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业转移的诱因分析与趋势预测——以长三角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转移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效途径,对于推动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以长三角地区制造业为研究对象,对这个地区的产业转移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长三角地区产业发展现状的评价,总结出引起这个地区产业转移的诱导因素;并结合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和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在确定长三角地区产业梯度高于国内其他地区的前提下,分别从产业的生命周期、产业的竞争能力和产业的集聚效果三个维度,推测出长三角地区应向外转移的产业门类.  相似文献   

2.
长三角产业集群中的日本东海地区的经验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东海地区的经济以制造业为中心,它也是世界著名的汽车工业的产业集群地.东海地区产业经济的基础和发展历程与长三角现状有相似的一面.本文对长三角地区与东海地区的产业经济的状况进行比较;介绍东海地区产业集群中的经验并进行理论分析,从中找出长三角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FDI与长江三角洲制造业发展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长三角是利用国际直接投资最多地区的之一,也是中国制造业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已成为国际产业资本向中国转移的前哨阵地。本文主要是研究FDI对长三角制造业基地建设的贡献,采用实证的方法从不同方面研究了FDI对长三角工业制造业基地建设的促进作用,并对长三角地区不同省市利用FDI政策调整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高峰  刘志彪 《河北学刊》2008,28(1):142-146
本文在长三角地区产业集聚与产业升级的背景下,提出了产业协同集聚促进产业集聚与产业升级这一新的理论命题。本文的结论是:只有进一步推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协同集聚和发展,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提高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协同集聚,才能为制造业集聚及其升级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实现制造业的良性集聚和升级发展。这也是京津唐地区赶上或者超越长三角地区可能需要经历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5.
中国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问题以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最为突出。长三角地区2008—2014年两位数制造业的产业同构指数变化趋势显示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同构水平相对较高,并且进一步趋同的基础依然存在。2014年域内两位数制造行业数据显示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同构具备明显"和而不同"特征:错落的"优势产业"和普遍的"基础产业"同时存在;"全地区"主要行业合理布局海外市场;高重叠技术型行业效益高于全国均值和产业跨区梯度转移互动较强等。长三角地区的合意性产业同构现状蕴含了域内产业协同发展趋势,是区域一体化战略的重要构成和基础。  相似文献   

6.
长三角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领头羊”,其制造业的发展关系着中国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建设。长三角苏、浙、沪三个制造业强省在经济创造、科技创新、环境资源保护三方面各有千秋,而要使长三角真正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三地必须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打破地区行政壁垒,消除制造业发展的瓶颈,共同推进长三角制造业区域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长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国际分工定位及其发展困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体系中,既有垂直型国际分工,也有水平国际分工。在这两种分工形式中,长三角制造业都处于分工体系的末端。这样一种国际分工定位,使该地区制造业可持续发展陷入困局。提升产业层级、与国外企业建立战略联盟、扩大高新技术中间产品的生产平台是长三角制造业摆脱困局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研究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城市群内部中心城市与各县市产业联动的现实基础、发展现状及趋势,以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障碍等,并提出如何通过中心城市与各市县产业联动来实现长三角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机制及政策.  相似文献   

9.
长三角地区的广播电视产业具有相近的地域文化特征.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不仅将构建长三角广播电视产业的活力文化圈,而且也将促进长三角地区在广播电视产业领域内的整合与协调,从而为长三角地区互惠共赢的发展格局提供历史性机遇.  相似文献   

10.
泛长三角产业转移与区域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不断加深的条件下,我国承接的来自发国家的传统产业和加工制造业方面的产业转移较多。随着我国东部地区经过多年高速增长,它的先发及政策优势效应不断减弱,中西部地区不断显现出低成本与土地供给优势,促使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与长三角相邻的安徽因为交通便利优势,也成为产业转移的热门地区。我国应当借鉴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经验,促进沿海产业结构提升,同时在承接地注意建设“靠城(大中城市)、沿线(交通干线)、集聚(形成产业集群)”的工业园区。  相似文献   

