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台湾和香港的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在中国人类学与民族学界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就20世纪下半叶台湾人类学与民族学界研究的分期、高山族及平埔族的社会与文化研究、台湾汉人的社会与文化研究、中国社会与文化研究、海外华人研究、社会科学中国化研究等方面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高校教育舆情研究呈现出若干热点领域,以教育满意度研究,教育舆情形成、传播与变动机理研究,舆情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高校群体性事件与舆情预警、监测和应急研究以及高校舆情引导与管理机制研究等五个领域为代表。由于研究范式的缺失,该研究在理论体系、研究方法、操作规则等三方面还存在着问题。因此,高校教育舆情研究必须实现研究对象、目的、方法、过程和结果等五个层面上的结合与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工作提供科学可靠的决策依据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3.
近三十年来,中国当代学者对于佛教与文学的关系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大致看来,这些研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研究佛教与文学理论的关系,研究佛教与文学题材、主题、人物的关系,研究佛教与文学语言、文体、方法的关系。这些研究极大地促进了对于宗教史、文学史与文化史等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与东盟禁毒合作的深入,学界对东盟各国禁毒法制和措施进行了初步研究,对于我国与东盟禁毒合作问题的研究也日益受到关注,但研究成果不多。今后研究应在研究资料、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有所突破。具体来说,应加强对东盟国家禁毒制度的阐释性研究以及东盟国家与我国禁毒制度的比较性研究、对我国与东盟禁毒合作机制的理论研究、对我国与东盟禁毒合作的实证性研究以及对我国与东盟禁毒合作法律方面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社会科学论坛》2014,(10):F0002-F0002
经河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批准,“河北省科技文化融合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基地”于2013年12月在河北科技大学成立。该研究基地由河北省丰十科联与河北科技大学共建,办公地点设在河北科技大学。基地以文化和科技融合为特色,主要有6个研究方向:包括传统文化现代性与新型文化业态发展研究、文化载体功能结构设计与文化产品创新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文化传承国别比较研究、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与产业化研究、文化产业政策法制保障研究、艾化与科技融合新型人才培养研究。  相似文献   

6.
未来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与地方社会科学院的职能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未来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表现在四个方面 :学科建设上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协同发展 ;研究层次上基础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紧密结合 ,重在应用性研究 ;研究范围上全局性研究与局部性研究高度结合 ,突出局部性研究 ;总体历史演进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高度融合。地方社科院的职能定位应当是 :坚持社会主义政治方向 ,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贯彻、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在注重基础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的结合中突出应用性研究 ,在注重专业性研究与综合性研究的结合中突出综合性研究 ,在注重全局性研究与局部性研究的结合中突出局部性研究 ,在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中突出为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决策服务 ,突出为发展地方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服务  相似文献   

7.
胡建次 《兰州学刊》2009,(9):188-190
近五年来,宋代诗学整理、研究与普及工作所取得的著作成绩大致可概括为八大领域,即诗学文献整理与研究、一般通论性研究、诗人诗作个案研究、诗学流派、诗学群体与家族诗学、地域诗学研究、文化诗学研究、诗学理论批评研究、宋代诗学杂论及宋诗的鉴赏普及性工作。上述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有力地标示出宋代诗学研究与普及工作的有效展开与兴旺繁荣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戴昇 《北方论丛》2022,(1):165-170
在科学巨擘们看来,自然科学探索与人文社会研究在本质上并没有太大差别,双方在研究目标、研究前提、研究方法与研究结果上皆存在共鸣。人文与科学的共同目标是为了人们通向真理、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科学探索与人文研究有共同的研究前提,它需要学者有扎实的基本功、深厚的功力与大量时间、精力的投入。双方的研究方法也多有暗合之处,假设想象、总结归纳、构造概念或体系等方法都广泛适用于科学探索与人文研究之中。而科学与人文的研究成果都有着实用性与非实用性并存、经得起时间考验、表达简练等特征。科学家与人文学者应该在做好本职研究的同时,加强沟通互联,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通力合作。  相似文献   

9.
哲学研究范式蕴涵着哲学运思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体现着哲学研究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变革。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变革本身就是哲学研究的创新范式。反思当代中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的继承和创新,合理对待学科与学术、问题与意识、规范与自由、文本与精髓、心性与治学的关系,是我们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应有的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10.
2006年度有关书院研究的著作资料有十本,论文200余篇,其书院研究呈现以下特点:书院与科举关系的研究不断深入、书院教育研究的领域不断扩大、书院与学术的研究层层深入、书院与社会关系的研究逐渐引起重视、书院发展史和书院制度研究的视角不断开拓、书院研究的研究也开始受到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闽南文化研究中几组相互关联的问题,如移民性、本土性与世界性,大陆性与海洋性,历史性与当代性,文象与文脉,雅文化与俗文化,过程性研究与结构性研究等进行论述,广泛涉及闽南文化的性质、特征、定位、价值等问题,从实证与建构的方法论角度,提出二者互补对深化闽南文化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回顾了近代蒙古族哲学思想史的研究概况 ,认为经过 2 0多年的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其中人物思想研究和哲学社会思想的研究尤为突出 ,基本上揭示出近代蒙古族哲学思想发生发展的规律。同时指出还存在不少问题 ,如挖掘研究史料 (档案、报刊、信息等 )不够、点和面的结合研究不足、接受传播马列主义科学理论的研究空白等等。主张在马列主义哲学研究方法论的指导下 ,运用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归纳与演绎、历史与逻辑、类比法等具体研究方法 ,进一步深入开展研究 ,全面、系统地揭示出近代蒙古族哲学社会思想发展的规律 ,填补其空白  相似文献   

