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民族关系的几个理论认识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关系问题,很有必要对一些重要的理论认识问题加以澄清和研究.这里,仅就以下三个问题谈些看法. (一)关于正确认识民族关系内涵的问题何谓民族关系?一般的回答是,即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个回答不能说是错误的,但也不能说是科学的.因为它没有揭示出民族关系科学的内涵,不能使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把民族关系同其它社会关系加以正确的区分.  相似文献   

2.
关于中国民族政策史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中国音代民族政策是政策学的一座宝库中国,这个古老而又多民族的国家,靠什么来协调复杂的民族关系,以维护国家的统一?靠的是民族政策。政策,是国家或政党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路线而制定的行动准则。它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是国家和政党的产物。民族政策则是国家或政党为协调民族关系,解决民族问题而制定的行动准则。在中国古代社会,自秦汉以后,汉族逐步发展成为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主体民族,汉族的封建地主阶级又长期占居统治地位,在汉族“人口众多”、少数民族“他大物博”的背景下,如何协调复杂的民族关系,以维护汉族统治阶级…  相似文献   

3.
不同的人们、阶级、政党对民族概念有不同认识和定义,并对它们的民族问题的认识产生重要影响.中外历史和现实已经证明,民族的定义必然影响到对民族问题的定义,对民族问题的认识必然影响到解决民族问题的纲领和政策.可以说,民族概念是民族纲领政策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跨越老挝、泰国边界线而居的民族可以分为"跨居民族"和"跨境民族"两类,跨境民族的形成模式有"边界模式"和"迁移模式".自1926年老挝、泰国的边界线划定之后,两国的跨境民族长期以来都利用正常通道和非正常通道以政党活动、通商、通婚、务工、访学等方式保持着密切的来往,其跨境行为的特点表现为民族跨境迁移以从老挝向泰国的移动为多,同国家安全联系紧密,与当前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列宁的“每一种文化中都有两种文化”及“每一个现代民族中都有两个民族”的著名论点,是他在民族和民族文化问题上提出的方法学方面最有价值的一个意见。对这个论点他在《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一文中进行了这样的阐述:“每一个现代民族中,都有两个民族。每一种民族文化中,都有两种民族文化。有普利什凯维奇、古契柯夫和司徒卢威之流的大俄罗斯文化,但是也有以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普列汉诺夫为代表的大俄罗斯文化。乌克兰也有这样两种文化,正如德国、法国、英国和犹太人有这样两种文化一样。”  相似文献   

6.
<正> 中国在上古时代有两大显族,即夏族和商族。这两个民族是构成古代中国民族的两大主干。其中夏民族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民族,是由诞生于今山东一带的远古人类演化来的,后来这个民族就在今山东境内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 而商民族的来源却颇成问题。因为商民族的文化与中国的土著文化有太多的不同,而与巴比仑文化(即苏美尔·阿卡得文化)相同或相通之处甚多,所以外国学者波尔从语言  相似文献   

7.
民族观,是一个阶级的世界观在民族问题上的反映,是世界观的一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关于民族及民族问题的基本看法,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一切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和立场。它的基本内涵主要有以下几点 1、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有其形成、发展和消亡的过程。民族既不是从人类一开始就有的,也不会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永久存在下去,而是同其他社会现象一样,在人类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8.
德国有四分之一的人口具有移民背景,是欧洲最主要的移民和难民接收国,近十几年来移民议题在德国政治中的显著性不断上升,2015年后爆发的难民危机加速了这一进程。本文梳理了德国移民问题的发展,并从政党政治的视角,分析了21世纪以来主要政党在移民问题上的立场和背后的影响因素。意识形态和德国特殊社会历史因素是影响政党政策选择的两大主要因素。政党需要在移民问题的不同阐释方式之间寻求平衡,以使其移民政策符合政党的意识形态立场,主流政党的意识形态基础更复杂,其政策选择面临更多掣肘,在极右翼的冲击下保持温和、稳定。德国基于血缘的身份认同模式使部分政党的融合政策较为保守,同时德国对排外主义的警惕也限制了反移民政党的活动。随着移民现实的不断发展和德国经济社会的变化,移民问题的复杂性进一步提升,德国政党围绕这一问题的争论仍将继续。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在我们这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它对于正确认识民族问题,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认真做好民族工作,建立新型的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进而实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作为社会科学中的一大研究领域,在我国已经发展成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民族理论学科。 民族理论学科,是研究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的一般规律,研究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解决民族问题的途径、方式、方法的科学。它研究有关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础理论,为人们观察和认识民族实体和民族问题提供正确的理论依据和理论指导,因而是一门理论科学、基础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