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经济重心、区域差距与协调发展   总被引:68,自引:0,他引:68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指出 ,虽然从静态上来看我国东西方向上的差距远远大于南北之间的差距 ,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重心的主要变动方向由高纬度指向低纬度 ,表明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南北方向上。其成因主要在于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尤其是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区域产业结构、固定资产投资、市场发育和成熟程度等方面促成了南方经济的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北方。为了缩小区域差距、促进各地区的协调发展 ,政府应该通过适当的区域政策 ,更主要借助于市场的力量 ,引导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  相似文献   

2.
我国经济长期的高速增长也积累了巨大的风险.在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矛盾的多重压力之下,外部需求不断下降和内部自生性需求增长乏力,只有通过经济缓速、调整才能将风险释放,为进入下一个持续发展周期而积聚能量.面对缓速经济趋势,应当采取恰当的宏观经济政策,主动调整发展规模、经济结构和发展速度,实现有质量的经济缓速增长.建立缓速经济的经济指标体系;采取内需导向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实施积极倾斜性的财税和金融政策;建立让利富民的收入分配政策;切实有效地保护和利用生态环境;加强资源和环境市场管理等.  相似文献   

3.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推动共同富裕亦应在高质量发展基础上实现县域协调发展。以县域为基本单元,对县域发展差距进行测度和分析的结果表明:与2010年相比,县域总体绝对差距扩大,相对差距缩小,但仍处于高位;县域城乡差距不断缩小;脱贫县和非脱贫县均呈现分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基于2010年居民收入和2010—2020年居民收入年均增长率变化,将县域划分为高基数高增长、高基数低增长、低基数高增长、低基数低增长四种类型。在新发展阶段,应重视分区分类指导县域发展,促进县域城乡融合,健全区域协调发展长效机制,尽快制定欠发达地区发展政策,切实促进县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美、日等国在解决地区发展差距方面 ,尽管具体的做法和措施不尽相同 ,但就其成功经验来说 ,具有许多共同的方面 ,是一种带有规律性的东西。这对于我国加快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区 ,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反映,同时文化也制约着语言。因此,性别文化差异必定导致性别语言差异,并体现在语言的使用上。性别差异在英语语言中广泛存在,可以从社会文化、语篇分析、社会心理学和社会语言学等方面来研究性别语言差异,分析性别语言差异的形成原因,并得出了英语语言中的性别差异是与历史文化、社会根源、心理因素紧密相连的。  相似文献   

6.
浙江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及其差距的收敛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浙江一些原来处于中、下水平的区域在新体制和政策的推动下实现了明显的加速发展,赶上了某些原来相对发达区域。本文称之为非极化不平衡发展,导致全省区域经济差距的缩小。本文对构成差距的空间因素的分析表明,差距的收敛主要得益于三大地带之间及浙东北内部差距的缩小,而温台及金衢丽内部差距则略有扩大。后起区域的加速发展,主要依靠市场化及轻、小、乡镇工业的发展,而进一步振兴则须依靠技术、产业及规模经济的创新  相似文献   

7.
广东既有较为富裕的珠江三角州地区,也有欠发达的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已成为制约广东经济发展行稳致远的一大障碍。对1994~2016年广东地区经济差距的演变轨迹进行研究,并探索了其经济差距产生的来源,研究发现:广东区域经济差距演变轨迹呈现较为显著的倒"U"型变化,全省区域经济差距的最大来源是四大区域之间的经济差距,区域内部经济差距方面应重点关注珠三角地区;粤东地区可能形成的"贫穷俱乐部"问题和粤北地区内部经济差距问题值得关注。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不是降低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而是加快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慧  李晓梅 《学术界》2004,(2):243-247
目前 ,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 ,但是也出现了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和贫富分化现象。本文阐述了我国现阶段收入差距扩大的状况 ,从生产力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方式多元化、市场和法律体系不完善、再分配调节措施不力四方面剖析了收入差距扩大主要原因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缩小收入差距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本文描述了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东、中、西区域经济差距,并根据发展经济学的观点,用资本形成的金融机制的地区差异来解释我国区域经济差距,进一步提出造成区域金融机制差异的内在原因。最后给出结论和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经济区域划分及区域经济差距的测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省长期存有“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说法,但人们对其确切内涵及各自所包括的范围并不明确。借助于统计分析软件SPSS,运用聚类分析方法,结合定性分析,我们对山东省东中西部地区做出了明确界定,以此为基础对我省区域经济差距进行定量测度,并从体制和政策角度对差距形成的原因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阶段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表现为个人收入差距、地区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和行业收入差距,而且收入差距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形成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一是我国长期采取重工抑农、以农补工的发展战略;二是改革开放后价值规律、按劳分配规律和资本积累规律作用的结果;三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处理公平和效率关系问题上,过多强调效率,严重忽略了公平;四是转轨时期,新旧两种体制并存而导致的收入差距扩大;五是分配体制改革的不完善;六是产业结构的演进使得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经济利益关系调整而造成收入悬殊。  相似文献   

