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8 毫秒
1.
校训代表了学校的灵魂,受到社会,文化,历史的影响。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分别受东西方文化影响,形成极具特色的中西方语言差别。通过研究得出,在中西方语言差别的影响下,中西方校训也有许多不同的特色。  相似文献   

2.
东西方艺术是分别发源于不同地理、人文环境之下的人类艺术形态。随着历史的演变,东西方艺术也发生着一些深刻的变革,然而凝聚在其中的艺术精神,始终是东西方艺术的发展脉络。本文力求从东西方艺术的具体形态展开,来论述艺术形态背后的艺术精神层面上的差别。以寻求东西方艺术表现差别背后的实质,以及东西方艺术在差别中的相互影响。在讨论东西方艺术差别的论题下,将主要以中国的艺术精神作为东方艺术精神的代表,结合中国传统的六种艺术精神,把日本、印度、埃及的艺术精神略加分析,以及通过东西方艺术在近代的融合发展趋势,来寻求艺术发展在融合的基础上的创新和未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亚里士多德和荀子都认为人和人之间是存在差别的,然而对于造成差异的原因亚里士多德和荀子有着不同的看法,亚里士多德强调的是先天的差别,而荀子认为这种差别是因为后天人们在学习仁义礼智信等方面努力程度的不同导致的。这种差异观的区别在东西方历史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并造成了东西方世界思维方式、政治体制等很多方面的差异,通过分析这两种差异观的不同和各自的优缺点有利于更好地促进东西方的交流和合作。  相似文献   

4.
墨子消费观与现代西方消费思想相距几千年,而两者的消费理念却有相通之处.诠释墨子消费观蕴涵的现代西方消费思想,可以进一步看出墨子消费观的现代价值和历史进步性.  相似文献   

5.
中西方由于历史文化实践活动的差异而具有明显不同的审美态度和审美文化心理,其悲剧感、悲剧精神因之存在本质上的差别。从文学发生发展的宏观角度比较,西方文学悲剧精神的本质主要体现为西方人诉诸于历史与人伦、理性与感性永恒矛盾的反思;中国文学悲剧精神的本质则主要体现为中国人诉诸于人与人关系的伦理道德批判。  相似文献   

6.
从历史源头出发探寻中国与西方法律文化产生差异的原因,通过对古代东西方地理、人文、经济、思想的研究,找出双方的差别所在,取长补短,更好地为中国的法制现代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7.
斯宾格勒和汤因比均为现代西方思想巨匠,前者曾以振聋发聩的《西方的没落》轰动欧美社会,后者则因洋洋大观的《历史研究》饮誉西方学界。两者虽同为现代西方“文化形态史观”之代表人物,但其思想观点却同中有异,有时相去甚远,甚至背道而驰。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哲学的"道"与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有某些共同之处,同时也有根本差别。比较两者的共性与差别,不仅有助于理解中国和西方技术发展的不同模式,而且对处理当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有重要启发意义。"实践智慧"立足于西方文化传统,对于逻辑思维是非常有益的补充。而"道"的观念则提供了控制技术发展后果的另一种思路,具有更大的启发性。这一思路通过与"实践智慧"相互补充,将有助于引导技术走向和谐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
中西史学,分途发展。中国自春秋以来,以司马迁为旗帜,史学酝酿发展,两千余年,蔚为一博大精深的学问。而西方世界则以希罗多得为先锋,承继希腊传统,迄至今日,史学绚丽辉煌。司马迁与希罗多德,《史记》与《历史》,看上去,两者风格迥然相异,无可比较,然而他们同属历史学家,一东一西,相互辉映,司马迁的《史记》被中国史家奉为“正始之祖”,希罗多德由于撰成《历史》,被西方史家尊为“历史之父”。我们可以说,中西方史籍浩若烟海,其中恐怕就是《史记》和《历史》对于东西方史学乃至整个文化影响最大。将两者互作比较,究其短长,将有益于新史学。  相似文献   

