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语言中的味觉词大多都可以用来表达多种意思。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反映人的认知且需要通过人的认知获得解释。以"sweet/甜"和"bitter/苦"为例,从认知角度对味觉词语义拓展的分析表明,味觉词一词多义现象是概念隐喻、概念转喻两种认知方式抑或两种认知方式共同作用的产物。研究结果一方面有助于词语多义现象研究的纵深发展,同时对多义词的教学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英汉味觉范畴隐喻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系统考察了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味觉范畴隐喻。研究结果显示,表示味觉行为的动词"尝"主要投射到认知领域;表示味觉器官的名词"舌"主要投射到语言/形状域;表示味觉功能的名词"味"主要投射到认知及情感域;表示味觉效果的形容词"酸","甜","苦"和"辣"主要投射到人物/情感/其他感官域。进一步的对比分析表明,中英味觉范畴隐喻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相似性,这可归因于人类认知模式的相似性,其不同之处,可归因于文化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诗词的语言,是感性的语言,是感觉的语言,是充满形形色色的具象的语言.从语言认知的"词汇-语义"的角度,比较苏词的触觉类具象、味觉类具象及其感知,是一种非常新鲜而有趣的的探索,这种探索有助于推动和革新中国诗歌的传统研究和现代研究.  相似文献   

4.
妈妈的味道     
常常觉得"味觉"这个词很妙,有味道、有感觉,然后融合在一起。有了味道、有了感觉,所以就如同行过道路上所遗留下的足迹,只要一个碰巧,我们就会想起过往的曾经。也可以说,味觉是脑子里记忆的一部分,是一种情意的提醒。  相似文献   

5.
味觉隐喻在人类的认知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许多抽象的概念都是通过味觉隐喻构建的。文章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通过对味觉词“苦”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隐喻投射进行系统地考察,结果发现:英汉味觉词“苦”的隐喻投射主要集中在视觉/触觉域,情感域,物质世界/社会生活域和程度域。进一步的对比分析表明,英汉“苦”味觉隐喻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相似性,这可归因于人类认知模式的相似性,但也有不同之处,可归因于文化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6.
《新天地》2007,(1)
人的味蕾与嗅觉细胞随着身体的老化日渐萎缩,味觉、嗅觉也慢慢退化。此外,疾病、药物、医疗手术、生活环境以及营养不良,也会影响味觉与嗅觉的灵敏度。研究显示,对不同的味觉,丧失的程度有所不同,感受成味的能力丧失最多,然后依次是苦味、酸味、甜味。  相似文献   

7.
创建和经营主题酒店的关键是氛围营造.以环境知觉理论为研究框架,根据服务景现模型和服务体验模型的研究方法得出主题酒店氛围营造的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主题酒店氛围营适应该从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四个方面入手,同时以成都西藏饭店为例围绕上述各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食品包装设计不仅要研究食品本身,还要研究消费者的购买动机等消费心理因素。鉴于消费者购买食品不仅有基于生活必需的购买动机,还有情感动机、理智动机和惠顾动机,因此,在食品包装设计中,可利用通感引发消费者味觉联想,以唤起相应的情感进而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食品包装设计的味觉表达主要体现在色彩、图形、造型和材质等方面,针对消费者不同购买动机,可运用摄影图片或在包装外观上采用全透明、半透明、开窗式的方法来展现食物,也可运用写实性绘画、抽象绘画、装饰性绘画等表达形式和手法来进行味觉表达,以达到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望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N+N类复合名词蕴含了多种概念合成的方式.本文通过汉英对比,划分了六种方式:关系型、特征映射型、联合型、混合型、合成型和组合型.汉英N+N类复合名词的概念合成方式有同有异.相同之处体现为前五种合成方式,第六种组合型是汉语特殊的复合名词合成方式.通过对概念合成的研究,我们发现,两个概念要合成必须具备主观上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0.
《道德经》中的积极人格与美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极心理学研究了智慧、勇气、仁爱、正义、节制和卓越六种美德,包括了二十四种积极人格.而这六种美德和二十四种人格中的一些早在几千年前就存在于中国文化和思想体系中了.文章仅以<道德经>为例,探讨<道德经>中这些美德和人格理论.拟将这一新兴学科与中国古代的哲学智慧联系起来,既是为了本土化的需要,也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研究这门学科,以此达到对它更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在4例不同时期的扬子鳄胚胎中观察了味蕾的形态发生及细胞分化过程。孵化至第48天,部分舌乳头上皮的基部出现味蕾原基。第52天味蕾体积增大,细胞数量显著增多。第56天部分味蕾出现味孔,味蕾细胞出现基细胞、支持细胞和味觉细胞的分化。第62天味蕾的味孔均形成,部分味孔扩大,味毛增多并伸出味孔外。味觉细胞在分化过程中,其细胞核内的异染色质及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均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12.
从绘画领域中审美深度的发展转换提出杜夫海纳关于审美深度的见解 ,他集中从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不可分割的关系中来揭示审美深度问题 ,探讨了再现性艺术和表现性艺术中的审美深度以及审美主体在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现象学美学的审美价值观与现象学的意向性理论密切相关,意向性理论中的主客相关性特征和内在的主客二元分裂思维的残余决定了现象学美学审美价值观的基本理论品格:它虽然强调审美价值在主客体的交流对话中产生,但是它并未真正实现主客体的统一,而始终在主体与客体之间摇摆.现象学美学的审美价值观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盖格尔的主观性审美价值观阶段、英伽登的客观化审美价值观阶段和杜夫海纳的形式上的主客统一的审美价值观阶段.  相似文献   

