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说《伊凡· 伊里奇之死》描写了主人公伊凡从患病到死亡的经历,呈现了伊凡在肉体与精神双重折磨下的心灵挣扎.小说中,疾病不仅象征着生理意义上的身体状况,同时承载着托尔斯泰对存在与死亡的认知,是托尔斯泰运用隐喻艺术思维创造的文学意象.文章通过细读伊凡的疾病体验,分析小说中的疾病隐喻,如身份的转变与建构,自我的审判与觉醒以及作者对社会病态、异化现象的批判,深入解读托尔斯泰赋予疾病的多维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盖恩斯的小说《死前一课》中,主人公杰斐逊和格兰特在死亡面前重新审视黑人的身份,最终认识到拥有思想的自由才能拥有身体的自由,从而揭示白人的“神话”不过是一个谎言。  相似文献   

3.
向死而生——《在路上》中"垮掉"分子的生存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死亡观来揭示《在路上》中"垮掉"分子们生活态度的根源,并以此解读他们的生存意义。首先介绍海德格尔存在论死亡观,然后分析小说所展示的"速死"和"慢死",最后指出:面对"死亡","垮掉"分子作出自由的选择,走向本真存在。  相似文献   

4.
武者小路实笃是日本白桦派的代表作家,他不赞成自然主义文学中的消极悲观情绪,而提倡自尊自爱、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爱与死》作为武者小路实笃恋爱题材的代表作,充分体现了他尊重个性的人道主义恋爱观。通过解读《爱与死》中作者对死亡的认识和分析,探究其人本主义精神,以期更加深入了解其文学创作中所蕴含的人道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5.
自杀这一使身体性状发生改变的行为,在托妮·莫里森的小说中频繁出现。向死而在地探寻生命价值的行为是黑人对奴隶制、种族歧视、社会不公做出的最震撼、最极端的反抗,也隐含了作者在哲学层面上对“死亡”和“存在”的深切思考。文章以《宠儿》《秀拉》《所罗门之歌》三部小说故事发生的时间背景为主线,从自杀视角重现美国黑人历史并解读黑人自杀的原因及意义。  相似文献   

6.
从死亡角度对爱米丽父亲之死、荷默之死以及爱米丽之死进行分析,从而把握过去、现在和未来,以反映出《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中的深刻内涵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约翰.福尔斯的创作曾受到萨特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但他对存在主义进行了思考与选择,更强调存在主义思想中自由选择等积极因素。在《法国中尉的女人》中,通过萨拉身上体现的存在与自由,福尔斯投射了自己对创作自由与作者主体价值的思考,通过文本创作实践了作者的存在与自由,同时有力回应了"小说死亡"的论调,反映了作家对...  相似文献   

8.
就生命的终极价值而言,人生就是一个从非本真的“向死而在”到本真的“先行到死”的过程。 此在唯有真正地清醒死亡,避免陷入惧死、避死的“沉沦”,才能以扫尽尘嚣的泰然姿态直面无法回避的死亡,实现超越生存本身的“向死的自由”。 从海德格尔生存本体论下的“存在”视角思考小说《凡人》中的存在与死亡问题并得出结论:作为灵性存在的人的一个伟大之处就是能够通过对“死”的洞悉,使自己成为在世的神;人既是向死而在的凡夫俗子,更可以依藉先行到死的方式超脱凡俗的肉身,凸显此在“存在”的真正意义。  相似文献   

9.
依据海德格尔哲学理论,从"非本真向死而在"和"本真向死而在"两个方面比较分析张艺谋电影《活着》和黑泽明电影《生之欲》中主要人物的死亡观,可以发现两位电影导演在死亡观方面和哲学境界方面的不同。张艺谋电影中主要人物的存在方式是"非本真生存",对待死亡的态度是"非本真向死而在",即中国人的世俗哲学"好死不如赖活着"。而黑泽明电影中主要人物的存在方式先是"非本真生存",直接面对自己的死时,对待死亡的态度转变为"本真向死而在"。两部电影两个主要人物的形象塑造体现了电影艺术家在死亡观维度上的追问与反思,更反映出了黑泽明导演比张艺谋导演的哲学观念要深刻。  相似文献   

10.
死亡问题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无法绕过的"致命"问题,在人生众多的可能性中死亡是惟一确定的。对死亡的哲学思考体现了一种人类的终极关怀精神。在海德格尔看来,人就是"向死而在",人生就是"趋向死的先行"或"先行到死中去"的奔向死亡的过程。承受死亡,体验死亡,"先行到死亡中去",勇敢地承担起责任与自由,这才是人的存在的本真性。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和《庄子》用较大篇幅书写"死亡",贾宝玉惊心动魄的死亡言说是对《庄子》中死亡意识的接受。贾宝玉和庄子的生命哲学逻辑都是死亡焦虑下的应对机制,他们的死亡观都体现出对"崇高死"和"伦理死"的消解。贾宝玉在生存应对和意义追溯上与庄子存在差异,这凸显了该人物形象的超越性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林兰香》的文本世界中,凝结和传导悲剧精神的载体就是大量出现于文本世界的死亡叙事。通过对消解了"死"的恐怖和无奈的死亡场景和死亡意象的建构,《林兰香》不仅具有了以"死亡"作为救赎途径的悲剧意蕴,也使《林兰香》获得了优于"艳情"小说和"才子佳人"小说的美学品性。可以说,在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历程中,《林兰香》的作者第一次深刻地揭示出生命"有死"的本相。  相似文献   