10.
处于大西洋两岸的欧美国家的结构语言学,在秉承同一种哲学与语言学的传统下,因历史和社会条件的不同而走上了两条不同的发展道路。通过对两者的分析和比较,可以全方位厘清西方结构语言学的发展脉络,为研究西方结构语言学的源流提供正确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社会资本及其主要理论研究观点综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陈柳钦 《东方论坛》2007,(3):84-91,121
社会资本是当代西方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和分析工具。社会资本概念的界定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社会资本的概念至今还没有达成共识,大多数学者都是从自己的学科角度对其加以定义和利用。尽管对于社会资本,不同学者的表述有所不同,但其基本的意义和指向是相同的,都把社会资本定义为一种和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相区别的存在于社会结构中的个人资源,它为结构内的行动者提供便利的资源,包括规范、信任和网络等形式。  相似文献   

12.
基于福建省农民工调研数据,采用有序Logit模型从积极心理感知和消极心理感知两个维度系统考察社会资本对农民工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群体差异。研究发现:社会资本整体上显著影响农民工的心理健康;社会资本对农民工心理健康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群体差异。据此提出,应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以强化农民工的社会信任、发挥社区优势以拓宽农民工的社会网络、健全心理健康疏导机制以解决农民工的心理问题等,以保障农民工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3.
与社会学家不同,经济学家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它能够弥补市场缺失、纠正市场失灵(特别是新市场失灵)。在教育投资信贷市场不完全情况下,社会资本是个人获得私人教育投资借款的一种方式,从而社会资本差异会导致私人教育投资支出、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的差异。为了开发人力资本和促进经济发展,必须努力提高我国的社会资本水平。  相似文献   

14.
高校毕业生就业行为中的社会资本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社会资本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行为的作用和影响的实证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不同的社会资本拥有量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资源的获取与利用不同;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受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双重作用;社会资本在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对性别作用存在差异;高校毕业生就业中两个“关系强度”的效用不同。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皖北C村云南籍婚迁流入妇女与家庭成员、乡村邻里等行动者之间的互动过程进行历时性考察,将该群体社会资本的建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因社会环境、家庭发展状况不同而特征不一,但各阶段的行动逻辑都是将经济资本、文化资本转换为社会资本,并同时以原有的社会资本为基础进行再生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布迪厄的资本转换理论。将三个阶段统合观之,该群体的社会资本形塑过程也呈现着内卷化的样态。  相似文献   

16.
社会资本是一种无形资本,它是企业家求得生存和取得成功的必要资源.本文尝试以社会资本为起点,通过对上海30位私营企业女性业主案例的实证分析,具体考察女性创业中的社会资本的存在形式、作用和构建,最后在讨论社会资本的两性差别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公民社会组织是妇女建立社会资本的最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7.
分析大学生求职就业中所呈现出的性别差异、社会资本对大学生求职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的性别差异,不难发现:女大学生社会资本存量,尤其是后致性社会资本存量不低于男大学生,她们对于社会资本的利用程度也不弱于男大学生;但是社会资本对男女两性就业的影响仍然体现出明显差异,相较于女大学生,社会资本对男生就业发挥更大作用。究其原因,刻板化的性别意识会阻碍社会资本对女大学生就业的促进作用,从而难以缩小大学生就业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8.
利用甘肃省14个贫困村的入户调查数据,通过建立与拓展明瑟收入方程对农户家庭教育收益率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建立OLS回归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农户家庭教育收益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论:农户家庭的教育收益率整体显著,农户家庭年均教育收益率随着家庭平均教育年限的提高而递增;OLS回归结果表明家庭约束、家庭经济资本、家庭社会资本、家庭文化资本对农户家庭教育收益率有一定影响;进一步分位数回归显示,家庭约束、家庭经济资本、家庭社会资本、家庭文化资本对不同教育收益率分布段的影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少数民族社区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规范、信任、社会关系网络以及伦理道德等社会资本的重要内容,对调适民族内部关系,增强民族凝聚力,维护民族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有关少数民族社区传统文化与社会资本的研究欠缺状况,以地处中缅边境的云南布朗山乡为例,通过分析他们的生活环境和习俗,阐释了该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社会资本要素,提出了进一步培育和发展布朗山乡社会资本需要注意的问题,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社会资本是解释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社会资本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总效用,至今仍没有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建立一个社会资本总效用函数,可以时这个问题进行比较合理的解释;同时,论证社会资本存在的一个边界,便可进一步说明社会资本在不同社会形态中的效用差别,从而找出社会资本边界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