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70年前的这个时节--秋天,年仅25岁的突尼斯诗人艾布·卡西姆·沙比(1910~1934)在人们还未来得及真正认识和赏识他之前,便匆匆地默默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他短暂的生命所掀起的波澜,却不是一个或几个25年便会消失的.一位阿拉伯著名文学评论家曾这样评价沙比:"尽管他像流星一闪即逝,但他毕竟划破了夜空;尽管他未能将自己的诗整理成集,但他独特的浪漫主义尝试,冲破了诗的严肃概念,记录了人们的呼声:尽管他在人间只停留了25个年头,但他却具有饱经风霜的老人般的稳健和智慧."  相似文献   

2.
3.
“文革”结束后的第五年,我受上海交通大学范绪箕校长重托,在交大这所闻名的工科学校主持一个类似艺术的机构。不久,我们便“赶紧”草创了包括音乐在内的各类艺术部门,其中一所“油画研究班”建于第二教学大楼的顶层,利用天顶平台搭建了天光教室,支起了简陋的画架、模特台等物,至此,天下绘画爱好者的全部奢望已包含在内。  相似文献   

4.
最近一个时期,有关老年人跌倒要不要扶的话题,再次成为社会的热点,看似平凡的一件小事,却在检验着存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敬老传统。敬老,既是一个道德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既是一个历史问题,更是一个现实问题。总之,在老龄化日益严峻的今天,敬老,是一个绕不开的永恒话题。  相似文献   

5.
有很多理由称西美尔(Georg Simmel)为社会学家,他与韦伯、滕尼斯等人同属1909年至1910年间“德国社会学学会”的创建者,后创刊《逻各斯:文化哲学国际期刊》(从刊名亦可看出这帮早期的古典社会学人的哲学情结)。在这个以《逻各斯》为核心的社会学同人圈子里,西美尔是最具影响实力的人。  相似文献   

6.
2013年2月19日,中央电视台“2012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揭晓,利用到大陆探亲机会,带回大陆100多个骨灰坛的台湾藉老兵高秉涵当选。他的一片侠义风骨,成为世人楷模。他也被人们称赞为最有孝心的人。  相似文献   

7.
沙加 《女性大世界》2005,(12):54-54
交谈中.簿华辉睿智平和的心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表面上看.这个外国人似乎是个严肃而不苟言笑的人.但是.他真诚的微笑和适时流露幽默渐渐改变了我的看法。而和他朝夕相处的同事们则说.他是一个认真的人.极其好相处.做事讲究原则但绝对不会墨守成规。也许.这样的人才适合打造钟表这样精密的仪器.并且把钟表塑造成一种优雅时尚的艺术品.  相似文献   

8.
那个晚上,我独自站在窗前,对着星光点点的夜空凝望了很久。是我的怯懦和自尊,终让李灿看我的那双明亮眼神从恒星变成了流星,永远消逝在我的星空中。  相似文献   

9.
王刚 《职业》2008,(2):4-6
镜头前她神采奕奕谈笑风生,在本不是女性擅长的财经领域,周旋在男性精英之间进行访谈,挥洒自如游刃有余。凭自己的实力,从主持人做到制片人,再做到节目总监,最后成为副总裁……她为自己的成功而得意,并不是出于虚荣,而是因为这能让她感觉自己从人们眼中的第一眼花瓶,变成了有生命的永恒的花朵。  相似文献   

10.
情人节掩埋在一片玫瑰和巧克力中,久违的浓香。我来了说:"情人节,我要用书砸死你,让你在书香之中瞑目。"  相似文献   

11.
12.
13.
永恒的母亲     
三毛 《职业》2007,(14)
我的母亲——猎进兰女士,在19岁高中毕业那年,经过相亲,认识了我的父亲。母亲20岁的时候,她放弃进入大学的机会,下嫁父亲,成为一个妇人。童年时代,很少看见母亲有过什么表情,她的脸色一向安详,在那安详的背后,总使人感受到那一份巨大的茫然。  相似文献   

