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部在新型工业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中央重视、中国加入WTO、西部的基础设施条件改善与东部产业转移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多种困惑,即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困惑、工业结构与新型工业化的困惑、所有制结构与新型工业化的困惑、科技创新能力低与工业化发展的困惑、资源型工业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困惑.解决这些困惑是实现西部新型工业化的必然要求和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2.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技术构成的多层次性都决定了中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真正难点不在城市和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而在农村和西部经济落后地区.地处西部的重庆作为老工业基地,已经处于"经济起飞"阶段,能否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重庆市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巩固和发展重庆区位优势的历史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西部地区存在着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由于经济结构上的二元性,形成了城市工业化与农村工业化同时并存的工业化特征;在西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政府要在尊重市场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在政策、制度等方面进行创新,推动"二元工业化"走向"一元工业化",协调农村与城市的关系,协调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工业化关系,使西部经济经结构稳定地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道路制约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地区的工业化总体上进入到了由初级向中级迈进的阶段。与发达地区相比较,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道路在任务、条件和背景上都有特殊性,而且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面临着工业经济结构、二元经济结构、生态环境、劳动力素质等方面的制约。从这些制约因素出发,必须以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工业化与城市化相协调来推进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模式选择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通过对工业化模式的一般分析,结合西部地区要实现新型工业化的特殊性,提出了要根据西部地区的工业基础、资源禀赋、发展环境等方面条件,采取高新技术带动模式、点轴辐射模式、外部资本加西部资源模式、农业工业化模式,实现西部新型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6.
西部欠发达地区实施新工业化发展战略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工业化的实证分析,说明这些地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实施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是必然选择.实施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就要调整所有制结构,构建产业创新体系,变资源导向型战略为市场导向型战略,推动产业结构动态升级,加快城市化进程,解决资金筹措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工业化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及其所处阶段的重要标志,从我国西部地区工业化的现状分析来看,西部地区的工业化道路受到科学技术、劳动力素质、资金、体制、资源与环境因素的制约,据此提出了西部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路径选择及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人力资本对于农村地区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至关重要,但所需要的人力资本从哪里来?近年来"回乡创业"已经成为继"民工潮"之后又一个新现象.从农村来到城市的农民工带着在城市工作中获得的资金、技术、知识和企业家精神等,回乡创建自己的企业.回乡者带来的人力资本对农村地区的创业活动(或创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对地方政府来说,鼓励和支持回乡创业是促进农村地区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对当前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如何推进新型工业化,利用后发优势以及尽快赶上先发展地区需要正确处理的新型工业化与产业结构升级;政府职能转变与新型工业化;产业结构调整与"后发展"优势;区际互补和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加大扶持与自力更生;"治贫"与"治愚"及速度与效益这八个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基于工业区位理论的西部新型工业化及其路径转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地区工业化水平低,空间组织和空间资源配置不合理,依据区域经济学的工业区位理论,在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中要推进城市化进程,培育西部地区工业化的增长极;以产业集群为载体,建设西部制造业基地;加快工业技术进步,优化西部工业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