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时期党的思想理论创新的主线是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在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回顾这一历史过程,并总结其中的历史启示,目的在于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更好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科学的思想体系,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生巨大变化和发展,国际风云急剧变幻的情况下,马克思主义更需要从实践中不断吸取营养,有新的发展,新的突破,这是使马克思主义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战斗力的基础。邓小平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正是适应时代要求,在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过程中,在哲学,政治经济学特别是科学社会主义方面,具有独创性地发展了一素列科学理论观点,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邓小平同志以马克思主义的创造精神,政治智慧和理论勇气,大胆实践.善于总结,独立自主地探索着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  相似文献   

3.
把握和运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个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和党的事业发展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都要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始终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党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是在实践过程中,特别是在同一切错误思想倾向的斗争中不断创新发展的;必须着力锻造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政治领袖的创新精神、理论自觉和政治素质是理论创新的主体动力和最重要的主观条件;领导决策制度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重要保障;引导广大群众确立对理论创新的正确立场是使精神转化为物质力量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同中国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新论断,也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石和立论基础。梳理和阐述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思想,以期从根本上深刻理解和把握这一理论,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重大的理论创新,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崭新内容。这一理论科学地揭示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所实现的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规律,是对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完美建构,是对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完美续写,是对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思想的完美发展,同时也是对西方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完美超越,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以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为基础,提出了完整的社会发展理论,奠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深入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牢牢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建设道路.  相似文献   

7.
雄厚的科学基础、时代的超越性、科学的发展观、时代的敏感性,造就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实践精神。根据时代向前、向上发展的最新动向,根据社会变革实践深层推动的最新需要,将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写在党的旗帜上,不断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当代中国最新的社会主义实践,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规律的内在要求,也是它伟大实践精神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8.
整体把握马克思主义,是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的需要。整体把握马克思主义须有科学的方法和研究路径,用完整的系统的观点、联系的全面的观点、用发展的创新的观点、实践的科学的观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观点、逻辑的和历史的相统一的观点是整体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9.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着眼于对实际问题进行理论思考并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品质和历史优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创新的实质是中国共产党人立足国内外发展大局,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实践主题,科学回答时代之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研判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全面推进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把握和应对“两个大局”的理论结晶,蕴含着深刻的理论创新逻辑。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是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诸多矛盾的新探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必须坚持三个原则,即实事求是的原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的原则和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略论把握理论精髓陈紫明邓小平同志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在这个科学体系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只有牢牢把握这个精髓,才能深刻理解建设...  相似文献   

12.
论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归根到底是由于这一伟大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形成了一个新的科学体系。围绕着解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研究对象,按照历史和逻辑的顺序,邓小平理论体分包括五个层次内涵:(1)基石理论,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2)基本规律理论,包括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改革动力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全面发展论;(3)分支理论,即基石理论和基本规律理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个层面的展开,(4)基本范畴理论;(5)世界观与方法论。在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中,关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具有重要的基石意义。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放到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层面上加以深入考察,有助于更加深造地理解和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是发展的科学 ;要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用发展的观点来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 ,要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这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应有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14.
学习邓小平经济理论,要注意从总体上把握其科学体系,但更重要的,是要抓住这一理论的根本。邓小平经济理论的根本是创新精神。改革开放的新实践是邓小平经济理论创新的基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最大、最杰出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又一次理论创新,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突出了发展的时代主题;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把握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富于创造性,与时俱进,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自诞生150多年来,已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21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热点.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深刻理解和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品质.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质;发展生产力,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品质.三者密切结合形成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的突出品质.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理论。这一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为今天我们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和科学指针。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一理论的精髓实质、基本线索以及这一理论形成的突出思路、出发点和归宿的论述,以便于我们正确把握这一理论的基本特点,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这一理论基本内容,从而在实际工作中增强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相似文献   

18.
认为: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与本国实际密切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基本原则;把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党创新马克思主义和事业发展的正确道路;不断全面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根本前提;始终站在时代高度、正确把握时代要求,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重要环节;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是实现理论创新的基础工程;领导决策制度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历史跨越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与继承俄国民粹主义的过程中创立,经由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加以丰富和发展,成为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准确地把握该理论的精神实质,对于深刻地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积极地推进中国的改革开放及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反思的三个"关键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思改革开放以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可以发现这一过程即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和基本原则与本真精神的"真诚守护"、"有效激活"与"内在性"创新.真诚守护作为世界观实质的根本立场、科学方法、基本原理与崇高的理想信念,并在中国化的"结合"过程中创造性转化为民族实践、主导思想、核心价值、先进文化合而为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效激活理论的现实性则为民族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现实需要提供服务;"内在性"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灵魂,即以中国化的社会主义特色实践为经验基础,为理论增添富有民族实践特色和时代气息的新鲜内容实现理论的一脉相承,承载着发展中国的历史使命与时俱进地创新现实社会主义的"中国道路",同时以民族的具体的时代的思维形式和文明成果创新理论.完整准确地总结和反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还需要重视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经验,重视和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西方世界相关"主义"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