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人口性别结构的区域差异及演变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性别构成是影响人类婚姻、人口再生产的基本因素,也影响国家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发展,也是编制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人民生活、劳动、城乡建设等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同时对于中国当前正在进行的和谐社会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中国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及2005年1%人口抽样资料分析了中国总人口性别比演变动态及地理分布特征。表明:(1)中国在历史上是一个性别比偏高的国家,新中国总人口性别比呈下降趋势;(2)1953到2005年,年龄性别比曲线越来越平稳,性别比最高峰值呈现有低龄组向中龄组及高龄组转移的趋势;(3)各省区之间及城乡之间的性别结构差异由大变小;(4)山区性别比高于平原。重工业城市高于其他城市。大城市高于小城市。  相似文献   

2.
人口死亡一直是人们研究人口再生产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人口死亡的统计与分析对于促进人口、社会和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对于制订社会保障政策和卫生工作规划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大意义。因此,本文就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100%的死亡资料,参考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死亡资料,对我国人口死亡年龄分布作一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口分布合理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向京 《人口研究》2008,32(3):40-47
本文构建了人口潜力指数,运用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省级和县级人口数据及相应的自然和会经济指标对我国人口分布的合理性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对城镇人口分布的合理性及各省的动态人口分布合理性进行了评价.认为我国人口分布基本合理,人口潜力最大的省区有东南沿海比较发达省市以及东北和西北部分省市.  相似文献   

4.
中国长寿人口分布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利用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以65岁及以上人口为基数统计长寿人口的比例,排列中国长寿人口的分布状况。采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中国长寿人口分布特点。华南地区长寿人口的比例高,华北、西北地区长寿人口比例低。90岁及以上长寿人口比例最高的地区是广西,最低的是内蒙。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最高的上海地区,百岁长寿人口比例并不高,处于中下。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最低的西藏,百岁长寿人口比例比较高,排位较前。中国城市长寿人口高于乡村长寿人口。城市和乡村除个别省份外,女性长寿人口高于男性长寿人口。  相似文献   

5.
关于中国人口分布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中国人口地区分布的主要特点 中国有10亿人口,主要偏集在东南近海各省,例如东南近海11个省、市(包括台湾省)面积只占全国的13.3%,而人口却占全国的40%以上。中国北部的13个省(区)、市(东北、华北、西北)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0%,而人口只占27%,其余南方17个省、市、区,面积只占全国的40%,而人口占73%以上。如果从黑龙江省漠河到云南腾冲划一条直线,线以东的面积约占全国的50%,而人口却占总人口的90%以上,线以西面积约占50%,而人口所占比重却不到10%。  相似文献   

6.
中国柯尔克孜族人口变迁、分布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雪玉  曹盟 《西北人口》2003,(4):55-57,61
柯尔克孜族是一个原生跨界类跨国民族,中国境内的柯尔克孜族77.4%分布在新疆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境内,是我国少数几个仍然以畜牧业为主的民族。柯尔克孜族的人口发展和变迁具有自己的一些特点。在与世界接轨的今天,柯尔克孜族和我国所有民族一样,正处于艰难的人口转型之中。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和掌握内蒙古自治区人口发展变化的规律和趋势,为学术研究和人口工作战略决策的制定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00年、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采用IBM SPSS19.0统计软件,计算人口数、人口增长率及性别比等指标,并进行不同时间、地区和人群的比较。结果与2000年内蒙古自治区普查结果相比,内蒙古2010年总人口数增加了138.23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3.8万人,年均人口增长率为0.58%;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总人口的性别比为108.19,出生性别比为111.96,超出了正常范围;内蒙古地区城镇化比例为55.54%,高于全国整体水平49.70%,且存在民族和地区差异。结论近10年来,内蒙古自治区人口有一定的增长;不同地区的人口增长程度不同,人口性别比也有一定的差异;内蒙古自治区城镇化程度较高,但地区、年龄、民族的城镇化程度存在差异,尤其是蒙古族人口的城镇化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8.
从事社会劳动并获得劳动报酬的在业人口,为社会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是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主体。分析研究和合理组织人口就业,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重要意义。一、茂名市劳动力资源利用情况据第三、四次人口普查资料,1990年中茂名市共有15岁以上在业人口2,602,294人,占全-市总人口的53.2%。其中劳动适龄人口(男15—59岁,女15—54岁)2,377,464人,比1982年增长7.9%。就业率为88.8%,比1982年降低了3.5个百分点。其原因,(1)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15—19岁在校学生占同龄人口的39%,比1982年提高了7.5个百分点,使就业人口减少;(2)1966—1970年生育高峰期出生的20—24岁人口比1982年增长27.3%,超过同龄在业人口增长速度的21.2%,造成了巨大的就业压力;三是超龄在业人口达224830人, 比1982年增长了48.8%。占在业人口的8.6%,比1982年增加了2.2个百分点,影响待业人口就  相似文献   

9.
1949年以来,厦门市和我国大部分城市一样在人口年龄结构上经历了先是迅速年轻化而后再逐步老龄化的重大变化。人口老龄化造成劳动力老龄化,进而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转变,以及导致社会保障支出增加,进而影响社会扩大再生产投资规模等负面效应,已经引起了人口学者和政府官员的广泛注意。本文利用“三普”和“四普”人口资料,描述厦门市老年人口自“一普”以来的变化过程,地区的分布情况及其主要特点,分析导致厦门市老年人口变动的重要决定因素,探讨厦门市应该对逐步老化的人口所要采取的对策。表1概括了自1953年一普以…  相似文献   

