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代璐 《劳动世界》2010,(1):42-43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凸现,农村贫困人口的医疗救助问题便是其中之一。因病致贫、因贫致病、贫病交加的恶性循环不仅给农村贫困人口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而且也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农村医疗救助问题引起了各级政府的广泛重视和关注。辽宁省政府在推进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中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问题与挑战,本文结合辽宁省实际针对医疗救助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2.
日前,从哈尔滨市民政部门获悉,今年5月底前,哈尔滨市将按新出台的本埠城乡统筹医疗救助办法取消起付线,把按病种救助转变为住院救助,医疗救助金支出率本年度要求达到90%以  相似文献   

3.
宋静 《劳动世界》2020,(11):71-71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对医疗救助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信息化背景下,给医疗救助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全新思路,为其发展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但是当前医疗救助档案管理工作中依旧存在许多问题,难以满足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要求。所以,如何创新医疗救助档案管理工作,迫在眉睫。档案管理工作是评估医疗救助综合水平的重要标准,建构系统的信息化档案管理体制,是创新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必经之路。鉴于此,本文对此展开具体探讨,以期为档案管理工作的改革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4.
建立健全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简化城乡困难群众办理医疗费用结算手续,探索建立城乡医疗救助、基本医疗保险和定点医疗机构相互衔接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城乡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三方"同步的网上结算是社会医疗保险健康发展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5.
建立健全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简化城乡困难群众办理医疗费用结算手续,探索建立城乡医疗救助、基本医疗保险和定点医疗机构相互衔接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城乡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三方"同步的网上结算是社会医疗保险健康发展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6.
成都市温江区医保局聚焦医疗救助兜底保障功能,立足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深入镇街、村(社区)及困难群众家中摸排调研,对标学习杭州、苏州、深圳等地新理念,创建"4+2+1"医疗救助新模式。通过构建多层次救助体系、打造商保补充救助模式、建立转介服务机制等创新救助方式,实现困难群众基本医疗有保障,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相似文献   

7.
解决困难群体医疗保障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北京市情况看,建好企业补充保险和做好对特困人员的医疗救助,是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落实困难群体医疗保障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中流浪乞讨人员的存在对于城市的管理提出了严峻的考验,科学合理地解决这个问题会对城镇化进程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对2003年出台的《救助管理办法》以及在这个制度下现行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现状进行研究;总结现今学术界关于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理论成果,从人类社会发展角度对流浪乞讨人员的产生、形成、发展进行研究,并从这三方面提出了对应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对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城市管理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9.
社会救助是国家和其他社会主体对于遭受自然灾害、失去劳动能力或者其他低收入公民给予物质帮助或精神救助,以维持其基本生活需求,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各种措施.在我国由于各地社会救助理念的薄弱,各地经济发展的不一致,城乡二元化特征明显等因素,造成社会救助覆盖面窄,不同区域,城乡之间居民获得社会救助的差距巨大,有损社会公平性.本文将在我国城乡二元化的背景下,深入探讨特大城市社会救助均等化的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成因,并借鉴发达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路径探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以丹麦为代表的许多发达国家,为了减少越来越高的福利支出,激发有劳动能力的被救助者重返劳动力市场的动机和能力,都对救助制度进行了改革,主要是以积极的救助手段代替传统的消极手段。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社会救助制度也应不断改进,对丹麦的社会救助制度及其特征进行分析,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进而完善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  相似文献   

11.
张小燕 《劳动世界》2016,(36):21-23
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的一个子系统,也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社会救助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社会救助制度.本文在共享发展理念之下,坚持以人为本,基于ERG理论视角,在探索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着力点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就救助对象进行物质救助,满足其生存需要,也要进行精神救助,满足其相互关系的需要,维护受助者的尊严和社会地位.同时,更要进行文化救助,让受助者的生活更加丰富,共享文化成果,并积极谋求自身发展.  相似文献   

12.
农村低保边缘群体的社会救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从目前来看,我国农村低保边缘群体的救助存在一定的缺陷.文章通过对农村低保边缘群体概念的解释、社会保障现状的分析,提出建立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将农村低保边缘群体纳入社会救助范围、改善农村低保边缘群体生存现状的建议.从而,改变传统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覆盖面窄、救助标准低、公平性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以及工业化、城市化使得城市贫困问题越来越严重,而现行的城市社会救助制度因其消极的事后补偿理念已无法妥善解决城市贫困问题.构建积极型城市社会救助制度,使城市社会救助制度集生计保障、积极脱贫和人力资本发展等多功能于一体,有利于城市贫困难题的化解并最终促进社会救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和新农合制度的有效衔接是解决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医疗保障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主要对两种制度衔接的必要性、衔接的现状、衔接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建议:扩大救助资金来源,提高资金利用率;科学界定救助对象;加强部门间的协作,提供"一站式"服务。  相似文献   

15.
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障的最低层次、“最后一道防线”,政府作为社会救助的第一主体,承担着主要责任,然而在不断复杂的救助环境下,蓬勃发展兴起的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救助已成为一种趋势。社会组织能够克服政府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利用自己独特的优势在政府难以接触的社会救助领域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为社会救助注入一股新的力量。然而,现有社会组织是否可以胜任这一“政府分担者”的角色,发挥出应有的社会救助功能,承担应有的公共责任都需要能力为基础。因此,本文通过研究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救助的基础能力,指出当前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为社会组织更好地参与社会救助提供相关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对农村困难群众的救助力度.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农村社会救助发挥了公民生存最后r道防线的作用。但现阶段.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仍有2688万.社会救助任务依然艰巨。完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对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保持农村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现有的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主体的城市社会救助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这些救助制度对保障城市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缓解他们的贫困状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作为一项从传统社会救济制度改造而来的新制度,难免带有旧制度的种种痕迹,在其规范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很多问题和矛盾。为此,要针对现阶段我国城市社会救助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原因加以分析,以求保障城市社会救助更好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成都市武侯区推出两项医保新政,一是对低保对象和困难家庭的重度残疾人实施医疗救助,二是实现门诊特殊疾病业务在区属公立医疗机构"一站式"办结,为解决弱势群体和普通群众"看病贵、看病难"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过去,武侯区的低保人员和困难家庭重度残疾人住院医疗救助的范围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平衡计分卡的应用研究不断拓展,应用于改善公共部门的管理上,成为许多政府机构和非营利组织改善形象、增强公共责任、加强组织控制、提高效能的重要管理工具,也为新时代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估打开了一条新的思路.立足对海南社会救助实证调查,构建一种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社会救助绩效评估体系,将有效提高其绩效,促成社会公正与社会融合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就业促进:问题与政策调整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部分城镇居民的贫困问题愈加突出,贫困人群规模不断扩大,贫困的程度逐年增加,而传统城镇社会救济制度存在救助对象有限、标准过低以及经费严重不足等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