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利率变化、房地产周期的波动规律以及房价近几年的走向,分析和预测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走势,结果表明:中国房地产仍将保持持续发展的态势,政府仍需采取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措施,有必要继续上调利率。  相似文献   

2.
胡月晓  李岚 《南都学坛》2007,27(5):105-108
由于缺乏"做空"机制,房地产市场的运行具有"单边市场"的特征,只能"做多",不能"做空"。房地产市场具有房地产供给滞后和房地产需求中真实需求和投机需求分离的特征,造成了房地产市场调节的非对称性,需求上升时房价上涨,需求下降时则以空置率取代价格成为房地产市场"出清"的主要手段。房地产需求、房地产价格和房地产金融之间具有正反馈机制。房地产消费使用的真实需求通常仅影响到租赁价格。除房地产金融资源因素外,宏观经济和产业结构情况、市场预期心理,以及管制政策变动等都会使房地产价格发生周期性变化。房地产市场的运行规律,天然需要我们加强预测和干涉。  相似文献   

3.
中国应加快从国际资本市场融资的步伐何晓晴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面临巨大的资金需求。据世界银行预测,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将达到年均8%至9%。根据第9个五年计划,1996年至2000年固定资产的投资总量将在15000亿美元左右。同时,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亦需要...  相似文献   

4.
房地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历来受到各方的广泛关注。选取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以来的相关数据,全面考察我国房地产市场波动的驱动因素。实证结果表明: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波动主要由宏观经济、房地产供给、房地产需求以及房地产市场调控等方面因素驱动;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房地产市场波动的驱动因素在不同时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2010年中国房地产市场一路跌宕起伏,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着摔打和沉淀。在过去的2010年里,哪些人、哪些事将成为房地产市场年终成绩单中的一笔?作为行业中最庞大的群体——购房者最有发言权。  相似文献   

6.
非理性膨胀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2007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黄皮书,提出中国应汲取当年日本房地产泡沫的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相似文献   

7.
最近,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布朗博士预测:2030年中国将有6.4亿人口的粮食需要进口,而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能满足这一巨大需求。而我国经济专家所持的观点却截然相反:  相似文献   

8.
电能照亮半个中国。前不久,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了《2003年电力供需形势预测报告》,预计我国电力需求增长速度将在9%~10%之间,高于GDP的增长率。三峡水电站建成后,总装机容量为1820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847亿度,相当于10个大亚湾核电站。以每度用电创产值6元计算,三峡水电站创造的产值高达5082亿元。约为目前中国GDP10万亿元的5%。今年发电量将达到55亿度,这些电力将送往华东、华中和华南地区八省市,明年三峡电力供应将新增广东。从现在起到2009年,三峡工程差不多每年都有4台机组投产发电,发电量相当于每年增加一个葛洲坝电站。到2009…  相似文献   

9.
针对中国2015年和2020年CO2排放强度减排目标,建立了以CO2强度减排为主要约束,综合考虑经济增长、能源结构以及产业结构等约束的石油需求优化预测模型.预测结果显示:2015年和2020年中国石油需求量分别为5.28亿吨、6.04亿吨,该结果意味着,未来我国石油需求总量仍将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占一次能源比重有所下降;与其他研究结果比较发现,减排约束对石油需求的增长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未来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仍将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0.
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的中国煤炭长期需求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支持向量回归机(SVR)对我国煤炭1985—2008年需求量进行模拟与仿真,预测我国2009—2020年煤炭长期需求,并模拟解释变量不同增长率下煤炭的需求量,最后根据预测结果给出政策选择。研究结果表明,在基本情景下中国煤炭需求从2009年的20.648亿吨,到2017年将出现峰值,达到24.592亿吨,随后缓慢下降至2020年的23.186亿吨。说明在现有的能源消费情景下,中国高速经济增长依然要严重依赖煤炭。同时还发现,经济增长是煤炭需求增长的主要原因,影响最大,是能源政策的一个重要影响变量;工业结构(第二产业)影响次之,即便是微调,也会对煤炭需求有较大的抑制作用;城市化也是影响煤炭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1.
20002年初,美国世界农业展望委员会发布了最新一期《世界农产品供需形势展望》报告。报告从生产和贸易两方面对全球农业形势作了全面预测,内容涉及:全球农产品供求基本态势,中国、美国和欧盟等农产品生产与贸易大国的生产、消费、进出口及库存数据预报;美国主要农产品的生产者价格。展望报告对全球农产品市场供需形势的分析研究,对于我们了解全球农业最新动态、探讨我国农业发展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一、谷物:需求增长高于产量增幅,年末库存下降。2001年全球谷物总产量为18.40亿吨,比 2000年增产640万吨…  相似文献   

