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汉唐时期骑兵时代的战斗力生成模式在秦汉时期初步形成的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在这一时期,形成了以更为精良的钢铁兵器为基石、以世兵制和府兵制为支撑、以骑兵为中心的骑步协同作战的作战形式为载体的骑兵战斗力生成模式,同时,军事理论、军事教育训练、军事法制等结构性要素也在不断发展并趋于成熟。  相似文献   

2.
汉唐时期骑兵时代的战斗力生成模式在秦汉时期初步形成的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在这一时期,形成了以更为精良的钢铁兵器为基石、以世兵制和府兵制为支撑、以骑兵为中心的骑步协同作战的作战形式为载体的骑兵战斗力生成模式,同时,军事理论、军事教育训练、军事法制等结构性要素也在不断发展并趋于成熟。  相似文献   

3.
宋元时期,火药时代的战斗力生成模式悄然兴起。火药兵器越来越多地在战场上使用并变得越来越具有决定意义,冷兵器地位渐次下降,兵役制度由府兵制、世兵制向募兵制转变(中原地区),作战形式由骑兵为中心的骑步协同作战向以火器手为中心的诸兵种协同作战转变,以军事理论、军事教育训练、军事后勤的发展为辅助,最终初步形成了以冷热兵器并用为基石、以世兵制和募兵制为支撑、以火器手为中心的诸兵种协同作战为载体的火药时代典型战斗力生成模式。  相似文献   

4.
从原始社会末期到夏前期,车战时代的战斗力生成模式悄然兴起.以兵器由木石材质向青铜材质的转变、兵役制度由部落民军制向国家常备兵制的转变、作战形式由自由作战向初级阵战的转变为主要标志,以军事纪律、军事教育与军事训练的产生与转变为辅助,最终初步形成了以青铜兵器为基石、以国家常备兵制为支撑、以战车为中心的车步协同作战为载体的车战时代典型战斗力生成模式.  相似文献   

5.
中国冷兵器时代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转变,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从车战时代战斗力生成模式向骑兵时代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转变;二是从骑兵时代战斗力生成模式向火器时代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转变。在每次转变中,战斗力生成模式的基本要素如兵器、兵役制度、作战形式等要素都发生了质的转变,其他要素如军事理论、军事教育训练、军事法制等要素也在质上或量上产生了飞跃。  相似文献   

6.
从原始社会末期到夏前期,车战时代的战斗力生成模式悄然兴起。以兵器由木石材质向青铜材质的转变、兵役制度由部落民军制向国家常备兵制的转变、作战形式由自由作战向初级阵战的转变为主要标志,以军事纪律、军事教育与军事训练的产生与转变为辅助,最终初步形成了以青铜兵器为基石、以国家常备兵制为支撑、以战车为中心的车步协同作战为载体的车战时代典型战斗力生成模式。  相似文献   

7.
蒙元军队在其发展的历史上所创造的军事奇迹与辉煌是与其独特的战斗力生成模式分不开的。本文首先分析了蒙元军队战斗力的特点,其次分析了影响蒙元军队战斗力生成模式的因素,再次对蒙元军队战斗力生成模式作了精要的归纳。  相似文献   

8.
秦国军队在其发展的历史上所创造的军事奇迹与辉煌是与其独特的战斗力生成模式密不可分的.本文首先分析了秦国军队战斗力的特点,其次分析了影响秦国军队战斗力生成模式的因素,再次对秦国军队战斗力生成模式作了归纳.  相似文献   

