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六莲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2)
人文精神是人们主体价值和追求的情感体现,人文精神所蕴含的道德、情感、意识、责任、人格、人性等等,支配人们的一言一行.重庆人文精神主要表现为追求真理,伸张正义,勇担匹夫之责;部分地表现为不拘小节,率性而为.重庆人文精神的建设,必须以借鉴、传承、创建为途径,以倡导、教育、实践为方式. 相似文献
2.
试析“人文精神”的内涵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刘玉山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2003,12(2):1-4
人文精神是指属于人的关于人自身的生存、生活、发展的精神 ,这种精神是对人的人性、人格、人生、价值、责任心和责任感的尊重、关心、关注、关怀和弘扬 ,是人及人类体现自身尺度 ,洋溢人生理想和信念 ,对真、善、美的一种向往和追求。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人生的态度和人的价值取向。把握人文精神的内涵 ,需要明确人文精神是属于人的精神 ,是人内化于实际行为中的精神 ,是经过教化而养成的精神 ,是目的价值性和工具价值性相统一的精神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奥运会之所以举世瞩目,主要在于体育运动能体现出人的精神力量。奥运离不开人文精神。通过奥运宣扬中华民族古老而又博大精深的文化,会使奥运会更加精彩迷人,更加富有吸引力。从解读“人文”及“人文精神”的内涵出发,重点探讨了奥运人文精神的内涵所在。 相似文献
4.
人文精神的内涵与人文教育的实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山林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9(1):124-128
“人文精神”是一个历史发展中的动态概念,从古代到当代,人文精神的历史内涵不断丰富扩大,依次包含了以人为本、个人的自由与尊严、人的精神文化品格和价值观、道德感等层面。与之相应,人文教育的内容就包含了主体性教育、民主和个性教育、人格教育以及传统文化教育和价值观、人生观及道德观教育。人文精神从本质上包括道德精神、哲学精神和宇宙精神。人文教育的实质就是这三个层面的精神教育。 相似文献
5.
“人文精神”是一个历史发展中的动态概念,从古代到当代,人文精神的历史内涵不断丰富扩大,依次包含了以人为本、个人的自由与尊严、人的精神文化品格和价值观、道德感等层面。与之相应,人文教育的内容就包含了主体性教育、民主和个性教育、人格教育以及传统文化教育和价值观、人生观及道德观教育。人文精神从本质上包括道德精神、哲学精神和宇宙精神。人文教育的实质就是这三个层面的精神教育。 相似文献
6.
蔡永彤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2(2):10-13
邓小平同志所提倡的"四有"精神,既是高等院校的任务和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之一.它赋予当代的人文精神以新的时代内容和特征,对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使其身心得以全面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管理”与人的生命存在——对“管理”产生前提的哲学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理的本质不是自然的、物质的、神赐的,而是人性的产物。管理是人的生命创造。有意识的生命存在是管理产生的起点,区别于动物的生命存在是管理生成的基础。人的生命存在是管理产生的前提。 相似文献
8.
文化一词一直以来被人们用得非常宽泛,不同学科都从自己的角度对文化进行定义.因此,文化哲学的研究应该首先面对的就是如何理解文化的涵义,对文化涵义的科学理解是文化哲学研究中十分关键的问题.文化是人的文化,它与人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而且是属于人类超越自然的创造物,是历史地积淀的类本质对象化,是历史凝结成的生存方式.这应该是文化哲学视阈下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人文精神的建构:理论前提与实践路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确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及实质.是当代中国人文精神建构的理论前提。近年来,我国许多学者对人文精神的理解存在着本质主义的倾向。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展示了人文精神的生成性,为我们正确理解人文精神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文章认为,必须从实践唯物主义角度来理解当代中国人文精神的实质及其生成特性,从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变迁中寻求当代中国人文精神建构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0.
试析人文精神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玉山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2005,14(1):1-4,15
人文精神具有多方面的特征,它是客观性和主体性的统一,大众性和民族性的统一,具体性和历史性的统一,目的价值性和工具价值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卞敏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
本文旨在探讨邓小平理论产生、发展的历史文化渊源,透视其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所蕴涵的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从信念的坚定性与“自强不息”的精神、策略的灵活性与“天下为公”的精神、发展的连续性与“天人合一”的精神、目标的整体性与“厚德款物”的精神等四个方面揭示邓小平的哲学智慧与人文精神,从而在文化发展这一新的视角论述邓小平理论的文化底蕴与人文魁力。 相似文献
12.