13.
很长时间以来,尾声不再是流行的文学范式,而被视为空泛的文学陈规,但它却在儿童幻想小说中占有难得的一席之地。以四本畅销的英文儿童幻想小说——《不老泉》、《魔法灰姑娘》、《夏洛特的网》和《哈里波特与死亡圣器》为例,以评论这四部经典儿童幻想小说中的尾声为缘起,探讨尾声对儿童小说故事情节的意义和作用,可以得出这一结构手法契合了儿童幻想小说对自由、希望、幸福和生命的意义的追寻等主题意蕴,并隐藏着宗教意义上对爱和希望的阐释。  相似文献   

14.
海明威向来把托尔斯泰当作艺术典范,但也充分保留了对托氏的批判权;他敬畏托尔斯泰,却也悄悄地与之“较量”了一下:他的著名短篇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有意地模仿和改造了托尔斯泰的中篇杰作《伊凡·伊里奇之死》。《伊凡·伊里奇之死》是托尔斯泰为西方源远流长的启示艺术和救赎文学所作出的一个伟大贡献。海明威继承而又改变了托氏启示和救赎的主题。在《乞力马扎罗的雪》里,他将《伊凡·伊里奇之死》的宗教主题世俗化,用艺术信仰取代了托氏的上帝信仰,并完全排除了托尔斯泰式的“救世思想”。海明威笔下的主人公哈里,较之于原型伊凡写得更为具体、更有悟性,也更加使人感兴趣;哈里临死前出现的幻觉,也比伊凡的临终皈依更有意境或者说更具现代意味  相似文献   

15.
菲利普·罗斯的《凡人》(Everyman)是一个关于疾病与死亡的故事,小说以倒叙的手法,撷取一个普通男人遭遇疾病、面对死亡的人生瞬间,来讲述他一生的故事。在这部作品中,罗斯超越了种族和身份的犹太特征,藉由一个凡人的死亡而探寻生命存在的终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小波小说中的"死亡叙事"在主体建构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以对死亡景观和死刑想象独特的文学呈现、贯穿其间的爱欲与死欲的纠结、对死亡的凝视和深描、对死后世界的想象等,建立起以主体建构为目标和目的的死亡叙事,"向死而生"的生死观成为其小说文本的一个重要的哲学支点。  相似文献   

17.
海德格尔的死亡沉思今日依旧在召唤有心人去倾听死亡对于我们生活的意义。此在无论如何终归逃不脱人生之大限——死。死亡是此在的终点,它不间断地贯穿于人的存在中。死亡是人的存在的最固有、最亲自、不可超越、不可确定、最本己的可能性,死亡伴随着人的出生就已存在,只要此在"活着",他就不得不承担着死亡。承受死亡,体验死亡,"先行到死亡中去",勇敢地承担起责任与自由,这才是人的存在的本真性。作为存在个体的自我应当能在良心的呼唤之下,为自己的生存做一深刻的思考,走向生活世界,获得自由之新生,找寻生命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海德格尔对死亡的思辩独白——从死亡到死亡意识的升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德格尔的死亡沉思今日依旧在召唤有心人去倾听死亡对于我们生活的意义。此在无论如何终归逃不脱人生之大限——死。死亡是此在的终点,它不间断地贯穿于人的存在中。死亡是人的存在的最固有、最亲自、不可超越、不可确定、最本己的可能性,死亡伴随着人的出生就已存在,只要此在“活着”,他就不得不承担着死亡。承受死亡。体验死亡,“先行到死亡中去”,勇敢地承担起责任与自由,这才是人的存在的本真性。作为存在个体的自我应当能在良心的呼唤之下,为自己的生存做深刻的思考,走向生活世界,获得自由之新生,找寻生命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早期儒家经典《论语》中阐述了许多与死亡有关的伦理思想,主要体现为死与德、死与命、死与孝、死与生等四个方面的特征。对传统文献中所包含的死亡智慧和死亡精神的深入领会,有利于我们从古人的教化中吸取人生营养,反思生死问题。  相似文献   

20.
毕淑敏的很多小说写到了死亡,她对生命具有强烈的悲悯之情。她能冷静地体察人的生理器官及其变化,能维妙维肖地摹塑人物由生理反应、心理反应而引起的感觉世界的波动与平静,使读者真切地感觉到生命的脆弱与坚韧。本文从毕淑敏对死亡的认识、军人之死、普通人的死、生与死的深思四个方面论述了毕淑敏小说对生命的关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