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统计表明,《通用规范汉字表》8 105字中有非语素字1 605个,不成词语素字771个,可成词语素字5 729个。汉字具有记录汉语单音节词、记录汉语合成词中单音节语素、记录汉语多音节单纯词中的音节等三项功能。如果着眼于“用一个汉字记写什么”,则汉字的性质可以表述为:汉字是记录汉语单音节词、合成词中单音节语素、多音节单纯词中音节的书面符号系统。如果不局限于一个汉字记什么,则汉字的性质也可以表述为:汉字是单字记录汉语单音节词、多字组合记录汉语多音节词的书面符号系统。  相似文献   

2.
安子介先生是一位精通数国文字的著名语言文字学家,1982年他完成了英文著作“Cra-cking The Chinese puzzles”,这部巨著共五卷,以独特的汉字理论详尽地解释了5888个汉字,为世人指引出一条化难为易学习汉语汉字的途径。1987年他出版了论文集《劈文切字集》(以下简称“劈文”),人们逐渐领略到他那新颖独特的“劈文解字”的方式。1990年Cracking The Chinese puzzles中文版问世,题为《解开汉字之谜》(下简称“解谜”),安先生的汉字理论和实践开始为中国大众所了解。之后安先生又相继出版了《安子介现代千字文·启蒙篇(下简称“千字”)、《汉字科学的新发展》(下简称“发展”)等。 细读安先生以上数部大著,我们认为安先生的汉字理论主要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1.声符有义说,即认为汉字“部首之外的所谓声旁也是有意义的” (“解谜”Ⅷ)。2,汉字拼形说,即认为“汉字实际上是拼形文字” (“解谜”Ⅰ)。  相似文献   

3.
汉字的字数     
汉字究竟有多少?自我国第一部具有科学系统性的字典《说文解字》以来,汉字不断增加的趋势是很明显的。据有关资料,历代字典、辞典收录的字数如下(有些字、辞典各家统计有所不同,这里只取一种说法): 《说文解字》东汉·许慎 10516字 《玉篇》梁·顾野王 22824字 《广韵》宋·陈彭平 26194字 《类篇》宋·司马光 31319字 《集韵》宋·丁度 53525字  相似文献   

4.
12世纪末(公元1190年),西夏刊出一部由骨勒茂才编撰的西夏文和汉文互译音意的幼学书《番汉合时掌中珠》(以下简称《掌中珠》)。此书按天·地·人三才的体例编排,每条词语分四行:中间两行,右为西夏字,左为该西夏字的汉文意译字,左右两边各一行,其中,右为西夏字的汉文音译音,左为汉字的西夏文音译字。下面以“天”字为例加以说明(为印刷方便,西夏字按先后编号集中附后,文中“□”号代表西夏  相似文献   

5.
基于当代哲学语言真理观(语言文字本身包含着事物的真理),本文分别从汉字“领”和“导”的语源出发,探讨其中蕴含的领导观念。通过字象分析,笔者认为领的本义(脖子)反映了《周易·乾》“群龙无首”的思想,即无为而治;而通过声符“令”的分析,发现领导的系列功能和领导者的应有品质。至于“导”字,其同源字即“道”,由此引出老子的国家治理思想。总之,汉字语源中的领导观念与《周易》、《老子》的领导观念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6.
博导论坛网络艺术的后审美范式···,·····……欧阳友权(1 .25)席勒论艺术的人类学根源·········……张玉能(2.26)列宁的专政理论、农民理论和民族理论 —评斯大林对列宁主义的阐释 ““‘””””‘’‘’““”·············……梁超(3.5)马利坦的神学美学思想············……张法(4.5)文学理论教材建设的本土化思考……李建中(5 .5)论现代文学中“洋雅”与“土俗”之战 ························……曹顺庆蒋晓丽(6.5)三峡名人文化与旅游开发·········……李…  相似文献   

7.
作者·期·页 I 学习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的几点体会………·。………·赵应奎(卜104) 政治 系统工程理论与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杨 洛 王③义O·111) g 略谈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多党合作,…、…………………·钟庆懒(3·8) ]浅谈社会政洽心理…………………………。………………··吴开平(1.l 16) 折堂、0 毛匣乐问忑对哲字的字习和倡导…………………………… 黎永泰(2·9) ,1、不田$【论毛泽东能动性学说中“历史的和逻辑的一致”…………李渤I!!(2·17) I 试沦假说与推理的夫系……··。…,…………………………··…  相似文献   

8.
赵元任先生说过:“跟‘字’最相近的语言学单位是语素。语素的通常定义是语言中最小的有意义的单位……用两个或更多的音节来代表一个最小的意义单位,在汉语里是比较少的。”由此可见汉语语素基本是单音节的,它同汉字一般是一对一的关系。汉字实际上是一种语素文字。书面语中的一个语素就是一个音、形、义相对稳定地结合于一体的方块,这些方块可以灵活地拆卸下来,安装上去,而且在拆卸、组装的过程中,它没有任何  相似文献   

9.
壹 关于文和字 [1·1]我们常常用这样的认识来对待“文”和“字”,我们认为“独体为文,合体为字”。并且,又由此加上了时间观念,认为“文”产生在前,而“字”产生在后,先圣所造的是文,后圣所造的是字。并且,又由此产生了“初文”这个概念,认为初文是最初产生的独体字,认为初文是所有成千上万的汉字的构件上的原件(比如“氧”字,“气”是初文,“羊”是初文)。  相似文献   

