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蔡子谔 《河北学刊》2003,23(5):107-111
孟子是传承孔子儒学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 ,世称“亚圣”。孟子人格美的服饰美学思想 ,是由他以人的美感普遍性观点为基础的 ,以高扬人的道德精神的个性人格美为规定内涵的 ,并蕴涵着社会意义和伦理内容的“真”、“善”之美等所构成的服饰美学思想。他这种独树一帜的儒家服饰美学思想 ,为继承、丰富和发展中国服饰审美文化奠定了千古难移的深厚根基。  相似文献   

2.
苗族是我国人口较多、分布较广、支系庞杂的民旅,其服饰多姿多彩。苗族虽有同源的语言传至今,但却没有自己的文字,而服饰却具有象形文字的特征。因此,研究苗族服饰的形成与流变,对于研究苗族历史、经济、文化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苗族服饰形成的准确时间难以考察,但根据考古资料和代代相传的苗旅民间故事、服饰图案推算,苗族服饰形成的时间不会晚于公元前3113年,这可以从下面几方面来进行论证。 《说文》“美”字下云,美“从羊从大”。徐铉等人解释说:“羊大则美,故从大”。其实“羊大”不一定美。“美”在金文中作,其下是正立人形,也就是“大”,其上为羊角装饰品。。甲文“美”则作人头戴四只笨重的羊角形。从有关文献和考古资料看,戴羊角或牛角、鹿角作为装饰,这是世界上各原始民族常见的习尚。各部落的人把图腾顶在头上,认为会得到图腾的护佑,这就是美。  相似文献   

3.
屈勇 《齐鲁学刊》2007,(2):89-92
“心本体”论是唐君毅美学思想最重要的哲学基础,这种观点以人类的心灵活动为“体”,而以各种文化意识为心灵活动之“用”。在唐君毅看来,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心灵和精神的求美活动。人们要真正表现美、欣赏美,不仅需要进行各种文学艺术活动,还要以“天下为一家、中国为一人”之仁心来要求自己,以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境界,养成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格精神。  相似文献   

4.
青年教师形象美主要包含人格形象美、教学艺术美、学术形象美和服饰美。良好的人格形象、教学艺术形象、学术形象和服饰形象对青年教师做好教书育人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古代中西“天人合一”、“神人合一”两种审美理想中,人作为主体,都明显地只是作为客体———天或神的派生和对象,主体人的潜能的自由实现,只能表现为对作为客体的天、神的顺从与趋同。可以说,中西古代的美只是大自然、天、神之美。这完全符合“依生之美”的本质规定,体现了“依生之美”的审美范式。  相似文献   

6.
近代山东服饰变迁述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秦永洲 《文史哲》2002,1(3):152-158
近代山东的服饰变迁,是政治变革、西俗东渐和文明开化的产物。以新潮服饰为先导的多元化服饰结构的形成;服饰上华夷大防的消失;服饰新潮的领导者由个体名人、妓女,转变为具有高层文化素养的学界群体,都反映了山东服饰近代化的进程。然而,服饰变迁又来自中国国情和传统服饰文化“根”的呼唤:实现民主共和的革命与“易服色”成为跨越时代的知音;剪发易服暗示着帝制与共和的抉择,曾被人讪笑的“大脚”适应了男人的审美要求;等级服饰框定的审美是一种雷同型的和谐美,而不是超越型的反差美。步履蹒跚的山东服饰印记着山东人重礼义名节、自尊自信、保守内敛的个性。  相似文献   

