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科学技术不断出现新的突破,使生产力获得了空前的大发展,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不包括发展中国家)的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文化等方面比战前都有较大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世界的所谓“黄金时代”。同时,工人的物质生活也有了一定的改善,工人的民主权利和社会福利比战前也有所增加。因此,有一些人认为资本主义也会为无产阶级谋福利,认为资本主义正在或已经改变了原来的阶级性质,甚至荒唐地认为资本主义已不存在剥削了。然而事实恰恰相反,现代资本主义剥削形式的新变化,并没有改变其剥削实质。 (一)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许多企业改变其剥削形式。原因很多,但主要有两条: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对剥削与贫困问题经济伦理意蕴的揭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马克思那里,剥削是指剥削劳动,即以不平等的方式支配和控制他人的剩余劳动。马克思认为,剥削的形式随着生产方式的不同而变化;资本主义剥削作为价值增殖现象贯穿资本主义生产、流通整个过程;资本主义剥削关系虽然被交换关系的表面现象所掩蔽,但其内在的矛盾必将激化;剩余价值率是劳动力剥削程度的正确表现。正是资本主义剥削,带来了无产阶级贫困化问题。这些观点体现了资本主义伦理关系的不平等由生产关系的不平等性制约等经济伦理意蕴。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剥削形式发生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新变化。在资本所有权上,出现“资本民主化”;在经营管理上,实行“管理民主化”;在分配方面,采取“收入均等化”等等.这些新变化给现代资本主义制度披上一件件美丽的外衣,涂上层层迷人的色彩,造成种种蛊惑人心的假象,似乎现代资本主义已经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工人阶级已经不再受剥削和被雇佣,工人和资本家已融合为一体,两者之间已没有根本利益的对立,贫富悬殊已不再存在,现代资本主义已经变成一个既没有剥削又没有贫困的“新型社会”.正确认识和分析现代资本主义剥削形式的新变化,透过错综复杂的表面现象,揭示它的本质,对于认识现代资本主义剥削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农奴制再版”这个术语,是恩格斯于1882年给马克思的信中提出来的。恩格斯用这一术语来说明中世纪末,特别是十六世纪中叶以来欧洲中部与东部农奴制度的强化。东欧各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具有自己的特点,和西欧相比,罗马奴隶制生产关系的影响较小,生产力的发展比西欧落后,因此进入封建社会比西欧要晚。斯拉夫人一些国家大都没有经过奴隶制阶段而直接进入封建社会,封建制的成长期较长。当十五、十六世纪西欧一些国家已经产生资本主义时,中欧与东欧各国却出现了农奴制强化的现象。而这种农奴制是西欧各国封建社会早期(公元5~11世纪)盛行的剥削形式,所以恩格斯称它为“农奴制再版”。  相似文献   

5.
股权多元化在我国开始出现,资本报酬不能再被看作是剥削行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科层组织的出现,使劳动可以分享税后利润。我国现代企业和私营企业中的资本报酬也不能看作剥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两种剥削形式。  相似文献   

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出现了一股声势浩大的联合运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以欧共体为形式的西欧联合已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对欧洲和世界格局发挥着重大作用,英国作为西欧一个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其政策极大地影响了西欧联合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既不是沃勒斯坦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世界范围内的殖民扩张开始所形成的具有全球联系和特征的世界经济的延续和扩展,也不是吉登斯认为的由于民族国家及其体系为扩张提供制度保障,使世界经济扩展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而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发展导致西欧社会经济变化,从而进行海外扩张的逻辑结果.正是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形成过程中,形成了欧洲殖民国家与殖民地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这种国际分工体系的本质是欧洲殖民国家剥削、压迫、奴役和控制殖民地国家,这种国际分工体系的本质也延续到当今世界体系之中,决定了当代的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一场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动并主导的经济运动.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既不是沃勒斯坦所认为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世界范围内殖民扩张所形成的具有全球联系和特征的世界经济的延续和扩展,也不是吉登斯认为的由于民族国家及其体系为扩张提供制度保障从而使世界经济扩展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而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发展导致的西欧社会经济变化从而进行海外扩张的逻辑结果。正是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形成过程中,形成了欧洲殖民国家与殖民地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这种国际分工体系的本质是欧洲殖民国家剥削、压迫、奴役和控制殖民地国家,这种国际分工体系的本质也延续到当今世界体系之中,决定了当代的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一场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动并主导的经济运动。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围绕剥削的内涵、剥削产生和存在的条件及原因、剥削的判别标准、剥削的功能和作用、我国现阶段的剥削与资本主义剥削的区别等五个方面介绍了近年来我国学者在剥削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剥削理论研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看法。  相似文献   