11.
基于制造业转移的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增长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中国制造业虽大但不强,多数企业尚处于产业链中低附加值的底部。制造业转移,特别是我国如何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是值得关注的话题。对于区域而言,制造业转移对于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具有促进作用,选择合适的主导产业是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路径。长三角地区制造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的转移对产业结构优化具有较为显著的影响。长三角地区应当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遵循制造业发展规律和产业结构优化规律,积极推动制造业在不同地区间的转移。  相似文献   

12.
通过建立基于ANOVA的偏离-份额分析对延边地区制造业竞争力进行数据分析,可重新回顾进入新时期之后延边地区制造业相对于全国范围制造业的竞争力强弱,判断制造业各产业部门较国家制造业产业部门的竞争力优势水平,进而完善和改进延边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由分析结果可知,延边地区制造业总体竞争力与国内水平相比较弱,27个产业研究对象中有21个产业部门的竞争力较全国制造业对应产业部门处于竞争劣势.虽然医药制造业、纺织业等主要产业的竞争力较为突出,但是这些行业在整个延边制造业中所占的比重极小,不足以改变整个延边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水平,导致了延边地区制造业整体增长缓慢.  相似文献   

13.
长三角文化创意产业一体化发展:浙江的选择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创意产业对于引导一国或地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江浙沪两省一市政府之间相互配合、有序分工和协作管理的基础上,各地政府通过相互间的政策博弈,创新文化创意产业体制机制和发展模式,对于实现长三角文化创意产业一体化发展至关重要.本文探讨了浙江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战略、产业定位与空间布局及政府的主要职能,提出了实现长三角文化创意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出台,使得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地区的联系更加紧密。为了判断和分析皖江城市带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文章通过采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法以及产业梯度系数,对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特征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两者间的差距,进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发展的战略定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群通过区域内城市整合,强化城市间的功能互补和深度合作,能拓宽发展空间,为工业化、信息化提供高效率的环境,挖掘区域经济更为强大的发展功能,从而加快整个区域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就我国而言,城市群发展是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三角城市群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发展最快、基础最好的地区.而对长三角城市群的产业发展给出明确的战略定位是当前的当务之急.基于此,本文在分析长三角城市群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服务经济定位长三角城市群未来的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我国医药制造业的区位问题进行了定量分析,主要是通过建立医药制造业区位优势评价的模型和指标体系,借助因子分析对其进行简化和结构梳理,最终给出了全国28个地区的医药制造业区位优势先后排名,并对结果进行了相应的解释.以定量分析的结果为基础,结合我国医药制造业发展的宏观政策导向提出了当前我国医药制造业发展的区位战略,即发展特色医药经济,打造产业发展增长极,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地区医药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长三角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与经济转型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剖析长三角地区经济、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软化法、区位商法等相关经济理论,对其产业结构高度化及专业化水平进行定量分析.在分析产业结构趋同对长三角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与消极影响的基础上,提出长三角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本文使用跨度30年(1988—2018)的CHIP农村抽样入户调查数据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制造业中心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区域辐射影响,并在半参数回归模型中使用农户所在地到制造业中心距离变量分析了制造业中心对农户收入的辐射作用及其空间衰减状况。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的农户收入水平与当地的工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一个地区的制造业、服务业、外资、出口水平越高,该地区的农村居民收入越高,特别是低收入家庭获益最大。2010年以来,珠三角和长三角国际制造业中心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断向中西部省份转移,已经使各省制造业中心促进农村居民收入提高的作用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外出农民工选择在本省就业。  相似文献   

19.
顾秀君 《学术探索》2013,(12):95-98
长三角是中国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但由于中国行政划分的体制等问题,长三角物流呈现地区分割、流通速度不高、投入高产出低下等不相协调的问题;同时,国际环境压力加大,对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通过对长三角社会物流和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的分析,指出要保证长三角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需要以长三角社会物流的协同发展为基础,结合长三角地区的产业集群分布,打破行政划分的限制,做好长三角社会物流的规划,从整体和系统的角度促进长三角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促进长三角地区经济系统健康持续。  相似文献   

20.
根据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文章从产业基础、创新能力、数字化能力、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绿色发展、质量竞争力、社会贡献8个方面构建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进行测算,并利用聚类分析、对应分析等方法对区域差异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12-2020年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可以划分为起步、较快发展和快速发展三个阶段,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从发展指数来讲,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但从增长率来讲,中部和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主要得益于数字化能力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