专业结构分工合理、爱岗敬业的职业化编辑队伍,探索一条地方高校学报编辑队伍建设的创新之路:创新学报管理体制,创新学报编委会工作机制,创新编辑队伍建设的机制,确定学报编辑主体地位,提高编辑的创新意识和出版人的角色能力,才能实现地方高校学报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提高高校学报编辑学术素养的重要性,指出编辑必须具备较高的学术素养以及提高学报编辑学术素养较高的政治思想水平与政策理论水平;丰富的专业知识;熟练的编辑业务能力一级高山得道德。如此学报编辑才能站在时代与科学前沿,拓宽视野,使学报工作适应21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韩芳 《阴山学刊》2012,(2):123-128
伴随着高校体制改革及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学报编辑的职业规划和发展也逐渐成为学报同仁关注的焦点。2011年,学报同仁从不同角度对高校学报编辑的发展进行论述和研讨,大致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编辑的职业发展和改革、编辑的素质与意识;编辑的职责与职能、编辑心理与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2.
高等学校的学报已成为繁荣国家科学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进而促进国际文化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为了建设好这一基地,学报界对学报编辑学的研究日益深入,将学报编辑工作丰富的实践经验理论化、系统化、并赋予现代科学的形态,初步建立起学报编辑学的体系.在这个理论体系的统帅下,对学报编辑学的一些分支以至学报编辑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对“学报编务”的探讨虽不多见,但存在不同的观点见解.这里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何为学报编务?一曰:“学报编务是指每期刊物所要容纳、刊用并已修改和加工完成的所有稿件汇集在一起后,从发稿付排到出版见书这一过程中的编辑业务工作.”二曰:学报编务工作就是从事编辑管理的事务性工作,即是人事编辑业务以外的管理性、事务性工作.”笔者认为,这两种对学报编务的界定都是不够全面的.前者明显缩小了编务的范围,不能准确的反映编务的内涵.事实上,在学报编辑出版流程中,发稿之前的各个环节仍有大量的具体的编辑业务管理工作,学报编务贯穿于学报编辑出版工作的全过程,而不仅仅是发稿以后的编辑业务工作.后者强调“管理性、事务性”,将编务工作列入“编辑业务以外”,取消了编务工作的特性,也反映不出学报编务的本质属性.据目前高校学报的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的特殊性,分析学报编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制定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14.
韩芳 《阴山学刊》2014,(3):61-67
2013年,学报同仁从不同角度对高校学报及编辑发展进行了研究。有老生常谈的话题,更有对传统问题的新观点和新角度的论述。通过对62篇具有代表性的相关论文进行分类、归纳整理,从学报改革与发展、学报特色栏目建设、学报编辑主体意识、学报编辑业务及学报编辑自我发展与编辑职业倦怠五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较全面地涵盖2013年高校学报研究的新动态。  相似文献   

15.
所谓创新思维,是指认识新领域的思维活动.由于编辑在构建与传播社会文化的精神生产活动中,充满了探索性和创造性,因此在编辑工作中始终离不开创新思维.现代编辑思维活动的主要特点是多维性、发散性、灵活性、严密性等.培养并实现创新性思维在编辑工作中的灵活运用,不但需要编辑自身的知识、素质积累和创新,即编辑主体的创新,还要从意识创新、观念转变等多方面培养.  相似文献   

16.
新形势下高校学报的发展趋势是要以体现学报的学术特色、在内容上确保学术品位、在编辑工作中实现现代化以及在学报编排中要实行规范化。为适应这一发展趋势,高校学报必须要实行学报编辑角色的转型与重新定位,以促进高校学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人类社会即将迈入 2 1世纪的今天 ,学报编辑担负着愈来愈重的传播科技知识的社会责任 ,学报编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报的信誉和质量。面对以信息产业为核心的科技知识的发展 ,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亦越来越迅速 ,出版业作为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媒介 ,它既是知识经济的重要产业形态 ,又是知识经济的重要推动力量。面对新世纪 ,学报编辑必须尽快适应时代潮流 ,树立现代意识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学报编辑的导向是由学报的基本特点决定的,学报编辑的导向具有特殊性,学报编辑导向意识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谈新时期高师学报编辑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市场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今天 ,做为特殊商品的学报毫无例外地也受到市场经济规律的制约 ,竞争机制已经介入。为争生存求发展 ,学报编辑尤其高师学报的编辑 ,除了应具有通常论及的政治意识、经营意识、知识重组意识、精品意识外 ,还应具有忧患意识、竞争意识、定位意识。本文对后三种编辑意识略作论述  相似文献   

20.
2008年高校人文社科学报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伟 《阴山学刊》2009,22(3):113-120
与时俱进,改革发展,学报编辑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步,相关的理论研究也在垦拓中深化,在探索中创新。2008年的高校人文社科学报研究,论题主要集中在六个方面:学报编辑业务;学报办刊特色;学报编辑主体;学报改革与发展;学报编辑出版网络化;学报的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