12.
我国粮食中长期供需趋势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ARMA模型、指数平滑、灰色预测和组合预测等方法,在预测人均粮食需求和粮食收益率的基础上,基于联合国人口司中等人口增速假设,预测了2015-2030年我国粮食供需趋势.结果表明:(1)我国粮食需求总量持续增加但增速减慢;小麦和大豆需求增速放慢,玉米需求增速加快,稻米需求增速稳定;(2)饲料粮和工业用粮将取代口粮成为中国第一大粮食用途,玉米将取代稻谷成为中国第一大粮食品种;(3)我国粮食产量预期上升,2015-2020年增产0.5亿吨较为乐观,2020-2030年增产1.1亿吨是个极大的挑战;(4)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可能造成一半以上的粮食缺口;小麦缺口基本能被稻米盈余所覆盖;通过贸易途径平抑国内饲料和工业用粮缺口是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如何定量科学地预测房地产市场和走势,面对未知的市场,政府如何调控市场?开发商如何定位新项目?应用灰色系统与随机过程两种数学方法,在对房地产各指标的预测中,建立相应的灰色-马尔柯夫预测模型,并对西安市2006年的房地产走势做出预测。预测结果是2006年西安市普通住宅均价应在3200元/平方米左右,表现出稳中有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以2001—2009年沈阳市房地产市场数据为基础,分析沈阳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建设,土地、商品房和存量房等市场方面的运行状况。剖析房地产市场运行规律,总结沈阳市房地产市场的运行特点,并结合国内外经济环境及宏观调控政策对房地产市场产生的影响,分析预测沈阳市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论房地产买卖与租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地产交易的本质是房地产产权的交易。房地产使用权的供给与需求构成房地产租赁市场,房地产所有权的供给与需求构成房地产买卖市场或房地产产权市场。房地产出售市场与房地产租赁市场的均衡受房地产租赁资本成本、房地产租赁与买卖供给—需求价格弹性以及房地产开发周期的影响。非均衡房地产租赁市场与出售市场直接影响整个房地产的市场效率。  相似文献   

16.
解读市场政策,洞悉发展趋势。2011年12月20日,由中国指数研究院和搜房网联合主办的2011-2012中国(福州)房地产形式报告会在福州世纪金源大饭店隆重启动。报告会紧贴当前调控形势,深度剖析全国房地产发展现状、福州房地产市场走势以及福州房企应对策略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土地价格的预测能够折射出城市土地市场与房地产市场的变化趋势,明确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影响太原市土地价格的因素有很多,分析这些因素对于太原市土地价格的影响,可以准确预测太原市土地价格的变化趋势,促进太原市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发展,对于太原市宏观经济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粮食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1994年秋,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在其《谁来养活中国》一文中对中国未来的粮食形势作了灾难性的预测,断言“中国在2030年将出现2.6亿吨的粮食缺口,人均消费量从现在的300公斤升到400公斤,总消费量将达到6.41亿吨,进口赤字将达到3.78亿吨,届时将没有一个国家或国家联盟能够增加出口来解决中国未来粮食缺口,中国巨大的粮食赤字不仅会导致其经济奇迹的结束,而且会引起世界粮价的高涨,从而危及非洲和西、南亚等缺粮  相似文献   

19.
2011年9月9日~10日,由中国指数研究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共同主办的2011中国房地产品牌价值研究成果发布会暨第八届中国房地产品牌发展高峰论坛于北京举行,全国200多家房企代表及媒体精英参会,共同探讨当前市场形势下房地产品牌企业发展之路,构建“地产品牌生态圈”。  相似文献   

20.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杨慎日前表示,中国住房开展还有40年的潜力。  杨慎日前表示,有两个基本需求决定了中国住房发展还有40年的潜力,一是有10多亿人口的住房需要,二是人民群众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不断改善住房条件的愿望。曾经担任过建设部副部长的杨慎说,中国近两年统计的现有人口约为13亿,每个净增人口1200亿,每年结婚人数980万对,农村到城市打工人口7400万,这些都构成了对住宅需求的庞大人群,并且,各行各业都需要房子和配套设施。预测到本世纪中叶,供需才能平衡,那时人口将达到16亿。杨慎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