14.
作文是人生世相的个性化解读,趣味是这种个性化行为的一个重要体现。因此,必须增强作文的理趣,让渊邃的灵魂飞扬;增强作文的情趣,让恳挚的情怀坦白;增强作文的文趣,让独到的语言“放电”。  相似文献   

15.
“趣味”在梁启超和康德的美学思想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本文从趣味的规定、趣味与情感、趣味与目的等几个方面来比较他们的“趣味”说,可以发现:梁启超对趣味、情感的理解是经验性的,而康德则强调趣味的先验特征和快感的纯粹性,但在趣味与目的的关系上,他们都持有类似的矛盾态度。实际上,趣味与目的的关系问题只是在形而上学美学的维度之内才能成立。  相似文献   

16.
在考察和厘定“趣味”这一现代美学范畴在中国的形成时,我们发现,在西方,“趣味”由味觉范畴向美学范畴的转化,标志着现代性美学话语开始建立。而在中国,“趣”和“味”很早就有“审美鉴赏”的意思,但它们并不是在现代美学意义上的“趣味”范畴。“趣味”作为现代美学范畴的创立,必须建立在现代性结构的基础之上。因此,中国古典美学的“趣味”范畴需要经过现代转换,才是现代美学范畴。“趣味”范畴的现代转换,体现了中国美学现代性的特殊张力结构。“趣味”范畴典型代表了中国古典美学向现代美学转换过程中需要对支撑这一范畴的深层结构和基础转换的问题。在梁启超和朱光潜之后,摆脱了长久意识形态羁绊的中国现代美学,理应以“趣味”为关键之一的范畴构筑自身的美学理论,接续中国美学现代性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在西方,"趣味"由味觉范畴向美学范畴的转化,是现代性美学话语开始建立的标志之一。而在中国,"趣"和"味"很早就有"审美鉴赏"的意思,但它们并不是在现代美学意义上的"趣味"范畴。"趣味"作为现代美学范畴,它暗含了作为人生意义的现代人文主义的内容,而这一意义必须建立在现代性结构的基础之上。因此,中国古典美学的"趣味"范畴需要经过现代转换,才是现代美学范畴。梁启超关于"趣味"范畴的界定是在现代性兴起后新的文化和心性结构下作出的,他所谓"趣味"具有支撑人生意义的内容,因而成为现代"趣味"范畴意义转折的开始。而在朱光潜那里,趣味范畴融合古今和中西的意义,"趣味"理论实现了综合之后,开始向现代美学范畴转变。  相似文献   

18.
陈廷焯的《白雨斋词话》频频以"味"论词,"味"是其词学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陈廷焯将传统的"诗味"论移植到词论中,强调作词必须"含蓄蕴藉",同时进一步提出"厚味"的美学主张,对词体的美学品格作了更深层次的审美规定。深入考察陈廷焯的"词味"论,对准确把握其词学思想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9.
"味"是中华传统艺术美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审美范畴,然其并非一开始就直指人的精神审美之思,它基于"饮食之味"的感官体验以及"哲学之味"的形而上学转变,最终走向美学的"审美之味"。"味"的艺术美学内涵既体现为丰富多义、绵延不绝的诸种滋味,又体现为静心忘我的咀嚼过程,并通过余味、淡味、体味等"家族相似"之语,凸显了其通向无限、平淡的审美旨趣和静悟的审美践行,表现为以有限达无限、化浓烈为平淡、虚心以悟道等审美特征。"味"这一艺术美学范畴,对当代中国以及全球社会精神生活依然富有积极的阐释力和范式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西方,"趣味"由味觉范畴向美学范畴的转化,是现代性美学话语开始建立的标志之一。而在中国,"趣"和"味"很早就有"审美鉴赏"的意思,但它们并不是在现代美学意义上的"趣味"范畴。"趣味"作为现代美学范畴,它暗含了作为人生意义的现代人文主义的内容,而这一意义必须建立在现代性结构的基础之上。因此,中国古典美学的"趣味"范畴需要经过现代转换,才是现代美学范畴。梁启超关于"趣味"范畴的界定是在现代性兴起后新的文化和心性结构下作出的,他所谓"趣味"具有支撑人生意义的内容,因而成为现代"趣味"范畴意义转折的开始。而在朱光潜那里,趣味范畴融合古今和中西的意义,"趣味"理论实现了综合之后开始向现代美学范畴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