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璩诗论略     
应璩(190——252),字休琏,汝南(今河南省汝南县东南)人。其祖应奉,字世叔,“才敏,善讽诵”,世称“应世叔读书,五行俱下”(《三国志·魏志》卷二十一《王卫二刘傅传》裴注引华峤《后汉书》,“后”字原脱,据《隋书·经籍志》补);从父应劭,字仲瑗,博学多识,撰有《风俗通》、《汉书集解》等书,为世推重;其兄应(王易)(?——217),字德琏,“学优以得文”(《文心雕龙·才略》),建安七子之一;其子应贞(?——269),字吉甫,“善谈论,以才学称”(《晋书·文苑传》);汝南应氏,真可谓“世济文雅”(张溥《应德琏·休琏集题辞》)了。关于应璩的生平,本传(附见于《魏志·王粲传》下)极为简略,但从裴松之所引《文章叙录》中,我们可得一梗概:  相似文献   

2.
<正> 孔子是我国最早的史家之一。关于他著《春秋》之事,屡见于先秦、两汉人的记载。他的治史态度深刻地影响了后来的史家,司马迁就是其中一个,然而他们毕竟有所差异,今试作比较如下: 一,直。孔子主张“秉笔直书”,他赞美“书法不隐”的董狐,许以为“古之良史”(《左传·宣公二年》)。他的《春秋》也由此而使“乱臣贼子惧”。这一点与司马迁的“不虚美,不隐恶”的“直录”(《汉书·司马迁传》)笔法是一致的。但孔子又说“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论语·子路》),这就严重地影响了他的治史风格,以  相似文献   

3.
别林斯基(1811—1848)是俄国革命民主主义的先驱。普列汉诺夫曾把他誉为“俄国启蒙主义者的始祖。”别林斯基无论在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方面都在俄国思想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对后世影响久远。这就不能不引起普列汉诺夫的极大重视。本文将着重就普列汉诺夫对别林斯基哲学的论述作一些评介,以就教于同行和读者。 (一) 普列汉诺夫论述别林斯基哲学的主要著作有:《别林斯基与合理的现实》(1897)、《维·格·别林斯基》(1898)、《维萨里昂·格里哥也维奇·别林斯基》(1909)、《论别林斯基》(1910)。此外,普列汉诺夫于1897年发表的《维·格·别林斯  相似文献   

4.
令狐楚(766—837),字壳士,太原人,唐贞元七年(791)进士,宪宗时官至宰相,后又节度天平、河东诸镇,是中唐著名的诗人和散文家。同时人白居易尝一再呼为“诗敌”,刘禹锡目之为“今日文章主”,而《旧唐书·元稹传》则更称之为“一代文宗”,由此可见其当时文坛之地位。那么他倒底曾有过哪些诗、文创作呢? 综括《新唐书·艺文志》、《宋书·艺文志》、《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唐以后诸家公私书目的记载,令狐楚诗文创作的结集(包括与他人唱酬的合集)总共  相似文献   

5.
明代连江学者陈第(1541—1617),字季立,号一斋,“其学通五经而尤长于《诗》、《易》”(钱谦益语,转引自《连江县志·人物·先宪》)。《伏羲图赞》是他研究《周易》的专著。陈第少年时即禀承家学,其“少读《易》,主朱义,又主程传,后又颇考马、郑、荀、王及唐宋诸家之说”(《伏羲图赞自序》)。朱义,即朱熹《周易本义》;程传,即程颐《伊川易传》;马、郑、荀、王,为东汉之马融、郑玄,荀爽及魏之王弼。由此可见,陈第治《易》,涉猎颇广。他壮岁曾投笔从戎,年四十三时罢蓟门归,自概“仍为书生老耳”,又闭门苦读凡十余年。试观陈第的诗作,有“醉则诵《离骚》,倦则披《周易》”(《五岳游草·感昔》),“徘徊读《易》日未暮,新月已映梨花西”(《五岳游草·春日郊居》)及“衾(礻周)未得宿,《旅》卦灯前玩”(《五岳游草·括苍逆旅》)等句,可见其深喜于《易》而精研之,无论家居之时,抑或游历之中,均不废读《易》。  相似文献   

6.
乌孙是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之一,公元前2——1世纪兴起于我国的西北部。其事迹最早见于《史记·大宛列传》,及后《汉书·西域传》列有“乌孙国”专条。它原先游牧于祁连、敦煌之间(今甘肃河西走廊一带),是一个以狼为图腾①的部落。《史记·大宛列传》载它的早期事迹说: “乌孙王号昆莫,……昆莫生(而)弃于野,乌(鸦)衔肉飞其上,狼往乳之。”在难兜靡为首领时,因被邻近的(即与乌孙共同游牧于祁连、敦煌之间的)月氏族进攻,难兜靡被杀,牧地被侵占,部落四散,人民逃往匈奴,难兜靡之子猎骄靡(即昆莫)刚刚诞生,他的傅父布就翕侯(布就是名,翕侯是官号)抱他逃至匈奴,为单于所  相似文献   

