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认识自我”是诗人所必然面临的人生课题,自然也会体现在诗人的诗歌创作中,不管是对社会“大 我”的歌颂,还是对自我生命的沉思,以及对民族身份的认同,“认识自我”都是牟心海的自觉追求,也是其诗作贯彻 始终的主题。  相似文献   

2.
军人自我形象审美认同是指军人以自我为审美对象进行自我审美的现象与过程。采用自制的词汇表对488名军人自我形象审美认同进行考察,结果发现:(1)军人对自我理想形象的审美认同较高,其中对崇高品质美的认同最高,对崇高形式美的认同最低;(2)军人对自我现实形象的审美认同较低,其中对崇高体验美的认同最高,对崇高形式美的认同最低;(3)军人自我现实与理想形象的审美认同在崇高体验美与崇高品质美上差距较大;(4)参战经历对军人自我理想与现实形象审美认同的影响显著,而类别的影响不显著。本项研究表明,军人自我现实与理想形象的审美认同存在差异,参战经历是影响军人自我形象审美认同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结果可以为信息化战争形态下的军人自我形象锻造提供理论与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3.
自我认同与生活境遇有着内在关联。现代社会生活的分裂与变动特征,促使时代意识内化为自我认同的一部分,同时又打破了时代意识与自我认同的内在关联,从而使得对生活的理解以及对自我的认同成为一个需要不断反思和重建的问题。现时代的自我理解以及现代主体的自我认同,本质上是一种意识哲学的主体形而上学思维,它要求确证自我的主体地位。意识哲学范式的穷竭使自我认同走向相互认同,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为此提供了一种理论可能。  相似文献   

4.
中国情景下新生代员工自我认同维度的构建,有利于新生代员工的管理。本文是质性研究,通过访谈法、类属分析和德尔菲法等对中国新生代员工自我认同的维度进行研究。最终得出以下结论:首先,中国背景下自我认同的结构包括以下3个维度:自我归属、自我发展、自我评价。其次,本文得出中国背景下自我认同的3个维度与西方维度相似,但维度含义与西方研究不一致,它符合中国特殊的文化和特殊时代背景。最后,本文得出的自我认同的维度具有特殊意义,丰富了现有对自我认同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李恩华  闫梦若 《国际公关》2023,(22):188-190
在网络时代中,技术的变革正在不断重塑人们的生活方式,新型多元化的沟通交流方式日新月异,使个体自我认同构建路径发生巨大改变。大学生正处于自我认同建设的关键时期,其作为手机等移动互联网设备的深度爱好者,长时间生活在割裂的虚拟网络世界,致使自我认同构建出现新的特点与危机。本文通过研究网络时代大学生自我认同的特点,分析其自我认同危机产生的原因,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流价值观塑造、虚拟与现实自我融合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高校培育大学生自我认同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马召平作为陕西“70后”的代表诗人,他的诗歌创作鲜明的体现了“70后”的诗学精神,即对宏大叙事传统的主动疏离,从日常生活中开掘诗意诗情;诗歌中的乡土描写趋向理想化、浪漫化,成为诗人理想价值的寄托,诗歌中的平民情怀既是诗人乡土经验的重构,同时也是诗人自我认同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幼儿教师自我认同不仅影响着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而且影响着学前教育质量的提高。幼儿教师自我认同包括个体自我认同与社会自我认同两个重要的方面,其中幼儿教师职业的内在价值是促进幼儿教师个体自我认同的主要方面,而幼儿教师的社会交往是阻碍幼儿教师社会自我认同的主要方面。根据对这两方面因素的分析,本文试图提出提高幼儿教师自我认同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关于网络技术与人的自我认同之间的关系,技术哲学和技术社会学的视角表明:网络自我认同危机问题的出现,建立在独特的网络行为的基础之上,并具体表现为网络依赖、网络综合症、网络空间角色混乱、交往中的信任危机、自我价值的否定,等。网络自我认同危机的基本特征为:多极主体性、非常规人际互动性、非信任性。鉴于自我认同危机在前现代社会隐匿而在现代社会凸现的发生发展特点,网络自我认同危机根源的实质在于,在网络社会情境中,人的自我恒常性(稳定性)与适应性(变化性)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相似文献   

9.
社交网站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探索自我的机会和自我呈现的方式,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影响大学生自我认同发展的新的重要环境。社交网站自我呈现是一把双刃剑,其具体方面与策略决定了是否对大学生自我认同产生积极影响。积极和真实的自我呈现策略均有利于大学生自我认同的发展,在具体影响机制中,作为环境因素的线下社会支持和线上积极反馈起中介作用,个体因素中人格特质起调节作用、自我效能感起中介作用。未来的研究应深入探究社交网站自我呈现对自我认同影响的内部作用机制,建构新的理论,采取多种研究设计与方法,从多个角度更全面地揭示社交网站自我呈现与自我认同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摘要]回族日常交往的认同心态经历了自我认同、民族共同体认同、国家认同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认同呈现出三种不同的心态表现形式:自我认同心态是觉醒心态,对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心态是觉悟心态,对国家认同的心态是觉知心态,觉醒心态是自我及其相关血缘关系至上的心态,觉悟心态是自我归属的民族和宗教至上的心态,觉知心态是国家利益至上的公民心态。回族通过国家认同心态的生成,一方面与其他民族共同形成了中华民族的社会凝聚力,一方面将内群与中华民族相统一,将个人吸引与社会吸引相统一。  相似文献   

