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调查与研究——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青 《经营管理者》2014,(25):121-122
正农村的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以及城镇转移,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南京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和经济转型步伐的加快,对农村劳动力需求量也不断扩大。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出台相关政策并采取措施,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环境,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发展。在工作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障碍和瓶颈问题。如何抓住机遇、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和水平,促进农民转移和增收,提升城市的城镇化格次等等问题,值  相似文献   

2.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有利于农民增收,有利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城镇化发展。近几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农民务工大潮的兴起、政府组织推动劳务输出、内转外输并举、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从外地引进劳动力等各个发展阶段,阐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与引导,对富裕农民、富裕农村的重要作用和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4.
肖星星  邓川 《经营管理者》2013,(28):81+393-81
"三农"问题一直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解决"三农"问题,就首先要解决农民问题,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在于农民的收入问题,收入问题的核心在于农民的就业问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成为就业问题的重点。本文以内江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为切入点,分析了内江市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特点,提出了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和问题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黎屏 《决策导刊》2006,(3):15-15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农民改善就业状况,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但是,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农村人口结构与劳动力结构逐步发生了变化,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的负面影响。我们在大力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同时,也应关注并消除由此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于文平 《经营管理者》2013,(5X):274-274
几年来,鹤壁市认真贯彻落实各项促进就业的政策,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环境,保护进城务工农民合法权益,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且在转移就业的规模和质量上取得显著性的成效,在转移就业的地区性上实现了由外地到当地就地就近的转变,使广大农民工在务工挣钱的同时,又照顾了家庭,使我市在解决农民工就业的同时,又满足了企业用工需求,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促进了城乡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力量,除了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等因素对劳动力转移就业决策发挥影响,农民拥有的社会关系网络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利用在浙江、山西、陕西、河南、河北调研得到的数据,采用probit和logit模型,实证分析前期建立的社会关系网络与非农就业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中表现出极具特色的地缘化、亲缘化特征,前期建立的社会关系网络降低了农民职业搜寻成本,正向影响农民转移就业决策;并且在中国市场化转型时期,传统社会关系网络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发挥着节约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成本和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迁安市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2007年以来,在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基础上,结合省、唐山市新一轮就业再就业政策,启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免费工程,重点强化了资金保障、质量保障和就业保障,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潼南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呈现出人规模、大范围、大流动的态势,形成了外出寻找就业机会的“民工潮”。对此,潼南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全县启动实施了30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打工经济”即劳务经济随之蓬勃发展起来。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已成为近几年农民收入增加的主渠道,许多农民依靠外出打工走上了“致富路”,有力地推动了潼南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我们的主要作法和体会是。  相似文献   

10.
齐刚 《决策探索》2003,(9):30-31
一 改革开放20年中,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主要采取"离土不离乡"的方式以发展乡镇企业,尽管吸纳了1亿多劳动力,但却限制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企业对人力资源进行选择配置是采取不同的用工标准,剥夺了农民公平竞争的权利.许多城市采取了限制农民进城务工的措施,阻碍了农民向城市的自由转移.  相似文献   

11.
容言 《决策通讯》2001,(2):22-24
目前,中国有113亿农村剩余劳动力,新疆以现有土地测算,农村实行劳动力剩余量为75-120万之间。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于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保持农村社会稳定,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促进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加快农村小城市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就业的需要。从社会发展角度看,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城市化进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新疆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必须牢固树立城乡统筹就业、兴利除弊的指导思想,实行两条腿走路:一是促进就近就地转移;二是鼓励城市化非农就业。  相似文献   

12.
党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促进农民和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进一步搞好农民转岗就业培训工作,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规模,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为此,我们必须抓住机遇,突出重点,进一步提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根据城口县的实际和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2006年将新增转移劳动力3000人以上,培训3000人以上,农村劳务收入力争达到1.8亿元以上。这一目标要求我们必须在培训上要下功夫,在作风上要深入,在方法上要多创新,在体制上要改革完善。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农村实际剩余劳动力约2.1亿。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关系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问题,是关系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的问题。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导致城市用工量急剧减少,这使得农民进城打工的机会减少,大量农民工滞留农村形成剩余劳动力;因此,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对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此外,鉴于当前我国农民就业又表现出了新特征,并且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和制约因素;因此,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以解决。本文分析了现有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方式和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然后提出了一些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能否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的成败,而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教育问题,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在受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行业转移就业,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重大课题.因此,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着手,积极探索解决农村就业问题的基本方法、途径是有效缓解当前"三农"问题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矛盾的一条思路.本文分析了当前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成因,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三农问题”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转移也日益被重视。但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践中,最为棘手的是如何解决就业转移中的结构失衡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从战略高度上对其予以高度关注,从理论研讨中寻求相关对策,以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使农民摆脱贫困,实现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施仲乾 《科学咨询》2010,(14):I0002-I0002
新时期,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是成人教育的新的历史使命。重庆市江津区双福成人教育学校立足双福工业园区建设,在征地农转城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上作了一些探索,取得了较好成绩。  相似文献   

18.
根据湖南人口、文化、地域和行业的实证数据分析了当前湖南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及特征,并针对目前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提出了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选择路径.  相似文献   

19.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效应农村富余劳动力由农业转移到劳动边际生产率相对更高的非农业部门中就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一是增加产出总量,推进经济增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部门中就业,将大大提高其劳动边际生产率水平,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业的发展,解决好合理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这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协调城乡关系的重要方面。农村就业问题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因此,从农村就业问题入手,积极探索解决农村就业问题的基本方法、途径是有效缓解当前"三农"问题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矛盾的一条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