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8,(5)
西陵十子是明清之际活跃在杭州西湖畔的一个文学群体,他们结社雅集,积极开展文学活动,推动了清代杭州文坛的兴盛。西陵十子与密迩杭州、以陈子龙为首的云间派往来密切,彼此以同盟视之,共同将明末清初复古运动推向高潮。在诗学方面,西陵十子与云间派多有一致,主张宗唐复古,提倡温厚和婉,同时提倡文采华艳,并将六朝与晚唐纳入宗法对象,拓宽了诗学视野。西陵十子在继承云间派的同时亦有修正,如散文方面主张不拘家门,博取秦汉散文与唐宋散文之长;词学方面不满云间派专取晚唐北宋婉媚之境,对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词风多有肯定。 相似文献
2.
陈子龙是明末清初云间派的领军人物,他交游广泛,文友遍及大江南北。在他的交游网络中,诸多桐城文人是不容忽视的。考察这些桐城文人与陈子龙的交游关系,不仅可以更清晰地认识陈子龙,还能管窥明末清初松江与桐城两地的文化交流与文学互动之景况。 相似文献
3.
赵红艳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07-109
学术界过去一致认为明代的文学复古是在前七子形成后才开始,实际上从明初就已经开始了。本文主要探讨在成化、弘治时期,郎署文学逐渐兴起,“前七子”兴起之前,储、邵宝等人对文学复古运动的贡献,以及文学复古主要领导人李梦阳的复古主张。 相似文献
4.
谢旭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1(1):126-130
关于明代"七子"派复古运动,学界向来纠缠不清,褒贬不一,特别是自明代以后,七子的复古理论一直为世人所误解,所以,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七子的复古理论,是研究七子文学理论的关键。七子派文学复古理论的实质就是反对以程朱理学为代表的宋学,七子派复古的目的就在于对于文学创作中的理学化倾向进行去魅,从而恢复情感在文学中的价值,可以说,重情就是七子派文学复古理论的核心。 相似文献
5.
陈子龙是明清之际重要的复古派诗人,明末诗坛的领军人物之一,在明清诗学体系的传承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陈子龙诗歌研究相对沉寂,80年代以来逐渐升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文章从诗歌理论与批评、诗歌创作与风格,以及在诗史上的地位与影响等三个方面,对近三十年来陈子龙诗歌研究进行一番梳理和回顾,并指出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6.
曾肖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5(4)
艾南英与复社之间长达十多年论争,主要围绕不同的文学观念来展开。从论辩的重点不同来看,论争可分为四场:一是艾与周钟讨论文章作法;二是艾与复社诸子争辩复古的途径与目的,主要是艾南英与陈子龙的交锋;三是艾与复社诸子围绕豫章(即江西)文章的独特性与地位的重要性展开论争;四是艾与张自烈之间以选本的形式相互指谬、论辩。论争的持久与激烈,多半由于艾南英的意气与坚持。双方关系错综复杂,相互纠葛。 相似文献
7.
吴思增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3(1):63-67
"庄骚"合称是古代文学作品中常见的现象.明以前,多着眼于艺术文章之同,而其后,始多言其思想感情之同.明清之际,陈子龙等士人把超脱此世的情怀与忠国之情、怨世之心相结合,赋予庄骚合称新的时代内涵,也体现了易代之际士人的特定情感心态. 相似文献
8.
明朝理学治国的政策使宋儒理学大肆侵入文学,造成了严重的文学危机.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开启了复古运动来抵制这种侵入,并采取了具体的策略:通过对文学与道关系的梳理来重新确立文的独立,对情进行重新认识并还原了文学的本质特征,对归与途的理解辨析了复古的具体主张.这次复古运动很大程度上抵制了理学的侵入,促进了文学的独立与发展,也使文坛开始活跃. 相似文献
9.
吴思增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9(2):106-109
陈子龙是明末清初云间词派的重要人物。他的《湘真阁存稿》作于甲申国变之后,是一部唱和之作,收在与其他五位云间友朋的唱和总集———《倡和诗馀》中。本文拟将陈子龙《湘真阁存稿》与其他词人的唱和词作对比分析,从词的意象、闺情词、咏物词三方面入手,研究其表现的共同倾向和相互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刘雨佳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2(3)
词学界喜欢将李煜与陈子龙对比,认为两人词风甚为接近.但由于身份的不同及创作理念的差异,李煜与陈子龙的词作在相似词风中亦呈现出不同的个性特点.李词造语秾艳富丽而陈词淡雅清丽,李词达情直率赤诚而陈词婉转蕴藉,李词传递出的是末代帝王痛悔无奈的生命悲慨,陈词则唱出了凄婉的英雄悲歌.李词前后期风格差异明显,后期作品境界尤大,以纯然赤子之心书写的人生悲剧独绝千古,陈词则前后期风格则较为一贯,"香草美人"的兴寄之思、忧国忧民的士人责任感贯穿各个创作阶段. 相似文献
11.
陈振濂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21(6):50-57
西泠印社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为宗旨,这一宗旨被赋予了丰富而鲜明的时代内容。印社在举办创作、展览与研究时,既要坚持高端、精品的质量要求,又要与社会时事相呼应。它以篆刻为立身之本时,还需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以社务运作为形式,以印文化整合、金石学重振、百年社史续写、祭祖祀贤仪式恢复等为内涵来进入当下中国的学术史。其创作、展览与研究不仅指向历史,更要指向当代,惟有如此,百年老社才能“浴火重生”。 相似文献
12.