14.
永恒的珍珠     
再过一周就是他们结婚10年纪念日。她坐在阳台上望着远方,行人匆匆,车流喧杂。已经一年了,她总是一个人在这喧闹的傍晚,静静触摸着孤独和落寞。这几年,他的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他给她买了复式的楼房,让她辞去工作,在家里学插花,弹钢琴,写文字。  相似文献   

15.
永恒的原则     
正确的原则就像指南针:它们始终在为人们指路。如果我们知道如何读懂它们,我们就不会迷路,不会困惑,不会被纷繁芜杂、互相矛盾的意见和价值观所愚弄。  相似文献   

16.
永恒的美     
张锠 《老人世界》2020,(3):46-46
俄罗斯雕塑艺术闪现着智慧的光芒,表现出艺术家精湛的技巧和巧妙的构思。这一点,每当我参观斯大林格勒大会战英雄纪念碑,以及为苏联人民保卫伟大祖国战争胜利50周年而建造在波科隆山上的利剑与胜利女神的巨型雕塑时,都能得到印证与深化。同时,我也深深地为纪念碑的崇高气势及它凝重、深厚、博大、壮丽的视觉美所折服,它们是雕塑家、艺术家、建筑师以自己的真情、智慧、灵性,用凝固的形象铸就的不屈精神和英雄气概,强烈地表现了俄罗斯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7.
永恒的魔镜     
14年前的圣诞节,我在异国的一个小岛上,和一位西方艺术家谈起了埃舍尔。  相似文献   

18.
永恒的母亲     
我的母亲在19岁高中毕业那年,经过相亲,认识了我的父亲.母亲20岁的时候,放弃进入大学的机会,下嫁父亲,成为一个妇人.童年时代,很少看见母亲有过什么表情,她的脸色一向安详,在那安详的背后,总使人感受到那一份巨大的茫然.等我上了大学的时候,对于母亲的存在以及价值,才知道再做一次评价.记得放学回家来,看见总是在厨房里的母亲,我突然脱口问道:妈妈,你读过尼采没有?母亲说没有.又问:那叔本华、康德和萨特呢?还有……这些哲人难道你都不晓得?母亲还是说不晓得.我呆望着她转身而去的身影,一时感慨不已,觉得母亲居然是这么一个没有学问的人.我有些发怒,向她喊:那你去读呀!这句喊叫,被母亲丢向油锅内的炒菜声挡掉了,我回到房间去读书,却听见母亲在叫:吃饭了!今天都是你喜欢的菜.  相似文献   

19.
永恒的延安     
公共关系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进行形象塑造的研究。这个形象,既不是单一的个体形象,也不是特定类型的团体形象,而是包括了从个体到团体的所有类型的形象。所以,官员的形象、警察的形象、服务员以及其他各行各业人员的形象,是公共关系学研究的对象;企业形象、行业形象、城市形象、区域形象甚至国家的形象,同样也是公共关系学研究的对象。本刊从今年第二期起,已开始连载居易先生撰写的“城市形象手记”,旨在展示公共关系学、形象策划与城市科学的相互关系,以体现公共关系原理在城市形象策划中的广阔的应用前景。居易先生在国内率先倡导城市形象策划,并以“城市形象手记”的方式对若干城市的形象要素的开发提出了战略性的创意和策划,这对我国未来城市建设中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特色经济的形成都将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诚如居易先生所说:“我们所居住的每一个城市,其实都是有她特定的内涵的,系统的研究、挖掘和体现这种内涵,每一个城市的形象就可以富于个性地丰满和光彩起来。”为此,我们十分高兴地向大家推荐这组文章,并殷切地希望这组文章所涉及到的各个城市的领导和市民们以及公关界的同仁们因此而提出更多的意见和想法,使“城市形象策划”这一跨世纪的课题产生出越来越大的社会效应和现实影响。  相似文献   

20.
陈远 《中外书摘》2011,(7):17-20
一 之前我采访王世襄的时候,王世襄说:“如果吴兴华活着,他会是一个钱锺书式的人物。你应该写写他:”而曾经教过吴兴华的英籍导师谢迪克则这样追忆他的学生:他“是我在燕京教过的学生中才华最高的一位”。吴兴华的妻子谢蔚英在许多年后这样回忆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