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由于对启蒙主义哲学家著作的阅读,雪莱深受启蒙主义哲学的影响。雪莱对启蒙主义哲学思想的接受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唯物主义、经验主义和历史主义。但雪莱对启蒙主义哲学思想既有接受,也有批判和发展.这主要体现在对必然性法则的批判继承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2.
普通读者意识中文学与历史的功能界线是模糊的,它造成了许多认识上的误区。新历史主义的历史观与亚里斯多德的"诗比历史更有哲学意味"等主张对这种情形难辞其咎。新历史主义忽略了史料的视界、史家客观意识和效果历史,其历史观是偏颇的。亚里斯多德及其追随者过分强调了哲学的主体地位,而忽略了历史与文学、哲学的过分膨胀导致其把文学从其竞争者变成为增强其激情与形象性的认识工具,而把历史从其制约者变成帮助其解释与规划未来的蓝图,造成了理性的"致命的自负"。因此有必要重新处理历史与文学的分工:把赋予文学的直接的认识价值还给历史,把新历史主义主张的虚构和激情尽量从历史里剥离出来还给文学。  相似文献   

3.
夏夫兹博里美学思想漫评杨利辰作为十八世纪主要思潮的英国经验主义美学,是在培根、霍布斯和洛克等人哲学观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因而在总体特征上呈现出强烈的经验主义和感觉主义色彩。为启蒙主义奠基的培根,曾激烈地抨击过经院派玄学思辨是只会从自己腹中吐出丝来织网...  相似文献   

4.
从史学史的角度探讨史学研究范式的论文已经不少,但从史学方法论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的文章似未见到。作者运用库恩同时主要是莫兰的科学研究范式思想,以主导概念、关键概念、关键原则及其他们之间的逻辑关系为对象和方法,归纳概括出了历史主义史学研究范式的样式,另辟蹊径地对历史主义史学研究范式作了一番解读。在此基础上,作者又联系史学界对历史主义史学的认知现状,阐释了历史主义史学研究范式的特殊性和“如实直书”的概念,简要地对其现实意义进行了评析。  相似文献   

5.
异军突起的第三学派——媒介环境学评论之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中国传播学界思考传播学的危机、范式内容和学派,检讨北美主流经验主义学派的不足,认真研究正在崛起的第三学派——媒介环境学。本文论述媒介环境学问鼎传播学主流学派的势头,回顾国内学界对该学派的认识过程,主张深化对这个学派及其代表人物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史作为心理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它既是研究心理学各个理论流派的真正基础,也是实现心理学统合的一种力量。论述了研究心理学历史的意义和基本立场,认为分析心理学历史的基本原则是正确处理心理学发展的伟人说与时代精神说、现在主义与历史主义、内在历史观与外在历史观等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历史主义一词具有多义性。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具有本体论的意义、认识论的意义和评价原则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在发现和认识人类社会历史本质和规律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它揭示了社会历史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的统一 ;揭示了历史过程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揭示了历史研究的科学性和党性、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提出了自然科学和人的科学相统一的可能性 ;体现了历史认识和逻辑认识的有机结合的原则 ,历史主义评价原则和阶级分析方法相统一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著述日益繁多,但真正自成体系、有价值和特色的只占少数。中国现代文学史书写,要把港台文学和沦陷区文学、以及少数民族文学和女性文学有机融入文学史,而不是硬性地作为板块嵌入。在价值观与历史观上,应该真正贯彻历史主义原则,尽可能呈现历史的原生态,并以开放现代的、具有普泛价值的人性观念和世界文学的普遍原则作为价值标准。在历史与逻辑的关系中,要处理好困扰在文学史写作中的经典与非经典、主流与支流、现象与本质、规律与非规律、进化与非进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从思维视角看库恩的范式龚耘“范式”是当代科学哲学中历史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库恩独创性地提出来的一个概念。由于库恩关于范式的解释极富弹性甚至极度混乱,因此,这个概念在酉方曾引起热烈的讨论,但最终得到普遍的承认。从思维的角度看,范式与思维方式在结构和功...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最后30年西方史学受到各种新思潮的影响,历史主义史学研究范式、社会科学化史学研究范式虽然都被继续使用着,但重视文化对历史的塑造作用,重视历史书写的主体意义,让史学耳目一新。从对辩证法的新理解并运用于历史研究的视域,本文把这一时期的新史学定义为新历史主义史学。从史学方法论上看,由于新历史主义史学的方法论突出地显示在对辩证法的新理解和运用上,与运用辩证法为方法论的历史主义史学形成否定之否定关系。新历史主义史学是对历史主义史学的回归,但这不是简单的重复性回归,而是新的更高层次上的回归。如果仅仅把这一时期的史学概括为新文化史、新社会史是不够的,因为这种概括只注意到了新史学突出的特征,而忽略了整体性并 有所遗漏。本文以莫兰的科学研究范式理论为立足点,从主导概念、关键概念、关键原则及其逻辑关 系方面,提炼出新历史主义史学研究范式,并辅之以案例进行说明,最后进行了学术史评价。新历史主义史学研究范式的主要特点,是对辩证法有新的理解和运用,这是值得注意和肯定的。  相似文献   