9.
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军事技术发展催生新的战斗力生成模式。信息化条件下战斗力生成模式是以信息为其主导要素,以系统性为其内在要求,以集约式为其本质特征。信息化条件下优化战斗力生成,必须发挥信息主导作用,遵循系统发展规律,以战斗力各要素综合集成为新的战斗力增长点,实现集约式战斗力生成。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曾经说过骑兵是中世纪最重要的兵种,中土骑兵全面兴起于汉武帝时期,是与当时周边的民族环境及军事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的。骑兵的出现不仅使战争的形态发生了重大变革,也使当时的军事制度发生了改变。本文从当时的军事形势、军事技术等许多方面来分析探讨骑兵出现的原因,并进一步认识军事制度所发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先秦时期,中国境内的古代先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的指导下,逐渐对植物资源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经过长期的认识积累与经验总结,人类生活燃料的范围在扩大,种类也在不断增加,从自然植被扩展到人工植被,地域范围也不再局限于森林、河流、湖沼地带,农耕区内的各种植被都可成为生活燃料的重要来源.特别是春秋战国以后,在各诸侯国大力发展农业、拓展农耕区的过程中,生活燃料更多的是从人工植被中获得的,因此森林资源的开发得到了一定控制,而生活燃料知识的产生正是自然生态系统与农业生态系统有机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人类的知识和认知不仅存在于个体,而且存在于其社会和物质环境中,它因将记忆、事实或知识存放于人类环境中的物、个体和工具而达到分布。水的潜在信息分布于其环境的客体之中,水通过与其他战斗力因素互动将自身战斗力信息由隐性转为显性,由此可创造性地构建其战斗力模式。其模式主要为:单一形态的水静态地直接作用于另一客体;单一形态的水与另一客体相对运动;单一形态的水间接作用于另一客体;单一形态的水作用于单个客体的多个部分;单一形态的水同时作用于多个客体构成的集合;异质的水共同作用于一个客体;水与第二客体组合以作用于第三客体;水对群体战斗意志的生产力。对其探讨具有重要的军事学意义、认知语义学意义、创造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决定作品意义的有四个因素 :作者的意图、文本、读者和语境。与之相应 ,作品的意义生成模式也有四种 :作者赋予、文本显现、读者创造和语境决定。四种模式经常综合发生作用 ,使意义呈现多样性。作品意义是变动不居的 ,其变动模式有三种 :作者意图、文本、读者和语境四者之间的对话互动造成意义变化 ;四者中的一个或几个因素变化造成意义变动 ;四者联系机制的变化也造成意义的变动。  相似文献   

14.
15.
历史主动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对自身所处历史方位、使命担当、奋斗目标的科学认知而表现出来的自觉意识和精神品质。它源自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之优良政治基因,涵育于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的思想滋养,赋能于党的历史自觉和坚定的历史自信。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继续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赢得战略主动的必然要求,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党在新时代推进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选择,对于我们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的要求,坚持“三个务必”,增强历史主动,具有重要意义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6.
辛亥革命时期<民报>与<新民丛报>围绕着革命与改良展开的论战,是辛亥革命前夕的一场引导民众从改良主义迷雾中醒悟过来的思想解放运动.论战为辛亥革命作了舆论上的准备,此外还促进了革命报刊的发展.五四时期<新青年>与封建顽固派报刊围绕着新旧思潮展开的激战,唤醒了青年一代冲破封建思想的牢笼.为五四运动的到来做了思想准备.解放战争时期<新华日报>与<中央日报>、<大公报>围绕着和平与内战展开的较量,让广大人民群众看清了谁在挑动内战、谁在维护和平.有力的配合了我党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的发展并取得最后胜利.  相似文献   

17.
井冈山时期毛泽东的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奠定了我党我军的人才培养模式。其特点是:因地制宜,注重实际,挖掘和培养本地人才;发挥先进分子的带头作用,促使党团军人才齐进步;支持农协斗争,着力培养农运干部。  相似文献   

18.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之源,内蕴着对信仰的坚守、使命的践行、情怀的坚定、道德品格的要求,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从其生成逻辑上看,伟大建党精神是对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的传承与升华,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是对建党实践经验的生动总结;从其时代价值上看,伟大建党精神不仅是孕育新时代伟大精神的源泉活水,还是建党强党的重要法宝,更是党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的有力武器。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如今新的伟大事业需要继续传承伟大建党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从而夺取新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19.
无论从历时态还是共时态的视角看,技术都有着单项技术、技术群和文化的不同层次和存在样态,而技术恐惧又有着从个体心理和行为反应、社会心理和行为模式到一种社会文化存在的生成过程.在不同的技术存在层次和样态下,技术恐惧的生成模式和表现有所不同.通过在不同技术层次下,探索和建构技术恐惧的生成模型,不仅可以澄明人与技术的内在关联,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技术恐惧的真实内涵,而且对于认清技术恐惧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及其技术根源,正确处理和应对技术恐惧现象亦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井冈山精神作为具有丰富规定性的原创性精神样态,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生动阐释。它主要以“坚定执着追理想”为灵魂,以“实事求是闯新路”为核心,以“艰苦奋斗攻难关”为基石,以“依靠群众求胜利”为重要法宝。井冈山精神的形成依循特有的理论逻辑、文化逻辑和实践逻辑: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和发展性,为其生成提供了理论根基;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和伟大建党精神为其形成提供了丰富养分;接续救亡图存与民族复兴使命的伟大实践为其产生奠定了实践基础。新时代传承井冈山精神,应依循由“知”到“行”的整体理路,坚守理想信念,做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坚持实事求是,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力开拓者;继续艰苦奋斗,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力拼搏者;坚持凝聚民心,做新时代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的积极实践者,不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