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建国初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对农村进行了重新设置。在农村社会设置的形成过程中新的社会机构与设施得以建立。可以把这一时期农村社会设置对中国农村的发展以及农民的影响从政治、经济、教育三方面进行分析,即经济结构重构与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高度社会化的新型政治的构建、教育设置与思想意识的整合。这些思想为建国后党和国家认识和处理农村农民问题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对中国现代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2013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2013CSS)数据的分析发现:在社会质量各个因素中,社会经济安全因子中的安全因子对农村民生建设具有显著的影响;社会凝聚中的社会信任因子与社会认同因子对农村民生建设具有统计显著性;社会包容中的社会不平等因子对农村民生建设具有统计显著性;社会赋权对农村民生建设不具有统计显著性。据此提出了加强农村民生建设的社会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以1994年中国慈善总会的成立为标志,慈善组织迅速发展,成为中国民间组织中一支重要力量。但随着慈善事业的发展,一些影响中国慈善事业的因素也凸现出来,如中产阶层缺位,公共诚信度不高,政府职能过度介入等。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些社会因素的分析,能对中国慈善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选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农村微观数据,基于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角度,运用Logit模型对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交互项影响贫困的地区异质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1)在控制个人层面和家庭层面的相关变量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均能显著负向影响农村贫困率,并且人力资本对贫困的影响程度远大于社会资本;(2)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交互项对贫困的影响存在地区异质性.在东部地区,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之间具有一定的互替关系;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二者之间存在互补关系.  相似文献   

5.
社会资本与宗教信仰会对个人与家庭经济行为产生影响。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CHFS)2013年在全国范围的农村家庭微观调查数据,实证分析社会资本与宗教信仰对农村家庭创业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资本丰富的家庭进行创业的概率更大;有宗教信仰的受访者所在家庭进行创业的概率会显著增加约3个百分点;同时还发现,农业生产经营会对农村家庭创业产生"挤出效应";风险爱好型受访者所在家庭更倾向进行创业。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分析了农村电力普遍服务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随后提出电力普遍服务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通过运用DEA交叉效率评价模型来评价农村地区电力普遍服务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最后,对云南省电力普遍服务实施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7.
为了改善农村社会救助,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从农民权利缺失的表现和原因入手,对农民权利缺失对农村社会救助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农民权利缺失是导致农村社会救助供需失衡的根本原因。故而要缓和农村社会救助供需矛盾,必须从源头上改进,通过政府的行为选择来保障与完善农民权利,同时采取相应的经济和社会政策,来改善农村社会救助。  相似文献   

8.
此文以绍兴县西蜀阜村为例,基于对大量翔实资料的实证分析,阐述和探讨了经济发达的农村社区在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村落社会结构分化的历史进程、决定因素和现实状况,探讨了阶层分化与农村社会经济变迁的关系,对深化沿海发达地区中心镇村现代化进程的认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甘肃省城镇化的加快不断对农村教育产生冲击作用,使得实现城镇化与农村教育协调并进的目标成为评判城镇化发展效果的主要内容之一。研究甘肃省城镇化与农村教育资源相关性及其对农村经济及家庭产生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甘肃省的城镇化效果,具有创新意义。通过论述甘肃省城镇化过程中的农村教育资源现状,并通过相关数据论证分析其相关性,进而论述这一相关性对农村产生的影响,对地方政府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山东省536位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情况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发现,在现有的经济条件下,农民个人的收入水平仍然是制约农民参保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不断提高,这一因素的制约力度将越来越弱,而国家和各级政府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重视和扶持力度、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本身的健全和完善,以及制度执行的规范和安全将越来越成为影响农民参保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贵州省684名农村成年居民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居民在福利责任上的政府责任取向以及在福利资源配置上的普遍性原则取向都表现得较为强烈且较为一致,其社会福利模式取向体现出较为明显的社会公平取向特征;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福利制度背景、文化传统和人口结构特征等不同层次因素对农村居民的社会福利模式取向均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农村社会中,农民经济身份被固化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社会身份被固化为"农村居民"。农民身份的固化,在经济发展层面不利于农民权利的保护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在社会治理领域则不利于农民自主地位的保障和善治目标的达成。在农村社会治理中实现"从身份到契约"的转变,一方面需要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转变为"市民",使之成为农业生活活动中具有独立身份的主体;另一方面需要将"农村居民"转变为"公民",使之具备社会治理主体之地位,能够通过自治组织实现自我管理。  相似文献   

