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张皓 《社科纵横》2010,25(10):138-140
教育管理者要认识到激励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对高校学生干部的激励要满足合理需要,提高自我激励水平;增加激励层次,丰富激励结构;把握激励时机,确保激励有的放矢;适度采取激励频率,恰当运用权变原则:探索科学的激励方法;消除激励不当的负面效应,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激发学生干部的最大潜能,从而更好发挥激励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对企业经营者有效的激励方式,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大类物质激励包括工资激励、奖金激励、年薪制、股票收入激励等;精神激励包括工作激励、目标激励、荣誉激励等.建立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就是要根据不同激励方式的特点,结合我国的实际,把不同激励方式进行有机组合,才能实现对企业经营者的有效激励和约束.  相似文献   

3.
企业管理层的经济激励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代理问题”的实质是股东利益与管理层利益的关联度、管理层的动力和重构管理层激励约束机制等问题;对比分析固定收入制、年薪制和股票期权制等三种典型的薪酬激励模式,固定收入制不具有有效的激励作用;年薪制可以确保管理层的普通日常性努力经营行为,但不能保证管理层一定采取有利于企业长远利益的长期行为,更不能避免管理层的短期行为;股票期权制是激励管理层采取长期行为的有效激励方式,然而,现行的股票期权激励缺乏对企业管理层长期持股的约束。要建立内在化、动态化和长期化的激励机制,在激励方式上除了要突破收入分配限制,提高企业管理层的收入标准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制定更加有效的方案,给予企业管理层股票或股票期权,以股权激励的方式使其自身利益与股东利益及企业的长期发展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4.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新举措。首先,要紧紧抓住两个关键: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和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其次,要牢牢把握三条根本原则:法治原则、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原则、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再次,要时时依靠四条主要途径:以激励机制调动党员的责任心和事业心;以关怀帮扶机制增强党的亲和力和凝聚力;以教育培训机制提高党员的党性修养和自我发展能力;以党员权利保障机制维护党员的民主权利。  相似文献   

5.
有效激励:层次性和动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朝萍 《浙江学刊》2004,(3):219-221
激励是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基于不同的人性假设、视角和分析方法,形成了不同的激励理论.尽管如此,由于人的复杂性,激励工作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如何提高激励的有效性就是其中之一.本文首先对激励理论进行了回顾,然后提出在管理工作实践中要实现激励的有效性,就必须具有针对性,建立层次激励体系;通过对人的心理发展周期的分析,提出激励必须随着人的心理发展而调整,建立动态激励体系.  相似文献   

6.
要从根本上遏制腐败,实行对领导干部有效管理监督是必由之路。在思想上,要通过廉政文化自觉,使领导干部树立牢固的政治信仰和法律意识;在管理上,要建立具有"实用主义"思想的管理制度,实现制度与制度执行者的激励相容;在监督上,要根据权力制衡原则,构建完善的监督机制;实现领导干部"不敢腐败"、"不愿腐败"及"不能腐败"。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转型时期,怎样有效激发传媒人的潜能,使得传媒品牌内部的潜力得到最大化的迸发,使传媒单位打拼市场,是值得研究的现实问题。要发挥激励的最大效能,传媒员工需要物质与精神激励并重原则,灵活把握原则,根据传媒单位的实际情况,驾轻就熟地运用目标激励法、竞争法、奖惩法、薪酬激励法、培训激励法与自我激励法。建设好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需要研讨有效的激励系统,采取晋升、技术激励、组织文化与精神激励等多重激励措施,严格推行绩效考核,突出"能力本位"的激励特色,努力践行岗薪制,让技能与报酬有机地结合起来,最终达到能力提升的激励宗旨。多管齐下,才能挖掘发挥传媒人知识员工潜能,使得新闻人与传媒业达到双赢的境界。  相似文献   

8.
企业要发展,离不开人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因此,企业一定要重视对员工的激励.建立合理、公平、综合性的激励制度是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可靠保障.薪酬激励是激励机制中主要的方式,在员工激励和企业发展中,员工和企业作为两个博弈方,都希望自己的利益达到最大.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博弈关系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员工和企业的博弈关系中,可以把二者分别看作代理人和委托人,博弈论更好地阐明了企业和员工实现整体绩效的利益一致性.  相似文献   

9.
田自安 《社科纵横》2010,25(3):29-31
当前应当按照党中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公务员法的框架下,尽快建立健全对公务员的激励机制,通过有效激励,优化国家公务员的品质,提高国家公务员的能力,改善国家公务员的行为,为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提供高质量的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创新公务员激励机制,要注意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并行与转换,注意正激励与负激励的综合运用,注意内在需求驱动力与外在需求推动力的动态组合。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认为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转化要尊重科研规律,正视科研成果转化难、转化慢、转化率低等问题,分析背后存在的科研开发观念不强、成果质量不高、立项选题不准、转化渠道不畅、转化激励不够、转化投入不足等原因。围绕科研生产力发展,必须推动社会科学研究成果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选准课题;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以提升研究质量;改革科研成果转化机制以疏通转化渠道,注重利用互联网构建科研成果的共享平台,重视成果的二次开发,改革科研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以形成正向激励。  相似文献   