10.
虽然马克思曾经批判过资本主义,指出资本主义是可鄙、可恨的,批判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但是一些西方学者认为,马克思在这里不是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道德上的批判。事实上,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剥削是不正义的,是盗窃。我们不能以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否定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道德批判。  相似文献   

11.
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私营经济雇工剥削的特殊性 ,必须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私营经济的特殊社会性质 ,正确把握私营企业主的身份和收入性质不同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资本家的特殊性 ,正确把握私营企业的劳资关系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劳资关系的特殊性 ,正确认识我国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在处理和对待剥削问题上的立场和政策  相似文献   

12.
“平等”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口号之一。但是,资本主义制度为人类带来的不是平等,而是一种新的剥削形式。马克思竭尽毕生精力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平等思想。  相似文献   

13.
战后,在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实力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工人实际工资有上升的趋势,物质资料的生活状况有明显的改善;劳动时间比过去相对缩短。对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的变化和出现的新现象,是否意味着现代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对工人的剥削已经减轻,资本主义的性质已经改变?本文针对这个问题作些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针对俄国民粹派的"非资本主义道路"理论,普列汉诺夫和列宁先后给予马克思主义的批判,论证了俄国资本主义道路的必然性。普列汉诺夫在与西欧资本主义社会的比较中,通过例举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事实论证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有力批判了民粹主义;列宁则从具体研究俄国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及其特点出发,揭示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和历史进步性,从而彻底粉碎了民粹主义的理论基础。列宁认为,俄国资本主义有不同于西欧资本主义的特殊性,只有具体分析,才能说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可能性和必然性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监督工资是企业利润的一种表现形式,在量上也只是企业利润中的一小部分。资本主义企业只要发展到一定规模,资本家不仅脱离体力劳动,也脱离管理劳动。管理劳动创造价值的说法没有区分物质生产部门的管理劳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管理劳动,没有区分资本家的剥削劳动和雇佣工人的被剥削劳动,没有区分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剩余价值的分配。认清资本主义企业管理的剥削性质,有利于我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产消合一资本主义是当代资本主义数字化存在的样态之一,它以情感诱导、平台规训和数据监视为抓手构建控制模式;通过隐匿剥削意图、打破剥削时空界限和扩大剥削范围实现剥削最大化;推动个体堕入更深层次的“麦当劳化”,使整个社会陷入无序状态。瑞泽尔试图通过祛除“麦当劳化”的束缚和建设合作共享型数字平台,探索一条以认知和实践为核心的超越路径,但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其对产消合一资本主义的批判与超越具有不彻底性。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立场与方法,才能正确认识产消合一资本主义的运行机理,为寻求有效的社会反抗路径提供现实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正确认识剥削现象是我国私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思想前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剥削现象有其必然性、合理性,当代我国私营经济的剥削现象已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对于私营经济剥削现象本身应有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18.
具有两重性是当代中国私营经济的基本属性。存在雇佣劳动关系是私营经济的本质特征,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私营经济受到占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的制约和影响,受到国家宏观经济职能的管理、引导和监督。其资本主义性质具有可控性。具体表现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发生了变化;私营业主剥削的隐蔽性被公开化、剥削的无限性受到限制;它自发发展的盲目性和无政府状态在宏观经济计划的轨道上得到了规范;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在私营经济中也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关于私营经济性质上的无剥削论、纯粹的资本主义经济论等观点都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9.
分析马克思主义对剥削理论的重构在西方哲学界引起了很大轰动,美国的艾伦.布坎南教授在对此论题的回应中,首先廓清了马克思视野中的剥削概念,认为他的著作中包含三个剥削概念:资本主义雇佣劳动过程中的剥削、贯穿历史的剥削和一般剥削,并对质疑马克思剥削概念的几个重要反对意见作出了有力的回应。布坎南的阐释基本上符合马克思的思想实际,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全面地认识马克思的剥削概念。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问世,其中内蕴着双重视角和双重主题:一个是红色革命的视野,以追求社会正义为主题;另一个是绿色视野,以实现生态正义为主题.<共产党宣言>通过深刻揭示资本主义双重扩张的本性:资本扩张与生态扩张的全球化;深刻揭示资本主义双重剥削的秘密:阶级剥削和生态剥削;深刻揭示资本主义的双重危机: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深刻揭示共产主义社会的双重主题:社会正义与生态正义,展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为共产主义运动谱写的红色革命与绿色革命的交响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