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孟姜女传说在两千余年的发展演变与民间传播中经历了数次被"误解"的过程,并在多次"话语较量"中不断地流传和变异,才奠定了目前的面貌格局."误解"是民间文学发展的导火索,"话语较量"则是原动力.民间文学在二者的合力中得到不断发展,最终是主导话语决定了其内容情节、发展面貌,情感酝酿和民众心理主宰了其最终走向与态势.  相似文献   

2.
叙事包含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即叙事内容与叙事目的。这两方面的互动对理解叙事的运作非常关键。本文以"层累说"为讨论中心,从历史和故事的差异出发考察历史的真实性。对故事可靠性的判断依赖于对可能性的判断;反之,后者又依赖于故事世界的一些外在因素,而不能仅从故事内部因果关系的角度去解释。圆融的历史解释需要外在的、以作者为中心的视角。文章同时认为,顾颉刚在1933年前后阐释"层累说"时甚至存在着严重的冲突。  相似文献   

3.
以Science和Nature摘要为语料,考察科技语篇中评价机制的多个实现层面。研究发现,科技语篇中既有显性评价机制,也有隐性评价机制,但以隐性评价机制为主。隐性评价机制主要体现在词汇的概念意义、具有隐含评价意义的语法结构以及词汇隐喻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5.
明清时期,“孟姜女传说”通过来华朝鲜使臣的燕行记录得以在朝鲜广泛流传。朝鲜使臣吸收山海关姜女庙石碑的碑文内容与当地民间传闻,融入个人认知、情感和想象,在自身文化背景、民族心理的影响下进行改写和再创造,使传说逐渐演变成独具特色的“‘燕行录’版”孟姜女故事。通过细致梳理和分析燕行录中的孟姜女相关记录,阐释其故事情节和人物构成的衍化变异特征与原因,能够揭示中国传统文化域外传播的独特魅力和规律,为当下中韩文化交流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文学与图像的转化传统起源于汉代,到了六朝时代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以宋代摹本绘画辽宁博物馆藏《洛神赋图》和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藏《后赤壁赋图》为例探究画家在对文学文本转化时进行的再创作的规律,以及文学和图像由于转化目的的不同和传播途径的扩张对文学文本带来的影响,这对研究文学和图像都是有帮助的。画家无疑是忠于文学文本的,但是创作的时间、目的和画家本身的生活经历都映射在了转化的画作上。文学文本所传递的母题在经过后世的模仿、转化、传播,已不再是单一的,它是由文、书、画和其背后涉及的历史所共同构成的全新整体。  相似文献   

7.
"'学'随'术'变"不仅是中国经学史的特点,同样也渗透在当代中国学术界中.如果对鲁迅和胡适的比较研究做一个历时性考察的话,这一特点就可以具体而微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肇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鲁迅与胡适的比较研究本身就是"胡适思想批判"的产物,紧密追随政治形势进行的鲁胡比较工作一直持续到了70年代末.整个80年代,学术界逐渐改变一味尊鲁贬胡的习惯,在逐步祛除强加在胡适身上的不实之辞的同时,也褪去鲁迅身上附着的政治釉彩.90年代以来,研究界更趋向多元化,对胡适的渐进式改良有了更多的认同.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政治形势变迁的大致脉络在鲁胡比较研究的课题中隐约可见.  相似文献   

8.
短篇小说《一小时的故事》是美国作家凯特·肖班的代表作之一。综合系统功能语言学、叙事学和评价理论的基本观点,通过分析该文学语篇的及物性系统和评价系统在词汇语法层面的体现形式,不仅可以探究该文本的文体特征,并且可以总结该特征与其交际主旨、叙事策略特别是叙述视角应用的内在联系,以此为文学文本在叙述视角、人物塑造等方面找到语言层面的客观及主观评价理据。  相似文献   

9.
10.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单纯从语言角度已经不能对话语展开深入全面的分析和研究。话语标记语作为一种语言模态已不仅仅以文本模式出现,而是和图像、声音、动作、颜色等多种模态同时出现,共同完成语篇衔接的构建。本研究以《奥普拉秀》和《鲁豫有约》为研究对象,自建两个节目的文本和图片语料库,从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对比研究英、汉两种语言使用话语标记语的情况。研究发现英、汉话语标记语在话轮、接触及手势的运用上差异不大,在社会距离及视点的选取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