11.
法社会学的百年历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学科意义上的法社会学在中外走过了110余年的旅程,历经曲折而又异彩纷呈。它真实地记载了法律本位的变化,并日益呈现出历史主义与经验主义的双向视野融合。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主义在德国的兴起中始终与民族主义交织在一起。兰克及其普鲁士学派就表现出了这种倾向。狄尔泰进行了历史理性批判,其实质是以历史意识取代形而上学。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历史主义越来越深地陷入相对主义危机。梅尼克为历史主义进行了积极的辩护,但已经有些力不从心。海德格尔对古典历史主义进行了批判,认为生命在本源上就是历史性的。历史主义的兴衰表明了西方文明的困境。海德格尔把二战之后的世界称为"世界的黑夜",这是因为源于西方文明的现代技术潜藏着毁灭倾向,而这种毁灭倾向又可远溯于古希腊哲学的宰制倾向。世界的出路在于东方与西方之间的对话。  相似文献   

13.
在西方科学哲学从逻辑经验主义向历史主义演变的过程中,批判理性主义起了纽带的作用。波普、库恩、拉卡托斯是当代西方科学哲学发展进程中批判理性主义和历史主义的代表人物。本文从比较和分析的角度出发,从科学的划界问题、科学方法论和科学发展模式三方面分析了三位科学哲学家的批判与继承关系,并试图对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进程作一描述。  相似文献   

14.
在《历史决定论的贫困》一书中,波普将历史决定论划为反自然主义学说和泛自然主义学说两类。在对二者作了详细的定义后,又进行批判,认为二者都不能成为科学理论。本文主要讨论的是历史决定论中的反自然主义学说,也就是马克思著作中提到的能动的历史观。笔者将本书中波普反对能动的历史观的理由进行了归纳,通过分析,笔者认为波普站在唯科学主义的立场来否定马克思关于具体社会问题和趋势之思想的合法性,是一种标准的不合时宜。  相似文献   

15.
著名法国思想家让-博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从后现代消费社会理论角度对当代世界加以透视,获得了新的问题意识,他基本关注层面是:现代性问题与文化危机,消费社会形态转型和媒介传播的结构,消费主义与日常生态,商品拜物教中的精神生态危机,大众传媒与世俗化问题,这些前沿学术问题的研究,对当代世界性的消费社会文化困境的揭示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国内学术界,不少学者提出了构建公共危机管理体系与机制的构想,大致可归纳为“制度论”、“经验论”、“公共关系论”、“全面整合论”四种观点。在“制度论”和“全面整合论”的框架内,本文基于组织整合理论,构建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的模型,并在模型的基础上对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现状及模型的预期效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由于信息社会的来,临,传播学被要求更多地关注人的主体性;而由于经验主义在假设和方法上的一系列缺陷,传播学无法解决时代课题而不得不进行结构性调整。面对时代背景和学科背案的两重要求,传播学正在进行范式更替,人本主义范式已经浮出水面。但眼下的人本主义思潮并不是十全十美的,甚至它根本就不是一种成熟和系统的理论。因此人本主义范式必须以“信息人”为研究核心,对传播学的合理成分进行重新整合。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的模式就是陷入危机的旧范式终为新范式所取代的过程,对金融理论预测证伪性研究的努力导致了金融学理论应用技术和研究范式的不断革新。现代金融理论创新、研究范式变革都要求我们抛弃具有短期功利主义的证实,广泛吸收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来证伪和发展现有的框架体系,推动金融理论方法变革和研究范式转换,不断提高理论对现实的前瞻性。  相似文献   

19.
广义自然辩证法的"硬核"架构为自然观、科学哲学与科学方法论、科学社会学。从本体论上看,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是当代科学的自然观念,是有关自然的发展的观念,也是特殊形式的或曰以巨大历史感为基础的突现进化论和层级本体论。起始于逻辑经验主义的科学哲学,即认识论上重视社会历史与实践作用的科学哲学与科学方法,目前与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多元化、多学派的;着眼于科学中的社会与着眼于社会中的科学的科学社会学,其永远的关注焦点是科学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从严格的学科意义而言,自然辩证法本质上具有哲学性质。从研究领域来看,其囊括范围可以更广。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了近现代哈萨克族哲学思想发展的轨迹 ,重点研究了 19世纪哈萨克族伟大的思想家阿拜的文化批判精神、教育哲学、伦理思想和宗教观及对 2 0世纪我国哈萨克族思想发展的影响。本文认为宗教学家阿合提继承了阿拜的宗教观并发展为伊斯兰教神秘主义 ;而唐加勒克等则继承和发展了阿拜的唯物主义思想和经验主义认识论 ,并对宗教的本质和危害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对我国哈萨克族社会的政治变革和哈萨克族人民迎接新时代起了先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