13.
社会资本与我国农村信贷风险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受三农特点及农村现行基本经济制度的影响,我国农村信贷面临更大的风险。更为严峻的问题是,我国农村缺乏合规的抵押物,因而,在城市信贷体系中,常规的、有效的信贷风险控制手段并不完全适合农村信贷。但是,农村社会资本同样具有经济价值,完全可以参与农村信贷风险控制,尤其是充当抵押物。这种设想已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运用,尤以小额信贷模式最为成功。我国农村具有丰富的社会资本和无穷的开发潜力。因此,我国应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重塑农村道德和信任网络,建立农村征信体系,完善农民信用记录;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和服务网络,增强农村居民的交流能力;支持和规范农村合作组织及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鼓励和支持农村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农村新型社会资本的建构。  相似文献   

14.
对贵州省684名农村成年居民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居民在福利基本价值上的集体主义价值认同表现得较为强烈,具有明显的社会公平取向特征.农村居民对社会福利的预期功能的高度认同与其对现行社会福利制度实践效果的低度评价之间存在着鲜明的反差,这表明作为公共物品的社会福利在当前欠发达地区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世界中的相对匮乏.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福利制度背景、文化传统和人口结构特征等不同层次因素对农村居民的社会福利价值认同均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简称“低保”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救助制度,被认为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最后一张安全网”。统筹城乡低保制度有其必要性,它是维护社会公正、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协调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需要,是降低制度运行成本、规范农村低保制度的需要,也是完善目前社会保障体系的需要。统筹城乡低保制度也有其可能性,它无论从经济基础、政治基础还是实践基础来看都是可行的。而实现统筹城乡低保制度建设,就要做到城乡低保认识观念的统一、城乡低保政府责任的统一、城乡低保资金筹集的统一和城乡低保管理机制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加速转型期北京居民收入差距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0年以来,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开始全面进入加速转型期,表现出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呈现加速度的整体性跃迁,收入在不同社会成员之间产生了不均等的分配。北京城市居民之间、农村居民之间以及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由此所引发的很多摩擦和矛盾正在显现,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7.
把一个人拥有的社会关系和参与的社会团体作为生活结构的构成要素,来考察城乡居民的生活结构,可以发现:越是农村特征显著的地区,居民的生活越依赖于非正规性社会关系;城乡居民都没有积极地参与社会团体,生活结构主要由以亲戚、邻居为主的非正规性社会关系构成;城市居民因形成的社会关系少,又没有积极地参与社会团体,因此与社会结构的结合相对松弛一些;城乡居民拥有的社会关系和参与的社会团体因个人社会特征而不同。这种差异是由于社会结构的变动在城乡间、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物质领域和意识领域不同步,以及城乡居民在社会结构中的不同位置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城乡差异及统筹改革思路   总被引:85,自引:0,他引:8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在保障模式、管理体制及保障水平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其结构严重失衡,功能严重扭曲.而导致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结构失衡及功能扭曲的根源,在于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基础上,且与社会生产系统紧密结合,无法在城乡之间发挥再分配的调节作用.中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不但不能适应经济改革的需要,反而对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具有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现行中国社会保障制度迫切需要统筹城乡改革.当前城市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点,在于优化和调整社会保障项目,适时控制社会保障水平;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重点在于加强制度建设,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19.
加速转型期北京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入21世纪以来,北京的经济社会发展开始全面进入加速转型期,城市居民之间、农村居民之间以及城乡居民之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绝对差距不断扩大,本文从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体制的改革、社会阶层的加速分化和个人经历以及家庭背景的不同等方面探讨了加速转型期北京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农村居民社会资本现状、结构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相关网络平台,从网络规模、网络密度、关系构成、职业异质性方面测量了农村居民的社会资本现状。研究发现农民阶层、工人阶层和小雇主阶层在农户个体社会资本中占据重要位置,网络顶端和网络位差较大的网络结构更有利于农户个体社会资本的积累;当前农村居民社会资本存量在性别上没有显著差异,地区之间有较大差异;在关系构成上“差序格局”结构有所改变,朋友这一非亲属关系的作用逐渐凸显;住房类型、户口和收入是影响农户个体社会资本的三大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