李越深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7(1):95-101
关于晚明名士陈子龙与柳如是的恋情,陈寅恪先生在其《柳如是别传》中曾作过详尽的考述,许多历史事实因此得到澄清.但是随着近年来有关资料的增多,《柳如是别传》有关陈柳恋情的考述有一些值得补充和修正之处.如:(1)《柳如是别传》所举有关陈柳恋情的陈子龙词,有的事实上并不涉及陈柳恋情,有的与陈柳恋情无直接关系;(2)陈寅恪先生认为陈柳两人于崇祯八年(1635)首夏结束同居,经考证,陈柳分手的时间当在崇祯八年寒食日;(3)崇祯十年(1637),里巷之间陈柳之事传闻又起. 相似文献
13.
"男儿捐生苦不早"--论陈子龙之死兼谈明末士人对待死亡的心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蓉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3(1):20-24
该文通过研析陈子龙最后阶段所作的诗文及其传记资料,勾勒他生命最后的轨迹,探究他生命终结前的心态.且因为他具备文人、官吏、义士等多重身份,有着丰富曲折的人生经历和敏感细腻的情感,在明末士人中颇具典型性,故又借此一探明末社会知识分子面对生死抉择时的心态. 相似文献
14.
周衡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6):67-71
唐遗民文人的界定不能从普泛化的遗民概念出发,而应该以是否对朱温及其梁朝有一种否定或拒绝的态度和是否具有遗民意识为标准。从唐遗民的特征来看,其具有一定的群体性和南方化的地域性,同时,隐逸之心和黍离之悲也就构成其群体心理。而相对宋明遗民的家族化,唐遗民也缺乏一定的传承性。作为一个独特的历史存在,唐遗民文人的社会影响较小,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与客观文献的匮乏和研究关注的不足有关,而另一方面则是与社会动乱而衣冠荡析、内部毁灭的亡国途径和忠义淡薄的末代士风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陈伯海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4)
<正>王立教授的《文人审美心态与中国文学十大主题》在学科门类上属主题学研究。主题学研究在西方早已形成传统,而在中国文学研究领域,特别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还比较陌生。王立教授曾加以旁征博引,从古代流传的多种总集、别集与类书中考订,按主题及其类别来区分和审视文学作品也适合我们中国的国情,这确是有见地的。不过我想,恐怕只能说明我们的先人具备着某种主题学的眼光,不等于已经建立起明确而完整的主题学研究的方法和理论。作为一种科学方法的主题学研究,是在20世纪初方始引进我国的,大约于二三十年代间,以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的转变》为发端的一批学术成果,初步展示了它的业绩。尽管当时的研究大体局限于民间传说故事的范围,数量不算很多,甚且没有提出“主题学”的名称,而其宏阔的视野、新颖的方法和扎实的资料工作,仍给学术界带来深刻的印象。可惜的是,此项事业后继乏人,不久即趋于冷落。从四十年代直至七十年代末,有关文学创作的主题和主题思想的讨论相当热烈,而主题学研究却绝少有人问津,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 相似文献
16.
李福标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2(1):82-86
古代文人合称现象在中国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史上很普遍。一个文人合称往往代表一种文学风尚或一种文学批评理念。合称中的作家之间存在着某种特殊的因缘 ,对这种因缘进行深入发掘和辨析 ,对于作家研究和文体研究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陈忻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41-45
“朝”与“隐”是一对矛盾的概念 ,“朝”意味着身处庙堂 ,担当职务 ,即与当权者合作 ;“隐”则意味着置身江湖 ,退处林野 ,拒绝与当权者合作。但是 ,中国有相当一部分文人却将“朝”与“隐”集于一身 ,他们将“隐”所包涵的“清高”、“自尊”的内核注入到“朝”中 ,有所为有所不为。他们虽不离官场 ,却依然能够保持正直、清高的人格 ,这样 ,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朝隐”。本文将我国古代文人的“朝隐”分为三种类型 ,即以阮籍为代表的“意难平的朝隐”、以王维为代表的“身心相离的朝隐”、以白居易为代表的“出处相济的朝隐” ,并对这三种“朝隐”的方式及成因作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陈任远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10-114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熊希龄提出了抗日救亡的一系列思想主张,包括要求政府当局放弃不抵抗政策、实行民主政治、促成全国团结、争取国际支援、注重慈善求助等方面。这些主张的提出,是熊希龄长期以来所具有的救世抱负、雪耻情结作用的结果,也与他的独特政治经历有关。 相似文献
19.
高晓玲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
没有哪个时代像维多利亚时代这样如此关注知识的本质问题。当时几乎所有重要的文人都在思考知识问题,探求人类智性的边界,反思认识活动带来的后果。尽管他们的学科领域看似泾渭分明,关注焦点也各有不同,然而细读和比较会让我们发现,他们的话语在深层处彼此交叠,相互渗透,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知识共同体。这个共同体追求整体性而非分化的专业知识,看重健全心智而非职业人士的培养;他们把知识与道德价值和审美情趣紧密关联,成为动荡时代为大众提供精神导引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