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中国人口经济密度区域差异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大国,人口数量多,分布广,地区分布不平衡.同时,我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虽有一定的实力,但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如何看待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呢?过去有些学者曾作过探讨,虽有一定的客观依据,但还不够全面.笔者认为评价一国或一地区的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采用人口经济密度为好.本文拟从人口经济密度的角度出发,来探讨此问题,作为引玉之砖,以求教于同行学者.  相似文献   

2.
《人口学刊》2019,(5):35-44
中原经济区位于我国中心地带,经济总量大且人口密集,研究中原经济区人口与经济的空间关系对促进中部区域协调发展具有参考意义。本文基于1995-2015年我国中原经济区的人口与经济数据,采用人口-经济增长弹性、地理集中度、人口与经济不一致性和空间自相关模型等方法系统分析中原经济区人口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关系、时空演变以及空间关联结构。研究发现:从人口与经济增长协调性来看,人口-经济增长弹性系数为0.05,经济增长对人口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显著。从人口与经济分布的时空演变看,中原经济区人口高度集中区域范围缩小,经济发展进一步向核心区域极化,呈现出"中心-外围"结构。人口与经济集聚关系多为协调型和超前型,主要位于中原经济区的中部和北部,其人口、经济集聚能力较强。滞后型地市数量逐渐增多,经济集聚滞后于人口集聚。从人口与经济的空间关联结构看,中原经济区人口与经济分布集聚趋势不强,关联性有所减弱,大部分城市分布在一、三象限,呈现出高-高(H-H)分布和低-低(L-L)分布,区域内人口与经济发展差异大,不利于中原经济区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甘肃省人口分布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志仪  曹建云 《西北人口》2006,(3):13-15,19
本文从甘肃省人口的数量分布和自然密度着手,对人口分布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耕地密度和人口综合经济密度状况对甘肃省人口分布的现状做出了评价,最后提出了引导人口在地区间合理分布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成都市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口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是一直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成都市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是否协调,在促进成都市经济发展,及以成都市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西部开发中有着重大意义。本文分圈层对成都市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进行研究。通过相关、多元逐步回归的统计方法对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地理联系率来衡量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在区域上的匹配程度.找出成都市圈层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人口流动的一个典型化事实是绝大多数微观个体向特定地区流动导致人口空间分布的不均衡,即发生人口集聚现象,同时这些特定地区的经济集聚特征明显,人口集聚和经济集聚形成相互作用的因果关系。本文以2000年至2015年我国省级常住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数据为样本,根据空间四分位图和莫兰指数识别我国人口和经济分布的空间特征,分析人口和经济集聚地区的同一性情况;利用不均衡指数测算我国人口和经济分布的协调性。研究发现我国人口与经济的空间分布一直呈集聚状态,经济指标的莫兰指数数值更大,经济集聚的程度要高于人口集聚,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等19个省份的空间相依类型相同,人口密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省份相互临近,各省份人口和经济比重的匹配度非常好,东、中、西三大地区的人口和经济匹配度在持续地优化提升,人口集聚与经济集聚具有显著的空间一致性。应通过弱化户籍制度、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重视吸引高素质人才、加强公共服务均等化来促进人口和经济集聚,提高人口经济集聚协调性。  相似文献   

6.
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不能说明和决定这个地区生产水平的高低,只有把人口的数量、密度和经济条件结合起来,才能衡量其人口分布是否合理。对于新疆人口的分布和密度以及增长规划,也应该与当地的自然资源结合起来加以考察和制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处亚洲腹地。位于我国西北边疆,面积165.95 km~2。占我国土地总面积六分之一,是我国最大的一个省区。将它的人口资源和自然资  相似文献   

7.
合理分布山区人口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对大别山区人口、经济、生态发展的反思杨晓勇安徽省大别山区有6个县,土地面积约1.5万KM2,人口400多万,这里的人口与经济发展在山区很具代表性,本文拟从分析大别山区人口分布状况入手,探讨如何合理分布山区人口,促进...  相似文献   

8.
试论我国人口分布的平衡与不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口分布“东密西疏”的不平衡特点由来已久,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我国经济腾飞的需要,大西北的开发势在必行。为此,主张向大西北大量移民以改变人口分布的不平衡状况,从而适应生产布局的西移的呼声在有关论述中时有所见。笔者认为人口的“平衡分布”不等于“平均分布”,我国这种貌似不平衡的特点与我国自然地理条件及经济发展水平的东西差异有着密切的联系,与各地区的环境容量相适应。因此,就这个意义讲,这种分布是平衡的和合理的。任何以人口合理分布为理由,大量移民西北的主张是不切合实际的。本文就这一论点试图从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方面,并以我国著名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所划分的八大人口区为依据来论述我国人口分布“东密西疏”这一不平衡特点的平衡性、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口是当今世界上普遍存在的重大社会经济问题。迫切需要从人口学、地理学、社会学、医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各个领域对老年人口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笔者从人口地理和社会学角度,探讨老年人口的分布特点及其发展趋势。人口问题是个复杂社会经济问题,由于各地区自然地理环境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各地老年人口亦有很大的悬殊。一、世界老年人口分布现状与特点  相似文献   