11.
文化的自我认同意识是传承与弘扬民族文化的内在根基,舍此便谈不上文化的传承。目前,中国大陆地区在文化的自我认同方面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曾经通过剧烈的政治运动,无理智地摧残自己的文化,使文化中的负面因素得以泛滥,并由此造成国民的文化自我认同意识的淡薄。而文化的批判性思维,则是文化自我认同意识的延伸和深化。准确地讲,文化的自我认同就是对民族文化中的精华和优秀部分的认同,这需要对传统文化加以深刻理解、分析、辨别、取舍。同时,文化的自我认同表现在当代中外文化的碰撞与比较中,就是知己知彼的文化定力。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比较中尚存在着一些问题与弊端,需要智慧地、高水平地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一名普通人的叙事为案例,根据人类语言学家Linde的个人叙事认同理论,重点关注叙事认同建构的三大特征.即自我的连续性、自我与他者的联系以及自我的整体意义。另外本文还借鉴社会学家Loseke融合文化、机构、组织与个人叙事认同的主张。将话语分析与文化研究相结合,分析案例中各种认同的融合。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一名普通人的叙事为案例,根据人类语言学家Linde的个人叙事认同理论,重点关注叙事认同建构的三大特征,即自我的连续性、自我与他者的联系以及自我的整体意义。另外本文还借鉴社会学家Loseke融合文化、机构、组织与个人叙事认同的主张,将话语分析与文化研究相结合,分析案例中各种认同的融合。  相似文献   

14.
汉语式微始于20世纪初,它见证了国人自我认同的危机,但这与当今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在综合国力提升之后,语言建设应该纳入重要的战略考量,因为语言不仅是交流信息的工具,而且涵盖着一种表征潜在价值观的话语系统。只有认同自己的母语,才能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的精华,才能促使国人认同自己的文化价值,也才能在与他者的对话中提升自身的话语分量。  相似文献   

15.
"道德认同"问题内生于主体道德意识的自我觉醒,反映的是道德意识内部以及道德意识之间的深层矛盾,而这些矛盾在现代社会显得尤为激烈并使个体道德意识陷入困境:道德自我认同的内在纠葛、自我认同与他人认同的紧张以及道德自我与伦理实体的背离。如何应对此困境,传统伦理思维和现代道德建构都将为我们的思考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6.
采用职业认同问卷、自我效能感问卷和学业情绪问卷对210名医学生进行测量,考察了医学生职业认同与学业情绪之间的关系以及自我效能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①职业认同、自我效能感与积极学业情绪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消极低唤醒存在显著的负相关;②自我效能感在职业认同与积极学业情绪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建议学校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帮助其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郭小川的诗作《望星空》前后两部分情思存在巨大的落差,反映在意识形态上表现为迷失的自我与强大的政治话语的辩驳与对抗,这种分裂的自我分别衍生出20世纪50~70年代诗坛两种完全对立的诗歌创作:主流诗坛的时代颂歌与一些诗人自觉的秘密写作。当代诗歌创作只有打破意识形态话语的束缚,才能拥有自己的园地。  相似文献   

18.
晚唐桂州籍诗人曹邺因出身岭南、屡举不第等原因萌生自卑心态,自卑意识在他的诗中有着或隐或显的表现。曹邺一方面以曹魏后人自居,向中原文化靠拢,一方面在诗歌创作中以复古诗人自许,通过文化认同与身份建构的方式来克服自卑心态。曹邺克服自卑心态,实现自我目标的文化动因来自儒家"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执着精神,他最终以儒者的人格、复古的诗格享誉诗坛。  相似文献   

19.
以自我认同为研究视角,探讨自我认同提升和自我认同威胁两种情境对消费者放纵消费的作用机制,关注情绪的中介作用及他人在场的调节作用,并设计两个实验对四者关系进行检验。实验一验证了自我认同对放纵消费的主效应,自我认同提升负向影响放纵消费,自我认同威胁正向影响放纵消费。实验二为中介效应提供支持,证明了自我认同提升和威胁分别通过产生积极或消极情绪对放纵消费产生影响。同时,实验二也验证了他人在场的调节作用,与无他人在场相比,有他人在场强化了自我认同的两种情境与情绪和放纵消费之间的效应。研究结果构建了放纵消费影响因素的基本框架,丰富了对放纵消费的研究,同时,着眼于应对性消费视角,研究自我认同的两种不同情境对消费行为的影响,拓宽了自我认同的研究视野。最后,为企业提出相应的营销建议:一是要重视放纵产品的情感性附加价值;二是要巧用他人在场对放纵消费行为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大学英语学习中,学生的自我认同变化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并可进行相应的行为感知描述。学生自我认同变化对学习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可以针对不同自我认同程度的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将自我认同变化理论与形成性评估方法或情感教学法有机结合,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