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法国近代史上,阿道尔夫·梯也尔(Adolphe Thiers,1797-1877)是一个颇有影响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他的政治生涯开端于复辟王朝(1814-1830),贯穿七月王朝(1830-1848)、第二共和国(1848-1852)和第二帝国(1852-1870).此人经历了普法战争和巴黎公社革命,充当了镇压公社的刽子手,最后当上第三共和国的首任总统.本文论述的是他在1830至1870年间的活动.  相似文献   

2.
在法国近代史上,阿道尔夫·梯也尔(Adolphe Thiers,1797—1877)是一个颇有影响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他的政治生涯开端于复辟王朝(1814—1830),贯穿七月王朝(1830—1848)、第二共和国(1848—1852)和第二帝国(1852—1870)。此人经历了普法战争和巴黎公社革命,充当了镇压公社的刽子手,最后当上第三共和国的首任总统。本文论述的是他在1830至1870年间的活动。  相似文献   

3.
(二)从法国七月革命到亡命巴黎以后的活动与创作A.巴黎的新生活与交游1830年1月至6月,海涅在沉重的头痛和剧烈咯血的交迫下挣扎,正在黑尔格兰岛养病的时候,忽然传来法国七月革命的消息(推翻了复辟的查理十世,大资产阶级利用人民的胜利把路易·菲立普捧上王座,建立了维护上层资产阶级的君主制度),他兴高采烈地准备迎接自由的出现,希望看到“三色旗”(红白蓝法国旗)在德国到处飘扬.不料,这次巴黎人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政治反动性仅是法国复辟王朝时期政治生活的次要方面和表面现象,政治进步性是其主要方面和本质内容。整个复辟王朝时期存在一股政治民主化潜流。复辟后的波旁王朝是君主立宪统治,1814年《宪章》是法国政治史上的重要文件。民主与专制、进步与反动的斗争始终是复辟王朝政治生活的主流。这种政治进步性还表现在选举法;新闻出版和民主财政等方面。法国复辟王朝时期政治进步性是法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百年法国大革命的长时段视角,论述了大革命中的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关系以及无产阶级斗夺的客观历史作用,从而揭示了法国近代民主政治建立过程的特点及其长期难以确立的原因.指出无产阶级的斗争对法国民主政治的确立具有两重性:既有推动、促进和巩固作用,同时也展示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两难处境,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右转的客观原因.法国的民主政治是以过激行动巩固成熟果实的方式并通过民主制与帝制的交替达到的,它反映了大革命动力机制本身的复杂性与多元性。  相似文献   

6.
从一八三○年七月革命到一八三八年左右,是巴尔扎克创作的第二个时期. 一八三○年七月革命推翻了波旁复辟王朝,建立了七月王朝.七月王朝是“银行家的王国”,执掌政权的是金融贵族.由于金融贵族“不靠生产而靠巧骗他人财富来发财致富”①,所以它也就格外唯钱是视,纵情淫乐,以致极其严重地败坏了社会风气.金融贵族的统治不断威胁和损害工商业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利益,不断加剧劳资矛盾,因而遭到社会各阶级各阶层的普遍反对.一八三一年里昂工人起义、一八三二年巴黎工人起义和一八三四年里昂工人的再次  相似文献   

7.
巴黎公社失败以后法国的政治形势巴黎公社失败之后,法国资产阶级各派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激烈起来,特别是君主派和共和派这两大政治集团之间的斗争,日益带有不可调和的性质。虽然君主派各派由于利益不一,还不能立即在法国建立君主统治,但至少在一点上它们是一致的,即,首先把法国建成一个“没有共和派的共和国”,换句话说,就是建立一个没有君主的君主国。巴黎公社失败以后,君主派实现这一目的的主要障碍就是共和派。因此,巴黎的硝烟未散,保王党人便利用自己在国民议会中的绝对优势和掌握的政权军权,向共和派发起了进攻。当巴黎还处在腥风血雨之中的时候,波拿巴分子就利用掌握的军队来对付共和派人士。  相似文献   

8.
居于一八四八年欧洲革命运动中心的法国革命,是一八三○年“七月革命”的继续。它的任务在于推翻金融贵族的独占统治,实现民主改革,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扫清道路。在这场革命的大风大浪里,已经形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的法国工人阶级,不仅是推翻“七月王朝”的主力军,而且在资产阶级逼迫下,展开了消灭资产阶级制度的伟大战斗。本文试图对法国工人阶级这段探索自身解放的斗争历程略加论述。  相似文献   

9.
巴尔扎克的创作按其思想和艺术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一八二○年至一八三○年七月革命,是他创作的第一个时期。那正是波旁复辟王朝时期。在这个时期里,封建贵族重又掌握政权,虽竭力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里恢复旧日法国的封建秩序,但终究改变不了封建贵族没落、资产阶级得势的历史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关于段祺瑞与张勋复辟的史料,矛盾之处颇多。经过对相关史料的梳理,不难发现:段祺瑞并没有支持张勋复辟的意图,只是由于在驱逐黎元洪和取消国会的问题上与张勋态度一致,客观上助长了张勋复辟的野心;但段祺瑞作为反对张勋复辟的一面旗帜,其作用毋庸置疑。  相似文献   

