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群元  喻定权 《城市》2009,(12):34-39
2007年底.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至此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层面的一项重要改革探索。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获得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先行先试试验权,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浦东新区在紧锣密鼓地迎接世博会、推进综合配套改革的日子,迎来了新区社会工作者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十周年。 十年来,浦东新区专业社会工作从起步到较快发展,涌现了一批专业人才,逐步建立起专业社会工作机构,配套各项专业社会工作制度,专业社工服务拓展到社会各个领域,得到相当广泛的认同和欢迎。  相似文献   

3.
刘力  林志玲 《城市》2008,(2):8-12
继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之后.重庆与成都两市成为第三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此期间.深圳也以经济特区的身份自觉归位于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列.还有更多城市或区域在为成为下一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而积极筹划。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何有如此魅力以至吸引众多城市乃至经济特区争相角逐?现阶段在我国需要具备何种条件才能成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今后又将以何种方式推进与扩展试点范围?这些都是时下学界与政界共同关注的焦点议题。  相似文献   

4.
王琳 《城市》2011,(10):61-64
天津滨海新区作为继深圳经济特区、浦东新区之后带动区域发展的新经济增长极,肩负着重大历史使命。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要求,应积极推进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不断提高滨海新区的创新能力、服务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在带动天津城市发展、推进京津冀和环渤海区域经济振兴、促进东中西互动和全国经济协调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十二五”时期加快滨海新区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我们关注和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意义、政策设计和动力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寿义 《城市》2008,(6):6-8
在中国改革开放近三十年之际.国务院先后批准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市和成都市、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进一步深化改革.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制度保障的重要举措。正确理解和把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意义、政策设计导向和动力机制.对搞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滨海新区——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增 《城市》2008,(7):17-20
2008年3月13日.国务院批复了《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自2006年5月国务院批准滨海新区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作为先行试验者的天津滨海新区.再次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相似文献   

7.
滨海新区建设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战略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坤  肖绮芳 《城市》2006,(4):13-15
一、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目前对于"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但从总体上看,有两层含义:第一,是一个全国性的改革试验区.其综合配套改革的核心在于先行先试的试错权.通过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一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体制性方面的实质性突破,为全国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创建和谐社会起示范作用.第二,改革的综合配套性.是指改革不再是若干分散的单项改革,而需要处理好方方面面的交互关系,是一项系统工程.各项制度创新必须相互协调、共同推进.  相似文献   

8.
马伊里 《社会学》2007,(4):1-12
社会全生态和谐发展战略是浦东发展模式的重要标志。经济社会互动发展是浦东社会全生态和谐发展内在规律的科学体现。本文概述了浦东改革开放17年来社会转型与社会发展的历程。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其根本目的在于激活浦东新区内在自身的改革能量。要把浦东建设成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新城区,必须以“三全”即把对人的全过程、全领域、全人群作为综合创新关注的主要焦点,以“三个创新”即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社会发展模式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作为综合创新的重点突破口,以“三大突破”即发展空间的突破、合作机制的突破、发展方式的突破作为综合创新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9.
胡艺华  喻勇兵 《城市》2009,(7):25-32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深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及实施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重要位置。建设“两型社会”成为当代中国发展的一个全新命题和一项重要任务。2007年12月,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国家“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大背景下.从国家发展战略层面赋予长株潭城市群加快新一轮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省会长沙如何顺势而为.在“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中担当领头羊,创造新经验,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0.
2007年6月,上海市浦东新区政府根据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要求和上海市委统战部及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的有关工作精神,经区政府第十次常务会议审定,在浦东新区民族工作领域尝试引入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专业力量,以设立项目的形式,由政府向专业组织购买专业服务,以陆家嘴功能区5个街道为试点,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服务.  相似文献   

11.
吴佳丽  李红军  袁浩正 《城市》2011,(11):52-55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指导土地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落实土地宏观调控和土地用途管制、规划城乡建设的重要依据。滨海新区是国务院确定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国家继深圳特区、浦东新区后又一个潜在的经济增长极,是具有国家全局意义的重要开发区域。创新性编制滨海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于滨海新区的土地利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广泛调动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有序推进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成都市大邑县积极探索建立耕地保护基金制度,完善耕地保护的长效机制。2008年  相似文献   

13.
王家庭 《城市》2007,(11):18-23
一、引言 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后,2007年6月7日,国家发改委下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通知》,正式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建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相似文献   

14.
6月8日~10日,成都统筹城乡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现场研讨会在成都召开.此次研讨会由国土资源部、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成都市人民政府承办.会议正值成都获批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两周年之际.两年来,四川省委省政府、成都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取有力措施推进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创新土地管理制度和机制,取得了显著进展,初步形成了一批改革成果,在全国同类改革实践中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15.
统筹城乡发展用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是加快建立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机制、探索建立构建和谐社会体制的要求,也是探索中西部地区发展模式的需要。经国务院批准,重庆市、成都市正式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我国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情况下,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统筹城乡发展的最终  相似文献   

16.
从改革的发展演变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提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姜良瑜 《城市》2006,(4):16-19
2005年6月21日,国务院批准上海浦东新区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建立了第一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这预示着进入攻坚阶段后改革战略和思路的调整.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遵循历史的逻辑演变规律.因此,要理解当前新的改革举措,有必要对过去改革发展演变的过程进行回顾和总结,这将使我们对改革的整个推进脉络和发展趋势有更好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长株潭城市群行政区经济弱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万涛 《城市》2009,(3):56-59
2007年12月14日.长株潭城市群成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但城市群行政区经济色彩仍然相当浓厚。长株潭城市群应通过合作博弈.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并调整行政区划,以弱化行政区经济.为城市群成功建设“两型”社会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8.
2006年湖北省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在全省推开,期待通过转换政府职能,引入竞争机制,变“以钱养人”为“以钱养事”,按照政府出钱、购买服务、合同管理、农民认可、考核兑现的要求,推进为农村提供公共服务的乡镇事业单位的改革。  相似文献   

19.
天津滨海新区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战略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元 《城市》2007,(4):6-7
2006年4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批准滨海新区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对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实现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以及探索新时代下的区域经济发展和管理新模式,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上海市改革开放的前沿,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从1997年就开始尝试推进专业社会工作。为了进一步促进社会工作专业化,整合社工资源,浦东新区社工协会于2003年2月28日成立了"上海乐群社工服务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