课堂文化是影响课堂教学的核心因素,对课堂文化的科学认识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是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本文基于生态哲学的视角将课堂文化定义为“师生以价值观为引领与课堂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生态系统”,认为教师与学生、教学价值观、教与学的方式是课堂文化生态系统主要构成因子,尝试对课堂文化进行生态哲学解读,以期为课堂文化的深层次探索奠定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权威前提与基础的哲学论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广洲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6)
权威的存在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客观现象,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是维系社会秩序的有机环节和必要机制。权威的前提包括自愿服从与闭合系统。自愿服从是与权威主客体双方对于事物客观规律的认同和选择联系在一起的,而其闭合系统则从外延上规定了权威以其影响力所及范围而构成的权威系。权威的基础,就客观方面看,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外部环境对权威存在的影响,就主观条件看,则与权威拥有者对于事物的全面而深刻的了解及对于事物的判断、理解和阐述能力相关 相似文献
14.
抚州傩戏演制与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军华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9,28(2):106-108
抚州傩戏演制展示出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一是驱傩的原始形态;二是融合明清社戏娱神乐人形态;三是寓传统的科举进仕文化主题,即人文教育思想于热闹的气氛之中。三个层面呈现为本质、形式、特色等三位一体的关系,较为全面地保存了中华傩文化从原始巫舞至明清社戏的演变痕迹,且渗入地方人文精神等,因而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5.
贾丽虹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6(1):32-33
理性预期学派在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应该从哲学的角度去理解理性预期学派的前提假定和探讨经济均衡的存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6.
关于“哲学终结”之后的人文精神——对人文精神倡导者思维前提的初步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敦友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6)
本文认为,在当代中国,“人文精神”的提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必须严格区分两种“人文精神”的概念和态度。一种是所谓普遍主义的,它把“人文精神”界定为超越于个人之上的“绝对”;另一种是所谓个体主义的,它强调个体的优先地位,主张普遍的东西只有建立在个体的感性体验之上才是真实的。本文对“人文精神”倡导者们的思维前提的初步批判就是对前一种普遍主义的批判,旨在为个体主义的“人文精神”廓清视域。 相似文献
17.
人文精神与公民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湘莲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2):33-35
人文精神是人类在求取自身生存、发展的过程中,以真善美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不断实现自身解放的一种自觉的思想信念和文化准则。内涵着对理性精神、自由精神、主体精神、伦理精神、平等精神、民主精神的追求。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铸造公民文化的基础。公民文化凝聚了人文精神的价值追求与目的导向,公民文化中的理性、宽容、主体意识是人文精神的体现。所以,公民文化与人文精神有着紧密的联系和内在一致性。但在市场经济和公民社会条件下产生、发展起来的公民文化既要继承人文精神的优秀文化内涵,又必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8.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深入把握其文化内涵与时代价值,才能精准定位,科学施策,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长城文化遗产,实现弘扬中华文化与坚定文化自信的目的.齐长城作为中国长城体系的早期典型代表,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开山掘土、筑墙打夯的伟大壮举,承载着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坚韧自强、众志成城的精神价值,蕴含着兼收并蓄、多元交融的文化特质.从时代价值来看,齐长城是展示国家形象、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是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情怀的重要力量,是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区域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增进人民福祉、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论法治文明与人文精神的张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瑜青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8(6):5-9
学术界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人文精神弘扬问题有很多讨论,其中法治与人文精神关系是重要内容.法治不能看作只是对社会进行控制的方式,它也是一种价值趋向.法治文明与人文精神有着内在联系,这也是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时要强调德治的重要根据. 相似文献
20.
黄湘莲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人文精神是人类在求取自身生存、发展的过程中,以真善美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不断实现自身解放的一种自觉的思想信念和文化准则。内涵着对理性精神、自由精神、主体精神、伦理精神、平等精神、民主精神的追求。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铸造公民文化的基础。公民文化凝聚了人文精神的价值追求与目的导向,公民文化中的理性、宽容、主体意识是人文精神的体现。所以,公民文化与人文精神有着紧密的联系和内在一致性。但在市场经济和公民社会条件下产生、发展起来的公民文化既要继承人文精神的优秀文化内涵,又必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