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论述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建立 ,并从神话研究领域阐述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中国的比较文学能否形成一个独立的学派,不在于它的量,而在于它的质,在于它有没有自己区别于法国学派、美国学派和苏联、日本、德国等国家的比较文学的理论和方法的独立体系,在于它能不能以及实际上有没有向比较文学提出自己的独立要求。在此基础上,本文作者重新分析了世界各主要的比较文学学派的实质意义及其理论和方法上的局限性,提出了自己对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能的认识,并梗概地论述了中国比较文学应有的与其它比较文学学派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4.
比较文学的中国学派--兼论第四种比较文学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峰 《天津社会科学》2006,1(1):110-115
当代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中存在一种强烈的欲求,就是希望建立比较文学的中国学派。实际上这是争夺文化话语权的一种策略,是对西方强势话语的反抗。建立比较文学的中国学派的最大问题在于方法的缺失,即无法找到与平行研究和影响研究相比肩的研究方法。这恰恰显示了中国学派吁求的致命伤,即根本找不到所谓中国独有的比较方法。本文将比较方法与比较观念分开,指出建立比较文学的中国学派只是一种基于民族本位情绪的比较文学观念,并不一定要有自己独特的方法,所以,我们不妨把方法问题悬置,只要是从中国当代文化出发思考问题、贴近事实,无论使用哪种方法,都可能会成为中国自己的东西。这也是提出第四种比较文学观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带有鲜明的地缘性特点,它从自己的历史资源与现实需要出发开展研究,逐渐在比较诗学、阐发研究、东方文学比较和比较文化等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丰富了传统比较文学的内涵,使国际比较文学研究走出了过去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囿于同质的西方文化的地域圈子,成为跨越中西文化的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比较文学,在学科研究范式上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当然,正在发展中的中国比较文学研究能否最终成为一个学派,还需要时间来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6.
侯洪 《天府新论》2001,(4):63-68
法国学派是比较文学学科史及其理论体系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对象,本文首先对学派命名的"合法性"予以鉴定,厘清一些模糊性概念;其次从学术史层面,归纳和总结出学派的理论特色和体系建构的运作谱系;最后从理论与历史层面对学派作整体性的宏观与微观辨析相结合的深度透视.  相似文献   

7.
美国学派是比较文学内部继法国学派之后出现的又一个比较文学研究学派.在对比较文学的定位上,美国学派反对法国学派把比较文学局限于文学史的范围,将文学批评引入比较文学的研究,扩大了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在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式上,美国学派不满足于法国学派把比较文学局限于“事实关联”的影响研究,倡导对没有事实联系的不同文学的“平行研究”,并旗帜鲜明地把“文学性”确定为比较文学的研究中心.美国学派的理论视域及文学理论研究性质,顺应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世界文学格局的发展方向和变化现实,其对比较文学的积极拓展和深远影响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8.
经济危机根源于大量财富被消耗掉而致使储蓄和投资不足,经济危机的提防和善后之策也应由此展开。(1)为提防资源耗竭和储蓄不足引发的经济危机,一国需要根据其产品的需求市场审慎地引导产品和产业结构,尤其需要有意识地限制那些以国内市场为主的高级品之生产和投资,而征收奢侈税则是一个重要手段。(2)为摆脱经济危机爆发后因过度调整而陷入长期的经济萧条,一国就不能简单地诉诸纯粹市场机制而应采取积极的逆向政策,尤其需要利用凯恩斯主义政策以扩大消费而不是听从奥地利学派主张以增加储蓄,而信用体系和信贷制度则是一个重要工具。显然,锦标赛制定价体系的经济周期理论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洞悉经济变动趋势,尤其是,它充分辨识和契合了凯恩斯主义和奥地利学派的合理成分而提出了提防和应对经济危机的更全面方略。  相似文献   

9.
世界比较文学与民族比较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世界比较文学现代英美文坛最负盛名的文艺批评家艾略特认为:世界文学不是一堆彼此无关的文学作品的总和,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艾略特看来,"世界文学"这个概念,是"一个秩序",一个系统,因为有"一种共同的遗产和共同的事业把一些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地联合在一起"来了.如果说,新批评派的文本主义是从微观角度审视文学,那么艾略特的世界文学系统说就是从宏观角度来审视文学了.我以为,世界文学系统说是符合客观实际的.我们不妨把世界文学设想为一张网.各时代的各民族文学的传统影响  相似文献   

10.
儒道两学派道德观的分歧,关键在于要不要人类社会已有的道德文明这个问题上。儒家认为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人伦道德。老子一派因有见于文明社会道德的一些弊端,就主张放弃人抢道德。儒家所肯定的社会道德文明亦有其弊端,这是应该承认的事实,但他们肯定应维护人类历史长期发展而形成的道德文明,这一点从大方向上看是正确的。在中国后来两千多年的社会历史发展中,儒家的道德观成为指导人们社会生活的观念,正表明儒家的道德观在很大程度上是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的。  相似文献   