10.
土地承载力与中国人口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早在1935年,著名人口学家胡焕庸先生根据对1933年全国各省、县人口数的分析,提出了爱辉——腾冲线,用以描述中国人口分布的东西格局。当时,该线以东部分面积占全国的36%,而人口则占全国的96%;该线以西(包含今蒙古人民共和国)部分面积占全国的64%,人口仅4%(见表1)。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中国人口的东西分布有什么变化呢?由表1我们看到,在近60年的历  相似文献   

11.
人口再分布指的是人口分布的改变。在本文中,人口再分布具体的含义是各地区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的变化。 中国的近代人口数据并不可靠,有些数据明显有误,但研究者往往缺乏足够根据去更正。赵文林、谢淑君著的《中国人口史》研究了历代各地区人口数量,并根据有关史  相似文献   

12.
保安族人口分布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安族人口分布,是历史上保安族人口迁徙和保安族人民长期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发展生产和繁衍于孙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并随着经济、社会和自然条件的不断变化而变化着。保安族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的甘肃省,是甘肃省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一、人口分布及其变化(一)全国分布概况。全国保安族人日数量分布,按行政区分,主要分布在甘肃省、青海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根据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1982年全国保安族人口共有9017人,其中甘肃省8322人,占全国保安族人口的92.3%;青海省377人,占全国保安族人口的42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83人…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及其变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1人口地域分布的基本特征中国不仅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而且其人口的地域分布也极不均匀。按省级行政区域考察(表1),第一人口大省为四川省(1),1996年其人口规模已达1.12亿(2),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40%;第二、三位分别为河南、山东2省,人口规模也都达到8700万人以上,各占全国总人口的7.70%、7.32%。这前三位人口大省合计,几乎占全国总人口的25%,可谓举足轻重。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西藏、青海、宁夏3省区的人口规模则很小,约分别占全国总人口的0.20%、0.39%和0.44%,合计一起…  相似文献   

14.
中国县域人口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波 《西北人口》2014,(3):33-36,42
人口空间分布是人类活动在地球表层空间上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人口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长期以来,受自然及人文两方面的影响,胡焕庸线成为中国人口空间分布差异的基线。本文以2010年中国县级行政区人口数据为基础,应用ArcGIS空间分析工具,定量分析2010年中国人口空间分布格局。通过分析各级人12密度空间分布图和人口密度剖面图可以发现,2010年中国县级行政区人口密度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态势,人口密集区用接近20%的国土面积承载了接近80%的人口;东南-西北两部分人口比重为93.77:6.23,胡焕庸线仍然是2010年中国人口的地理分界线。  相似文献   

15.
<正> 辽宁是我国东北部的多民族省份。1986年全省共有46个少数民族,人口计5,078,955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3.63%。其中人口在万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满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锡伯族等五个民族,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99.89%。本文就辽宁省少数民族人口的分布及其发展作一概括分析。辽宁各少数民族人口在全省分布地区广阔且极不平衡。从每个市、县直到各个乡、镇,都散居着少数民族人口。在全省13个地区中,锦州地区少数民族人口比重最大,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22.98%,是全省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其次是丹东地区,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21.45%,居第二位;铁岭地区占12.24%,居第三位。沈阳、大  相似文献   

16.
开罗人口中心(Cairo Demographic Centre,简称CDC),建于1963年,是目前世界上从事人口学培训和研究的主要中心之一。1963年2月,联合国与埃及政府签订了一项协议,双方商定共同协作负责领导这个中心。 开罗人口中心的主要任务是: 1、为它服务范围内的国家的人口工作者进行人口学专业培训; 2、对人口及其有关领域进行研究,特别是着重研究其服务范围内的地区和国家的人口; 3、为某些国家政府在人口及其有关领域内提供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人口、经济不均衡性及重心变动分析,充分揭示了当前我国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化状况。结果表明,中国人口区域偏集依然严重,且还有加剧的趋势,同时“人口一经济”间的契合度也不高,甚至还出现人口重心移动与投资重心移动相背离的情况,这对近期人口空间格局的发展非常不利。为此,研究认为,在当前的中国人口、经济形势下,构建以“多中心集聚”为导向、“人的城镇化”为内涵的新型城镇化体系,是未来进行人口合理再分布的必由之举。  相似文献   

18.
在联合国人口基金、国家经贸部、国家教委的大力支持下,中国人口学培训中心于1994—12—19~29举办了“人口与可持续发展”讲习班。此讲习班邀请美国米德罗伯利学院的David E.Horlacher教授主讲。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人口研究、经济研究的新兴问题和热点问题,特别是“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在开罗世界人口大会后为越来越多的政府与学者接受。David E.Horlacher教授在联合国人口司人口与发展部工作几十年,是联合国绝大多数关于“可持续发展”文件的主要起草人和有关会议的主要组织者,对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本身及创立、发展和最后形成极为熟悉。讲习班概括地讲授了人口、环境与发展问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口空间分布变化的收敛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借鉴区域经济收敛性理论,利用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数据,运用经济计量学中的横截面回归分析,研究人口空间分布动态变化与经济初始发展水平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964-1992年,中国人口空间分布呈现比较弱的条件收敛性;1992-2003年,中国人口空间分布则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发散现象。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土家族人口和城镇化水平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寻求土家族人口分布的总体特征规律,合理布局和迁移发展土家族人口,本文以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为基础,结合历史文献和其他现状资料,通过地区间对比和人口密度比较反映土家族人口分布状况,并分析总结其特征及产生原因。在分析土家族人口分布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将土家族城镇化水平分布与土家族人口分布、全国总人口分布及全国城镇化水平分布进行叠加分析,总结土家族城镇化水平的分布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