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课程改革中,评价改革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在基础教育改革纲要的六大目标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就是关于评价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评价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一切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是“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以2001年6月8日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标志,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式启动。《纲要》明确指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笔者主持了《实施多元化测评,促进学生语文整体素质的提高》这一课题(徐州市教研室第三期立项课题)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要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下面仅从学生评价教师的方式谈谈个人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研究性学习评价的理念、内容与主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设置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颇具时代特色的课题 ,本刊本期特辟研究性学习笔谈 ,选登四篇文章 ,以期引起对这一课题更为热烈、深入的讨论。《研究性学习目标中非认知取向的价值》《研究性学习与教师培训》均触及了研究性学习的新领域 ,《研究性学习的教师理念支持系统》《研究性学习评价的理念、内容与主体》旨在分析几个值得关注的颇有现实意义的议题。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面向新时代的一场深刻的教育革命。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启动了我国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次课程改革的难点是教育观念体系的更新与重建,该文从目标观、教材观、课堂教学观、学习观、智力观、发展性评价观、学生观、教师观8个方面对支撑新课程的教育观念体系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6.
在课程改革过程中 ,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借鉴国际经验 ,处理好传授实用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课程改革才是以国民素质提高为价值取向 ,保证素质教育少走弯路和避免形式化  相似文献   

7.
影响课程内容观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在众多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知识观对课程内容观的影响.本文试图在循着知识观的演变脉络来考察课程内容观的转变的基础上,探讨新知识观对课程内容观的影响,并对我国蓬勃开展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课程内容观的转变作一解读.  相似文献   

8.
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国家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是对原有课程体系结构性的一个突破。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强调学生必须要通过实践,提高和增强探究与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9.
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构建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为目标,新中国成立后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走过了十年历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提高质量、均衡发展、促进公平。回顾并追问十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在动力、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对于推动我国基础教育新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新思路要求实现语言技能型向专业知识型的转变,内容为依托教学模式(CBI)重在突出学科内容与语言教学的双重目标,可以有效推动选修课程在大学英语教学体系中的优化建设,提升教学内容的应用性与专业性,实现语言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1.
校本课程开发:理念与框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校本课程开发是20世纪70年代盛行于英美等发达国家的一种与国家课程开发相对应的课程形态。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将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并列,作为课程三大板块之一。本文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条件和需要关注与重视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个基于我国学校教育实际的校本课程开发程序。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数学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对课程理念的价值取向、课程内容的生活化与形式化、课程实施的探究性与接受性、课程传统的借鉴、继承与发展等问题的自觉反思,有利于课程改革寻求一种平衡,保持必要的张力。  相似文献   

13.
系统反思现代课程知识观演变的历史轨迹,把握其内在关联是为新基础教育课程知识观确立历史视野的重要途径。为此,以适应“新课程”为基本取向来构建一种相对稳健、适应性较强的新课程知识观,其内容大致如下:1.从课程知识的本质上看,课程知识应是以课程文本为平台的社会文化与学习者经验的复合。2.课程知识的价值定位:在自我解放发展与社会解放发展平稳推进指针下,建立动态的、“四价值”综合平衡的价值观格局。3.课程知识的学习:一种课程文化、课程文本、学习者主体的三体互动状态———“对话”中的“建构”。  相似文献   

1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无论从国家民族未来,还是大学生成长成才角度看,都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为持续提高该课程教学实效,文章围绕进一步明确教学理念、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实质转化作深入探讨。期待激起同行更多更深研讨。  相似文献   

15.
随着<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颁布,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已正式浮出水面,首批实验省于2004年开始实验.我们认为,为了更好地实施新课程方案,明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策略就显得很有必要.因此,本文从课程价值观、课程文化观、课程生态观等七个角度对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进行了思考,并对其策略作了仔细分析.  相似文献   

16.
高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教师职前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课程,是基于师范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以实践为基本形式,以基础教育研究、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与指导为主要内容,以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服务基础教育为根本目的的一种教师职前教育课程形态,具有实践性、研究性、师范性等特点。高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师范生直接经验的获得,强调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致力于培养师范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7.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质是对人的改革,新课程下的教师必须具备改革的精神素质;必须具有较强的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必须形成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的专业技能;新课程下的教师还必须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中国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经历的学科本位、能力本位、工作本位三个阶段中出现的课程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从课程模式的主题、结构与内容等核心问题出发,阐述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的选择是高职课程改革的历史必然,并指出设计开发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高等师范院校是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摇篮,其培养人才质量的好坏决定着中小学教学的成败。目前,中小学英语教学在教学指导思想、教学基本理念、教学方法、教材使用、评价方式等方面都发生着巨大变化,然而,师范院校的英语教师对基础教育改革仍然有些无动于衷,这将直接影响到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从业能力,所以迫切需要大学英语教师转变观念,主动适应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以造就合格的中小学教师。  相似文献   

20.
随着高师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民族音乐教育的权重不断加大,如何改进教学思路,更新教学手段已成为民族音乐教育的首要问题。本文通过对高师中国民族音乐教学中存在的师资力量匮乏、教学手段单一、缺乏合适专业教材等问题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改进授课方式、注重教学实践活动、充分利用本地传统音乐资源、建设地方与学校课程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