10.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我们这个汉字是怎么记录汉语的呢?古人“分文析字”,总结为六书,《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之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郑玄注引郑司农曰:“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即指事)、假借、谐声(即形声)也。”象形、会意、处事三书是用图形来记录汉语的,是表意字。据统计:《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九千三百五十三字,其中象形三百四十七字,会意八百三十字,处事一百十九字,合计一千二百九十六字,占《说文》百分之十四。待记录的语言还很  相似文献   

11.
<正>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说:“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中国古代很多著名的典籍都对“文”字做过解释。《易·乾卦·文言疏》:“文谓文饰”;《易·系辞》:“物相杂故谓文”;《周礼·天官·典丝》:“供其丝扩组文之物”;《礼记·乐记》:“五色成文而不乱”;《释名》:“文者,会集众彩以成锦绣,合集众字以成词义,如文绣然也”:《玉篇》:“文章也”。上引各书,都是从同一角度来解释“文”字的,都不是“文字”本身的“文”。但  相似文献   

12.
关于殷商是否存在“德”观念,甚至是否有“德”这个字,学术界一直有不同的意见。笔者认为,殷商存在着德观念。本文将探讨这一问题。一、甲骨文、金文中的“德”字甲骨文中有“(?)”和“(?)”字。孙诒让、罗振玉、唐兰等释为“德”。郭沫若、商承祚等先生释为“直”。这两种意见都可以为甲骨文中有“德”字之证。一般认为,古文中“德”字从“(?)”(直)从“心”。古文献对直的解释:《诗·小雅·小明》“正直是与”,注疏曰“能正人之曲曰直”;《尚书·洪范》:“无反无侧,王道正直。”《诗·小雅·何人斯》“以极反侧”,注疏“反侧,不正直也”《礼记·玉藻》“头容直”,注疏“不倾顾也”;《月令》“先定准直”,注疏“直谓绳墨得中也”。由此直字训有正、顺、准、中等义。其古音与德同在职部,以同音通假。所以金文中辛鼎、德鼎、德方鼎的“(?)”“(?)”训为德。辛鼎中的“厥家雝(?)”,已被确认为“厥家雝德”。  相似文献   

13.
壹、“有”字无定代词用法的确认“有”字在上古汉语中有很多个意义,其中一个表示“有(个、些)人”、“有的”,即指代无定的人或事物。例如:(1)有自门间射阳越,杀之。《左传·定公八年》(2)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论语·先进》  相似文献   

14.
本文所谓“[D·之·M]”结构,指的是“[动·之·名]”这样一种句法结构。关于这种结构,前一个时期语法学界曾有学者作过论述。本文拟就上古汉语的“[D·之·M]”结构内部的组合关系谈谈其特征,并以此阐明这种结构中“之”字可以作人称代词“其”字用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颁”通“斑”这一注释说明现行字、词典和古籍注本对“×通×”、“×同×”这一术语的使用很不规范,从而混淆或模糊了汉字发展的历史。应当明确其真实含义,规范使用这一训诂术语,才能说明由于汉字形音义孳乳演变而导致的字与字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汉字三记,古已有之。甲骨文中已有不少汉字显示出了既记单音节词又记合成词中语素的两记职能,《诗经》有很多联绵词,使得很多汉字显示出既记单音节词、又记合成词中语素、还记非语素音节的三记职能。此后,随着音译外来词的不断增加,大量汉字记写非语素音节的职能被频频用到。把联绵词、音译外来词跟单音节词和合成词放在一起观察,就可以看出汉字三记的具体情况。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3 500字中,我们已统计到3 109字有三记用例,占88.8%。汉字的三记职能之用,具有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17.
关于新汉字观的断想陈重愚笔者在《关于语素理论的思考》一文中 ̄[1],通过对语素概念及其理论的全面清理考察、质疑问难,最终提出了“在汉语语言分析中,可以而且应该取消语素概念,相应地,可以而且应该抛弃语素理论”的主张。而在思考过程中,已经可以见出笔者的一...  相似文献   

18.
“所·动”结构的省略与扩展形式孙钢玉“所”字加在动词前,或先加在介词前然后再一起加在动词前,构成的“所·动”型和“所·介·动”型两种名词性结构(即通常所谓“所字结构”),是古汉语中使用频率很高的惯用格式。本文拟专就“所·动”结构的省略形式与扩展形式谈...  相似文献   

19.
(一) 在古汉语中,“之”字出现的频率相当高,一字多词多义,且功能多样。众所周知,“之”字在谓语动词之后充当宾语成分,是极为普遍的现象。及物动词能带宾语“之”字;不及物动词如果作使动词用,也可以带宾语“之”字,如: (1) 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语·先进) (2) 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战国策·齐策) (3) 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  相似文献   

20.
一、“之”字的本义 “之”字甲骨文作“”,从止从一,是个会意字。“”即“止”字,是“趾”字的初文,《诗·豳风·七月》“四之日举趾”,《齐诗》作“止”。东汉班固写书爱用古字,所以在《汉书·刑法志》中就写作:“当斩左止者,笞五百。”“趾”指脚,甲骨文“”本象脚趾朝上的脚形。“一”指此地,表示“从这个地方”的意思。“”就表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