11.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教导我们:“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①在法国复辟时期②的历史学家如基佐⑧、梯叶里④和米涅⑤等人,为了反对封建贵族的统治,抨击专制主义,为适应资产阶级的政治需要,替资产阶级的革命和资产阶级专政大造舆  相似文献   

12.
公元前一二二年,法家的杰出代表汉武帝粉碎了淮南王刘安阴谋集团未遂的军事叛乱。这是一场坚持统一、反对分裂,坚持前进、反对复辟的斗争。研究这场儒法两家两条路线斗争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一西汉王朝新兴地主阶级是在秦末农民大起义扫荡奴隶主复辟势力的基础上建立  相似文献   

13.
一八四八年二月革命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二月革命的任务是推翻阻碍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和损害工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君主制度;为确立资产阶级的全面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扫清道路。但是,在当时的法国,早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无产阶级已经登上了政治舞台,资产阶级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面前,显得惊恐万状,他们惧怕无产阶级要比惧怕封建势力其为严重。因此,领导革命的  相似文献   

14.
法国十九世纪资产阶级作家司丹达尔所写的政治小说《红与黑》是一部法国复辟时期阶级斗争的形象历史。在这部作品中作家以主人公于连的悲剧道路为中心图画,描绘了法国王政复辟时期的社会面貌,形象地再现了满身铜臭的资产阶级向贵族的进攻,揭示了贵族制度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作家通过于连的活动还揭露了贵族资产阶级上流社会的腐朽没落和反动教会的种种罪恶。因此,正确评价于连这个艺术形象,对于分析《红与黑》的政治主题,展示各阶级之间错综复杂的斗争关系,十分重要。许多年来,  相似文献   

15.
"发展形式分析"和"内在联系探寻"是《法兰西内战》中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这一点首先体现在初稿的文本结构中。马克思具体分析了法国社会的政治发展形式,即第一帝国、复辟王朝和七月王朝、议会制共和国、第二帝国、国防政府、巴黎公社。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分析这些发展形式与法国社会有机体的内在联系、发展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社会各部分和方面与不同性质政权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6.
资产阶级共和政体首先在美国确立,其原因是北美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共和政体的确立奠定了经济基础;殖民地时期北美诸州的民主政治为共和政体的确立提供了经验;潘恩、杰斐逊、华盛顿等开国元勋反对封建专制、坚持捍卫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理论和实践的巨大影响作用;北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当时错综复杂的世界局势对共和政体的确立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17.
西方文学中的“人道主义”从它诞生的第一天起,就跟资产阶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当资产阶级在文艺复兴时提出一系列有关人道主义的最初口号时,它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和宗教神学的武器,在启蒙运动中,它又被用来反对君主制度和教会的思想束缚,是直接引发资产阶级革命的催化剂。法国大革命之后,它又为资产阶级的私有制和剥削辩护,成了资产阶级统治人民的理论基础。此后,它被渗入资产阶级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改良主义的思想中,成了资产阶级人性论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但当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加剧,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18.
梁启超在护国运动时期,反对袁世凯称帝是历史事实,应该肯定.为什么反袁称帝,主要是当时他的政治态度有了很大转变.他敏锐地觉察到:辛亥革命以后,推翻了君主国体,建立了共和国体,这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如果再言复辟君主制度是行不通的.梁虽曾保过“皇”,但是,这个时候的“皇”他却不保了.梁启超的这个政治表  相似文献   

19.
《红与黑》和《俊友》从表面上看似乎都是写男女秘事的言情小说,实质上都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红与黑》中的于连是法国复辟王朝时期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个人奋斗的一种典型,“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他的悲剧是一个出身贫贱的人在贵族复辟时代无以发挥才能、不能实现理想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俊友》中的杜洛阿是一个十足的流氓和恶棍的典型。他不学无术,纯粹靠投机钻营来生活。他是集一切贪婪无耻、卑鄙下流之大成的资产阶级流氓和恶棍的化身,是社会腐败和罪恶的果实。  相似文献   

20.
一、七月王朝——金融贵族统治的反动1848年的法国革命不同于近代史上前此的一切革命,这次革命的特点,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在于“它们吵吵嚷嚷模模糊糊地宣布了无产阶级解放”。法国1848年的革命是由1789年之后法国政治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准备下来的,特别是由1830年七月革命后历史的发展所直接准备下来的。1789—1794年的革命,彻底扫除了障碍资本主义发展的封建制度,促成了工业革命的初步发展。1830年七月革命推翻了大土地所有者的波旁王朝,金融贵族的奥尔良王朝(即七月王朝)取得了政权。这种政权更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