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增量则不断在增加.作为以满足人类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为目标,而生产服务的知识经济全球化的产物--文化产业应运而生.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但满足了人们在精神文化上的需求,又创造了众多的就业机会,创造了巨额的社会财富和巨大的经济效益.文化产业将是未来中国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21世纪产业扩张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2.
文化产业的主要功能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和社会的文化消费需求,所以文化产业创新就应该不断更新受众意识,以鲜明的传者形象、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相结合的传播方式,利用现代传播媒介拯救、振兴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求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河南卫视的传统戏曲栏目《梨园春》在多年实践中探索出比较成功的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阐释了文化产业创新的理念。  相似文献   

3.
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世界由变局走向变革提供了重要的价值引领。马克思主义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崇高价值理想的内在要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核心价值理念的继承创新,凝聚全人类价值共识积极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应有之义,构成了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理论依据、文化依据和现实依据。“共同”是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突出特质:和平与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和重塑全球发展理念的价值共识,公平与正义是全人类的共同理想和构建全球治理体系的价值准则,民主与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追求和建设现代政治文明的价值目标。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走深走实、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坚守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相似文献   

4.
现代社会将文化与产业两个不同的领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是以经营符号性商品和信息为主的生产文化意义内容的产业。文化产业具有双重功能,它既能传播和弘扬民族精神,又能推动经济发展。文化产业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重要的经济支柱。中国发展文化产业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文化产业作为契合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并受到现代信息文明技术驱动的新兴战略产业之一,亟需强化其在新发展格局中的创新文化功能,使之自觉担当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和社会责任,充分发挥促进产业升级、蕴蓄创新意识和培养社会创新文化氛围、引领社会风尚和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作用,把发展重心落在促进文化价值增长和优化产业结构与拉动消费结构升级、以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上。具体言之,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促使文化产业自觉成为创新意识的策源地和推动产业高级化的孵化器;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促使文化产业自觉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者;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促使文化产业自觉成为提高社会开放水平和政府开放能力的促进者;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促使文化产业自觉成为社会风尚的引导者,推动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契合文化消费的代际转换特点,文化产业应以创新文化价值导向引领文化消费,在回应时代之问中担当文化使命。  相似文献   

6.
昭君文化旅游开发的现实意义与战略构想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昭君文化是三峡地区品位很高的文化资源,值得大力弘扬和进行旅游开发。开发利用昭君旅游文化,是三峡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促进民族团结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需要,是建设鄂西旅游经济带和打造"大三峡旅游经济圈"的需要。在战略举措上,应有高起点、大手笔的规划,策划重大项目,创造旅游品牌;将昭君文化开发与旅游业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链;以旅游文化理念为指导,加强昭君文化的全方位的深度开发等。通过旅游开发,让昭君文化走出三峡、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7.
自“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提出后,关于该理念的探究成为学界关注焦点。从新闻传播学视角展开讨论,挖掘建设性新闻理念与全人类共同价值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文化通性,在此基础上探讨全人类共同价值为建设性新闻发展提供的语境空间,以及建设性新闻在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中发挥的积极效应,从而拓展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文化产业是21世纪发展最为迅速的产业之一。虽然伊川县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及突出的空间区位优势,蕴含着极大的内在价值和开发潜力,但是目前还存在着开发程度较低、"散"和"粗"的情况。因此,需要在确定县域产业发展次序、文化产业策划、开发理念以及人才的培养等方面下工夫。  相似文献   

9.
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作为主流文化的重要载体,既要传播主流文化,更要遵循主流文化的传播规范。这种规范主要作用于政治、法律和道德三个传播领域。在我们的社会中,主流文化的价值体系存在多种层次,既有制度性层次,也有社会性层次,同时还有普世性层次。我国媒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应该大力树立与弘扬和谐价值观,并且应该把推广和谐价值观作为重要的传播理念和国家文化发展的核心战略,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地向全世界推广“和谐价值观”,使其逐渐成为全人类共同的价值选择和普世价值观,这将是我们国家对世界价值宝库的重大贡献,必将对我国的未来和世界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总结中国文学经验首先要有全球化视野。文学具有对时代社会政治经济的超越性特征,因此我们要以世界优秀文学为参照来审视和评估中国文学。从某种意义上讲,弘扬和创造优秀文化比一味保卫民族文化更重要,人类的共同进步比民族主义的自卫与自慰更重要,文学的人性探寻和审美创造比地方风习展览和方言比拼更重要。因为在全球化视野下,任何文化的受益主体是个人和人类。我们要坦然承认20世纪中国文学与世界优秀文学的差距,不要以所谓中国经验作为自甘平庸、自我满足的借口。总结中国文学经验还要珍视五四以来中国人追求文学现代化道路上的经验教训。鲁迅对吃人历史的洞见、郭沫若对充满自由个性的天狗形象的呼唤、郁达夫对古代三不朽人生价值的否定、巴老曹对专制的控诉和对人民的关爱、施蛰存以人性主题对古代文学道德主题的颠覆、张爱玲对常态的人性弱点的剖析、穆旦对文明及其不满的揭示等等,构成了充盈、鲜活的中国文学新经验。这个经验建立在对传统中国文学的整体否定和局部技巧的吸收之上,建立在对世界优秀文学的广泛学习借鉴之上,值得我们珍视并珍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