7.
颜回,名渊,字子渊,春秋末年鲁国人,孔门弟子之首。《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回年二十九,发尽白,早死。”其生卒年说法不一,主要有享年四十一岁(公元前521—481年)说和享年三十一岁(公元前521——491年)说。《论语·雍也》记他“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可知他家并不富裕。《庄子·让王》则记他家有“郭外之田五十亩……郭内之田四十亩。”《史记》又记他和父亲颜季路“父子尝各异事孔子。”父子二人同  相似文献   

8.
<正> (一)在齐梁文坛上,任昉曾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当时人看来,他的成就并不亚于谢朓、沈约,所谓“沈诗任笔”(《诗品》)或“谢玄晖善为诗,任彦升工于文章”(《梁书·沈约传》),是当时人普遍的看法。梁简文帝萧纲在给湘东王(元帝萧绎)的信中曾称:“至如近世谢朓、沈约之诗,任昉、陆倕之笔,斯实文章之冠冕,述作之楷模”(《梁书·文学·庾肩吾传》)。即使在北朝,人们也认为他是梁代作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如北魏济阴王元晖业说:“江左文人,宋有颜延之、谢灵运,梁有沈约、任昉,我(温)子升足以陵颜轹谢,含任吐沈”(《魏书·文苑·温子升传》)。所以北齐文人邢劭和魏收,一个爱慕沈约,一个  相似文献   

9.
《河北学刊》创刊十周年纪念专栏 哲学与哲学史研究艰苦开拓 奋勇前进 科学方法论与辩证哲学(沙 青)1·13 — —在纪念《河北学刊》创刊十周年 实践本体论是主体化的本体论(张康之)1·23 大会上的讲话(严兰绅)6·9 现代唯物主义的客观性原则(良 夫)1·28回顾与展望(本刊编辑部)6·11 从社会向近现代转型中看儒家思想的适应性 《河北学刊》创刊十周年笔谈录6”13(李锦全)2’14 ::。’-_。。。_。+、、,论儒家人际关系学说的特点及其消极影响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一”“—————“”’可———’”—一” …  相似文献   

10.
董王同异论     
本文略论董仲舒(公元前179——104)与王充(27~99)思想之异同。 一、“可效仿者,莫过孔子” 董仲舒是以宗孔而著名的。他认定“孔子立新王之道”(《春秋繁露·玉杯》,下引只注篇名),故著《春秋繁露》以阐发其微言大义,向汉武帝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相似文献   

11.
(括孤内前一数字是年份,中问数字是期数,后一数字是页数)发刊词··’…………·’··‘…………··‘…………··’··’·’…·‘……本刊编辑部(84·1·封二 > 哲 学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 —学习《邓小平文选》的一点体会…‘”…“’·““·“““·。·’…‘··’·张江明(吕’·二·70 >沦科学范畴的源泉和形成 — —《论持久战》中的辩证逻辑问题初探’…··’…………·’…章 沛(84·1·79》矛盾同一性的含义及其有关的两个问题—……………·史贻速 吴 晖(84·1·85)从辩证逻辑看概念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金瓶梅词话》是中国著名的古典长篇白话小说,也是一部最具争论性的小说。自诞生以来,眨之者诋为“市诨之极秽者”(明李日华·昧水轩日记),“当急投秦火”(明薛冈·天爵堂笔余);赞之者誉为“伟大的写实小说”(郑振铎·谈金瓶梅词话),“同时说部,无以上之”(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其实,除去书中一些不文的性事描写,《金瓶梅  相似文献   

13.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必须把个体(私营)经济纳入法制轨道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哲学上的(马学禄 高。良)1·23《资本论》关于商品之谜的揭示及其社会认 经济 和社会发 展 识论意义(#k晓峰)1·11、。__。。^_、、,_、。_。。。___。。。。。,、n、。 ””’“——’”””“”’“““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全国一盘棋1杨时旺)3·13从分工的社会作用揭示分工的本质(赵家祥)2·7、^^。L。。__。。。^__。,__、。、。一··—。J。-。r,·。』、·。、··—。。·——。—、—、,。’论企业的发展与社会变革(米建国)3·1…  相似文献   