11.
对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员工激励问题的探讨,就必须深入了解知识员工的特点。本文通过对知识员工与普通员工的比较分析,剖析了知识员工特征的特殊性,提出了在知识经济条件下要对知识员工进行有效激励应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2.
何卫红 《社科纵横》2002,17(6):72-73
本文就学生传统的评价模式暴露出的种种弊端 ,提出对学生的评价 ,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体现评价的激励功能 ,评价内容要有全面性和系统性 ,评价标准要有科学性  相似文献   

13.
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制度激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制度激励的基础或根本出发点是经济人理性假定,激励是针对每个人追求自身预期收益最大化经济行为,通过规范的制度安排来引导和约束企业员工,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激励之所以往往成为"问题",很多情况下都与制度安排密切相关。制度激励问题的典型表现形态就是"搭便车"问题与"代理成本"问题,后者解决办法无外乎在如下四种方法之间做折中选择:直接监督解决法;契约完善解决法;股权激励解决法;声誉机制解决法。通过员工持股计划(ESOP)、管理者收购(MBO)或经理股票期权(ESO)等途径和方式实现人力资本股权化,是现代企业制度激励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张皓 《社科纵横》2011,26(7):150-152
教育激励既依赖于环境,同时又受环境的制约。我们要创造条件,努力优化学校环境,最大限度发挥教育激励的积极效应,为大学生提供好的学习环境,创造民主平等的氛围,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积极为学生提供精神愉悦、思维活跃的学习、创造、成才空间。  相似文献   

15.
国有企业改革仍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当前,国企改革的特点是出资人主导的改革,是“共担成本”的改革,是总体性改革,是大规模的重组改革,也是规范性改革。国企改革的重点是: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加快国有资源的优化配置,推进国企产权多元化,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完善激励制度。激励与约束问题是国有企业面临的深层次问题,激励是最深层次的约束。企业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而要使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关键是要真正激励到位。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呈现出总量扩张、税负下降、竞争力不强的状况。选取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七大行业的产值占地区工业总产值比重指标、流转税税负、所得税税负,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发现税式支出激励效应存在结构性差异,流转税的激励效应大于所得税的激励效应。激励政策对航天航空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专用科学仪器设备制造业的效果不显著;对于另外四个行业,激励效应也存在结构差异。因此,应采取差异化的税式支出激励政策,改变当前以所得税为主要激励税种的现状,转变成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为双主体的激励方式。  相似文献   

17.
激励:动机的现实化和对象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机能够对行为的选择、发动、维持、制止做出解释,成为行为发生的根据,这表明动机是激励的出发点和动力源;而激励是动机的唤醒方式与活化手段,没有激励的发生,动机可能是潜在的或静态的,这又表明激励是动机的现实化和对象化。学界对动机的探讨从未终止过,需要理论、成就理论、平衡理论和归因理论中都浸润着作为激励源的动机因子,这些因子又是解释激励发生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18.
许少菲 《探求》2001,(Z1):78-79
强化激励,是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调动积极因素为主要原则的最佳方式。在现实生活中,人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其思想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用激励的方式来做思想工作,容易拨动人们的心弦,产生直接的思想动力,改变思想政治工作软弱乏力的状况。激励的方式,一改教训人、强制人的办法,而是从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从每个人的心理需要出发,抓住兴奋点做工作,使被作用者即思想政治工作的客体乐于接受,便于接受,使不同的人都能按照激励的要……  相似文献   

19.
<正>干部"天花板"现象,表现的是干部提升晋职无门的烦恼,实质是目前我国干部晋升通道狭窄,缺乏有效、稳定、有序的干部激励保障机制和更加人性化的关注干部职业生涯的制度设计。要破解干部"千军万马"挤"职务"的"独木桥","千方百计"谋"身份"的"保险箱"的困局。  相似文献   

20.
《社科纵横》2019,(4):6-11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实质是推进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和制度执行能力的现代化。制度的首要德性在于公正性,公正的制度能有效规约人们的交往行为,激励人们以合理方式获取利益,影响人们的价值追求和思想观念。制度公正是社会公正的基础和保障,其实践意义在于构建各方面均衡的利益关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现阶段,实现制度公正要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人们的需要和利益追求;要构建法治社会,增强人们的社会认同感;要促进阶层流动,构建公平正义、充满创造活力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