7.
以“味”为“美”:中国古代关于美本质的哲学界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美学以“味”为“美” ,认为不只五觉快感相通 ,而且官能快感与思想快感也相通 ,它们都可以称作“美”、称作“味”。这是符合人的审美实践的 ,并已为当今西方美学理论的发展和转变所证明。系统清理、准确认识中国古代美学的这份财富 ,对我们今天重新认识美本质 ,很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美学论著中经常谈论美、审美,其实美并不存在。美既不是一个实存的对象,也不是对象的某种性质,严格地说美也算不上是抽象概念。美学史上真正有价值的美的定义最终都指向空无,而指向物质对象和属性的则不能成立。真正存在的是鉴赏活动,这是因为人在历史过程中发展起精神能力,于是就有了精神需要,这使得人不仅有了物质享受,还有了精神享受。鉴赏活动是人在精神或情感上对自己的生存状态和生存环境的顺应和喜爱,人以自己的精神能力创造出一个充满诗情的世界,通常所说的美就是只存在于人心中的这种诗情。把美当作真实的存在是一种错觉。应当以“鉴赏”和“鉴赏学”代替“审美”和“美学”。  相似文献   

9.
作为对审美意义和生存意义的揭示,“崇高”历来是一种重要的审美形态。它一般具有磅礴的形式、令人震撼的气魄,带给人以无限崇敬、无限感动的情感反应。崇高美在中国当代小说中大致经历了如下阶段:“十七年”文学时期是其兴起和成熟期;“文革”时期崇高美走向异化乃至衰落;20世纪80年代崇高美得以重新复归;90年代后因社会、历史原因崇高被“躲避”,走向消解。  相似文献   

10.
自由并不是过去人们所理解的“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本文主要从以实践为基础的人的自我生成角度来谈自由。“真”是人通过实践活动展示其存在的一种方式 ;“善”体现了人的自由选择性 ,并通过对象化活动使可能变为现实 ,其间人的本质得以生成 ;“美”是在真、善统一的基础上人的内心愉悦的体验 ,是人实现了的本质力量。自由是人通过对象化的实践活动所达到的真、善、美高度统一的状态  相似文献   

11.
作为"衣服狂"的张爱玲在小说中常以服饰描写刻画人物形象和表现人情人性.在<茉莉香片>中,她塑造了身着"萧条的美"的服饰的男性形象--言子夜. "萧条的美"既蕴含外向的反抗之美,又蕴含内在的坚持之美,代表了张爱玲本人对男性的审美观照和潜在期待.  相似文献   

12.
美与感性存在相联系,美与满足人的感性需要和享受有着直接关系。马克思说“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美学家们所说的美是自由的形式,实际上是对马克思这一思想的体现。真与善、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是美的本质和根源。社会美是美的本质的直接展现,是理解所有自然美的基础是“自然的人化”。  相似文献   

13.
在我们的身边,环绕着众多美的对象:自然风光、人的服饰打扮、人的言谈举止、人类创造的各种产品……,都能使我们感受到美。艺术作品,作为人类的特殊产品,它更具有无限的美的魅力。它们并非是不可捉摸、神秘的事物,相反,它恰恰近在眼前。我们应从考察身边的美的对象开始,去探索美的奥妙,去创造美的生活。  相似文献   

14.
“美”概念作为名词并不含有可以直接指代的对象事物, 因此, 不具备名词的真正性质和内涵, 实际上具有的是代名词性。以此为前提而形成的“美本质”及“美是什么”的问题, 必然是虚空的伪命题。“美是对象化的情感”“美是价值”“美是生命”等说法虽有很大影响, 却都不符合逻辑。按原有命题方式和思路进行的研究永远不会得出正确答案。从事实和逻辑出发, 论证该命题的不合理性, 代之以正确的新命题, 正是“美本质”研究的合理结局。美学研究应以“美概念表示什么”为第一命题, 以“审美活动的本质”为基本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先秦儒家在伦理美育活动中,把造就“君子”、“仁人”、“圣人”的德育宗旨升华为“美人”、“美政”、“美天下”的审美理想,又用中和之美的审美尺度,把儒家理想人格的文化心理结构积淀于人格美的审美形象之中,从而把美与人类的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把人的品德、精神、人格、心灵纳入了审美范畴,开拓了中国古典伦理美育的先河。  相似文献   