14.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是南宋第一大词人。后世论宋词者,每以辛弃疾与北宋第一大词人苏轼并称“苏辛”。并称“苏辛”者,除两人在两宋词坛上的显赫地位外,还因为两人风格相近,都被称为豪放派。而对于辛词的豪放,清代著名词论家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肯定其气魄雄大、意境深厚后云:“稼轩词着力太重处,如《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诗以寄之》、《水龙吟·过南涧双溪楼》,不免剑拔弩张。”又云:“稼轩词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南乡子·山寺夜作》、《瑞鹤仙·南涧双溪楼》等类,才气虽雄,不免粗鲁。世人多好读之,无怪稼轩为后世叫嚣者作俑矣。”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在1859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说过: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只是把斯图亚特的研究成果当作死的事实记录下来。……因而小心翼翼地隐瞒了……来源。……在货币理论上就是这样。他偷偷采用了斯图亚特的理论”。不少经济学家根据这段话就说亚当·斯密剽窃了斯图亚特的理论。其实,并非如此。英国新闻工作者约翰·雷(1845—1915年)写的一部最详尽、最优秀  相似文献   

16.
<正> 苏联当代著名作家瓦连京·格里高利耶维奇·拉斯普京(1937——)出生在西伯利亚伊尔库茨克州安卡拉河畔的一个农村里。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西伯利亚的克拉斯诺雅尔斯克青年报社工作。作为特派记者,他跑遍了大半个西伯利亚。他熟悉西伯利亚的民族风情,热爱西伯利亚的一草一木,尊重农村中的传统美德。从60年代中期开始,苏联社会发生了一些引人注目的变化。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一些旧式农村日益失去原来的面貌,走向都市化。这就使传统的生产方式、文化道德、价值观念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一代的精神出现了滑坡。于是时代提出的“人和人的品质问题”成为“生活和文学发展的中心问题”(苏联《文学报》,1975年11月5日)。拉斯普京就是在这个时代登上文坛的。他一开始就肩负起了培养人的“善良的、纯洁的、高尚的情感,医治精神上的冷漠”(瓦·拉斯普京《我不能不同马焦拉告别》,见《苏联当代作家谈创作》,北师大出版社1984年版,第11页)的使命,致力于健全、完善人的精神道德的探索。拉斯普京从开始发表作品到1974年获得国家奖金,前后只有七八年的时间。他成功的速度是惊人的,但他并不属于文如泉涌的多产作家。至今他发表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总共有5部中篇小说:《为玛丽娅借钱》、《最后的期限》、《活着,可要记住》、《告  相似文献   

17.
(一) 《隋书·经籍志·集部》论到总集成立的背景时,特别提到建安以来“辞赋转繁”的情况。这对于总集的编制来说,就有必要根据形式或其它标准立出纲目。萧统《文选》将赋析为十五子目的方法,表明他对“辞赋转繁”的创作实况的辨析已深入到更为内在的方面,不应简单斥为“分体碎杂”。  相似文献   

18.
魏晋名士—何晏(190—249年)是玄谈和服药的祖师(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是不是祖师尚待进一步证实,但玄谈和服药之事却是有的。北齐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说:“何晏,王弼。祖述玄宗,递相夸尚。景附草靡。皆以农黄之化,在乎已身,周孔之业,弃之度外”。(《颜氏家训·勉学篇》)《晋书·范宁传》也说:“时以虚浮相扇,儒雅日替,宁以为其源始于王弼·何晏。”与何晏同时代的历史学家、医学家皇甫谧就指  相似文献   

19.
傅玄(公元217——278),字休奕,北地泥阳(今甘肃宁县东南)人,是魏晋之际一位重要的作家。据《晋书》本传记载,傅玄一生“著述不废”,除撰有《傅子》一书外,“并文集百余卷行于世”。但是,由于频仍的战乱及其他种种原因,傅玄的作品保留下来的,却为数寥寥。在梁代,他的作品剩有五十卷,散失了一半;到隋代,《隋书·经籍志》载为十五卷,又散失了大半;再往后,《宋史·艺文志》记着一卷之数,尚不知为文为诗。只是由于唐宋人的书注类书的征引,明人张溥编《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相似文献   

20.
在两宋期间,曾巩是一位颇具特色的文学家。就《曾巩集》而言,共收有诗四百余首,文七百余篇,至今尚未见有赋作。令人感到意外的是,正当宋词蓬勃兴盛之际,他竟不逐时尚,极少填词,现存集中,仅有一首《赏南枝》而已。曾巩专注于诗歌和散文创作,决不旁骛。 自两宋以来,曾巩散文深爱世人喜爱,深受名家赞誉。“曾子文章众无有,水之江汉星之斗”,“借令不幸贱且死,后日犹为班与扬”(《临川先生文集·赠曾子固》)。“三代以下之文,莫如南丰”(《荆川先生文集·与王遵岩参政》)。自宋至清,曾巩散文被收入各种文集,作为楷范,受人师法。总之,曾巩擅长于散文创作,“以文章为世师”(《曾巩集·附录·秦观著哀词》)。 曾巩散文将儒术、文词、文风三者融合为一体。其融合有渐,对此,我们不能不考察其思想的衍变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