13.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14,(5):F0002-F0002
2014年5月,我校申请的“西藏社会和谐稳定与法治建设重点研究基地”被国家民委确定为第二批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其主要研究领域是:西藏社会管理与法治建设研究、西藏社会服务与公共管理研究、西藏德治教育研究、西藏社会发展与民族区域自治建设研究等方面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刘士林 《学术界》2008,(1):70-85
2007年,中国社会的都市化进程与都市文化研究同步发展.在城市发展环境与都市精神生态不断恶化的当下,从"美国梦"向"欧洲梦"的转型标志着一种生活方式的新理念与新智慧逐渐形成.杭州"生活品质之城"的提出昭示了中华民族在城市化进程中"向内转"的创新模式,代表了中国城市更高层次发展的需要与方向.出于现实的与学术发展的需要,以环境、生态、精神健康为对象的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在全球范围内应运而生,并出现越来越繁荣的研究局面.对GDP的怀疑与批判表明中国经济学家开始"悔其少作",幸福经济学成为"对经济学研究目的和内容的一种回归".都市化进程不仅打破了地理-民族-国家的传统分界,也融化了文化、意识与心理等方面的隔膜,带来了一个产生大思潮、大思想与大学术的大时代.城市(都市)文化成为城市化加速进程中的核心问题.在都市化进程研究、文化城市与文化都市研究、以艺术之城为中心的艺术与城市文明研究、"新农村"与"城市群"关系研究、都市文化研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运河"申遗"相关的运河城市群研究、江南城市社会与文化研究、都市文化学的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等方面,都市文化学研究在2007年度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认为,认真研究中国边疆政策的成败得失,对于维护国家统一、边疆安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必须在新资料的系统发掘与整理、研究内容的深化与研究视野的拓展、研究方法的多元化这三方面创新和开拓。而从推动研究的组织者视角言,有三点需要重视,第一要理顺研究与决策的关系;第二要应在研究中坚持学术与政治分开、历史与现实分开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微信对人际交流和沟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微信通过特定的社会功能快速传播信息,实现以"朋友圈"为基础的信息共享,从而构建特定的社会意义。通过分析和回顾2013年我国微信研究现状得知,微信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微信与自身研究、微信与社会影响研究、微信与传播学研究、微信与广告营销研究、微信与传统媒体的关系研究等。  相似文献   

17.
开展国情教育,必须首先对中国的国情进行研究,而要想全面地,实事求是地研究中国的国情,研究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如宏观与纵横研究、微观与方位研究、综合与比较研究、动态与发展研究等方法都不失为进行国情研究的好方法。此外,各项研究工作还必须建立在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基础之上。从中国的买际出发,一分为二地看待中国的国情。当然,注重采用最新科技手段,充分发挥研究机构的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8.
《江西社会科学》2015,(11):162-16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有了很大发展。但与其他部门法研究相比,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现状难言满意:实践与文本相隔离的片面化的注释法学、本土与舶来相隔离的单向化的移植法学、制度与理论相隔离的孤立化的对策法学仍然占据了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部分舞台,并使其陷入"无根之木"、"无病呻吟"、"无言以对"的困境。应通过研究方法和研究视野的革新与拓展、"拿来主义"到"自生主义"的本土化重塑、基于中国问题的基本共识的研究范式的转型,形成"理论来源于实践,并能有效指导实践"的理论—实践并存共生的研究范式,实现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事实、规范与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理解西方哲学史研究的历史性与思想性关系是实现西方哲学史研究范式转换的关键。文章从西方哲学史研究的历史性与思想性的内在关联入手,研究历史性研究范式向思想性研究范式转换可以使西方哲学史研究从史性特点向论性特色回归,有效实现史与论的内在结合,还哲学史以基础性、理论性、历史性、思想性之本原,让历史性与思想性统一于人类自身存在的意义上。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学界对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论述研究的热情较高、成果丰硕,急需全面、系统梳理,以便学界持续、深入研究。学界研究可分为三大方面:一是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论述总体研究,主要集中在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论述的逻辑与特色、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及其功能、原则与方法、队伍与学科研究等几个方面;二是习近平青年与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论述研究;三是习近平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军队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论述研究。与此同时,目前的学界研究成果存在逻辑层次不太清晰、比较研究明显不够、学科研究意识不强、理论与实践结合研究缺乏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