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与“讲政治”联系起来;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上真正理清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关系;必须强调“中国特色”;必须弄清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必须注重“建设”,避免“应付”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要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把它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四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抓好四个方面:1、坚持不懈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2、坚持不懈地进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3、加强党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4、大力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相似文献   

3.
文章认为,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设,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并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认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战略地位;以理论建设为灵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以理论建设为基础,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以加强领导干部的理论建设为前提,加强和改善党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  相似文献   

4.
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认识偏差,是造成精神文明建设滞后的主因。要改变“一手硬”“一手软”的状况,就应辩证地认识和处理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当前,“要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从而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本文先概括总结我国高等学校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发生的七大变化,继而论述高校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对象;最后提出抓好四个工程建设的建议,以增强高校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幅射力。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提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合格人才的重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高校文化建设对于高校本身的发展和培养“四有”新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市场经济对高校文化建设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历史重任,是思想、科学、文化、艺术等精神产品的主要集散地,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责无旁贷地应成为示范区和辐射源。为完成一这重任,认真地研究和把握高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正确认识以下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精神文明建设与教学科研工作的关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大方面。前者着重于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后者着重于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技术水平。两者都以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促进人的…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文化建设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建设相对经济建设而言,精神文明建设相对物质文明建设而言,故文化建设理论和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是一脉相承的。邓小平文化建设理论可以从四个方面来概括,分别是:经济与文化共同繁荣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培养“四有”新人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高校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特殊作用表现在:对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辐射、引导和示范作用;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输送大批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者;可以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为两个文明建设作出重大贡献;为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发挥重要作用。因此,要充分发挥高校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特殊作用,必须加强高校的师德建设。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关系跨世纪宏伟蓝图的全面实现,关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物质文明是基础,但是如果精神文明搞不好,物质文明也要受到破坏,在把物质文明建设搞好的同时,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进一步开创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已经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极其关注的大事。  相似文献   

11.
高校要搞好校园精神文明建设,首要一条就是要提高对抓好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同时努力做好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体师生员工;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搞好廉政建设,加强校园管理与文化建设,建立良好的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高等院校,在实现这一根本任务过程中担负着重要的使命,应把培养“四有”新入这一宗旨融入到高校的办学思路及学校发展规划中,落到实处。邓小平在阐述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时,反复强调要培养“四有”新人。早在1980年他就明确指出:“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  相似文献   

13.
从叶剑英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到邓小平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再到江泽民提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再到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即“四个文明”,最后到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生态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今天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发展变化,对于新时期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1919年孙中山《建国方略》巨著的完成,奠定了他的精神文明建设论思想理论基础。随着革命实践的发展,其精神文明建设内容也不断得以丰富,大体上已较为明确地指明了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两大方面。他的具体主张要点是:“知难行易”哲学;造就“政治修明”的境界;树立新时代的道德观念、风尚;“修明党德”;“振兴教育”;移风易俗。其实现途径和方法应注重各方面教育。孙中山的精神文明建设论优长在于:一是对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相互作用关系的认识基本是正确的。二是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进行,他是从中国国情出发而又与世界相比较研究来认识的。三是他晚年主张利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建设中国之社会主义并促进世界文明的进步与发展。由于时代条件和他本人认识的局限,其精神文明建设论也存在某些缺陷。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既有巨大的成就和经验,也有严重的失误和教训,它昭示人们,精神文明建设要象物质文明建设那样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学习理论,提高认识是前提;坚持不懈,以一贯之是保证;党的领导是关键;加大资金投入是保障;制度建设是根本。两个文明建设都搞好,才是真正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6.
<正>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有利的环境.实现这一根本任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着眼于建设.这里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作为高校要在抓好科学文化建设的同时,必须下力抓好思想道德的建设.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的灵魂,规定着精神文明的性质和方向.邓小平同志所说的“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主要是指对人民的思想政治教育或思想道德建设.我们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论述,要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下力抓好.从目前高校情况看,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7.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果这一判断井不错误的话,那么,考察精神文明建设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就可以转题为考察精神文明建设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状况的集中表现,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角度透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或许更加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能接近或展示二者关系的本质。为了深刻揭示精神文明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联系,在考察二者关系之前,我们有必要对文化和文明两个概念作出区别和界定。应该说,文化比文明的范围宽,它泛指一切人类现…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高校精神文明建设中所存在的几个认识上的误区进行了简明剖析,提出了精神文明建设中必须强化“五个意识”,做到“五个到位”的建设性思路,并指出搞好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必须要正确处理好四个主要关系  相似文献   

19.
学习江泽民“七·一”讲话精神,深刻认识新时期加强高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意义。增强做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自觉性,努力为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接班人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加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指导,紧紧围绕培育“四有”人才之目标,德育智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并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法制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