12.
程必定 《江淮论坛》2021,(6):14-19,61
研究发现,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后,区域经济差距出现的一个新特征是,居民收入差距在全国范围内逐渐缩小,但在局部地区却有扩大之势,出现了新的区域分化.城乡一体化、区域一体化和区域经济国际化是缩小中国区域差距的空间模式,针对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区域分化新问题,要以新的发展理念认识和构建这三种空间模式,不断缩小我国不同地区居民收入差距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原因的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越来越严重。造成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很多 ,主要影响因素是 :经济体制改革、国家政策、经济结构的变迁、劳动者个人素质的差异和劳动力市场的竞争等  相似文献   

14.
《大庆社会科学》2012,(3):159-159
刘云中、何建武撰文指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缩小的越势性转变,既有经济发展规律的作用,也有政策干预的效果。这一转变可能会对中国的区域经济格局产生一些重要的影响,对于东部地区,其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的难度会进一步加大,需要加快产业转型,通过体制的创新和技术创新,增强经济活力;而对于广大中西部地区,伴随着经济较快增长以及经济总量的上升,尤其是中西部地区部分资源导向型产业的发展,将会增加资源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压力。  相似文献   

15.
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非凡成就,但地区差距显著.为促进地区协调发展,探索地区经济差距变化的新趋势.利用泰勒指数与基尼系数对中国地区经济差距演变的历史轨迹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形成结构进行了分解.研究发现:(1)中国地区经济差距总体上以1990年为时间拐点,呈现"U"型变化,但是2003年后又呈现缩小趋势.(2)东中西部地带之间的差距在20世纪90年代后已经成为中国地区经济差距形成的主要贡献者.(3)第二产业的地区差距长期以来都是中国地区差距形成主要因素.贡献率维持在50%以上,但其贡献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而第三产业的地区差距正演变成为中国地区经济差距形成的主要贡献者.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人力资本收入差距也在拉大,主要体现在企业内部人力资本收入差距扩大、部分人力资本在企业收入分配中地位过低、失业率逐渐提高等.究其原因,人力资本深化与人力资本收入之间却并不是简单的单向关系,人力资本深化对人力资本收入的影响是结构性的,会拉大而不是缩小人力资本内部的收入差距,在使一部分人力资本获得高收入的同时,恶化另一部分人力资本的生存条件,甚至剥夺一些处于社会生产体系底层的劳动者的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17.
地方政府出于发展本地区经济目的所形成的地方政府竞争,影响着地区经济差异的变化趋势,是影响当前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最主要因素。地区经济差距的产生和消除必须从这一逻辑认识出发,通过调整地区发展的初始状态,规范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利用区域竞合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地区差距收敛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发展水平 ,对大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产生直接的作用。本文从遗传作用、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及学校氛围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近现代新闻史上"文人论政"传统的形成原因及其主要表现形式进行了探析.形成原因主要包括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从内因上讲,它与中国知识分子所独有的清议传统密不可分,这一切都源于儒家的文化传统和这一传统孕育出的入世精神;从外因上讲,它又与西方自由主义报刊理念密切相连,这一切又都源于西风东渐和这些理念在华的逐渐深入人心.主要表现形式包括四个方面:深厚的爱国情怀;独立的报刊品格;鲜明的舆论倾向及明显畅快的文风等.  相似文献   

20.
中国自秦汉以后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即便是依照现代国家理论观来看这一独特的历史现象 ,也不能否认这一事实。本文依据相关资料 ,从地理、历史和民族文化内聚力等若干方面对于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