10.
对不同地区人口分布与经济和资源环境关系的总体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地理、人口资源、经济社会差异最大的国家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在全国各地区经济突飞猛进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极其明显的不平衡性。东部地区资金、人才相对集中,但人口与资源缺乏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而中西部地区有相对丰富的自然资源,人口也相对稀疏,但缺乏资金和技术,开发缓慢。本文借助于统计数据,从农业资源及经济发展水平的角度,对现阶段我国不同地区人口分布与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进行了评价,并分别对由以经济和资源问题为主而引起的人口超载的地区,提出了人口与经济、资源协调发展、有利于缓解不同类型地区差距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人口与社会经济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人口因素的影响日益凸现出来,从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互适应的理论角度,探讨新形式下人口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并针对目前普遍接受的现代化国家标准和我国当前的人口就业压力问题,对我国人口因素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提出了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人口学刊》2018,(3):30-41
人口集聚和区域不均衡是经济发展的普遍现象,中国的人口空间分布和区域经济发展也表现出明显的不均衡特征。人口集聚除了具有静态的人口空间分布状态的含义外,还具有动态的人口向特定区域流动迁移的含义。人口集聚既是过程也是结果,研究人口集聚比单方面的人口空间分布研究或人口流动迁移研究更具挑战性,也更有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以20002015年省级数据为样本,根据人口集聚地区人口规模大和人口密度高的特点,利用人口密度的区域倍数指标来测量我国人口集聚水平,分析其变动特征,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人口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探讨人口集聚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途径机制。研究发现我国人口集聚程度按东部、中部、西部顺序依次降低,东部地区的集聚程度不断提高;人口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影响,人口集聚程度每提高1%,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将提高1.064%,西部地区人口集聚的经济效应最大,资本和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也具有显著正影响;城镇化、人力资本和人口抚养比是人口集聚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人口集聚能够提高集聚地区的城镇化率和人力资本水平,降低地区人口抚养比,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基于此,提出促进地区人口集聚、加快城镇化进程、积极发挥人口集聚经济效应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人口与产业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现代人口经济发展史表明,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口产业结构的变动直接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效益。因为从资本有机构成的角度看,人口在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合理分布会提高不变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例,从而提高资本的有机构成,促进经济增长。本文根据1995年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分析广东人口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对如何进一步调整结构,提高效益,加快经济发展步伐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4.
我国人口与经济增长稳定关系的实证分析(1953-2000)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前,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的增加推动了经济增长,人口与经济增长具有长期稳定关系;改革开放后,大部分地区的人口逐渐趋向于成为经济增长中的一个外生变量。在1953-2000年间,我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以西藏为代表)的人口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稳定关系,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的增加对经济增长有正的效应。总体来看,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较低阶段,人口与经济增长一般存在长期稳定关系,但当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时,人口与经济增长可能不存在稳定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本书作为“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和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出版资助的研究成果 ,以中国的人口与经济发展为题进行了一系列论说及实证分析。为了接近这个基本课题 ,首先从总论的视野论述建国以来中国人口变动的模式、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波动过程 ,并就人口过快增长对经济发展速度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 ;从人口经济的角度考察了多重经济结构与就业结构、经济开放与人口流动、经济体制改革与人口控制政策 ,以及将来的经济发展的趋势与人口因素等人口经济问题。就方法论而言 ,本书在分析中国的人口经济问题上采用了从微观到…  相似文献   

16.
<正>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口逐步转变为城市人口,这是当今各国的一个普遍现象。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人口由第一产业向第二和第三产业的转移,必将加速我国人口向市镇迁移和集聚,加快我国人口城市化进程。这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人口城市化过程,从人口经济学角度看,牵涉到社会各个经济领域的深刻变化,牵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人口职业结构变化及区域特征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职业结构是指经济活动人口在各种职业中分布的状况和比例关系。它既不是单纯的人口现象 ,也不是单纯的经济现象 ,而是一种复杂的人口经济现象。在现代社会中 ,职业是联结个人与社会的一个重要媒介物 ,人口职业结构又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变迁中建立了一种联系 ,人口职业结构的变化能直接反映经济发展对社会变迁的影响。通过产业化过程中人口职业结构的变化分析 ,可以揭示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时期产业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结出利用资源环境条件推进社会经济发展事业时在决策上的得失和经验教训。广东省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最早的省…  相似文献   

18.
我国老年人口负担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的加快,老年人口负担问题正在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是研究老年人口负担问题不能只停留在人口年龄“数学结构”的一般分析上,而应该对这种数学结构背后所代表的具体的社会和经济含义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本文试图运用生命周期的分析方法,对老年人口经济负担问题进行理论上的探讨,并且从老年人口经济负担和生活负担两个方面分析老年人口负担需求的不同类型,以及我国当前老年人口负担需求的分布状况,提出我国老年人口负担需求与供给的矛盾是当前我国老年人口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这个矛盾的解决有赖于我国政府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政策的转变,即从增长转向福利。  相似文献   

19.
由于北京人口规模过猛、过快的增长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交通拥堵和环境恶化的罪魁祸首,因此,对北京人口规模调控的讨论从未停止。然而,北京人口规模的过快膨胀仅是一种表象和结果,其根本原因在于北京人口与经济分布不匹配导致的居住与就业的错位。为此,在详细探讨北京城市内部人口与经济分布匹配性演变基础上,深入揭示北京人口与经济分布不匹配的根源,最后,为北京制定区域人口和经济发展政策,实现人口与经济合理分布和协调发展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人口分布、迁移的生态环境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口分布、迁移受环境、历史、经济等多因素影响,但从经济因素分析人口问题,所占比例较大。本文着重分析区域生态环境与人口分布、迁移的相互影响的关系,并认为:为协调我国人口分布、迁移与区域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关键有两点新思路,一是允许人口分布数量的不均衡存在,二是重视人口迁移的高质量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