16.
艺术的根本特征是“美”。以“丑”为特征的现代艺术实际上是“艺术”的异化,不足以撼动艺术的审美特征。艺术美依据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呈现为“艺术题材的美”与“艺术创造的美”。“艺术题材的美”参与了艺术作品美的构成,但由于艺术媒介不同,产生的审美效果不同,故造型艺术反映丑的题材受到更多的限制,作为观念艺术的文学在反映丑的题材时可以有更大的范围。真正体现艺术的审美价值、决定艺术作品所以美的关键是“艺术创造的美”。这种美表现为三种形态:一是艺术形象的逼真美,二是艺术形象的主观美,三是艺术媒介的形式美。艺术创造的美使美的艺术在反映现实题材时获得了不受美丑严格束缚的广阔空间,艺术作品既可以因美丽地描写了美的现实题材而美上加美,也可以因美丽地描绘了丑陋的题材而化丑为美、丑中有美。  相似文献   

17.
传统认识论美学仅注重“结果” ,并将“美是什么”的解释实体化、可见化 ,从而不能真正接触到“美” ;现代存在主义美学又将“美”作“可能性”和“不可见性”的解释 ,从而忽略了我们是凭借什么来把握“美” ,这样也就不可能将“美”的不可说性与“美的符号”的可说性阐释清楚。否定主义美学认为 :美是本体性否定的未完成 ;美是一种未占有的、未完成的、尚未成为“共在”的存在。对否定者而言 ,“未完成”是指否定结果尚未诞生时的一种情境、一种境态。在这种境态下 ,“美”是以一种孕育着的、还未视觉化的状态被否定者所想往、所追求、所体验着的。“未完成”在哲学意义上是一种有缺憾的状态 ,但在美学意义上却是一种让人沉醉的状态。对“本体性否定”而言 ,美学是源 ,哲学是流 ,美学内在于哲学并且是哲学的根。只有“本体性否定”意义上的“美” ,才能使我们每个人“成为真正个体”的审美冲动。“美”的特性在这里 ,“美的意义”也在这里。在“本体性否定”意义上 ,“美”不可说而“美的属性”可说 ;“美”作为存在的潜在具有“未占有性”和“混然性” ;“美”在“美的符号”前后 ,体现为本体性否定的“未完成”  相似文献   

18.
美的研究对象是“属总体人类的美”,这一美只能是个体的美的总和或思维性存在,必然在“主客观的统一”领域。根据辩证法的宇宙论,美的研究首先是语言学上对“美”的语词之用法的界定。以人对不同事物的判断所持的根据不同,美可谓是“人的气质性、品格性精神”显现在能够引起人的生理感觉快适的物质形式上。审美是人的由生理快适感觉与心理愉快感觉相融合而生成的“精神感觉”活动。美的事物之发生原因,一方面在主体的审美本身,另一方面在客体的不可论美丑的事物。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与“美”与“真”相关的“善” ,道家是以“道”的内在能量并具有“生万物”的能动作用为“善” ;儒家则以“仁”为“善” ,更具有实践作用与“仁”的行为特征。“善”在道家那里与“美”有间接的关系 ,而儒家在孟子那里 ,则将“善”作为“美”的起点和必备的条件 ,“美”的最高境界是“大而化”、“圣而神”。荀子从“人性恶”观念出发 ,又将赤裸的政教功利输入“善”与“美” ,提出“以道制欲” ,“化性起伪” ,使中国古代主流意识形态的美学思想之功利观从此成型。  相似文献   

20.
朱平珍 《云梦学刊》2009,30(6):71-76
今天重读谭谈的中篇小说《山道弯弯》,发现其超越时空的艺术魅力主要表现在“朴素的美”和“含蓄的美”。“朴素的美”是指其以朴实清新的语言,成功地塑造了既具传统美德、更具时代精神的山村女子金竹的典型形象。“含蓄的美”是指能从其故事、形象可以引申出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丰富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