11.
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经历了法国学派、美国学派与中国学派的发展历程,形成了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和变异学研究的学科方法。国内学者多从纵向的角度考察这些学派与学科方法的更迭变化,忽视了对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横向研究。横向研究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凸显的是比较文学在发展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共性,这是对学科发展过程的深一层把握。从横向看,中西方比较文学在建构学科理论时存在着两个误区:过分注重学派建构与文学真理的诉求;学派固守疆域,文学真理压制了文学他化的灵性。中国学派提出了变异学研究,虽然也有学派疆域与真理残留的尾巴,但它突破了法国学派与美国学派的局限,是国内比较文学有代表性的学科理论之一,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正> 在文学研究中我们通常有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几个方面的工作。在西方也还有另一种对于文学研究工作的划分方法,即:比较文学、总体文学和国别文学。在法国,“比较文学”这个术语出现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末。一八四八年这个术语才由英国诗人、文艺理论家马修·阿诺  相似文献   

13.
德国历史学派和奥地利学派是十九世纪有代表性的两大经济思想学派,它们始终以自己的规范和视角在经济学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它们也在自身的发展中不断超越和重构,历史主义—制度主义—演进主义的范式演进就清晰地说明了历史学派的发展和超越;而个体主义—演进主义—自由主义的原则又明确地表达了奥地利学派在经济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思想地位。现代经济学的博弈分析框架则又包容了二者的演进思想,以博弈论为基础的经济学正在走向各经济思想的融合和补充。  相似文献   

14.
《新学术》2007,(5)
儒家和法家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两大学派,其法律思想中蕴涵的许多积极的因素,值得我们思考,对我国现代法制建设不无启示。  相似文献   

15.
我们在这里不想从经院派的角度谈比较文学是什么、不是什么的概念归属问题,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发展到今天,可以说每一个在一定水准线上的作家、作品都是在东、西、古、今文化交融中的审美创造,都在比较文学的范畴之内,也只有在文化比较中才能够得到较为确切、全面的观察与评价.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比较?亦即比较文学研究的学术宗旨是什么?再深一层次的问题是我们根据什么来比较,亦即比较文学的理论依据与文化向度是什么?如果我们仅仅在几个不同的作家与作品间找出一些不同点与共同点,而不知这样的认识与结论对于我们的学术、文化发展有什么作用,那将使比较文学研究陷入繁复而混杂的思维瘫痪状态而停滞不前.  相似文献   

16.
<正> 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比较文学诞生于十九世纪末,至今已有将近一个世纪的历史。可是,国内外学术界,对比较文学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这种状况,一方面说明比较文学这门学科发展变化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这门学科的理论建设是个薄弱环节。有人主张不必在理论概念上争论不休,重要的是“去比较文学”,作出实迹,创出比较文学的中国特色来。这种主张自有一定道理,但也表现出片面性。纵观世界比较文学的历史发展,凡对比较文学学科作出自己贡献的国家和学派,无不都有自己独特的比较文学理论和设想。理论和实践的辩证法,在比较文学学科发展中同样  相似文献   

17.
介绍比较文学的产生、发展过程和不同学派以及其在中国的发展,指出比较文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比较文学已走过了一百多年,但比较文学的“比较”内涵依然没有得到有说服力的梳理或界定,其中的主要根源是传统研究的“总体论”取向.通过开辟一种有别于传统研究的路径,即“个体论”取向,依据“观念”与“方法”的关联性(即两者之间的相生性与疏离性),可将“比较”分为“他律性比较”与“自律性比较”.“他律性比较”是指与“观念”相生的“比较”;“自律性比较”是指与“观念”疏离的“比较”.对“两个比较”的揭示,使比较文学的“比较”内涵得到一次学理性的朗照.  相似文献   

19.
比较文学的未来王宁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或文学研究方法自19世纪后半叶在欧洲大陆诞生之日起,至今已经步履艰难地走过了一个多世纪的历程。早已有人预言.20世纪是一个“批评的世纪”,如果这话果真被近百年来的文学理论批评实践所验证的话,那么人们不禁要问.在这...  相似文献   

20.
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梁启超对西学冲击下晚清学人的心态有一段生动的描绘: 学者若生息于漆室之中,不知室外更何所有。忽穴一牖外窥,则粲然者皆未所睹也。环顾室中,则皆沉黑积秽。于是对外求索之欲日炽,欲破壁以拨此黑暗,不得不先对于旧政治而试奋斗。于是,以其幼稚之‘西学’知识,与清初启蒙期所谓‘经世之学’相结合,别树一派,向于正统派公然举叛旗矣。 这种对传统文化的破坏欲是造成“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心理动因。但正如钱钟书《围城》所喻——“漆室”之内与“漆室”之外的人感受和意欲截然不同:欧战以后的西方学者认为西方文化情况比中国更糟,一位美国记者就曾恳切要求梁启超把中国孔夫子介绍给欧洲以拯救“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